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园区基于排放环节的VOCs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何梦林 肖海麟 +3 位作者 陈小方 梁小明 范丽雅 叶代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8,共11页
以珠三角某化工园区为对象,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GC-MS分析,获取了园区内6家典型企业各排放环节的VOCs含量水平及组分特征,基于组分进行聚类分析,将27个有效点位分为6类;并利用监测数据计算了2014年分环节的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6家企... 以珠三角某化工园区为对象,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GC-MS分析,获取了园区内6家典型企业各排放环节的VOCs含量水平及组分特征,基于组分进行聚类分析,将27个有效点位分为6类;并利用监测数据计算了2014年分环节的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6家企业各排放环节VOCs浓度范围为0.2~107.02mg/m^3,大部分排放环节的VOCs浓度均超过了10mg/m^3,是厂界浓度的1~34倍,说明厂区生产装置管线和元件泄漏严重.不同企业不同排放环节VOCs物种有所差异,但绝大部分排放环节的物种以烷烃为主,其次是苯系物和含氧VOCs;除原料罐区外的大部分环节所检测到的物种与原辅材料不完全一致,这可能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相互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或副产物;所检测企业中,YH储运的VOCs年排放总量为1864.97t,而其余5家企业年排放量均小于100t,企业所排放的VOCs主要来自储罐呼吸、密封点泄漏等无组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排放量
下载PDF
两性修饰蒙脱石对水中镉和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林 吴平霄 +3 位作者 刘帅 陈理想 祝雅杰 黄柱坚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33-2042,共10页
以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为改性剂制备两性修饰蒙脱石(BS-Mt),在单一体系和Cd^(2+)+TC复合体系中研究其对Cd^(2+)和四环素的吸附行为,同时利用XRD、FTIR、TG-DSC和Zeta电位对两性修饰蒙脱石进行表征分析.表征结果显... 以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为改性剂制备两性修饰蒙脱石(BS-Mt),在单一体系和Cd^(2+)+TC复合体系中研究其对Cd^(2+)和四环素的吸附行为,同时利用XRD、FTIR、TG-DSC和Zeta电位对两性修饰蒙脱石进行表征分析.表征结果显示,BS-12已成功负载到蒙脱石上,改性后材料表面的负电荷增加;吸附实验结果显示,BS-Mt对Cd^(2+)和四环素的吸附量较Mt有较大的提高;其中BS-Mt对Cd^(2+)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机理主要为电荷吸附和螯合作用;BS-Mt对四环素的吸附随p H的升高而降低,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机理主要为电荷吸附和物理吸附.在Cd^(2+)+TC复合体系中Cd^(2+)和TC会形成复合物,Mt和BS-Mt对四环素和Cd^(2+)的吸附量比单一体系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四环素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原文传递
广东省典型电子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何梦林 王旎 +4 位作者 陈扬达 吴曾 陈建东 范丽雅 叶代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1-1588,共8页
针对广东省电子工业进行调研与监测,分别选取了手机、相机及笔记本电脑3类典型产品的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活性炭管采样,样品经溶剂解吸后采用GC/MS分析,获得了排气筒及车间废气的VOCs含量水平及组分特征,并利用监测计算法、排放... 针对广东省电子工业进行调研与监测,分别选取了手机、相机及笔记本电脑3类典型产品的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活性炭管采样,样品经溶剂解吸后采用GC/MS分析,获得了排气筒及车间废气的VOCs含量水平及组分特征,并利用监测计算法、排放因子法及物料衡算法3种方式计算了各企业的VOCs排放量.结果表明:喷涂车间VOCs浓度范围为43.01~322.34 mg·m^(-3),调漆、供漆车间VOCs浓度范围为103~172.714 mg·m^(-3);车间中VOCs物种为8~10种,不同产品类型VOCs物种不同,但含氧VOCs的比例均超过50%.排气筒的VOCs浓度范围为48.01~155.38 mg·m^(-3),且不同产品排气筒的VOCs物种均比车间成分简单.3种方式计算的VOCs排放量不同,其中,物料衡算法计算结果最大,监测计算法计算结果最小.3类产品喷涂车间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HQ)在3.44×10-3~7.17之间,总危害商值之和(HI)分别为2.22×10-2、1.97及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工业 挥发性有机物 含量水平 组分特征 排放量
原文传递
粤北大宝山矿区污染成因与源头控制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党志 姚谦 +4 位作者 陈锴 郑雄开 付浩健 廖正家 卢桂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77-1386,共10页
韶关大宝山矿区周边兴起的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对山体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为应对矿山生态退化、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环境等问题,矿区有效实施了水体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等多项工程。本... 韶关大宝山矿区周边兴起的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对山体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为应对矿山生态退化、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环境等问题,矿区有效实施了水体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等多项工程。本文在全面调研和搜集大宝山矿区污染现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清污分流、尾矿清淤、污水处理、植被恢复、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实施内容及相关政策为依据,对大宝山矿区部分污染修复工程案例进行总结。并在全面分析矿山污染来源、横石河及其周边农田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简要归纳矿区目前所施行的治理工程及其成效,主要包括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铁龙新山片区清污分流工程、李屋拦泥库清淤工程以及尾矿库外排水处理厂工程。大宝山矿区采取的相关治理方法和理念可以为其他矿区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修复 资源再利用 尾矿处理 酸性废水治理
下载PDF
茶叶中10种重金属浸出率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钦沾 陈孟君 +1 位作者 温恒 罗汉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茶叶在不同的浸泡条件下茶汤中的Cd、Cr、Cu、Fe、Ni、Pb、Ti、Co、Mn、Zn等10种重金属溶出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浸泡条件对重金属的摄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探...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茶叶在不同的浸泡条件下茶汤中的Cd、Cr、Cu、Fe、Ni、Pb、Ti、Co、Mn、Zn等10种重金属溶出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浸泡条件对重金属的摄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探明了不同茶叶中同种重金属元素和同种茶叶中各重金属元素在3种不同浸泡方式的浸出率变化与茶叶中重金属的来源途径有关,重金属的污染来源于土壤,则比较难浸出,重金属的污染由大气沉降或者加工过程中引入,则比较易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汤 重金属 浸出率 来源
下载PDF
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肖景方 叶代启 +2 位作者 刘巧 彭若斯 王冠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2-1619,共8页
选取塑胶零件、印刷线路板及主板3类消费电子产品部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活性炭管采样,样品溶剂解吸后采用GC/MS分析,获得了各排气筒及车间内VOCs含量水平与组分特征.通过计算排放量,得出了分物种VOCs排放系数.结果表明,塑胶零件生产线排... 选取塑胶零件、印刷线路板及主板3类消费电子产品部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活性炭管采样,样品溶剂解吸后采用GC/MS分析,获得了各排气筒及车间内VOCs含量水平与组分特征.通过计算排放量,得出了分物种VOCs排放系数.结果表明,塑胶零件生产线排气筒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为48.01~115.05 mg·m-3,印刷线路板为6.08~11.36 mg·m-3,主板为29.81~30.21 mg·m-3.塑胶零件生产车间内TVOCs浓度为4.23~120.58 mg·m-3,印刷线路板为1.50~2.02 mg·m-3,主板为7.01~9.93 mg·m-3.环烷烃类、酯类、苯类为主要排放物质.对于不同产品生产线的排气筒及车间废气,浓度和物种均有很大差异;对于相同产品,浓度有差异但物种基本相同.按产品分类,共计算得出了36个分物种VOCs排放系数,其中,塑胶零件、印刷线路板及主板TVOCs排放系数分别为0.626 kg·kg-1涂料用量、0.123 kg·kg-1油墨用量、0.028 kg·kg-1印刷线路板用量.通过排放量计算结果分析,3种产品中,塑胶零件生产为VOCs主要排放源,车间内无组织排放为主要排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胶零件 印刷线路板 主板 含量水平 组分特征 排放量 排放系数
原文传递
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地球化学机制 被引量:19
7
作者 党志 姚谦 +4 位作者 李晓飞 陈锴 易筱筠 卢桂宁 郭楚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I0002,共12页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持续输入除了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明显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外,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和新矿物相(黄钾铁矾、施氏矿物、金属硫化矿物等)的形成,这些都将引起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持续输入除了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明显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外,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和新矿物相(黄钾铁矾、施氏矿物、金属硫化矿物等)的形成,这些都将引起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决定其地球化学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因此其形态分布变化的影响机制是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本文从土壤组分的变化、重金属在各形态间迁移的路径和动力学等方面探讨AMD影响下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变化的地球化学机制,以期为认识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行为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 酸性矿山废水 重金属 次生矿物 形态分布机制
下载PDF
生物脱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娄宏伟 雷鑫 陈元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脱氮是大部分废水处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与物理化学法相比,生物脱氮具有经济有效、操作方便以及无二次污染的优势。综述了各类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背景、机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作了简单比较。结果表明,全程硝化反硝化应用广泛且稳... 脱氮是大部分废水处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与物理化学法相比,生物脱氮具有经济有效、操作方便以及无二次污染的优势。综述了各类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背景、机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作了简单比较。结果表明,全程硝化反硝化应用广泛且稳定可靠。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对碳源需求较高(COD/N>10),而短程硝化反硝化可节约大量能源和碳源。厌氧氨氧化脱氮速率高且无外加碳源,但细菌富集和前期启动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 自养硝化 好氧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蜡状芽胞杆菌对芘的降解特性及降解酶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卫昆 陈烁娜 +3 位作者 尹华 叶锦韶 彭辉 刘则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6-512,共7页
考察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对水体中芘的降解特性,分析其代谢产物和降解酶的活性.结果表明,1 mg·L-1Mn2+、0.1 mg·L-1Fe3+和10 mg·L-1葡萄糖混合物对芘的降解有明显促进作用;1 g·L-1菌体在120 h内对2.5μmo... 考察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对水体中芘的降解特性,分析其代谢产物和降解酶的活性.结果表明,1 mg·L-1Mn2+、0.1 mg·L-1Fe3+和10 mg·L-1葡萄糖混合物对芘的降解有明显促进作用;1 g·L-1菌体在120 h内对2.5μmol·L-1芘的降解率达到61.4%.利用LC-MS/MS分析芘代谢产物,检测到1-萘酚、2-萘酚、9-羟基菲和1-羟基芘4种单羟基多环芳烃,表明芘在单加氧酶作用下开环降解,且B.cereus能有效分解利用4种代谢产物,其最高利用率分别为100%、90.3%、98.3%和52.7%.酶活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cereus具有的水杨酸羟化酶,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在芘的降解中起关键作用,其酶活力经芘诱导后均有明显提高.结合产物分析及酶活测定,推断B.cereus对芘的降解途径以及降解过程是由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联合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胞杆菌 生物降解 代谢产物 酶活 降解途径
原文传递
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及其吸附铜离子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毕祺 胡勇有 +1 位作者 谭平 方铮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5年第4期45-51,共7页
为了探明氧化石墨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采用FTIR、Raman、XRD、XPS和AFM对其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不同溶液初始p H值、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和离子强度下,GO对Cu2+的吸附效果。... 为了探明氧化石墨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采用FTIR、Raman、XRD、XPS和AFM对其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不同溶液初始p H值、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和离子强度下,GO对Cu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氧化处理后,GO含有羧基、羟基和环氧基等含氧官能团,C、O质量比达到2.0,厚度约为1.0 nm,层间距约为0.97 nm。GO对Cu2+的吸附在90 min内达到平衡,其吸附容量在p H值小于6.0时随p H值的升高而升高,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Cu2+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298 K,p H值为5.5,Cu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GO对Cu2+的平衡吸附容量为91.6 mg/g。GO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是均匀的单分子层吸附且由化学反应控制,GO对Cu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改进Hummers法 吸附 铜离子
下载PDF
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尾水 被引量:14
11
作者 娄宏伟 邱兵 +2 位作者 陈元彩 邵思城 雷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81,共7页
采用2种A/O BAF两级组合工艺对模拟的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了此2种两级A/O BAF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此2种组合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0.57 h和不排泥的运行条件下,均可去除85.7%以上的COD和接近100%的氨氮,对... 采用2种A/O BAF两级组合工艺对模拟的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了此2种两级A/O BAF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此2种组合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0.57 h和不排泥的运行条件下,均可去除85.7%以上的COD和接近100%的氨氮,对有机物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磷的去除能力有待改善。前置反硝化与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的硝化作用完成快速且充分,但试验对比发现前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比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更好,前者的TN去除率可达53%,明显高于后者40.8%的TN去除率,可见,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能够改善微生物反硝化缺乏碳源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脱氮效率。最后,经过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后的尾水能够满足反渗透处理的进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回用水 深度处理 两级组合工艺 生物脱氮
下载PDF
基于改性农业废弃物的矿山废水中重金属吸附去除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刘春 党志 +4 位作者 曹威 卢桂宁 易筱筠 杨琛 郭楚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金属硫化物矿区的尾矿在空气、水和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含有毒有害重金属的酸性矿山废水,造成矿区及下游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该文结合课题组研究,介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开发改性玉米秸秆、花生壳、稻草等吸附材料,吸附... 金属硫化物矿区的尾矿在空气、水和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含有毒有害重金属的酸性矿山废水,造成矿区及下游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该文结合课题组研究,介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开发改性玉米秸秆、花生壳、稻草等吸附材料,吸附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其吸附机理,以及实地应用于东江源矿区污染控制示范工程中的重金属吸附去除案例,为矿区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重金属 农业废弃物 改性 吸附 应用
下载PDF
卤代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降解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峰振 吴超飞 +1 位作者 胡芸 韦朝海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9-1098,共20页
包括全氟或部分氟代化合物(PFCs)、氯代有机物(COCs)以及溴代有机物(BOCs)等的卤代有机污染物(halogenated organic contaminants,HOCs)排放到环境中会表现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因此涉及HOCs性质、光吸收与量子效应、材料与界面特... 包括全氟或部分氟代化合物(PFCs)、氯代有机物(COCs)以及溴代有机物(BOCs)等的卤代有机污染物(halogenated organic contaminants,HOCs)排放到环境中会表现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因此涉及HOCs性质、光吸收与量子效应、材料与界面特性、环境条件等方面优化的光化学清除方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归纳分析了光激发催化剂产生活性物种如hVB+、eCB-、·OH、eaq-等氧化或还原全氟辛酸、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的反应机理及直接光解机理,指出HOCs的光化学降解主要是通过其与活性物种之间电子转移或其激发态光致还原脱卤来实现,认为光催化材料和反应过程优化设计是影响光催化降解HOCs的重要因素。基于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发现与成果,从界面电子转移、材料能带信息、反应与分离集成化等方面提出本领域未来学术与技术层面值得深入探索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有机污染物 光催化 直接光解 羟基自由基 水合电子
原文传递
壳聚糖联合聚合氯化铝强化混凝除藻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14
作者 梁韩英 程晓薇 +2 位作者 李俊鹏 杨学强 潘伟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68-2576,共9页
为增强饮用原水中藻类的混凝去除效果,以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为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壳聚糖(CTS)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及CTS和PAC的投加顺序对CTS联合PAC混凝除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去... 为增强饮用原水中藻类的混凝去除效果,以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为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壳聚糖(CTS)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及CTS和PAC的投加顺序对CTS联合PAC混凝除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为45~55μg/L)的最佳条件为:CTS 0.40mg/L、PAC 1.19mg/L、原水pH值7.5、CTS和PAC混合均匀后投加,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叶绿素a去除率为96.1%(实测值为95.7%);混凝去除水华鱼腥藻(叶绿素a含量为80~90μg/L)的最佳条件为:CTS 0.25mg/L、PAC 2.00mg/L、原水pH值7.9、先投加CTS后投加PAC,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叶绿素a去除率为97.9%(实测值为97.0%).当原水pH值9.0时(模拟高藻原水的碱性环境),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的最佳投药顺序均为CTS和PAC混合均匀后投加,实测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94.9%和95.3%;混凝铜绿微囊藻的药剂方案为CTS 0.40mg/L、PAC 2.00mg/L,药剂成本为0.0215元/m3,混凝水华鱼腥藻的药剂方案为CTS 0.24mg/L、PAC 2.00mg/L,药剂成本为0.0149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水华鱼腥藻 响应曲面法 壳聚糖 聚合氯化铝 混凝
下载PDF
具有产表面活性剂功能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章慧 郭楚玲 +3 位作者 卢桂宁 杨琛 党志 吴仁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85-2191,共7页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MZ01),该菌9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MZ01),该菌9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因子并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MZ01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膏(3 g·L-1)作为氮源,玉米油(2g·L-1)作为碳源,温度为25℃,pH值为9.0和含盐量为5%。该条件下3 d的发酵产物经提纯后得到表面活性剂产量为2.27 g·L-1,测得该产物CMC值为0.1 g·L-1,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72 mN·m-1降至30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原油降解菌 发酵条件优化 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外接菌种对污泥堆肥效能及堆体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萍萍 尹华 +3 位作者 彭辉 唐少宇 卢妙 刘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36-3543,共8页
以污泥、锯末、蘑菇渣为堆肥原料,分阶段添加高温复合菌和白腐真菌,通过测定温度、pH、有机质、水溶性有机碳、含水率、总氮、NH_4^+-N、NO_3^--N和种子发芽率,比较了外接菌种对堆肥效能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污泥堆肥过程... 以污泥、锯末、蘑菇渣为堆肥原料,分阶段添加高温复合菌和白腐真菌,通过测定温度、pH、有机质、水溶性有机碳、含水率、总氮、NH_4^+-N、NO_3^--N和种子发芽率,比较了外接菌种对堆肥效能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污泥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及外接菌种对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接菌种可以延长堆体高温持续时间,降低氮损失,加快堆体腐熟脱毒.在整个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同一堆肥的不同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同一时期不同堆肥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外接菌种提高了堆体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增加了高温期优势菌的所占比例,但未改变优势菌的种类.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pH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温度主要与9个菌属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菌 污泥堆肥 效能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原文传递
模拟土壤淋洗废液中重金属的选择性去除与淋洗液的回收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雄开 陶雪琴 +5 位作者 杜建军 曾宇飞 张博雯 谢莹莹 邹梦遥 卢桂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5-1003,共9页
土壤淋洗废液中污染物的选择性去除是实现淋洗液回收的关键.本文以硫化钠(Na2S)、乙基黄原酸钾(PEX)、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作为重金属沉淀剂处理电子垃圾污染土壤模拟淋洗废液,在筛选出Na2S作为理想重金属沉淀剂的基础上,研究初... 土壤淋洗废液中污染物的选择性去除是实现淋洗液回收的关键.本文以硫化钠(Na2S)、乙基黄原酸钾(PEX)、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作为重金属沉淀剂处理电子垃圾污染土壤模拟淋洗废液,在筛选出Na2S作为理想重金属沉淀剂的基础上,研究初始pH值、反应温度、沉淀剂浓度等因素对Na2S分离络合态重金属的影响,并通过软件模拟和产物表征等方式推测反应机理.结果表明:Na2S对柠檬酸络合态重金属的分离顺序依次为Cu、Pb、Cd,符合硫化物溶度积原则;反应温度、初始pH值对Na2S处理络合态重金属无显著影响,重金属去除率均保持在90%以上,柠檬酸的回收率约为95%;Visual MINTEQ模拟结果显示,S2-投加前液相中重金属主要以H2CA^-、HCA^2-和CA^3-结合形式存在,S^2-投加后液相中重金属则以HS^-和S^2-结合形式存在;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表明,S^2-与金属阳离子按物质的量比1∶1生成硫化物沉淀物,沉淀主要呈团聚、成簇和圆片状存在;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产物中存在CuS、CdS、PbS和CuPbS2.本研究结果可为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废液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态重金属 重金属沉淀剂 柠檬酸 硫化钠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用酒石酸等有机酸清洗镉锌、镉镍复合污染土壤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俭 潘伟斌 +2 位作者 林瑞聪 赖彩秀 詹淑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6-1081,共6页
针对受镉锌复合污染的A区土壤和受镉镍污染的B区土壤,借鉴BCR分级提取的思路,设计了用醋酸、柠檬酸、酒石酸及琥珀酸四种有机酸与草酸组合两步振荡清洗工艺,去除土壤中环境风险较大的重金属形态,并比较了单独用柠檬酸、酒石酸振荡清洗... 针对受镉锌复合污染的A区土壤和受镉镍污染的B区土壤,借鉴BCR分级提取的思路,设计了用醋酸、柠檬酸、酒石酸及琥珀酸四种有机酸与草酸组合两步振荡清洗工艺,去除土壤中环境风险较大的重金属形态,并比较了单独用柠檬酸、酒石酸振荡清洗的效果,探讨了超声波对酒石酸清洗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先用0.1 mol·L-1柠檬酸或酒石酸振荡清洗16 h,再用0.2 mol·L-1草酸振荡清洗16 h的两步清洗法对2种土壤目标重金属去除率最高;单独用0.1 mol·L-1酒石酸振荡清洗2 h对A区Cd、Zn和Ca的清洗率分别为30.74%、25.59%和15.86%,对B区土壤Cd、Ni和Ca的清洗率分别为47.36%、6.89%和23.92%。酒石酸能有效去除目标重金属,同时洗出的常量元素Ca较柠檬酸少,是较理想的清洗剂。超声波(功率400 W,频率20 k Hz)可以强化酒石酸对重金属的清洗效果,超声30 min对2种土壤目标重金属的清洗率与单独用酒石酸振荡清洗2 h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清洗 酒石酸 超声波
下载PDF
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某工业园的印染废水尾水 被引量:11
19
作者 洪添 胡勇有 +2 位作者 陈元彩 程建华 李文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217-6221,共5页
采用O_3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尾水。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高O_3浓度有利于TOC与UV254的去除,提高至4 mg·L^(-1)后TOC与UV254去除率不再升高;TOC与UV254去除率随反应进程逐渐升高,前10 min为快速反应阶段,此后为慢速分解阶段;弱... 采用O_3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尾水。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高O_3浓度有利于TOC与UV254的去除,提高至4 mg·L^(-1)后TOC与UV254去除率不再升高;TOC与UV254去除率随反应进程逐渐升高,前10 min为快速反应阶段,此后为慢速分解阶段;弱碱性环境有利于O_3的氧化作用。采用响应面法获得了O_3氧化在最佳条件(pH 8.76,O3浓度4.88mg·L^(-1),反应60 min)下印染废水尾水TOC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22.85%和76.48%。TOC去除率远大于UV254去除率。该显著差异表明,O_3能有效破坏含C=C和C=O双键的简单芳香族化合物结构,但对有机物矿化能力较差。GC-MS分析结果表明,印染废水尾水中除含大量长链烷烃、卤代烷烃、环状烷烃外,还含有以甲苯,二甲苯为主以及少量难降解的萘、菲等苯系物;经O_3氧化后,水中仅存少量残留二甲苯,其余苯系物均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GC/MS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苯系物
原文传递
掺杂过渡金属的TiO2/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星 吴平霄 +1 位作者 吴锦华 党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2-619,共8页
以累托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掺杂过渡金属铜的TiO2/累托石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的表征.同时考察了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下对对氯苯酚的光催化活性,研究了铜... 以累托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掺杂过渡金属铜的TiO2/累托石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的表征.同时考察了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下对对氯苯酚的光催化活性,研究了铜掺杂量和煅烧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过渡金属掺杂改性TiO2的机理及对氯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累托石的层状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复合材料中的TiO2主要是以大部分的锐钛矿型和小部分的金红石型的混合形态存在;负载累托石后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明显增加,掺杂铜的TiO2/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要高于未掺杂铜的TiO2/累托石复合材料,并且当掺铜量为0.5%(质量分数),煅烧温度为500℃时,复合材料对对氯苯酚的光催化去除率达到最大;苯醌类物质可能是对氯苯酚光降解的中间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掺杂 累托石 光催化 对氯苯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