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物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健兵 刘荣红 +2 位作者 赵文增 王忠明 刘颖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年第9期693-6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患者合适的他汀剂量。方法:本研究入选188例择期冠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0例,在常...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患者合适的他汀剂量。方法:本研究入选188例择期冠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1;B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1;C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1。观察围手术期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生物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结果:3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6天后检测血脂各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3天后生物标记物即有下降(P<0.05);3组患者PCI术后12小时生物标记物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3组患者术后3天生物标记物较术后12小时有明显降低(P<0.01),且C组患者降低程度更大(P<0.01)。结论:冠脉介入术可造成血管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此炎症反应,并不依赖调节血脂作用,剂量为40 mg.d-1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术 阿托伐他汀 生物标记物 不稳定型心绞痛 hs-CRP MMP-2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HIF-1α水平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霞 杨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755-757,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0例、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另选健康人(NC)30名为正常...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0例、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另选健康人(NC)30名为正常对照组.从静脉采取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HIF-1α的浓度.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HIF-1α表达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25.46±10.39比20.89±12.9、12.38±6.9、10.96±7.29,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HIF-1α浓度与cTnI、CK、CK-MB均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外周血HIF-1α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硬化斑块不稳定,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低氧诱导因子-1Α 诊断
下载PDF
节育环致绞窄性小肠坏死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延峰 蒋凤军 崔澄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节育环 肠坏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子宫脐尿管瘘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恩峰 王巨泽 李颖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7期6558-6558,共1页
关键词 脐尿管/畸形 瘘/诊断 误诊 病例报告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