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分裂,还是紧凑?——读《分裂的城市和建筑师的角色》有感 |
朱江
周海星
|
《南方建筑》
|
2004 |
0 |
|
2
|
浙江中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形成要素研究——以浙江东阳六石街道上横塘村为例 |
王新宇
黄玉平
张贵彬
|
《住区》
|
2020 |
2
|
|
3
|
基于熵值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结构评价优化 |
袁亮亮
王幼松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建筑创作实践 |
何镜堂
|
《深圳土木与建筑》
|
2014 |
0 |
|
5
|
广州地铁车辆段合同变更行为博弈及策略分析 |
袁亮亮
李杨
王幼松
张煜帆
张雁
|
《工程管理学报》
|
2015 |
0 |
|
6
|
“教与学”“学与用”的榫卯探寻之路——浅谈“建筑构造”课程中“LBL+PBL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
朵朵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6
|
|
7
|
基于《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设计要点解析 |
王黎
宫晨
|
《建筑与文化》
|
2019 |
4
|
|
8
|
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及在建筑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
谭康豪
邹亚
吴维
覃英宏
|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9
|
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讨——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设计为例 |
朵朵
|
《科教文汇》
|
2016 |
2
|
|
10
|
谈认知理论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中实践 |
罗翔凌
|
《山西建筑》
|
2015 |
1
|
|
11
|
独立学院建筑设计课程基于地域文化的必要性——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 |
刘明洋
|
《科教文汇》
|
2015 |
1
|
|
12
|
居住类历史建筑的文化创意化再利用路径探讨 |
陈芷筠
|
《山西建筑》
|
2018 |
1
|
|
13
|
建筑学课程“立体构成”教学的几点思考 |
陈兰娥
刘佳琼
|
《科教文汇》
|
2014 |
1
|
|
14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探讨 |
陈兰娥
|
《山西建筑》
|
2018 |
1
|
|
15
|
基于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筑设计课程量化评分探索——以南方六班幼儿园设计为例 |
刘明洋
刘楠
陈兰娥
罗翔凌
|
《建筑与文化》
|
2020 |
1
|
|
16
|
谈建筑设计教学中可持续建筑理念的融入 |
田亚男
|
《山西建筑》
|
2016 |
1
|
|
17
|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 |
朵朵
|
《科教导刊》
|
2019 |
1
|
|
18
|
从装饰看广州与海口骑楼的文化基因差异 |
刘楠
甘盖凡
刘明洋
罗翔凌
|
《建筑与文化》
|
2020 |
0 |
|
19
|
建筑教育中的数学美学教学研究 |
石珵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20
|
楼宇微电网的需求响应优化策略 |
石珵
韦荣桃
刘俊杰
|
《电气时代》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