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7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绿色炼铁技术发展动态及展望 被引量:71
1
作者 刘然 张智峰 +3 位作者 刘小杰 李欣 李宏扬 吕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共10页
当前,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绿色减排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相应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目标,并以“1+N”等政策体系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义务的核心支持。钢铁工... 当前,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绿色减排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相应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目标,并以“1+N”等政策体系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义务的核心支持。钢铁工业作为31个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自然而然成为节能减排战役中的“排头兵”。目前,复杂的高炉生产工艺仍然以煤、焦等化石资源作为主要燃料,使得其成为钢铁流程中的碳耗大户、碳排放大户、污染排放大户,因此高炉炼铁工艺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从背景介绍、发展动态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这3大部分对低碳绿色炼铁技术进行论述,其中对绿色低碳炼铁技术发展动态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就优化节能低碳操作和构建循环经济环保圈两个层面,从精细炉料操作、提升生产技术等多个角度讨论了如何实现高炉工艺低碳绿色炼铁;其次从非高炉领域入手,对直接还原工艺和熔融还原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与分类汇总;之后从创新型炼铁工艺(氢冶金、智能化炼铁)角度探讨了此类技术的发展态势。最后,综合当前绿色低碳炼铁技术发展最新动态进行了5个方面的展望,明确了“绿色低碳为方向,节能减排是目标”的任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铁技术 氢冶金 温室效应 绿色低碳 节能减排
原文传递
钢渣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吉凤 付恒毅 +2 位作者 闫晓彤 王乐 王鹏程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2,共6页
钢渣是钢铁企业利用率比较低的大宗固体废物之一,目前我国钢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为20%左右,与许多发达国家90%以上的钢渣利用率相差甚远,尚未利用的钢渣存放量高达10亿t。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钢渣综合利用的文献,主要从以下几方... 钢渣是钢铁企业利用率比较低的大宗固体废物之一,目前我国钢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为20%左右,与许多发达国家90%以上的钢渣利用率相差甚远,尚未利用的钢渣存放量高达10亿t。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钢渣综合利用的文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简单对比分析国内主要的六种钢渣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其次,从企业内部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介绍钢渣在有价金属回收、烧结方面的应用;最后,从企业外部非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介绍钢渣在建筑材料、筑路施工、农业肥料、陶瓷产品、海域及水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综合利用现状。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建立更加详细的钢渣分类系统、升级粉磨工艺及设备是钢渣综合利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处理工艺 存放量 综合利用 有价金属回收 利用率 钢渣分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烧结全产线质量智能控制系统 被引量:32
3
作者 吕庆 刘颂 +2 位作者 刘小杰 毕中心 李建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共9页
通过部署大数据采集平台,运用高效的分布式信息传输技术,完成海量烧结生产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建立烧结全产线数据仓库;通过融合工艺知识和大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原料性能、配矿理论、过程工艺参数、产质量指标、生产成本等参数间的潜在规律... 通过部署大数据采集平台,运用高效的分布式信息传输技术,完成海量烧结生产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建立烧结全产线数据仓库;通过融合工艺知识和大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原料性能、配矿理论、过程工艺参数、产质量指标、生产成本等参数间的潜在规律;以数理统计和机器学习算法为核心,深入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烧结全产线质量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决策树和最优化等方法,建立完善的决策体系。基于梯度提升树算法初步建立了烧结终点预报模型,模型预测命中率达99%以上,与以往建立的烧结终点预报模型相比,模型预报命中率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将促进烧结生产的创新、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稳定控制烧结矿的产质量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粉烧结 大数据技术 机器学习 全产线 烧结终点预报
原文传递
低碳钢薄板坯高速连铸保护渣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31
4
作者 朱立光 袁志鹏 +3 位作者 肖鹏程 王杏娟 殷楷 张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5-73,102,共10页
针对低碳钢薄板坯高速连铸过程中保护渣液渣层过薄、黏结报警频发、铸坯表面纵裂纹过多等问题,在充分考虑高拉速下低碳钢凝固收缩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保护渣润滑与传热性能的优化方向并开展了工业试验。将保护渣碱度从1.10提高到1.30,L... 针对低碳钢薄板坯高速连铸过程中保护渣液渣层过薄、黏结报警频发、铸坯表面纵裂纹过多等问题,在充分考虑高拉速下低碳钢凝固收缩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保护渣润滑与传热性能的优化方向并开展了工业试验。将保护渣碱度从1.10提高到1.30,Li2O质量分数从0.57%提高到1.06%,Na2O质量分数从5.48%提高到8.16%,碳质量分数由7.71%降低到6.72%。对2种保护渣的流变性能和渣膜3层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优化后保护渣渣膜中的液渣层比例增加,渣膜润滑系数α增大;同时,渣膜中的结晶层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渣膜热阻系数β增大,从而使保护渣的润滑性能和控制传热能力均得到改善。从矿相分析结果看出,保护渣碱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硅灰石的析出,导致渣膜结晶率提高、热阻增大,进而起到控制传热的目的。生产实践表明,在拉速提高后,使用新型保护渣基本避免了黏结和裂纹的产生,生产效率和铸坯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拉速 薄板坯 连铸 低碳钢 保护渣 渣膜
原文传递
钢铁典型工序流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彭岩 曹先常 张玉柱 《中国冶金》 CAS 2017年第5期8-12,32,共6页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耗能大户,烧结、焦化和炼铁等铁前三大工序能耗约占全流程钢铁能耗的70%,节能潜力巨大。结合流程工业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研发进展,介绍了钢铁典型工序流程节能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新型工艺技术、关键技术问...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耗能大户,烧结、焦化和炼铁等铁前三大工序能耗约占全流程钢铁能耗的70%,节能潜力巨大。结合流程工业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研发进展,介绍了钢铁典型工序流程节能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新型工艺技术、关键技术问题及预期效果,有望进一步促进钢铁企业技术进步及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冷烧结机 荒煤气显热 高炉熔渣 流程节能
原文传递
180 mm×610 mm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场水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伟 朱立光 +1 位作者 张彩军 郑全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3,共8页
以北方某钢厂断面为180 mm×610 mm板坯连铸结晶器为原型,针对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流速波动较大、易卷渣等问题,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其浸入式水口底部结构、浸入深度和拉速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 以北方某钢厂断面为180 mm×610 mm板坯连铸结晶器为原型,针对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流速波动较大、易卷渣等问题,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其浸入式水口底部结构、浸入深度和拉速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冷态水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当不改变浸入式水口底部结构,水口浸入深度为100 mm时,拉坯速度应不超过1.45 m/min;当拉坯速度提升至1.55 m/min时,水口浸入深度应保持在120~130 mm时较为合适;若要保持原有工艺条件(拉速为1.55 m/min、浸入深度为100 mm)不变的情况下,应将水口底部结构改为凹槽深度为10 mm的凹面水口,此时结晶器表面流速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 结晶器 流场 数值模拟 水模拟
原文传递
钛合金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霍东兴 梁精龙 +2 位作者 李慧 谢珊珊 杨宇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65-2066,2080,共3页
近年来,钛合金的发展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医用钛合金、高温钛合金、高强钛合金以及阻燃钛合金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钛合金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钛合金 进展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电炉炼钢钢铁原料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7
8
作者 吴耀光 肖步庆 +1 位作者 朱立光 王雁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62,共8页
电炉炼钢作为短流程的核心工艺,具有铁元素循环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及环境效益良好的特点,推动电炉炼钢健康发展符合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钢铁绿色发展的要求。电炉炼钢入炉的钢铁原料种类较转炉多且结构灵活,并且对... 电炉炼钢作为短流程的核心工艺,具有铁元素循环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及环境效益良好的特点,推动电炉炼钢健康发展符合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钢铁绿色发展的要求。电炉炼钢入炉的钢铁原料种类较转炉多且结构灵活,并且对电炉冶炼的工艺过程控制有直接的影响。为创造充分挖掘和发挥电炉炼钢优势的良好起始条件,针对目前电炉炼钢的主要入炉钢铁原料的情况和特点,从其生产储备、工艺过程操作、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废钢、铁水和直接还原铁作为主要原料的使用现状及优缺点,并着重对比分析了直接还原球团特点和技术指标,为探究和优化合理的电炉炼钢入炉钢铁原料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废钢和直接还原球团将成为今后短流程炼钢的主要原料。结合钢铁循环利用技术和产业专业化的逐渐成熟,以及更加绿色环保的氢冶金技术的发展,废钢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高品位洁净球团生产技术、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将会是未来电炉入炉钢铁原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配套新型高效智能电弧炉冶炼技术将会是未来短流程炼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炼钢 废钢 铁水 直接还原铁 洁净球团 氢冶金
原文传递
冷却工艺对高速连铸结晶器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增勋 张朝阳 +3 位作者 肖鹏程 朱立光 周景一 张军国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8,共8页
为了分析冷却水的供水工艺对结晶器铜壁和冷却水温度场的影响,基于结晶器铜壁热电偶实测温度,构建铸坯/铜壁传热反问题和铜壁/冷却水正问题数学模型,采用ANSYS建立铸坯/铜壁/冷却水数值分析模型,对薄板坯结晶器温度场进行耦合传热分析,... 为了分析冷却水的供水工艺对结晶器铜壁和冷却水温度场的影响,基于结晶器铜壁热电偶实测温度,构建铸坯/铜壁传热反问题和铜壁/冷却水正问题数学模型,采用ANSYS建立铸坯/铜壁/冷却水数值分析模型,对薄板坯结晶器温度场进行耦合传热分析,解析不同冷却工艺对高速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传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缝内冷却水流动方向对铜壁温度场具有显著影响,采用自上而下"反向供水",比常规冷却工艺时铜壁热面温度峰值降低117℃,铜壁侧冷却水最高温度降低24℃,有效改善铜板工作状态,抑制冷却水局部沸腾趋势。提高冷却水速度可以进一步降低铜壁和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温度对铜壁温度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连铸 反向供水 薄板坯 铜壁温度 水缝传热 传热反问题
原文传递
新型汽车用高强度中锰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倩 郑小平 +2 位作者 张荣华 田亚强 陈连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5-1220,共6页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行业正向着轻量化设计发展,以满足节能、降耗、环保与安全的要求。实施汽车轻量化的途径主要有:(1)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即采用轻量化材料或轻量化成型技术,以达到减重的目的;(2)结构...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行业正向着轻量化设计发展,以满足节能、降耗、环保与安全的要求。实施汽车轻量化的途径主要有:(1)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即采用轻量化材料或轻量化成型技术,以达到减重的目的;(2)结构优化设计,即使零部件薄壁化、中空化、小型化、复合化以及对车身零部件进行结构和工艺方面的改进等。作为汽车的主要材料,高强钢的应用不但能够达到减薄车身用板厚度与减轻质量的目的,还可提高安全性能。目前,高强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显微组织上来看,经历了以BCC晶格的铁素体为基体的第一代到FCC的奥氏体的第二代,再到铁素体与残余奥氏体的第三代。尽管第一代高强钢的强度比较高,但其塑性受到限制。为了解决此问题,可在第二代高强钢中添加大量的Cr、Ni、Mn、Si和Al等合金元素,但这样会增加生产成本,并且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从而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进程。鉴于此,第三代高强钢通过降低合金元素的含量,以C、Mn、Al、Si元素为主,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兼具高强度与高塑性,能够达到较高的强塑积。第三代高强钢以中锰钢为代表,是利用热轧或冷轧板在退火过程中发生奥氏体逆转变形成亚微米级的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随后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发生相变诱导塑性(TRIP)或孪生诱导塑性(TWIP)效应来提高钢的塑性和强度。近些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加热速度、奥氏体化温度、退火温度、退火时间与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优化来获得适量而稳定的残余奥氏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中锰钢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仅局限在拉伸性能,缺乏对于其后续成形性能及断裂机理方面的研究。本文归纳了新型汽车用高强度钢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明确了中锰钢在生产成本与力学性能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残余奥氏体 TRIP效应 强韧机制 代表体积单元(RVE)
下载PDF
球团矿化学成分控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淑会 王宝勇 +2 位作者 兰臣臣 刘小杰 吕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6,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炉球团矿使用比例的现状,分析了球团矿化学成分控制以及不同化学成分对球团矿冶金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多数国内钢铁企业球团矿TFe的质量分数较低,SiO2质量分数较高且差异较大。不同企业球团矿Al2O3和FeO的质量分...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炉球团矿使用比例的现状,分析了球团矿化学成分控制以及不同化学成分对球团矿冶金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多数国内钢铁企业球团矿TFe的质量分数较低,SiO2质量分数较高且差异较大。不同企业球团矿Al2O3和FeO的质量分数不同。应控制球团矿中SiO2、Al2O3和FeO的质量分数。随着CaO和MgO质量分数的提高,球团矿抗压强度均降低。适宜质量分数的CaO有利于改善球团矿的还原膨胀性能。随着MgO质量分数的提高,球团矿的还原膨胀性和软熔滴落性能均变好。高炉炉料结构采用低MgO烧结矿、酸性球团矿和镁质球团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球团矿的冶炼优势,实现球团矿入炉比例的提高。MgO和CaO在球团矿焙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控制镁质球团中的液相含量以提高球团矿的抗压强度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矿 化学成分 冶金性能 炉料结构 镁质球团
原文传递
含锂资源中锂的提取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2
12
作者 徐正震 梁精龙 +1 位作者 李慧 郭佳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7,共6页
锂作为一种战略元素具备一系列优异性质,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综述了从锂矿石、盐湖卤水、油田卤水、废旧锂离子电池等含锂资源中提取锂资源的方法,主要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指出了锂提取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含锂资源 提锂工艺 发展方向
下载PDF
钢铁制造流程“界面”技术与界面能量损失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周继程 上官方钦 +3 位作者 丁毅 郦秀萍 韩伟刚 郭玉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106,共8页
从钢铁制造流程的特点出发,阐述了"界面"技术的必要性及"界面"技术的内涵,并指出炼铁-炼钢"界面"、炼钢-连铸"界面"和连铸-热轧"界面"的物质流运行优化及界面功能匹配集成对降低全... 从钢铁制造流程的特点出发,阐述了"界面"技术的必要性及"界面"技术的内涵,并指出炼铁-炼钢"界面"、炼钢-连铸"界面"和连铸-热轧"界面"的物质流运行优化及界面功能匹配集成对降低全流程能耗、物耗、降低成本和促进环保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期引起钢铁行业从业者尤其是管理者的重视。还针对年产290万t的棒线材流程企业,计算了该流程的余热余能资源量及热损失情况,并剖析了不同条件下工序之间"界面"过程的能量损失情况。最后指出优化炼铁-炼钢"界面"的铁水运输、炼钢-连铸"界面"的钢包周转和连铸-热轧"界面"的铸坯输送是减少流程热损失的工作重点,同时还应重视热轧结束时热轧材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制造流程 “界面”技术 热损失 热送热装 环保
原文传递
高拉速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渣界面波动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康康 张彩军 +3 位作者 肖鹏程 袁志鹏 侯明山 郑英辉 《连铸》 2021年第1期9-14,25,共7页
为应对提高拉速薄板坯结晶器内钢液不稳定行为,以1 520mm×90mm薄板坯结晶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液面追踪技术VOF方法建模计算,对薄板坯钢渣界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了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体流动及钢/渣界面行为的模拟计算。并结合... 为应对提高拉速薄板坯结晶器内钢液不稳定行为,以1 520mm×90mm薄板坯结晶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液面追踪技术VOF方法建模计算,对薄板坯钢渣界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了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体流动及钢/渣界面行为的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际生产工艺,采用1∶1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相互验证,分析了拉坯速度、浸入深度和保护渣黏度种类对结晶器流场及钢渣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结晶器钢液面流速为0.20~0.25m/s,且界面较平稳时,保护渣黏度高于0.237Pa·s可以适用;当钢液流速为0.25~0.30 m/s,保护渣黏度为0.382Pa·s时,现场低碳钢卷渣率小于0.5%,表现出良好的抗卷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拉速薄板坯 波动分析 1∶1水模拟 钢渣界面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灰成分及光学组织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吕庆 王岩 +2 位作者 谢海深 刘小杰 李燕江 《中国冶金》 CAS 2016年第8期8-11,共4页
根据唐钢现有配煤方案为基准,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焦炭为研究对象,研究灰成分及光学组织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焦炭灰成分变化对矿物质催化指数影响较大,焦炭的反应性随MCI(矿物质催化指数)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焦炭的反应后... 根据唐钢现有配煤方案为基准,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焦炭为研究对象,研究灰成分及光学组织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焦炭灰成分变化对矿物质催化指数影响较大,焦炭的反应性随MCI(矿物质催化指数)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焦炭的反应后强度随MCI的增加而降低;焦炭光学组织与各向异性指数的关系密切,焦炭的反应性随OTI(光学各向异性指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焦炭的反应后强度随OTI的增加而升高。合理控制焦炭灰成分和光学组织的工艺参数对改善高炉内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成分 光学组织 焦炭热性能 焦炭质量
原文传递
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及展望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立生 李慧 +1 位作者 张汉鑫 梁精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0-24,共5页
高炉渣是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我国每年高炉渣的产量约为3亿吨。对高炉渣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简述,介绍了高炉渣在建筑、玻璃制备、硅肥及其它几方面的应用现状、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炉渣 处理 利用 材料
下载PDF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小杰 李建鹏 +2 位作者 吕庆 唐琦 张淑会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1-615,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脱硫石膏在农业、水泥行业、建材行业和其他方面的综合利用情况,以及脱硫石膏分解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分解温度、反应气氛和催化成分等因素对脱硫石膏分解效果的影响,展望了脱硫石膏的应用前景。指出:寻找脱硫石膏综合利... 介绍了国内外脱硫石膏在农业、水泥行业、建材行业和其他方面的综合利用情况,以及脱硫石膏分解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分解温度、反应气氛和催化成分等因素对脱硫石膏分解效果的影响,展望了脱硫石膏的应用前景。指出:寻找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找出适合脱硫石膏还原分解的气氛及其分解规律、探索有利于脱硫石膏还原分解的条件,是我国脱硫石膏实现循环利用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硫酸钙 综合利用 分解技术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花岗岩声发射、红外特征及损伤演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艳博 吴文瑞 +4 位作者 姚旭龙 梁鹏 田宝柱 黄艳利 梁精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9-146,共8页
采用声发射、热红外技术联合监测花岗岩单轴压缩过程,分析岩石破裂过程声发射、红外辐射变化规律。从内部损伤和表面损伤两个角度,分别建立了基于声发射和红外辐射的岩石损伤变量解析表达式,并根据二者在不同阶段的互补性,建立了分段曲... 采用声发射、热红外技术联合监测花岗岩单轴压缩过程,分析岩石破裂过程声发射、红外辐射变化规律。从内部损伤和表面损伤两个角度,分别建立了基于声发射和红外辐射的岩石损伤变量解析表达式,并根据二者在不同阶段的互补性,建立了分段曲线损伤模型,分析单轴压缩下岩石的损伤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损伤演化过程分为初始损伤阶段、损伤稳定发展阶段和损伤加速发展阶段3个阶段,初始损伤阶段内部损伤和表面损伤都没有发展,损伤稳定发展阶段,内部微损伤不断积聚,表面损伤仍没有发展,损伤加速发展阶段内部损伤和表面损伤均快速增大。相比内部损伤,表面损伤异常增大时间较早;(2)对比分段曲线损伤模型计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发现两者的趋势大致相同,定义的损伤变量较为合理,能够较好地反映岩石内部裂纹缺陷产生、发展直至破坏的渐进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单轴压缩 红外辐射 声发射 损伤演化
下载PDF
微合金元素钒和铌对诱发针状铁素体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立光 王雁 +1 位作者 王硕明 张庆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6-223,共8页
氧化物冶金是将非金属夹杂物变害为利,它是利用钢中高熔点粒子改善钢的组织,进而改善钢板焊接热影响区(HAZ)性能的有效手段。以DH36级船板钢为依托钢种,根据二维错配度理论,系统研究了不同微合金元素铌和钒对船板钢铸态组织中诱发奥氏... 氧化物冶金是将非金属夹杂物变害为利,它是利用钢中高熔点粒子改善钢的组织,进而改善钢板焊接热影响区(HAZ)性能的有效手段。以DH36级船板钢为依托钢种,根据二维错配度理论,系统研究了不同微合金元素铌和钒对船板钢铸态组织中诱发奥氏体晶内针状铁素体(IAF)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错配度理论,微合金元素钒易于铌诱发IAF,但是当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时,微合金元素钒的第二相粒子在钢中析出温度低、析出量少,所以微合金元素铌充分细化了钢的铸态组织、轧态及焊接HAZ组织,HAZ低温冲击韧性约为微合金元素钒的4倍,达到工业化生产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冶金 夹杂物 微合金元素 IAF
原文传递
转炉含磷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1
20
作者 周朝刚 杨会泽 +3 位作者 艾立群 王书桓 胡锦榛 陈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9,共18页
为了实现转炉含磷钢渣高效循环利用,系统分析了转炉含磷钢渣的生产状况、组成成分、磷元素的来源和迁移富集机理、矿相结构以及脱磷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转炉含磷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的探讨总结,表明目前的钢渣循环利用技... 为了实现转炉含磷钢渣高效循环利用,系统分析了转炉含磷钢渣的生产状况、组成成分、磷元素的来源和迁移富集机理、矿相结构以及脱磷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转炉含磷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的探讨总结,表明目前的钢渣循环利用技术存在着磷资源利用效率低和钢渣能量损耗大的缺点。因此,依据钢渣磷质量分数高低决定其利用方式并在循环利用环节尽可能降低钢渣能量损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对实现低磷渣和高磷渣的高效循环利用进行了展望,从而为钢铁企业提高转炉含磷钢渣循环利用率和降低原料生产成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含磷钢渣 循环利用 钢渣脱磷 磷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