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9
1
作者 侯贤华 胡社军 +3 位作者 汝强 赵灵智 余洪文 李伟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114,118,共5页
热电材料是能将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化的功能材料,它的出现为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Bi2Te3基热电材料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述,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在理... 热电材料是能将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化的功能材料,它的出现为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Bi2Te3基热电材料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述,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在理论上主要基于能带理论、半导体超晶格以及密度泛函理论去寻求影响该材料的相关因子,在实验上主要采用分子束外延、激光脉冲沉积、合金化和水热合成法等方法制备该热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BI2TE3 SEEBECK系数 电导率 热导率
下载PDF
环氧化蓖麻油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亚鑫 李国明 刘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采用酸性氧化铝做催化剂对蓖麻油(CO)进行环氧化,探索环氧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不同条件对蓖麻油环氧化的影响,从而优化出合适的反应条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热重分析法(TG)对制备的环氧化蓖麻油(ECO)的结构和... 采用酸性氧化铝做催化剂对蓖麻油(CO)进行环氧化,探索环氧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不同条件对蓖麻油环氧化的影响,从而优化出合适的反应条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热重分析法(TG)对制备的环氧化蓖麻油(ECO)的结构和性质等进行了研究。利用盐酸-丙酮法对环氧化产物进行环氧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即采用酸性氧化铝做催化剂,H2O2的滴加温度保持在50~55℃,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控制在11.5 h,同时加入尿素做稳定剂,可以提高H2O2的利用率,使环氧化蓖麻油的环氧值达到2.094×10-3mol/g。对ECO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ECO粘度随着环氧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ECO在250℃前能够基本保持稳定,而后开始分解,有3个明显的热分解阶段:250~390℃、390~470℃、470~580℃,ECO的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环氧值 环氧化 酸性氧化铝
下载PDF
SnO_(2)/RGO半导体复合物光化学合成及对Cr(Ⅵ)光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邹红丽 吴坚恒 +2 位作者 曾昭铭 龚玉莲 孙丰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2-206,216,共6页
利用光化学合成法制备了SnO_(2)和SnO_(2)/RGO两种半导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SnO_(2)/RGO对Cr(Ⅵ)表现出比SnO_(2)更好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催化... 利用光化学合成法制备了SnO_(2)和SnO_(2)/RGO两种半导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SnO_(2)/RGO对Cr(Ⅵ)表现出比SnO_(2)更好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催化动力学研究发现,SnO_(2)/RGO的表观速率常数几乎是SnO_(2)的4倍,体现了SnO_(2)/RGO比SnO_(2)更为优异的催化特性。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发现,SnO_(2)和SnO_(2)/RGO都具有对可见光的响应性能,可作为有前景的吸收可见光的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合成 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 光催化还原 六价铬
下载PDF
沸石对富营养化池塘水的处理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凤娥 叶志平 +2 位作者 吴晓嬿 杨文毅 曾宇斌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59,共3页
分别利用天然沸石、人造沸石和改性沸石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富营养化水体中N、P的增加,使富营养化程度增大,用沸石进行处理期间能形成生物膜,沸石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其作用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和生物硝化两种作用... 分别利用天然沸石、人造沸石和改性沸石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富营养化水体中N、P的增加,使富营养化程度增大,用沸石进行处理期间能形成生物膜,沸石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其作用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和生物硝化两种作用。覆盖着生物膜的沸石,对CODCr的去除率稳定在65%左右,对氨氮的去除率能稳定在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处理 富营养化 池塘水 NH3-N 生物膜
下载PDF
多巴胺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叶芳 南俊民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66-70,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计时安培法研究多巴胺(DA)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计算得到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有效面积Aeff以及DA电化学氧化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DA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计时安培法研究多巴胺(DA)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计算得到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有效面积Aeff以及DA电化学氧化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DA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受吸附过程控制.微分脉冲伏安结果显示,催化氧化峰电流与DA浓度在5×10-5 mol/L至5×10-7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4.0×10-8 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多巴胺
下载PDF
不对称还原亚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欧军 曾志 +3 位作者 陈亿新 冯爱青 刘军涛 刘雪英 《广东化工》 CAS 2006年第2期10-15,19,共7页
本文概述了通过不对称催化氢化和不对称催化氢化硅烷基化还原前手性亚胺类化合物中的C=N 的进展,并且着重从构成催化剂的金属中心的角度来介绍二茂Ti催化体系、Rh和Ir催化体系和Ru催化体系。
关键词 亚胺 不对称催化氢化 不对称催化氢硅烷化 二茂Ti催化体系 Rh和Ir催化体系 Ru催化体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铁军 胡社军 +1 位作者 汝强 李伟善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概述了目前锂离子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对锡,锡的氧化物,锡合金等负极材料从储锂机理到实验制备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向,给同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氧化锡 储锂机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卟啉/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多巴胺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叶芳 南俊民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2-66,共5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聚合一层无金属卟啉,制备了卟啉/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多巴胺(DA)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计算得到了不同修饰电极有效面积Aeff以及DA电化学氧化过程的一些...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聚合一层无金属卟啉,制备了卟啉/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多巴胺(DA)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计算得到了不同修饰电极有效面积Aeff以及DA电化学氧化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双层膜修饰电极具有更为明显的催化效果,微分脉冲伏安结果显示,催化氧化峰电流与DA浓度在5×10-5mo·lL-1~3×10-7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6×10-8mo·lL-1(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多壁碳纳米管 卟啉 修饰电极 多巴胺
下载PDF
o-BrPETPP修饰电极的电聚合机理研究
9
作者 叶芳 南俊民 《韶关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38-40,共3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方法分别研究了裸玻碳电极和o-BrPETPP修饰电极,实验结果显示:虽然o-BrPETPP是一种无金属卟啉的修饰电极,但是仍然具有明显的催化效果,用拉曼光谱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了这种o-BrPETPP膜的催化机理.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 卟啉 修饰电极 催化
下载PDF
SnO_(2)的光化学合成及对Pb(Ⅱ)的光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10
作者 曾昭铭 黎琳 +6 位作者 邹红丽 龚玉莲 穆洪涛 刘凤银 刘振东 黎明照 孙丰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8-201,207,共5页
利用光化学合成法制备了SnO_(2)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了该材料对Pb(Ⅱ)光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SnO_(2)对Pb(Ⅱ)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催化动力学研究发现在有机酸和Pb(Ⅱ... 利用光化学合成法制备了SnO_(2)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了该材料对Pb(Ⅱ)光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SnO_(2)对Pb(Ⅱ)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催化动力学研究发现在有机酸和Pb(Ⅱ)的混合体系里,乙酸-Pb(Ⅱ)表现出最大的表观速率常数,体现了较强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合成 二氧化锡 光催化还原 Pb(Ⅱ)
下载PDF
Cu(phen)_2^(2+)与6-巯基鸟嘌呤的相互作用
11
作者 刘彩红 秦坤 +3 位作者 贾宝秀 李玉琴 李珂 李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为新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方法在Tris-NaC l(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电化学实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2+(phe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鸟嘌呤(6-TG)的相互作用。结果Cu(phen)22+与6-TG发生了... 目的为新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方法在Tris-NaC l(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电化学实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2+(phe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鸟嘌呤(6-TG)的相互作用。结果Cu(phen)22+与6-TG发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一定量的6-TG存在时,Cu(phen)22+在铂电极上呈现的还原峰峰电位明显负移,峰电流明显减小;且Cu(phen)22+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结论Cu(phen)22+与含巯基的嘌呤类物质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6-巯基鸟嘌呤 相互作用
下载PDF
Cu(phen)_2^(2+)与6-羟基嘌呤及DNA的相互作用
12
作者 刘彩红 李红 秦坤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为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方法在Tris-NaCl(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电化学实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Cu(phen)_2^(2+)(phen=1,10-邻菲咯啉)与6-羟基嘌呤(6-HX)及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Cu(phen)_2^(2+)... 目的为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方法在Tris-NaCl(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电化学实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Cu(phen)_2^(2+)(phen=1,10-邻菲咯啉)与6-羟基嘌呤(6-HX)及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Cu(phen)_2^(2+)与6-HX发生了较弱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产物与DNA间也存在较弱的相互作用。结论在此作用体系中Cu(phen)_2^(+2)、6-HX、Cu(phen)_2^(2+)·6-HX复合物间可能存在如下平衡:Cu (phen)_2^(2+)+6-HX(?)Cu(phen)_2(2+)·6-HX复合物,少量DNA的存在可以加速Cu(phen)_2^(2+)·6-HX复合物的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6-羟基嘌呤 DNA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立足基础 贴近实际 强化主干 突出能力——2008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及2009年命题趋向分析
13
作者 刘义 陈红雨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08年第7期101-106,共6页
2008年高考是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二年高考,化学试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试题与《课程标准》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吻合程度,也必将影响2009年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以及中学新... 2008年高考是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二年高考,化学试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试题与《课程标准》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吻合程度,也必将影响2009年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以及中学新课程实施。在此,笔者从《课标》中的“理念”和“目标”的具体要求,以及《考纲》中命题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和知识点的角度,探讨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和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化学试题 试题特点 能力要求 广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贴近实际 命题趋向 新课程实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