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钙法对哺乳动物非贴壁细胞的质粒共转染
1
作者 李水仙 赵连三 +5 位作者 贾文祥 唐红 刘丽 刘聪 丁柳 王松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一种哺乳动物的非贴壁细胞Bal b/c近交系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进行了G418敏感浓度及甘油耐受性的测定;并通过磷酸钙法用含HBVS基因的质粒pRc/CMVS与含筛选标记基因neo的质粒pSV_2-neo进行了共转染。经G418筛选,获得了G418抗性细胞... 对一种哺乳动物的非贴壁细胞Bal b/c近交系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进行了G418敏感浓度及甘油耐受性的测定;并通过磷酸钙法用含HBVS基因的质粒pRc/CMVS与含筛选标记基因neo的质粒pSV_2-neo进行了共转染。经G418筛选,获得了G418抗性细胞P851-S,在G418选择压力下,已连续筛选80余天,传代12次;斑点杂交和ELISA实验分别表明P815-S细胞内有HBVS基因的存在,培养上清中有HBsAg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转染 质粒 表达 非贴壁细胞 甘油“休克”
下载PDF
输血相关病毒TTV在肝癌患者中的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雷学忠 周凤 +4 位作者 刘丽 穆仁懋 赵连三 FUMIOTsuda SHUNJIMishiro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肝癌患者 病毒TTV TTV感染 感染状况 TTVDNA 检出率 HBV感染 感染标志物 统计学差异 丙型肝炎病毒(HCV)
原文传递
磷酸钙法转染哺乳动物细胞SP2/0及其表达产物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山 黄春妍 +2 位作者 何芳 刘丽 赵连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将真核细胞表达质粒以磷酸钙介导法导入小鼠骨髓瘤细胞SP2 0 ,转染细胞经超声破碎后 ,分别以显色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其目的蛋白 (HBsAg) ,证实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目前常用的显色法 ,且其结果易于保存。对化学发光法的实验条件... 将真核细胞表达质粒以磷酸钙介导法导入小鼠骨髓瘤细胞SP2 0 ,转染细胞经超声破碎后 ,分别以显色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其目的蛋白 (HBsAg) ,证实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目前常用的显色法 ,且其结果易于保存。对化学发光法的实验条件及磷酸钙转染法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染 哺乳动物细胞 表达产物 磷酸钙法
下载PDF
体外检测近交系小鼠HBsAg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李水仙 贾文祥 +6 位作者 赵连三 唐红 刘丽 刘聪 丁柳 王松 周陶友 《山西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通过磷酸钙法用含HBVS基因的质粒pRc/CMVS与含筛选标记基因—neor基因的质粒pSV2neo对BALB/C近交系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细胞进行了质粒共转染,并经G418筛选得到了G418抗性细胞,即... 通过磷酸钙法用含HBVS基因的质粒pRc/CMVS与含筛选标记基因—neor基因的质粒pSV2neo对BALB/C近交系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细胞进行了质粒共转染,并经G418筛选得到了G418抗性细胞,即P815S细胞。斑点杂交和免疫组化实验分别证实P815S细胞内有HBVS基因的存在;P815S细胞浆内和膜上有HBsAg的表达。表明了P815S细胞可作为体外检测BALB/C小鼠HBsAg特异性CTL的靶细胞。进一步对P815S细胞成功地进行51Cr标记,以及标记靶细胞51Cr最大释放值和自然释放值的测定表明:利用51Cr释放法体外检测近交系小鼠(BALB/C)HBsAg特异性CTL功能的方法被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T细胞
下载PDF
乙肝基因疫苗系列质粒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秦山 唐红 +2 位作者 赵连三 刘丽 林勇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构建一系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中、小蛋白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常规 PCR法扩增 S、前 S2 - S、前 S1 -前 S2 - S片断 ,利用重叠 PCR法扩增出前 S1 - S片断后 ,分别插入 Rc/ CMV及 p ... 目的 构建一系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中、小蛋白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常规 PCR法扩增 S、前 S2 - S、前 S1 -前 S2 - S片断 ,利用重叠 PCR法扩增出前 S1 - S片断后 ,分别插入 Rc/ CMV及 p SG5 U TPL/ Flag载体质粒中 ,并在其 ATG起始密码前加入 KOZAK序列后转染 SP2 / 0细胞 ,Western- Blot杂交检测所表达蛋白 ,并用核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所插入片断的核酸序列。结果 插入片断的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大、中、小蛋白和前 S1 - S蛋白的编码基因一致 ,Western- Blot杂交检测出了相应的目的蛋白。结论 获得了 8个能高效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中、小蛋白和前 S1 - S蛋白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SP2/0细胞 核酸疫苗
下载PDF
乙型肝炎核酸疫苗肌注小鼠后质粒的存续及局部组织内C-myc mRNA的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秦山 赵连三 +3 位作者 唐红 刘丽 刘聪 雷秉钧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7,共2页
研究乙型肝炎核酸疫苗质粒NV-IIB/s接种小鼠后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质拉在注射局部的存续规律及对癌基因C-myc的可能影响。方法ELISAte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的抗HBs;分别用原位杂交和Soutilern吸... 研究乙型肝炎核酸疫苗质粒NV-IIB/s接种小鼠后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质拉在注射局部的存续规律及对癌基因C-myc的可能影响。方法ELISAte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的抗HBs;分别用原位杂交和Soutilern吸印杂交检测小鼠肌组织标本中的疫苗质粒;并以原位杂交检测肌组织中的C-mycmRNA。结果小鼠在接种NV-HB/s后1月均已产生抗HBs,肌组织中NV-HB/sDNA的原位杂交结果阴性,仅Southern吸印杂交结果阳性。且检出率至接种后6月时已降至25%;C-mycmRNA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NV-HB/s接种小鼠后能诱导小鼠产生抗HBs,质粒DNA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被降解;在免疫后6月内质粒的汪人未见癌基因C-mvc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质粒 疫苗 核酸 C-MYC基因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及其相关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雷学忠 赵连三 +4 位作者 刘聪 刘丽 周思亮 王锦蓉 Wang Jinrong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抗 - HCV NS3单克隆抗体和地高辛标记的 HCV全基因组 c DNA探针 ,对 19例伴单一 HCV感染的肝细胞癌石蜡组织切片进行了HCAg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两...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抗 - HCV NS3单克隆抗体和地高辛标记的 HCV全基因组 c DNA探针 ,对 19例伴单一 HCV感染的肝细胞癌石蜡组织切片进行了HCAg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89.5 % (17/19)和 5 7.9% (11/19)。HCAg主要分布于癌细胞和癌旁肝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 ,呈局灶或弥漫型分布 ,癌旁组织表达较癌巢显著 ,核型分布在癌旁组织中常见 ;HCV RNA仅见于癌或癌旁肝细胞的胞浆中 ,呈散在及局灶分布 ,弥漫型分布少见。结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 HCV感染可能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观点。 HCAg在癌旁肝细胞和癌细胞胞核中的存在提示其可能对肝细胞核产生基因调节作用 ,这是否是 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之一 ,值得进一步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HCAg HCV-RNA 原发性肝细胞癌 分子病理学
下载PDF
乙型、丙型肝炎DNA疫苗单次联合接种后小鼠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松 周陶友 +4 位作者 范红 刘聪 唐红 周思亮 赵连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由编码HBsAg与HCV-CE_2原的两种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制备的DNA疫苗联合接种BALB/c小鼠后,其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规律和相互影响。方法:应用上述2种DNA疫苗单次联合免疫小鼠,动态观察血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并完成稳定转染,表达... 目的:观察由编码HBsAg与HCV-CE_2原的两种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制备的DNA疫苗联合接种BALB/c小鼠后,其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规律和相互影响。方法:应用上述2种DNA疫苗单次联合免疫小鼠,动态观察血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并完成稳定转染,表达相应抗原的SP2/0骨髓瘤细胞的建株,采用CTL杀伤活性体内诱生实验的方法,建立观察DNA疫苗免疫保护与治疗效应的动物模型。结果:两种DNA疫苗单次联合免疫小鼠,能够共同诱生特异性机体免疫应答,但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及滴度均不高;而CTL杀伤活性体内实验的结果则显示,经DNA疫苗联合接种免疫的小鼠荷瘤目的靶细胞后,其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免疫鼠(P<0.05)。接种后特异性抗体呈阴性的小鼠也表现出相似的CTL保护效果。结论:DNA疫苗诱生的CTL应答可与体液免疫应答分离存在,而且可能是DNA疫苗免疫保护效应更重要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免疫应答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丁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9
作者 唐红 赵连三 曹钟梁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2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性嗜肝RNA病毒,从1977年Rizzetto发现δ抗原至今,HDV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1986年Denniston等首次将HDV cDNA克隆成功,开始了HD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阶段,而最近利用细胞转染技术建立了有HDV基因复制...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性嗜肝RNA病毒,从1977年Rizzetto发现δ抗原至今,HDV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1986年Denniston等首次将HDV cDNA克隆成功,开始了HD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阶段,而最近利用细胞转染技术建立了有HDV基因复制与表达的细胞培养系统,使HD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肝病毒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GB病毒C感染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雷学忠 YoshihiroAkahane +1 位作者 刘丽 赵连三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31-433,共3页
为了解GB病毒C(GBV-C)感染与肝细胞癌(下称肝癌)之间可能的相关性,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4 例肝癌患者进行了GBV-CRNA 检测。结果:GBV-CRNA 总检出率高达26.6% (3... 为了解GB病毒C(GBV-C)感染与肝细胞癌(下称肝癌)之间可能的相关性,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4 例肝癌患者进行了GBV-CRNA 检测。结果:GBV-CRNA 总检出率高达26.6% (33/124),33 例GBV-CRNA 检出阳性者中,90.9% 合并有HBV、HCV感染;33 例非B非C型肝癌中,GBV-CRNA检出率为9.1% (3/33)。33 例GBV-C感染阳性肝癌患者中,90.0% (30/33)有既往输血史,高于GBV-C感染阴性组(48/91)。上述结果提示,我国肝癌患者中GBV-C感染的检出率高于美、欧、日等地同类患者的检出率,其在肝细胞癌及输血后肝炎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病毒C 肝细胞癌 相关性分析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