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劳动者之缔约说明义务 被引量:3
1
作者 杜宁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在劳动契约缔结阶段,劳动者有如实说明的义务,但对于该义务的完整体系尚未构建完成。首先,劳动者的缔约说明义务并非仅是一种被动回答义务,其完整履行状态亦包括主动说明。其次,在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和说明要... 《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在劳动契约缔结阶段,劳动者有如实说明的义务,但对于该义务的完整体系尚未构建完成。首先,劳动者的缔约说明义务并非仅是一种被动回答义务,其完整履行状态亦包括主动说明。其次,在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和说明要求合法的前提下,劳动者才负担缔约说明义务,当用人单位以其用工条件和说明要求侵害劳动者人格等权益时,其说明义务将被免除。最后,劳动者缔约说明的形式及程序亦应纳入法律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约说明义务 说明内容 说明形式 说明程序
下载PDF
大国追求与后尼赫鲁时期的印度外交(1964-1991) 被引量:1
2
作者 亢升 尹建华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4年第1期63-79,158,共18页
印度独立以来,历届政府都将实现大国目标奉为政策"圭臬",致力于理念与认知调适、战略与政策设定、宣传与实操匡定。就后尼赫鲁时期而言,印度对实现大国目标的新认知是:发展军事实力是强大后盾、独霸南亚是现实政策选择、确立... 印度独立以来,历届政府都将实现大国目标奉为政策"圭臬",致力于理念与认知调适、战略与政策设定、宣传与实操匡定。就后尼赫鲁时期而言,印度对实现大国目标的新认知是:发展军事实力是强大后盾、独霸南亚是现实政策选择、确立印度洋战略是长远考量、倡导"不结盟运动"是谋取国际尊重的利器。基于此认知的印度外交路径和作法是:对南亚邻国推行"印度版门罗主义"、对美苏两大超级大国采取"亲苏疏美"、对亚洲强邻中国实行"敌视加缓和"、对传统友邻非洲国家注重"道义外交"。历史性地透视和客观性评价后尼赫鲁时期的印度对外政策与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印度外交政策演变及对外关系进展,准确评估印度对外关系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可能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尼赫鲁时期 印度外交 印非关系
下载PDF
谈仿生设计与日用陶瓷茶具设计的应用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黄修林 史文轩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一、仿生设计与日用陶瓷茶具设计的历史渊源 茶具作为现在人们的日用饮具之一,在其功能与审美意识上都与茶文化的发展相伴相随。而在众多的陶瓷茶具设计中,仿生设计的理念早已被先人应用于餐饮器具中,直至今日,仿生设计成为一门学科被... 一、仿生设计与日用陶瓷茶具设计的历史渊源 茶具作为现在人们的日用饮具之一,在其功能与审美意识上都与茶文化的发展相伴相随。而在众多的陶瓷茶具设计中,仿生设计的理念早已被先人应用于餐饮器具中,直至今日,仿生设计成为一门学科被广泛的运用在设计领域,为现在的科技创新与设计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塑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设计 日用陶瓷 茶具 应用 历史渊源 审美意识 设计领域 科技创新
原文传递
基于产业代谢的产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管理模型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文龙 余锦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5-52,共8页
仿照自然生态系统,依照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异质性,可以将其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构件。产业生态系统也由低级逐渐发展变化到高级、由简单逐渐发展变化到复杂的持续而有序的演替与进化过程,而且不同阶段的资源能源... 仿照自然生态系统,依照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异质性,可以将其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构件。产业生态系统也由低级逐渐发展变化到高级、由简单逐渐发展变化到复杂的持续而有序的演替与进化过程,而且不同阶段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废弃物排放情况也不一样。本文基于产业代谢理论,对产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进行原理刻画和数量建模,优化耦合和综合调整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不同部门和不同环节,并提出微观系统企业层面大力推动实施清洁生产、中观系统产业层面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以及宏观系统制度层面进行外部性内在化的制度创新等物质和能量流动管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代谢 物质交换 能量流动
下载PDF
宋建民艺术作品选
5
作者 宋建民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25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下载PDF
宋建民艺术作品选
6
作者 宋建民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27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下载PDF
宋建民艺术作品选
7
作者 宋建民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26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下载PDF
当代陶艺中的广彩传承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修林 胡静滢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广彩是广州彩绘瓷或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因其在广州河南(珠江南岸)烧制又曾称河南彩。又因是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使用釉上彩装饰技法低温烧成,也被称为广东彩或广彩"。据历史记载,广彩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当时广东人从... "广彩是广州彩绘瓷或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因其在广州河南(珠江南岸)烧制又曾称河南彩。又因是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使用釉上彩装饰技法低温烧成,也被称为广东彩或广彩"。据历史记载,广彩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当时广东人从景德镇运回瓷胎,然后运用粉彩模仿西方画进行加工彩绘。广州的工艺师经过自我学习,同时还借鉴了当时从西方传入的技法以及使用了国外的进口材料,自创了一种"铜胎烧珐琅"法,并最终用这种方法在白瓷胎上绘制,使作品画面上呈现出华丽富贵、花团锦簇的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 陶艺 当代 装饰技法 历史记载 康熙年间 自我学习 进口材料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文化涵义的发生 被引量:1
9
作者 居阅时 《古建园林技术》 2010年第2期63-66,38,共5页
中国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建筑文化交叉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要透彻理解它,必须弄明白与建筑文化相关的其他文化因素,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古天文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文化因素,那些文化因素决定着建筑文... 中国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建筑文化交叉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要透彻理解它,必须弄明白与建筑文化相关的其他文化因素,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古天文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文化因素,那些文化因素决定着建筑文化的深层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文化 文化涵义 文化因素 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 组成部分 文化体系 古天文学
下载PDF
池塘及其命运
10
作者 冯江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这是一篇寓言式的评论,反映了作者对当前有关建筑的各种状态的思考。
关键词 池塘 纪念性建筑 建筑设计 建筑评论 寓言式评论
下载PDF
宋建民艺术作品欣赏
11
作者 宋建民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宋建民,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艺术委员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陶瓷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展示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关键词 艺术作品 PING 达摩 SHANG
下载PDF
论弧形在中国现代陶艺中的造型及风格特色
12
作者 吴林章 《陶瓷研究》 2022年第5期105-107,共3页
中国现代陶艺突破传统的造型理念为弧形在中国现代陶艺中开拓了巨大发展空间,而弧形的运用也推动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分析弧形在中国现代陶艺中的造型,具有力量性、开放性和情感化等特色,在风格特色上则主要分为装饰主义... 中国现代陶艺突破传统的造型理念为弧形在中国现代陶艺中开拓了巨大发展空间,而弧形的运用也推动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分析弧形在中国现代陶艺中的造型,具有力量性、开放性和情感化等特色,在风格特色上则主要分为装饰主义风格、极简主义风格和写意主义风格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 中国现代陶艺 造型 风格
下载PDF
客家族群的影像书写与文化传承
13
作者 李小华 覃亚林 《客家文博》 2018年第4期15-22,共8页
文章基于历时发展层面梳理了客家影像的实践及作品,并探讨其在当代的文化传承意义。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内地、香港、台湾都拍摄制作了一些客家影视作品。这些影像文本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的移居历史和现实生活图景,展现了别具一格的... 文章基于历时发展层面梳理了客家影像的实践及作品,并探讨其在当代的文化传承意义。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内地、香港、台湾都拍摄制作了一些客家影视作品。这些影像文本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的移居历史和现实生活图景,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客家人文景观;通过客家影视这一媒介,可以更生动地表现客家人的精神世界,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族群 影视作品 文化传承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建筑文化学研究——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忠 王育武 《中外建筑》 2001年第1期28-28,共1页
作为普泛审美现象的建筑,蕴含着人类的哲思,也是一种与人和社会同构的文化载体.在营造技术日益同化的今天,如何深入系统地挖掘、贯注建筑的文化内涵,显得十分重要.由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建设部<建筑>杂志社等单位联... 作为普泛审美现象的建筑,蕴含着人类的哲思,也是一种与人和社会同构的文化载体.在营造技术日益同化的今天,如何深入系统地挖掘、贯注建筑的文化内涵,显得十分重要.由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建设部<建筑>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8月23日~25日在成都举行.与会百余位专家学者与建筑师提交论文79篇,其中20位作了重点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化学 建筑文化 古代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