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雨生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细胞培养技术已在生物学和医学各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这一技术,重点阐述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分离、收集和培养等方法。对培养RPE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强调RPE细胞培养技术在研究眼生理和眼疾... 细胞培养技术已在生物学和医学各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这一技术,重点阐述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分离、收集和培养等方法。对培养RPE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强调RPE细胞培养技术在研究眼生理和眼疾病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色素上皮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晓明 徐筑萍 宋广瑶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10期613-617,共5页
为了解可拆式巩膜瓣缝线是否能有效地减少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以65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5眼)为对象。前6个月,34例病人(48眼)接受标准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31例病人(57眼)接受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 为了解可拆式巩膜瓣缝线是否能有效地减少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以65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5眼)为对象。前6个月,34例病人(48眼)接受标准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31例病人(57眼)接受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一天、七天、一月及一年,检查比较两组滤过泡、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和眼底情况。结果:在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组,术后早期Ⅱ—Ⅲ度浅前房和视力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3.51%和10.53%;而在标准小梁切除术组,为16.67%和29.17%(P<0.01)。而且,术后前房轴深减少值与术后一天眼压成直线负相关关系。结论:小梁切除术后超滤过是前房形成迟缓和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主要原因。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从而减少因超滤过所引起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术式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Rb基因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晓玮 陈大年 罗成仁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Rb基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眼玻璃体腔RB移植瘤模型及构建Rb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babe-Rb,用脂质体Dosper介导法将Rb基因导入裸鼠RB移植瘤,采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外源性Rb基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眼玻璃体腔RB移植瘤模型及构建Rb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babe-Rb,用脂质体Dosper介导法将Rb基因导入裸鼠RB移植瘤,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光镜、电镜及TUNEL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进行RB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Rb基因在RB移植瘤内表达至少持续7天。FCM检测发现在Rb基因转染后第4天,各实验组治疗眼RB中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峰,凋亡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眼;第20天,各实验组治疗眼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对照眼比无差异(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早期凋亡细胞及晚期凋亡小体形成。TUNEL方法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见到发黄绿色荧光的凋亡细胞,光镜下可见到紫红色的被标记的凋亡细胞。结论Rb基因可诱导RB移植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Rb基因体内抗癌的又一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RB基因 细胞凋亡 诱导 移植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槲皮素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及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培霖 罗清礼 陈立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增生和DNA合成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增生和DNA合成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促RPE细胞增生和DNA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细胞计数和3H-胸腺嘧啶核苷(3H-thymidine,3H-TdR)掺入方法,观察不同浓度(200、100、50、1μmol/L)的QUE和最大浓度的QUE(200μmol/L)在不同作用时间(24~168小时),分别单独或与EGF共同作用时,对RPE细胞增生及DNA合成的影响;排除着色的死细胞,用活细胞计数法判断药物的细胞毒作用。结果QUE200μmol/L具有最强的抑制效应,48小时时抑制效应已明显出现,96小时时抑制达到高峰。与QUE单独作用相比,QUE对EGF的促RPE细胞增生效应能产生更强的抑制。QUE无细胞毒作用,各实验组细胞活力均在85.00%以上。结论QUE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RPE细胞的增生,尤其是由EGF刺激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 DNA合成 视网膜病变 槲皮素
原文传递
丝裂霉素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晓明 贠宏敏 +1 位作者 徐筑萍 宋广瑶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 了解可拆式缝线是否能减少丝裂霉素 C(MMC)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 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 16例 ( 2 1眼 )难治性青光眼 (RG)。术后 1天、1月及 1年 ,检查纪录术眼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 ,术... 目的 了解可拆式缝线是否能减少丝裂霉素 C(MMC)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 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 16例 ( 2 1眼 )难治性青光眼 (RG)。术后 1天、1月及 1年 ,检查纪录术眼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 ,术后早期Ⅱ度浅前房占 9.5 2 % ,持续性低眼压 14 .2 9%。术后 1年 ,保持功能性滤过泡者 76.19%。全部手术眼均无伤口漏和滤过泡漏。以眼压≤ 2 1.0 5mmHg为手术成功标准 ,手术成功率为 80 .95 %。结论 MMC可提高RG术后眼压控制率 ,而联合可拆式缝线 ,可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可拆式缝线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寿命表法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周芳 方谦逊 +1 位作者 宋广瑶 罗正容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39-42,共4页
本文将寿命表法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研究,得出术后各年的成功率及成功率曲线。术后5年成功率分别是:110眼各型青光眼56.8%±5.4%;95眼原发性两型青光眼58.9±5.7%;80眼闭角型青光眼... 本文将寿命表法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研究,得出术后各年的成功率及成功率曲线。术后5年成功率分别是:110眼各型青光眼56.8%±5.4%;95眼原发性两型青光眼58.9±5.7%;80眼闭角型青光眼63%±6.1%。眼压失控主要发生于术后一年以内。作者认为,运用寿命表法对需要长期追踪观察的病例进行研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统计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寿命表法
全文增补中
两个家系中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P2基因无义突变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立 魏勇 +5 位作者 陈浩明 刘木根 吴学军 周久模 刘又鹗 柴建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 检测引起 2个家系产生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P2基因突变。方法 根据RP2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DNA序列合成 8对引物 ,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出包含RP2基因所有外显子的 8个片段。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通过比较病人和正... 目的 检测引起 2个家系产生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P2基因突变。方法 根据RP2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DNA序列合成 8对引物 ,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出包含RP2基因所有外显子的 8个片段。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通过比较病人和正常人相应的DNA序列 ,检测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在 2个家系中首次检测到RP2基因的同一个无义突变 35 8C→T。突变位于RP2基因的第 2外显子。它使该基因编码精氨酸的遗传密码CGA变为终止密码TGA ,引起发病。结论 该突变的检出有助于RP2蛋白的功能分析和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RP2基因 基因突变 X连锁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误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24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陇黔 王小华 夏瑞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20-21,共2页
为探讨非视网膜母细胞瘤(NRb)与视网膜母细瘤(Rb)的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回顾分析了24例病理检查为NRb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NRb占临床诊断Rb总病例的12.8%,病理诊断主要为Coats病、转移性眼... 为探讨非视网膜母细胞瘤(NRb)与视网膜母细瘤(Rb)的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回顾分析了24例病理检查为NRb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NRb占临床诊断Rb总病例的12.8%,病理诊断主要为Coats病、转移性眼内炎、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等。除仔细收集临床资料,密切结合辅助检查外,必要时细针抽吸活检和应用染色体、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网膜母细胞瘤 误诊
全文增补中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及时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进 蔡如超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相关并发症及其预后。方法 :对 70例 (70眼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详细记录了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情况和处理方法、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相关并发症及其预后。方法 :对 70例 (70眼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详细记录了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情况和处理方法、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5者 5 2例 (74 .3% ) ;术后角膜中度水肿 18例 (2 5 .7% ) ,重度水肿者 1例 ;瞳孔变形、不圆者 15例 ;虹膜根部离断者 2例 ;人工晶状体移位者 2例 ;眼压增高者 10例 ;全葡萄膜炎 1例 ;人工晶状体前形成纤维膜 1例 ;黄斑囊样水肿者 1例。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可引起一系列相关并发症 ,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术后仍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并发症 处理 预后 人工晶状体植入
下载PDF
内皮素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成仁 王树人 李震超 《眼科》 CAS 200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内皮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有内皮素mRNA的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浓度明显增高,内皮素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类 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圆锥角膜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琳 成都 +3 位作者 刘三梅 蔡如超 成都 邓应平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观察圆锥角膜的超微结构变化,拟发现圆锥角膜的特异性改变,为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行穿透角膜移植术的圆锥角膜片20例,分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各层次的改变。结果圆锥角膜上皮层、基质层变薄,基底膜及前弹力层局限性断裂或... 目的观察圆锥角膜的超微结构变化,拟发现圆锥角膜的特异性改变,为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行穿透角膜移植术的圆锥角膜片20例,分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各层次的改变。结果圆锥角膜上皮层、基质层变薄,基底膜及前弹力层局限性断裂或破坏;上皮基底细胞水肿,角膜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并似有异常吞噬现象;基质排列紊乱,板层间可见微粒状沉积物。结论提示圆锥角膜的原发病变可能在角膜基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超微结构 发病机制 KC
下载PDF
与缓慢型视网膜变性基因突变相关的弥漫型视网膜色素变性伴黄斑部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桦 罗成仁 +2 位作者 严密 周久模 张皙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研究有缓慢型视网膜变性(RDS)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以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分型方法。方法对查出RDS基因突变的RP病例进行家系分析,以及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动态和/或静态视野、D... 目的研究有缓慢型视网膜变性(RDS)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以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分型方法。方法对查出RDS基因突变的RP病例进行家系分析,以及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动态和/或静态视野、D15色相配列试验、暗适应、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或彩色眼底照相等眼科临床检查。结果本研究4例RP患者在中青年时发病,夜盲及视力下降几乎同时出现,视力下降明显,视网膜视锥、视杆细胞功能明显受损,眼底表现为弥漫型RP,伴有黄斑部病变。结论RDS基因216密码突变的RP患者,眼部临床表现是视力损害严重的弥漫型RP,伴有黄斑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基因突变 黄斑 RDS RP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裸小鼠移植瘤中细胞增生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13
作者 张晓玮 陈大年 +1 位作者 罗成仁 夏瑞南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平衡的改变及其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裸小鼠玻璃体腔RB移植瘤中细胞增生指数(PI),细胞凋亡指数(AI)及其比值;凋... 目的 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平衡的改变及其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裸小鼠玻璃体腔RB移植瘤中细胞增生指数(PI),细胞凋亡指数(AI)及其比值;凋亡相关基因p53,hcl-2,bax,c-myc的表达状况及与AI的关系。结果RB移植瘤PI为48.32,AI为3.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RB移植瘤AI/PI为0.08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RB移植瘤中p53,bcl-2,bax及c-myc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5.32±0.18,<10%,40.32±0.15,45.76±0.27。AI与bax表达正相关,与P53,c-myc表达无关。结论RB移植瘤细胞增殖的增加和细胞凋亡的抑制共同参与了RB移植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RB移植瘤中的细胞调亡是p53非依赖性的由bax的过表达所致。突变型p53蛋白所致的凋亡抑制及其抑制c-myc表达所致的细胞凋亡效应,可能是RB移植瘤中细胞凋亡受抑制的分子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细胞增生 细胞凋亡 P53蛋白 癌基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对PRK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应平 王琳 +1 位作者 蔡如超 申光琴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及不同使用方法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疗效的影响,分析PRK术后因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而致高眼压的发生、发展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分别使用地塞米松、爱氟龙和拂炎的3组PRK... 目的探讨不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及不同使用方法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疗效的影响,分析PRK术后因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而致高眼压的发生、发展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分别使用地塞米松、爱氟龙和拂炎的3组PRK术后病人,在术后3月内视力、屈光度、眼压及角膜混浊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地塞米松及拂炎滴眼液比爱氟龙抑制角膜增生的作用稍强,但无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和拂炎滴眼液引起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比例较爱氟龙高,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的反应有一定的差异。结论PRK术后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的使用对维持手术疗效十分重要。不同的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对PRK术后角膜增生的抑制作用以及引起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比例不同;PRK术后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及不同的使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 并发症
下载PDF
正常和白内障晶体上皮环磷酸腺苷与钙-钙调蛋白的研究
15
作者 刘晓莉 方谦逊 +1 位作者 严密 吴兆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晶体上皮钙-钙调蛋白(calcium-calmodulin,Ca-CaM)与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信使系统的关系以及可能的致白内障作用。方法采用酶促和... 目的探讨晶体上皮钙-钙调蛋白(calcium-calmodulin,Ca-CaM)与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信使系统的关系以及可能的致白内障作用。方法采用酶促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人和白内障晶体上皮cAMP、Ca和CaM的含量。结果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cAMP含量下降、Ca-CaM含量升高。结论Ca的升高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原因,CaM则“放大”了Ca的作用,而cAMP含量降低可能使Ca含量进一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Ca-CaM 环磷酸腺苷 白内障
原文传递
眼部浆细胞性淋巴瘤二例
16
作者 吴晓梅 夏瑞南 +2 位作者 李甘地 钱应举 邓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7,T004,共2页
关键词 眼部浆细胞性淋巴瘤 罕见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RDS/peripherin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在COS-1细胞的表达
17
作者 高玲 陈大年 +1 位作者 罗成仁 严密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构建大鼠RDS/peripherin真核表达载体pALTERRDS,并观察它在COS1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全长度的RDS/peripherincDNA(1.5kb)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ALTERMAX中,构... 目的构建大鼠RDS/peripherin真核表达载体pALTERRDS,并观察它在COS1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全长度的RDS/peripherincDNA(1.5kb)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ALTERMAX中,构建了RDS真核表达载体pALTERRDS。采用电穿孔技术将其转染COS1细胞,转染48h后,采用RTPCR检测RDS/peripherincDNA的表达。结果采用RTPCR方法可检测到RDS/peripherincDNA转录的mRNA。结论所构建的RDS真核表达载体可在COS1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变性 COS-1细胞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下载PDF
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二例
18
作者 蔡如超 罗清礼 邓应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6-67,共2页
例1 女,36岁,因右眼闪光感5个月,上方视野遮挡1个月,1990年11月13日门诊以右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收入院。人院前18个月曾因双眼视物变形,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全身检查及血、尿常规正常。眼部检查... 例1 女,36岁,因右眼闪光感5个月,上方视野遮挡1个月,1990年11月13日门诊以右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收入院。人院前18个月曾因双眼视物变形,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全身检查及血、尿常规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4针孔0.3,J7,左眼1.5,J1。右眼浅层巩膜血管扩张,眼前节正常。玻璃体可见轻度细胞样混浊点。眼底:视乳头充血肿胀。黄斑水肿伴放射状皱褶。下方视网膜呈双半球脱离,视网膜下液体随头位改变流动明显。上方眼底周边部可见脉络膜脱离,赤道部可见多灶性色素增殖与脱色斑伴囊样退变,未见视网膜裂孔。左眼底黄斑区可见放射状皱褶,赤道前后可见环状色素增殖与色素脱失斑。眼压:右眼1.62kPa(1kPa=7.50mmHg),左眼2.30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渗漏 综合征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眼底病的理论研究
19
作者 罗成仁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眼底病的理论研究罗成仁如前所述(见本刊1995年第4期),限底病的病变性质和种类千差万别,在进行临床和临床与基础结合的理论研究中,针对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探讨并掌握各类疾病的特异性和共同规律,对提高限底病检查、诊断与... 眼底病的理论研究罗成仁如前所述(见本刊1995年第4期),限底病的病变性质和种类千差万别,在进行临床和临床与基础结合的理论研究中,针对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探讨并掌握各类疾病的特异性和共同规律,对提高限底病检查、诊断与防治的质量和水平将起到很大作用。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 视网膜 细胞瘤 视网膜色素变性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6个月疗效观察
20
作者 邓应平 王琳 +1 位作者 曾德树 蔡如超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7期434-436,共3页
本文报道506例941只近视眼用雷塞公司的Co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机进行PRK治疗的结果,术前屈光度为-1.5D到-23D,本组病例手术矫正度数为-1.5~-9.00D。术后6个月时,第1组(≤-6.00D,... 本文报道506例941只近视眼用雷塞公司的Co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机进行PRK治疗的结果,术前屈光度为-1.5D到-23D,本组病例手术矫正度数为-1.5~-9.00D。术后6个月时,第1组(≤-6.00D,平均-4.51±1.7D),第2组(-6.25~-9.00D,平均-7.18±0.81D)和第3组(≥-9.25D,平均-10.5±0.71D)的病人裸眼视力在0.5以上的分别为98.5%、88.9%和37.5%,屈光度分别在-0.34±0.81D、-0.79±1.18D、-2.04±2.14D范围内。术后12月时,分别有93.8%、88%和42.9%的病人裸眼视力在0.5以上,屈光度分别在-0.45±0.71D、-0.86±0.91D和-1.62±1.54D范围内。术后15月时,第1组病人100%视力在1.0以上,屈光度在-0.07±0.35D范围内,第2组病人100%视力在0.5以上,屈光度在-0.75±0.98D范围内。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该结果提示PRK手术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削术 PRK 近视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