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环境悖论的复杂范式视角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闫坤如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79-83,共5页
技术-环境悖论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技术的本性决定。在简单性视角下技术知识是确定性的知识,对技术的评价也是从其效益和利润方面去衡量,这种观念导致了技术环境悖论的出现;在复杂视角下,技术具有不确定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性。因... 技术-环境悖论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技术的本性决定。在简单性视角下技术知识是确定性的知识,对技术的评价也是从其效益和利润方面去衡量,这种观念导致了技术环境悖论的出现;在复杂视角下,技术具有不确定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性。因此,要避免技术开发应用对环境的破坏,要从观念和实践层面对技术的利用加以规范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悖论 不确定性 简单范式 复杂范式
下载PDF
工程伦理教育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闫坤如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近年来,工程伦理教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正在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本刊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了这一期笔谈。有六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以期引起更多讨论,推... 近年来,工程伦理教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正在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本刊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了这一期笔谈。有六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以期引起更多讨论,推动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伦理教育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评价 专业委员会 科学技术 专家学者 学术界
原文传递
大数据经验主义——如何看待理论、因果与规律 被引量:40
3
作者 齐磊磊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95,共7页
大数据时代的领军人物的诸多观点与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尤其是南茜·卡特莱特倡导的新经验主义的观点极其相似。比如说,他们认为基本定律是不存在的、大数据时代不需要理论;大数据时代相关性替代了因果性;世界是斑杂的,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领军人物的诸多观点与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尤其是南茜·卡特莱特倡导的新经验主义的观点极其相似。比如说,他们认为基本定律是不存在的、大数据时代不需要理论;大数据时代相关性替代了因果性;世界是斑杂的,大数据时代世界的本质是数据,是混乱的。我们不否认大数据方法论,并认为数据和大数据在科学与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赞同大数据经验主义对大数据神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经验主义 理论 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
原文传递
论分析技术哲学的可能进路 被引量:32
4
作者 吴国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51,202,共23页
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研究纲领是分析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该纲领把技术人工物所具有的物理的和意向的两种性质,转变为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为克服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难问题",需要从技术人工物的二重... 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研究纲领是分析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该纲领把技术人工物所具有的物理的和意向的两种性质,转变为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为克服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难问题",需要从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转向系统性。要素、结构、功能和意向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四因素系统模型。核心要素、核心结构和专有功能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性质。当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性质相同,它就具有全同性。除了非充分决定标准和实现限制标准之外,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标准还须增加要素限制标准和环境限制标准,以便使结构与功能之间有更大的确定性。技术的本质是理性的实践能力。技术陈述的意义(实践意义)与意谓(有效值)统一于有效性。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在技术人工物的下向分解中,分到不能再分的要素,就是技术原子,它是原子结构与原子功能的统一。基于技术原子和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可以建立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之间的技术逻辑,并实现形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分析技术哲学 全同性假设 技术陈述
原文传递
后现象学及其进展——唐·伊德技术现象学述评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国林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6,共7页
关键词 现象学 技术 述评 纽约州立大学 分析工具 访问学者 参与者
原文传递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技术哲学的新探索 被引量:24
6
作者 肖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27,共7页
作为"第三代信息技术"的物联网,使互联网在网络对象、网络功能和网络范围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由此引发了新的哲学思考。对物联网已有的哲学探索揭示了它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物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方式等方面的新变化,但物... 作为"第三代信息技术"的物联网,使互联网在网络对象、网络功能和网络范围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由此引发了新的哲学思考。对物联网已有的哲学探索揭示了它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物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方式等方面的新变化,但物联网的哲学意义还应涵括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信息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并深入探讨它对人的异化、对物的自然性即自身的限度等方面提出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互联网 哲学 信息技术
下载PDF
量子非定域性及其哲学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国林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0-96,共7页
关键词 哲学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 量子力学 哲学争论 信息理论 哲学启示 微观世界 国内外
原文传递
由大数据引起的对因果与相关的讨论 被引量:11
8
作者 齐磊磊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97,共6页
大数据带来了因果与相关的显明观点,共鸣者众,争鸣者也不乏其数。因果与相关本来就是哲学上的老问题,老问题新讨论,大数据视域下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是对哲学或者大数据哲学的有益补充。相关关系可以细分为(决定论)因果、统计因果与非因... 大数据带来了因果与相关的显明观点,共鸣者众,争鸣者也不乏其数。因果与相关本来就是哲学上的老问题,老问题新讨论,大数据视域下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是对哲学或者大数据哲学的有益补充。相关关系可以细分为(决定论)因果、统计因果与非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包含了决定论的因果关系,决定论的因果关系必定是相关关系;统计因果找到了协调传统科学哲学的方法论与大数据方法论的中间桥梁,是大数据研究的一个中间驿站;大数据视域下通过统计因果相关可以推测集体的和个体的因果关系,但不能给出明确的证明依据;可以借助统计因果相关对因果与相关进行区别并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 相关 函数 规律 大数据
原文传递
波函数的实在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国林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3-120,126,共9页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波函数的实在性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20世纪上半叶量子力学研究主要是检验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否正确或完备,仅有少量量子技术产品问世。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波函数的实在性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20世纪上半叶量子力学研究主要是检验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否正确或完备,仅有少量量子技术产品问世。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发表的《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一文,提出了EPR关联——量子纠缠,直接引发了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论争。(Einstein,Podolsky and Rosen,pp.777-780)基于EPR量子纠缠,1993年本内特(Bennett)等6位科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题为《经由经典和EPR通道传送未知量子态》的重要论文,引发了一系列有关量子信息与量子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量子信息理论、量子控制论、量子技术等新的量子科技理论。量子纠缠从佯谬到科学事实的确认,是量子技术成立的重要基础。正如著名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A.Aspect)所说:“不夸大地说,纠缠的重要性与单体描述被澄清已经成为第二次量子革命之根本。”(Aspect,P.X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函数 实在性 量子力学 技术产品 量子纠缠 物理实在 科学实在论 EPR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88,共6页
"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从日常用法而来,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日常用法。哲学含义的信息技术并不等同于"现代技术"意义上的IT,而是包含传统的信息技术在内。从"技术"的哲学含义可推知信息技术不仅包括器具信息... "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从日常用法而来,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日常用法。哲学含义的信息技术并不等同于"现代技术"意义上的IT,而是包含传统的信息技术在内。从"技术"的哲学含义可推知信息技术不仅包括器具信息技术,而且包括身体信息技术;从"信息"哲学含义可推知信息技术不同于质能性生产技术,而且器具信息技术从严格意义上只是"信号技术",只有身体信息技术才是真正的信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身体 器具
下载PDF
当代信息技术的若干政治哲学问题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7-382,共6页
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当代信息技术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人类政治世界,造成了许多新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的新特征,包括新的阶级的形成,新的自由和平等、民主的前景,国际政治的新格局,以及政治管理模式的改变。但这种影响是否可形... 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当代信息技术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人类政治世界,造成了许多新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的新特征,包括新的阶级的形成,新的自由和平等、民主的前景,国际政治的新格局,以及政治管理模式的改变。但这种影响是否可形成一种技术决定论的解释,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只具有单向性以及是否一定会导向民主政治、专家治国,还有信息富人和政治强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此等等,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哲学问题,也呼唤着信息技术政治学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 政治 哲学
下载PDF
论技术人工物的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的推理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国林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结构与功能是描述技术人工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尚不能完备地描述技术人工物,还必须将要素作为描述技术人工物的一个因素,这也有助于克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鸿沟。技术人工物本体论的非充分决定标准与实现限制标准还不足以在结构描述与... 结构与功能是描述技术人工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尚不能完备地描述技术人工物,还必须将要素作为描述技术人工物的一个因素,这也有助于克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鸿沟。技术人工物本体论的非充分决定标准与实现限制标准还不足以在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之间建立逻辑联系,需要增加要素限制标准和环境限制标准。利用赖欣巴哈关于量子力学逻辑的三值逻辑系统,引入最小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结构-功能子,可以在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之间建立三值的技术推理关系,其逻辑关系是:C.S.L.E.SF_0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结构 功能 技术推理 三值逻辑
原文传递
知行接口及其哲学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接口或界面既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也把它们联系起来。"接口技术"则是人工地将不同对象连接起来的手段。在人和机器之间,尤其是人和当今的作为信息机器的计算机之间,无疑存在着一定的接口技术,这种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就成为&... 接口或界面既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也把它们联系起来。"接口技术"则是人工地将不同对象连接起来的手段。在人和机器之间,尤其是人和当今的作为信息机器的计算机之间,无疑存在着一定的接口技术,这种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就成为"脑机接口"的形式,并具有了知行接口的作用。当信息技术发展到具有知行的接口功能时,便呈现出日趋深厚的哲学意义,使得传统的"以手行事"和"以言行事"发展到"以想行事",人的"知"和"行"融为一体成为可能;同时,其中所蕴含的本体论、认识论、人本学和政治哲学等方面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接口 脑机接口 知行接口 哲学分析
下载PDF
技术介入主体及其伦理规约探析——以生物识别技术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闫坤如 刘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技术中立论认为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中介和工具,而技术是非价值中立的,它负载着人类价值;技术实体论认为技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不是依附人类的工具。生物识别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呈现技术介入人体、技术与人一体化的趋势。技术介入... 技术中立论认为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中介和工具,而技术是非价值中立的,它负载着人类价值;技术实体论认为技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不是依附人类的工具。生物识别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呈现技术介入人体、技术与人一体化的趋势。技术介入主体让人类无法经验其存在,此时技术是不在场的显现,技术与人的一体化使人成为技术的背景,也是不在场的显现。技术介入主体不仅涉及到对于技术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重新审视,还引发关于技术伦理层面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识别技术 技术工具论 技术实体论 技术介入
下载PDF
生态技术的哲学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国林 李君亮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5,共5页
生态技术是具有生态性质的技术,它是从天然自然到人性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是人、技术、社会、自然作为整体生命存在的澄明。生态技术表现为三个层次:从技术自身来看,生态技术具有自我协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生态技... 生态技术是具有生态性质的技术,它是从天然自然到人性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是人、技术、社会、自然作为整体生命存在的澄明。生态技术表现为三个层次:从技术自身来看,生态技术具有自我协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生态技术就是人诗意的实践方式与生存方式,是人、技术、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来看,生态技术是与天地人相协调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技术 结构 实践推理 和谐
原文传递
论模型——它的概念、分类与评价标准 被引量:8
16
作者 齐磊磊 张华夏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1,共6页
模型在科学中是实用的工具,在哲学中是充满争论但又特别重要的主题,阐述清楚基本的概念是避免争论的途径之一。这主要涉及什么是模型以及模型的分类问题。两个问题相互缠结,因时代与研究者的不同而异。像模型方法本身一样"抽离干扰... 模型在科学中是实用的工具,在哲学中是充满争论但又特别重要的主题,阐述清楚基本的概念是避免争论的途径之一。这主要涉及什么是模型以及模型的分类问题。两个问题相互缠结,因时代与研究者的不同而异。像模型方法本身一样"抽离干扰",给模型一个通用的"模型式"概念与分类也是"学以致用"的好方法。在分析基本概念与基本分类后,讨论模型的评价与选择标准这个很少被关注的话题自在情理之中,因为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哲学领域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同态或同构 模型的分类 模型的评价与选择标准
原文传递
论身体信息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峰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1,共7页
技术可以分为器具技术和身体技术,身体技术可以进一步分为身体生产技术和器具信息技术。在对信息技术的哲学研究中,一般的注意力集中在器具信息技术之上,其实身体信息技术是更本源性的信息技术,器具信息技术无非是身体信息技术的体外延... 技术可以分为器具技术和身体技术,身体技术可以进一步分为身体生产技术和器具信息技术。在对信息技术的哲学研究中,一般的注意力集中在器具信息技术之上,其实身体信息技术是更本源性的信息技术,器具信息技术无非是身体信息技术的体外延长。身体信息技术具有自己独特的哲学特征,但在技术融合的大背景下,体外的器具信息技术正在向人的身体中不断融入,形成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向,也带来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技术哲学和人本哲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信息技术 身体技术 身体信息技术 融合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哲学的兴起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峰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2,共8页
信息技术革命造就了哲学的信息技术转向,催生了信息技术哲学这一新的哲学分支,引导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哲学问题,成为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哲学的发展可以互惠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哲学目前主要沿两个方向推进:关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革命造就了哲学的信息技术转向,催生了信息技术哲学这一新的哲学分支,引导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哲学问题,成为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哲学的发展可以互惠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哲学目前主要沿两个方向推进:关于信息技术的"分支哲学"研究,以及关于"分支信息技术"的哲学研究;作为技术哲学的新形态,信息技术哲学正在使技术哲学走向"当代形态"、"分支形态"、"微观形态"和"会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哲学 形态
原文传递
试论实践推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国林 李君亮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1,共5页
实践推理是从"应然"非演绎地推出"实然"的一种推理,它的结论为行动、行动意图或行动信念。实践推理包括目标-行动、意图-意图、意图-信念、信念-信念、信念-意图等五种基本模式。行动意图必然包含着一个行动,使得... 实践推理是从"应然"非演绎地推出"实然"的一种推理,它的结论为行动、行动意图或行动信念。实践推理包括目标-行动、意图-意图、意图-信念、信念-信念、信念-意图等五种基本模式。行动意图必然包含着一个行动,使得基于行动意图的行动成为可能。实践推理是一个"目的-手段"的决策过程。在实践推理过程中,从目标过渡到手段暗含着几种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推理 应然 实然 意图 信念 因果关系
原文传递
身体与技术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6
20
作者 闫坤如 刘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人与技术的关系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身体与技术关系问题的考察可以作为探讨该问题的切入点。可以从身体与技术的互相建构出发考察两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为我们搭建了基本的分析框架;不仅如此,身体... 人与技术的关系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身体与技术关系问题的考察可以作为探讨该问题的切入点。可以从身体与技术的互相建构出发考察两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为我们搭建了基本的分析框架;不仅如此,身体与技术出现的互相融合的趋势,是技术哲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身体与技术关系涉及到技术伦理学的问题,分析身体、技术的伦理互动,整合技术哲学和技术伦理学有助于我们实现技术、身体与伦理三者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身体 融合 技术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