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脂肪酸合成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余永红 马建荣 王海洪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76-83,共8页
与哺乳动物、真菌采用I型脂肪酸合成系统不同,细菌采用II型脂肪酸合成系统,每步反应都由独立的酶催化,因此细菌脂肪酸合成酶是研究抗菌药物的优良靶标。研究表明,在不同细菌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酶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而脂肪酸种类不同,... 与哺乳动物、真菌采用I型脂肪酸合成系统不同,细菌采用II型脂肪酸合成系统,每步反应都由独立的酶催化,因此细菌脂肪酸合成酶是研究抗菌药物的优良靶标。研究表明,在不同细菌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酶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而脂肪酸种类不同,合成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 多样性 不饱和脂肪酸 支链脂肪酸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中长链3-酮脂酰ACP合成酶的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董会娟 余永红 +1 位作者 王海洪 马金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4,共6页
【目的】研究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8004基因组中3个标注为3-酮脂酰ACP合成酶的基因Xcfab F1、Xcfab F2和Xcfab B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将这3个基因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 BAD24M,然后转化大肠埃希菌Escheric... 【目的】研究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8004基因组中3个标注为3-酮脂酰ACP合成酶的基因Xcfab F1、Xcfab F2和Xcfab B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将这3个基因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 BAD24M,然后转化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fab B和fab F温敏型突变株CY242和CY244,同时利用体外无细胞抽提物酶学分析Fab F1、Fab F2和Fab B蛋白活性.【结果和结论】Xcfab F1和Xcfab B基因分别能遗传互补大肠埃希菌fab F和fab B突变,而Xcfab F2基因则不能互补大肠埃希菌fab F或fab B突变.体外无细胞抽提物酶学分析表明Fab F1和Fab B都能完成辛脂酰-ACP的延伸,但Fab F2则不能完成该酶促反应.Xcfab B基因编码3-酮脂酰ACP合成酶I,Xcfab F1基因编码3-酮脂酰ACP合成酶II,而fab F2基因不参与中长链脂肪酸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3-酮脂酰ACP合成酶 遗传互补
下载PDF
苜蓿中华根瘤菌fabA和fabB基因功能的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喆 马金成 +1 位作者 蒋晶晶 王海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48-1159,共12页
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脂肪酸合成酶体系中,fabA基因编码有双功能的3-羟基脂酰ACP脱水异构酶,其异构产物能被fabB基因编码的3-酮基脂酰ACP合成酶Ⅰ延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该FabA-FabB途径被认为是缺氧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 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脂肪酸合成酶体系中,fabA基因编码有双功能的3-羟基脂酰ACP脱水异构酶,其异构产物能被fabB基因编码的3-酮基脂酰ACP合成酶Ⅰ延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该FabA-FabB途径被认为是缺氧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经典途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SmFabA与EcFabA相似性达到60.6%,具有相同的保守活性位点和两个保守的α螺旋结构;SmFabB与EcFabB相似性达到61.1%,具有相同的Cys-His-His活性中心.用携带SmfabA和SmfabB的质粒载体遗传互补大肠杆菌温度敏感突变株CY57和CY242,在添加三氯森(TCL)抑制烯脂酰ACP还原酶活性的条件下,转化子能在42℃恢复生长,且放射性薄层层析能检测到转化子中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Δ9C16:1)和十八碳烯酸(Δ11C18:1)的合成.体外重建脂肪酸合成反应表明,SmFabA能催化羟脂酰ACP的脱水反应且能够使反-2-癸烯酰ACP异构化,SmFabB能催化不同链长的脂酰ACP和丙二酸单酰ACP的聚合反应.另外,未得到SmFabA和SmFabB的突变株,表明SmFabA和SmFabB可能是苜蓿中华根瘤菌脂肪酸合成酶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蛋白.上述结果证实了苜蓿中华根瘤菌fabA和fabB两个基因在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中华根瘤菌 细菌脂肪酸合成 3-羟基脂酰ACP脱水异构酶 3-酮基脂酰ACP合成酶Ⅰ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中烯脂酰ACP还原酶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余永红 马建荣 王海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22,共9页
烯脂酰ACP还原酶是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Xcc)8004基因组中XC_0119(Xccfab V)注释为反-2-烯脂酰Co A还原酶基因.但其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烯脂酰ACP还原... 烯脂酰ACP还原酶是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Xcc)8004基因组中XC_0119(Xccfab V)注释为反-2-烯脂酰Co A还原酶基因.但其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烯脂酰ACP还原酶Fab 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含有相同的催化活性中心Tyr-(Xaa)8-Lys序列.用携带Xccfab V的质粒载体互补大肠杆菌fab I温度敏感突变株JP1111,转化子能在42℃生长,表明Xccfab V能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 I突变.体外重建脂肪酸合成反应表明,Xcc Fab V能催化不同链长的烯脂酰ACP还原为脂酰ACP,且催化活性不受三氯森抑制.遗传学研究表明,Xccfab V是必需基因,不能获得Xccfab V基因敲除突变株.将携带大肠杆菌fab I的外源质粒导入野生菌后,可敲除染色体上的fab V基因,获得的替换突变株生长特性和脂肪酸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替换突变株对三氯森敏感.上述结果证实,野油菜黄单胞菌fab V是必需基因,编码烯脂酰ACP还原酶,参与脂肪酸从头合成反应,且Fab V是Xcc对三氯森耐受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脂肪酸合成 烯脂酰ACP还原酶 三氯森耐受性
下载PDF
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鉴定与酶活力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江学斌 成雪鸿 +2 位作者 马苗鹏 邓仲晴 李嘉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116-122,共7页
【目的】从14株细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材料基础。【方法】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14株细菌中初步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菌株;对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使用刚果红染色... 【目的】从14株细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材料基础。【方法】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14株细菌中初步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菌株;对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使用刚果红染色法比较各菌株降解纤维素的能力,用DNS法检测各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结果】初步筛选出7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经16S rDNA鉴定,其中4株为地衣芽孢杆菌、3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刚果红染色法初步判定7株芽孢杆菌纤维素降解能力大小表现为LW006>LW005>LW004>LW002>LW007>LW003>LW001,其中菌株LW006(枯草芽孢杆菌)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其透明圈直径达22.5 mm;经DNS法测定,7株芽孢杆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大小表现为LW006>LW005>LW004>LW007>LW003>LW002>LW001,其中菌株LW006纤维素酶活力最高,酶活力为1.22(±0.07)U/mL。【结论】菌株LW006是相对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有望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新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纤维素降解菌 筛选 鉴定 芽孢杆菌
下载PDF
不同细菌来源的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余永红 马建荣 +1 位作者 苗馨予 王海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4-1012,共9页
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FabH)是催化细菌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反应.研究表明,革兰氏阳性细菌FabH对支链脂酰-CoA前体的选择性是其合成支链脂肪酸的关键.但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也产生一定量的支链脂肪酸,其合成机制还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选取... 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FabH)是催化细菌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反应.研究表明,革兰氏阳性细菌FabH对支链脂酰-CoA前体的选择性是其合成支链脂肪酸的关键.但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也产生一定量的支链脂肪酸,其合成机制还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选取了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sfabH1和BsfabH2、金黄色葡萄球菌SafabH、天蓝色链霉菌ScofabH、革兰氏阴性细菌茄科雷尔氏菌RsfabH、大肠杆菌EcfabH,以及产支链脂肪酸的水稻黄单胞菌XoofabH,共7种fabH同源基因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异体遗传互补茄科雷尔氏菌fabH突变株RsmH,表明这7个基因编码蛋白都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活性.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4个革兰氏阳性菌fabH和XoofabH互补株类似,均能产生支链脂肪酸,而EcfabH和RsfabH互补株不产生支链脂肪酸,说明XooFabH不同于EcFabH,参与支链脂肪酸合成.体外酶学分析表明,XooFabH与4种革兰氏阳性菌FabH类似,对支链脂酰-CoA有较高的选择,但EcFabH和RsFabH对支链前体活性低.与革兰氏阳性细菌FabH不同,XooFabH对中短链长(C4-C10)脂酰-CoA也具有较高的活性.综合以上结果,不同细菌来源FabH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明显,FabH能利用支链前体是细菌合成支链脂肪酸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 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 支链脂肪酸
下载PDF
细菌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洪 胡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159,共12页
3–酮脂酰ACP还原酶属于短链醇脱氢酶/还原酶(SDR)超家族蛋白,参与细菌脂肪酸及相关物质合成,负责催化3–酮脂酰ACP还原为3–羟脂酰ACP。3–酮脂酰ACP还原酶在细菌中广泛存在,且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然而其生物学功能却展现出多样性。本... 3–酮脂酰ACP还原酶属于短链醇脱氢酶/还原酶(SDR)超家族蛋白,参与细菌脂肪酸及相关物质合成,负责催化3–酮脂酰ACP还原为3–羟脂酰ACP。3–酮脂酰ACP还原酶在细菌中广泛存在,且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然而其生物学功能却展现出多样性。本文对近年来细菌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结构特性、生物学功能和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加深对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理解和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酮脂酰ACP还原酶 II型脂肪酸合成系统 抑制剂
下载PDF
猪PR39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学斌 陈嘉蔚 +5 位作者 杨军 胡位荣 肖安吉 卢志鹏 楚品品 张玲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48-151,共4页
为构建猪源抗菌肽PR39的高效表达真核载体pVAX1-PR39,通过猪股骨骨髓组织基因组RNA合成c DNA,根据PR39基因全长序列,设计高效表达启动子,利用PCR扩增获得PR39全长基因,连接到真核载体pVAX1,构建重组载体pVAX1-PR39。转化大肠杆菌DH5α... 为构建猪源抗菌肽PR39的高效表达真核载体pVAX1-PR39,通过猪股骨骨髓组织基因组RNA合成c DNA,根据PR39基因全长序列,设计高效表达启动子,利用PCR扩增获得PR39全长基因,连接到真核载体pVAX1,构建重组载体pVAX1-PR39。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进行菌落PCR鉴定和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网站上猪源抗菌肽PR39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表明已成功构建了猪PR39的真核表达载体,理论上所构建的PR39表达载体能够提高猪的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PR39 真核表达 载体 PVAX1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及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初志战 巫光宏 刘小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优化水解醇溶蛋白生产功能肽的工艺,提高玉米醇溶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醇溶蛋白的最佳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等提取条件;通过碱性蛋白酶和蛋白酶K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水解... 【目的】优化水解醇溶蛋白生产功能肽的工艺,提高玉米醇溶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醇溶蛋白的最佳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等提取条件;通过碱性蛋白酶和蛋白酶K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水解生产玉米多肽.【结果和结论】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醇溶蛋白的最佳条件,即:料液比1∶4(g/mL),60℃水浴加热,乙醇体积分数为75%,提取3 h.两步酶解法效率高于单酶解法,两步酶解法先加蛋白酶K反应后再加碱性蛋白酶时水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提取 水解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中3-羟基脂酰ACP脱水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建荣 陈程 +3 位作者 鄢明峰 李先其 张文彬 余永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8-697,共10页
细菌采用II型脂肪酸系统合成脂肪酸,其中3-羟脂酰ACP脱水酶催化唯一的脱水反应,是细菌生长的关键酶之一.野油菜黄单胞菌(Xcc)引起几乎所有十字花科植物的黑腐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广泛的经济损失.为研究Xcc中3-羟脂酰ACP脱水酶,本研究利... 细菌采用II型脂肪酸系统合成脂肪酸,其中3-羟脂酰ACP脱水酶催化唯一的脱水反应,是细菌生长的关键酶之一.野油菜黄单胞菌(Xcc)引起几乎所有十字花科植物的黑腐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广泛的经济损失.为研究Xcc中3-羟脂酰ACP脱水酶,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3-羟脂酰ACP脱水酶FabZ序列同源比对时,发现其与XC2876(XcfabZ)编码蛋白具有同源性,序列一致性达到46.1%,同时还具有保守的α螺旋结构和活性位点.将XcfabZ异体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Z(EcfabZ)条件突变株HW7,结果显示添加IPTG能恢复突变株的生长,初步表明XcFabZ具有3-羟脂酰ACP脱水酶活性.而体外活性分析显示,XcFabZ能在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反应和延伸反应中发挥3-羟脂酰ACP脱水酶活性作用.本研究不能直接获得XcfabZ基因敲除突变株,但将携带EcfabZ或XcfabZ的表达质粒导入后,获得基因替换突变株,证明XcfabZ是必需基因.EcfabZ替换突变株的脂肪酸组成与野生菌有差异,对逆境条件(高盐、低pH、H2O2和SDS)的耐受性显著下降,运动性也显著降低,但XcfabZ替换突变株恢复到野生菌水平,表明XcFabZ与EcFabZ虽然都具有3-羟脂酰ACP脱水酶活性,但在细胞中生理功能可能有一些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3-羟脂酰ACP脱水酶 脂肪酸合成
下载PDF
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应激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江天晴 邓诣群 文继开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7,共12页
无膜细胞器是缺乏分隔膜的细胞区室。无膜细胞器在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基因转录、RNA代谢、翻译、蛋白质修饰和信号转导等。细胞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维持细胞稳态。而由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 无膜细胞器是缺乏分隔膜的细胞区室。无膜细胞器在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基因转录、RNA代谢、翻译、蛋白质修饰和信号转导等。细胞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维持细胞稳态。而由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驱动而形成的无膜细胞器具有类液体特性,可以快速响应压力,在细胞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应激颗粒、P–小体、核仁和卡哈尔体为无膜细胞器代表,总结了无膜细胞器与应激反应的关系,以及无膜细胞器与疾病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膜细胞器 应激反应 稳态 相分离
下载PDF
恶臭假单胞菌中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5是脂肪酸合成关键酶
12
作者 郭剑英 陈博 +4 位作者 李先其 况承伟 王海洪 马建荣 余永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2-1011,共10页
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催化脂肪酸合成中的第一步还原反应,是细菌生长的关键酶之一.恶臭假单胞菌在环境污染治理和工业聚羟基脂肪酸(PHA)的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编码6个FabG同源蛋白质... 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催化脂肪酸合成中的第一步还原反应,是细菌生长的关键酶之一.恶臭假单胞菌在环境污染治理和工业聚羟基脂肪酸(PHA)的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编码6个FabG同源蛋白质,与大肠杆菌FabG相比较,PpFabG5序列相似性最高(76.5%),其他几个PpFabG也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约50%).除PpFabG4之外,其他的同源蛋白质都具有催化活性位点和N端辅因子结合位点.为研究恶臭假单胞菌中这6个FabG同源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本文进行了异体遗传互补、体外酶学活性分析、体内基因敲除与突变株性状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只有PpfabG1、PpfabG3、PpfabG5能恢复大肠杆菌fabG温度敏感突变株CL104在42℃时生长,其中PpfabG1互补株生长较弱.而在体外活性检测中,PpFabG1、PpFabG3和PpFabG5在脂肪酸合成起始反应和延伸反应中都具有催化活性,但PpFabG1活性较弱,PpFabG6仅在起始反应中具有催化活性. PpfabG5是恶臭假单胞菌生长的必需基因,不能被敲除,而其他几个PpfabG基因敲除后不影响菌体的生长,突变株的脂肪酸组成与野生菌也无差异.但PpfabG1、PpfabG2敲除后菌体的运动性下降,PpfabG3、PpfabG6突变影响了生物被膜的合成量,而PpfabG4、PpfabG6敲除突变株对H2O2的耐受性增强,表明这些基因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可能在菌体的不同逆境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 3-酮脂酰ACP还原酶 脂肪酸合成
下载PDF
猪SIRT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3
作者 江学斌 马苗鹏 +5 位作者 肖淑君 司徒嘉欣 杨军 施巨清 蔡海明 张玲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4,共5页
根据GenBank中猪SIRT1mRNA序列设计引物,使用杜大长商品猪大脑RNA经RT-PCR扩增得到猪SIRT1基因全长表达序列,通过Ω-PCR将SIRT1蛋白末端抗原表位序列插入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得到45ku大小的蛋白,以其免疫新西兰大白... 根据GenBank中猪SIRT1mRNA序列设计引物,使用杜大长商品猪大脑RNA经RT-PCR扩增得到猪SIRT1基因全长表达序列,通过Ω-PCR将SIRT1蛋白末端抗原表位序列插入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得到45ku大小的蛋白,以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并制备出抗体滴度达212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可以特异性识别猪SIRT1蛋白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PCR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呕吐毒素的毒理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诣群 林如琴 +2 位作者 吴思婷 余丹妮 刘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96,共10页
呕吐毒素是对粮谷、饲料原料和饲料等污染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畜禽摄入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出现呕吐、腹泻、拒食和体重减轻等急、慢性的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威胁着畜禽的健康养殖。呕吐毒素的毒理机制和代谢转化是... 呕吐毒素是对粮谷、饲料原料和饲料等污染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畜禽摄入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出现呕吐、腹泻、拒食和体重减轻等急、慢性的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威胁着畜禽的健康养殖。呕吐毒素的毒理机制和代谢转化是农业和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呕吐毒素的细胞毒理机制、生物防治方法和脱毒微生物的筛选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防控呕吐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真菌毒素 毒理 生物防治 脱毒微生物
下载PDF
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利用与分子机理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乐天 刘耀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3804-3812,共9页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WA)野生稻的发现和研究利用是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也是人类挖掘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成功典范,对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野败型细胞质雄...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WA)野生稻的发现和研究利用是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也是人类挖掘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成功典范,对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野生稻的发现以及遗传育种研究和利用的历程,重点介绍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复性的分子机理和起源进化研究的最新进展.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发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野生稻.随后我国许多遗传育种学家利用该材料为不育细胞质供体,于20世纪70年代初育成了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完成了基于"三系"配套的杂交稻育种体系,实现了杂交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经过长期的研究,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WA352和恢复基因Rf4,阐明了WA352复杂的起源进化机制.研究揭示了WA352蛋白通过与核基因表达的线粒体定位蛋白COX11相互作用,诱导花药绒毡层异常降解和花粉不育,RF4通过降低WA352转录本水平恢复育性,阐明了植物CMS/Rf系统不同层次的核质互作控制雄性不育发生和育性恢复的分子作用机理.本文还探讨了今后杂交稻育种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杂种优势 细胞质雄性不育 野败型
原文传递
玉米赤霉烯酮脱毒菌PA26-7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凤如 陈嘉杭 +4 位作者 贾淑卉 姚楚莹 李容洁 邓诣群 文继开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04-3416,共13页
【背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广泛污染粮谷类作物的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不仅给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还能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目的】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获得能够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株,优化其脱毒... 【背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广泛污染粮谷类作物的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不仅给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还能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目的】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获得能够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株,优化其脱毒条件,测定其在饲料中的实际脱毒效果及对饲料中植酸、维生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从微生态制剂中分离出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产物的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离株在培养基和饲料中的解毒效果,以及分离株在霉变的豆粕、麸皮和成品饲料中固态发酵前后维生素的含量变化,通过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饲料脱毒前后植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出一株通过分泌胞外酶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PA26-7,该菌株在培养基起始pH 4.0−8.0、培养温度25−60℃条件下均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产物的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均较ZEN弱。PA26-7经固态发酵72 h后,饲料原料(豆粕和麸皮)及霉变的成品鸡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下降66.2%−96.8%,植酸含量下降8.40%−32.26%,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的含量显著提高。【结论】B.velezensis PA26-7可作为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脱毒菌株,其固态发酵有效清除了饲料中的植酸,并产生了多种维生素,有利于改善饲料的营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贝莱斯芽孢杆菌 饲料脱毒 植酸 维生素
原文传递
野油菜黄单胞菌中3-羟基脂酰ACP脱水酶Fab Z的生理功能
17
作者 马建荣 余永红 +1 位作者 张源寅 鄢明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9,共12页
【背景】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引起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经济损失,亟须深入研究其致病机理,开发新的黑腐病防控措施。细菌脂肪酸合成系统不仅为细胞膜合成提供原料,其中间代谢产物... 【背景】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引起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经济损失,亟须深入研究其致病机理,开发新的黑腐病防控措施。细菌脂肪酸合成系统不仅为细胞膜合成提供原料,其中间代谢产物还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合成的底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也是抗菌药物筛选的重要靶标。【目的】研究XccfabZ对扩散信号分子(diffusible signal factor,DSF)类信号产量、致病力、胞外酶、胞外多糖和运动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利用报告菌株检测法分析了不同替换突变株的DSF类群体感应信号产量。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在DSF类信号高产菌株中获得替换突变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DSF类信号产量。利用剪叶法检测替换突变株对寄主植物甘蓝的致病力,并分析了不同菌株的胞外多糖、胞外酶和运动性差异。【结果】报告菌株检测法和HPLC法都证明大肠杆菌fabZ替换突变株(XccΔfabZ/pSRK-EcfabZ)中DSF类信号产量显著下降。而该突变株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也下降,在白菜提取物中生长也变慢,胞外酶产量下降,运动性也变弱。而Xcc fabZ替换突变株的DSF类信号产量恢复到野生菌水平,且过量产生胞外多糖使得致病性增强,胞外酶、运动性也都有所恢复。【结论】Xcc中3-羟基脂酰ACP脱水酶(FabZ)与其致病性相关,不仅影响DSF类信号产量,还在胞外酶、运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3-羟基脂酰ACP脱水酶 DSF类信号 致病性
原文传递
细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余永红 马建荣 +2 位作者 张源寅 鄢明峰 张文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9,共16页
脂肪酸不仅是细菌细胞膜组分,还是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具有更低的相变温度,是细菌调节细胞膜流动性的重要分子,因此UFA合成途径是重要的抗菌药物筛选靶点。细菌可利用厌氧途径合成UFA... 脂肪酸不仅是细菌细胞膜组分,还是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具有更低的相变温度,是细菌调节细胞膜流动性的重要分子,因此UFA合成途径是重要的抗菌药物筛选靶点。细菌可利用厌氧途径合成UFA,其中模式生物大肠杆菌利用经典的FabA-FabB途径合成UFA,但不同细菌中UFA合成的厌氧途径具有多样性,相关催化酶类也不尽相同;细菌还可以利用需氧途径合成UFA,利用脂肪酸脱饱和酶直接将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而不同脱饱和酶会生成不同结构的UFA,在逆境耐受、致病力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菌还可以利用单加氧酶,将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癸酰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转化为顺-3-癸烯酰ACP,并最终合成UFA。细菌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其他酶类在UFA合成或不同种类UFA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细菌UFA合成途径与相关酶类的多样性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了解细菌UFA合成机制,并以此为靶点开发抗菌药物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 不饱和脂肪酸 厌氧途径 需氧途径
原文传递
5'非翻译区序列改建提高抗菌肽PR39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明飞平 杨军 +11 位作者 朱进美 邝哲师 李华周 夏枫耿 叶明强 王候光 赵祥杰 黄志丰 蔡海明 施巨清 马苗鹏 张玲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6-91,共6页
目的: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高效表达抗菌肽PR39,并检测其抗菌活性。方法: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人工合成4条寡核苷酸片段,通过重叠PCR获得PR39核苷酸序列,将其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表达质粒pPIC9K-PR39经PCR敲除PR39 5'... 目的: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高效表达抗菌肽PR39,并检测其抗菌活性。方法: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人工合成4条寡核苷酸片段,通过重叠PCR获得PR39核苷酸序列,将其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表达质粒pPIC9K-PR39经PCR敲除PR39 5'端多余的长度为24bp的核苷酸序列得到pPIC9K-PR39-D,再经PCR、酶切连接构建5'UTR已删除8个核苷酸GGATCCAA的新型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PR39-D-E;pPIC9K-PR39-D-E转化到毕赤酵母SMD1168,经PCR鉴定及G418筛选,用0.5%的甲醇诱导表达,Tricine-SDS-PAGE分析,再利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发酵上清的抗菌活性,表达产物经反相层析及SP-Sepharose层析柱纯化测定其表达量。结果:经Tricine-SDS-PAGE检测,在4.7kDa左右处可见目的蛋白表达条带,纯化后测定蛋白浓度表达量约为175.6mg/L。获得的抗菌肽PR39对E.coli DH5α,有明显抑菌活性。结论:经改建后新型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PR39-D-E在毕赤酵母中可高效表达抗菌肽PR39,为以后深入研究毕赤酵母高效表达抗菌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PR39 pPIC9K 5’UTR 分泌表达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分离自婴儿粪便的嗜酸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常温保存探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魁英 肖安吉 +9 位作者 卢志鹏 楚品品 杜少平 明飞平 夏枫耿 黄朝远 杨军 蔡海明 马苗鹏 张玲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5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目的:试验不同的保护剂成分配方,探究分离自婴儿粪便的2种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在常温条件下保持较高活性的可行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设计保护剂配方,用于保存特定高活性高稳定性的菌种,在不同时间点检测活菌数,... 目的:试验不同的保护剂成分配方,探究分离自婴儿粪便的2种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在常温条件下保持较高活性的可行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设计保护剂配方,用于保存特定高活性高稳定性的菌种,在不同时间点检测活菌数,分析数据得出最佳保护剂成分比例。结果:嗜酸乳杆菌10A31保护剂最佳配方为:海藻糖∶谷氨酸∶天冬氨酸=5∶24∶24;长双歧杆菌11A11保护剂最佳配方为:海藻糖∶谷氨酸∶麦芽糖=34∶11∶10;用最佳保护剂配方保存后,嗜酸乳杆菌10A31在200 d时的菌落计数结果为3.87×109CFU/g,长双歧杆菌11A11在160 d时为1.53×109CFU/g,均具有较高的活性。结论:最佳保护剂配方使2个菌种常温保存期至16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长双歧杆菌 常温保存 益生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