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肋板表面干冰升华喷雾冷却传热数值模拟
1
作者 李怡菲 董新宇 +2 位作者 王为术 刘璐 赵一璠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0-1842,共13页
针对高度集成化和微型模块化高热载荷电子元器件温度控制问题,基于CFD两相求解器,采用数值实验研究了微肋板表面干冰升华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微肋板表面和热源上表面的温度、传热系数、冷却热通量基本呈环形分布,越靠近中心干冰... 针对高度集成化和微型模块化高热载荷电子元器件温度控制问题,基于CFD两相求解器,采用数值实验研究了微肋板表面干冰升华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微肋板表面和热源上表面的温度、传热系数、冷却热通量基本呈环形分布,越靠近中心干冰颗粒越多,温度越低,冷却性能越高。热源上表面中心线上中心温度最低,并且其冷却热通量和传热系数呈M形分布。当喷嘴入口速度和干冰占比增大时,模拟热源表面的传热系数和冷却热通量也随之增大,而温度则整体降低。在喷嘴入口速度为20 m/s,干冰占比为40%时得到相对最优的冷却热通量170 W/cm^(2)和相对最优的传热系数12500 W(/m^(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相变冷却 干冰升华 传热 数值模拟 冷却性能
下载PDF
双膜量子点表面热流密度场测量技术
2
作者 王一笑 张丹 +2 位作者 涂茂萍 周文博 赵冰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2-881,共10页
现有热流密度场测量技术主要局限在分辨率低、瞬态响应慢、成本高等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热流密度场的新技术。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光致发光半导体材料,其光致荧光光谱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呈现线性变化趋势。基于该效... 现有热流密度场测量技术主要局限在分辨率低、瞬态响应慢、成本高等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热流密度场的新技术。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光致发光半导体材料,其光致荧光光谱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呈现线性变化趋势。基于该效应,设计并制作了双膜量子点试片,搭建了量子点热流密度场测量实验系统,开展了标定与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实验范围内,量子点膜的平均光致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线性下降趋势;测得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10s内纯水液滴受热蒸发过程中底层平均热流密度约为3.4×10^(4)W/m^(2),测量不确定度为0.14;本研究测量方法的空间分辨率可达30μm级,响应时间为秒级,实现了对表面热流密度场的高分辨率、低延迟测量。基于分辨率高、延迟低的优势,本研究可以有效应用于旋转叶片、高速飞行器、微纳米元件等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开展的测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纳米材料 热流密度 测量 不确定度 分辨率 瞬态响应
下载PDF
集成型升华驱动冷板水-醇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3
作者 王为术 房永辉 +1 位作者 王杰 李运泽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102,共10页
集成型升华驱动冷板(Integrated Sublimator Driven Coldplate,ISDC)是深空航天大热耗新型散热研究热点,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重点研究集成型升华驱动冷板水-醇混合传热特性,分析不同散热机制下乙二醇浓度、热流密度、循环水进口质... 集成型升华驱动冷板(Integrated Sublimator Driven Coldplate,ISDC)是深空航天大热耗新型散热研究热点,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重点研究集成型升华驱动冷板水-醇混合传热特性,分析不同散热机制下乙二醇浓度、热流密度、循环水进口质量流量和给水进口温度对ISDC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乙二醇浓度会增强ISDC的散热效果,乙二醇浓度为20%,ISDC的冷却板表面温度比无醇时低1.54 K;随着热流密度的逐渐增加,ISDC的散热能力逐渐降低;在ISDC模式下增加循环水进口质量流量可以增强ISDC的散热能力,但在升华模式下其散热效果相反;减小多孔管厚度可以增强ISDC的散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溶液 相变换热装置 水升华器 冰点
原文传递
DN200中线蝶阀开阀过流特性三维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清波 范锡冉 +2 位作者 郭昀晖 杨刚 胡建永 《吉林水利》 2023年第2期1-6,33,共7页
针对蝶阀管路开启过程中的复杂瞬变流,基于CFD求解器,对Fluent中的三维重叠网格进行UDF编译,探究了DN200线蝶阀管路9种开度下的过流特性,并绘制了压差、流量系数变化曲线图。结果表明:30%开度以下时,阀门前后压差变化剧烈,此时在阀门后... 针对蝶阀管路开启过程中的复杂瞬变流,基于CFD求解器,对Fluent中的三维重叠网格进行UDF编译,探究了DN200线蝶阀管路9种开度下的过流特性,并绘制了压差、流量系数变化曲线图。结果表明:30%开度以下时,阀门前后压差变化剧烈,此时在阀门后形成大面积低压区,阀板上、下两端靠近管壁处出现局部高速射流,阀门后流动状态极不稳定;50%开度以下时,流量系数变化较小,流通能力较差。在阀门开度较小时,阀前压力、流速较大,在阀门后存在大面积涡流区,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应尽量避免蝶阀长时间小开度工作;随着开度的增大,阀门后的压力梯度逐渐减小,稳态和瞬态工况的流场趋于一致;在相同开度下,瞬态的阀门前后压差值远小于稳态,流量系数略大于稳态,但瞬态的阀门后流场更为紊乱。最后通过物理试验,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阀管路 阀门开度 过流特性 流量系数 物理试验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优化XGBoost算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贾皓阳 钱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7-43,共7页
为提升对高能放电等小样本故障诊断的敏感度,提出基于贝叶斯优化极端梯度提升算法(BO-XGBoost)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分析了贝叶斯优化XGBoost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基于该算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流程,选取259组故障样本,探讨了该模型的... 为提升对高能放电等小样本故障诊断的敏感度,提出基于贝叶斯优化极端梯度提升算法(BO-XGBoost)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分析了贝叶斯优化XGBoost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基于该算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流程,选取259组故障样本,探讨了该模型的具体应用,并将其与XGBoost、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邻近法(KNN)等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O-XGBoost模型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精度为98.08%,比前述模型的诊断精度分别提高了5.77%、27.42%、22.58%、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故障诊断 贝叶斯优化算法 XGBoost算法 油中溶解气体 故障类型 诊断流程 诊断精度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大赛溪支流埋管段二维充水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连晨辉 张润龙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7期124-127,共4页
地下埋管是引调水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案。瑞垟引水一期工程管线经过大赛溪支流段时,采用地下埋管方案,埋管段管线高程起伏大、水力学条件复杂,充水过程中因水流冲击气团可能诱发滞气爆管。基于水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含空气阀的埋管段... 地下埋管是引调水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案。瑞垟引水一期工程管线经过大赛溪支流段时,采用地下埋管方案,埋管段管线高程起伏大、水力学条件复杂,充水过程中因水流冲击气团可能诱发滞气爆管。基于水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含空气阀的埋管段充水过程二维CFD水力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典型工况下输水管道充水过程中的关键点位的压力瞬时动态变化和管段流态变化,验证了现有充水方案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管 充水 排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uFe_(2)O_(4)改性脱硫渣氧载体与褐煤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保文 刘同庆 +4 位作者 张港 李炜光 林德顺 王梦家 马晶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84-2894,共11页
基于烟气脱硫渣采用改进的提纯工艺和优化参数获得高纯度和反应活性的CaSO_(4),以此作为模板剂结合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CuFe_(2)O_(4)改性活化并具有“核-壳”结构的CaSO_(4)-CuFe_(2)O_(4)混合氧载体。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还... 基于烟气脱硫渣采用改进的提纯工艺和优化参数获得高纯度和反应活性的CaSO_(4),以此作为模板剂结合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CuFe_(2)O_(4)改性活化并具有“核-壳”结构的CaSO_(4)-CuFe_(2)O_(4)混合氧载体。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还原反应温度和循环次数作用下自制CaSO_(4)-CuFe_(2)O_(4)混合氧载体与煤化学链燃烧特性,系统研究了CaSO_(4)副反应与CuFe_(2)O_(4)交互作用下不同气相硫的释放和演化。研究表明,改性脱硫渣与煤反应时,CuFe_(2)O_(4)还原产物Cu、FeO通过未反应CaSO_(4)及已还原的CaS形成的熔融界面获得了其中未能利用的晶格氧,实现了本身的原位氧化,不仅明显提高了改性脱硫渣的反应活性,促进了煤的转化,同时也促进了未反应CaSO_(4)中晶格氧的定向传递和梯级利用。进一步,综合考虑煤的碳转化率以及气相硫的释放特性,确定了改性脱硫渣与煤的最佳反应条件为900℃。而循环实验发现,CaSO_(4)-CuFe_(2)O_(4)氧载体在多次循环中CaSO_(4)副反应不能完全抑制,少量气相硫的逸出加之还原氧载体的部分烧结导致反应活性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烟气脱硫渣 CaSO_(4)-CuFe_(2)O_(4)混合氧载体 碳转化 硫原位控制
下载PDF
CeO_(2)/CuFe_(2)O_(4)氧载体CH_(4)化学链重整耦合CO_(2)热催化还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保文 张港 +4 位作者 刘同庆 李炜光 王梦家 林德顺 马晶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14-5426,共13页
CH_(4)化学链重整耦合CO_(2)热催化还原,既能灵活调控所制备合成气的H_(2)/CO比,又能实现两种温室气体的高值化利用,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不同质量掺杂比的CeO_(2)/CuFe_(2)O_(4)氧载体,在自制多功能固定床... CH_(4)化学链重整耦合CO_(2)热催化还原,既能灵活调控所制备合成气的H_(2)/CO比,又能实现两种温室气体的高值化利用,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不同质量掺杂比的CeO_(2)/CuFe_(2)O_(4)氧载体,在自制多功能固定床反应器中,系统考察了改性氧载体与CH_(4)部分氧化以及还原氧载体对CO_(2)的热催化还原性能,并通过连续氧化还原实验发现,与单一氧化物组分相比,CeO_(2)掺杂强化的CuFe_(2)O_(4)复合氧载体对CH_(4)和CO_(2)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其中30%CeO_(2)掺杂量的混合氧载体具有最高的CH_(4)转化率,且在多次氧化还原循环反应中保持较高且稳定的CO_(2)转化率,表明其良好的反应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化学链重整 热催化还原 合成气 CeO_(2)/CuFe_(2)O_(4)氧载体
下载PDF
水风光储一体化系统中储能平抑出力波动效果评价研究
9
作者 任岩 侯尚辰 +2 位作者 郑源 张锴 邢新阳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2期18-23,26,共7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风能、光能等高比例新能源的联网运行是实现其大规模开发利用重要途径,也是在双碳政策背景下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由于风电和光伏出力具有极强的随机性与不可控性,高比例的风电与光伏接入电网势必会产生巨大的波...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风能、光能等高比例新能源的联网运行是实现其大规模开发利用重要途径,也是在双碳政策背景下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由于风电和光伏出力具有极强的随机性与不可控性,高比例的风电与光伏接入电网势必会产生巨大的波动,从而降低电能质量,给电网运行带来许多不便。如何既能高比例地消纳风电与光伏,又能尽量减少其并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建立了风电、光伏及水电的出力模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出力特点与趋势,根据其出力的强不确定性、间歇性与周期性的特点,计算不同组合方式下的组合能源系统出力数据并对比分析。以某水电站为例,建立以水电调节为主的水风光发电系统,并在其中加入超短期储能装置,研究发现此组合能源出力系统可以很好地平抑出力波动并达到出力最高,且经济效益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储互补系统 超短期储能 出力特性 出力波动 平抑效果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多工况运行转轮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秀丽 陈星锟 +3 位作者 温国庆 袁一凡 任岩 熊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102,共8页
为提高水轮机运行性能,该研究首先采用SSTk-ω湍流模型探讨混流式水轮机多工况运行转轮内流特性,并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研究0.35Qr,Qr(Qr为设计工况),1.09Qr工况下的结构场特性。量化分析三维流场速度、压力、涡流黏度、转轮等效应力与变... 为提高水轮机运行性能,该研究首先采用SSTk-ω湍流模型探讨混流式水轮机多工况运行转轮内流特性,并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研究0.35Qr,Qr(Qr为设计工况),1.09Qr工况下的结构场特性。量化分析三维流场速度、压力、涡流黏度、转轮等效应力与变形特征等参量,结果表明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变形量均随负荷增加而增大,且各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均出现在转轮叶片出水边靠近上冠处,最大变形量均产生在叶片出口边中间区域。0.35Qr、1.09Qr工况运行时水流在转轮进口的撞击产生轴向涡是涡流黏度、等效应力、变形量增加的主要原因,Qr工况最大等效应力大于0.35Qr工况,而小于1.09Qr工况。叶片与上冠连接处应力集中,且因连接位置约束性较强,其结构变形量较小。上冠处强约束使得叶片中心位置产生的变形量最大,进一步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材料转轮性能,研究表明Q345材料转轮的湿模态频率下降率最高,最大下降率为24.5%。Q345的湿模态频率下降率大于ZG00Cr13Ni5Mo,因此使用Q345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流体阻尼效应。各材料转轮临界转速均远高于水轮机工作转速,不会引发共振,Q345和1Cr18Ni9Ti的转轮抗变形能力最强,但Q345转轮质量相对1Cr18Ni9Ti转轮较轻,Q345更适用于制造转轮。不同材料转轮的等效应力、变形量等静力学特性分布规律相同,且转轮具有相同的模态振型,故相关研究成果可推广至其他常用材料,为水轮机设计及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转轮 流场特性 等效应力 变形量
下载PDF
某700t/d垃圾焚烧炉二次风配风优化数值模拟
11
作者 崔二光 解铮 +3 位作者 陈国喜 徐楠 胡源 刘军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9期22-27,32,共7页
为揭示垃圾焚烧炉二次风配风对炉内垃圾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针对郑州市某日处理量700 t/d的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和FLIC耦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二次风布置形式和配风风速下的炉内垃圾燃烧特性,分别计算了九种... 为揭示垃圾焚烧炉二次风配风对炉内垃圾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针对郑州市某日处理量700 t/d的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和FLIC耦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二次风布置形式和配风风速下的炉内垃圾燃烧特性,分别计算了九种工况下的炉内温度场以及各气体的质量分数分布。结果表明:各工况湍动能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焚烧炉喉部;在增大上二次风风速情况下,炉膛火焰均偏向右侧水冷壁,易造成右侧水冷壁腐蚀;在增大下二次风风速情况下,炉膛温度分布均匀,火焰贴壁现象得到缓解;在二次风平行布置且增大上二次风风速情况下,炉膛出口NO平均浓度最低,为328.84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风优化 垃圾焚烧 二次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氦对钨传热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时永兴 张宝玲 闫鹏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6,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氦辐照对金属钨传热性能的影响,从原子尺度分析了单晶钨与多晶钨的热导率随氦含量的变化及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氦原子从0增加至500,钨中的缺陷对数目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单晶钨中氦原子为230个时缺陷...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氦辐照对金属钨传热性能的影响,从原子尺度分析了单晶钨与多晶钨的热导率随氦含量的变化及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氦原子从0增加至500,钨中的缺陷对数目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单晶钨中氦原子为230个时缺陷对数目达到峰值123,多晶钨中氦原子为480个时缺陷对数目达到峰值124;钨金属的晶体结构从bcc转变为bcc、fcc和hcp等多种结构共存。钨的热导率随氦含量增加波动明显,总体呈非线性减小趋势,在氦含量为0.75%时,单晶钨和多晶钨的热导率分别下降1.44%和1.3%。氦辐照下钨金属内缺陷的产生、聚集及晶体结构的变化是其热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辐照 多晶钨 分子动力学模拟 传热性能
下载PDF
应用于时间投影室的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性能研究
13
作者 邓桂华 李沛玉 +18 位作者 张昀昱 智宇 张俊伟 孙鹏飞 宋金兴 周静 庄晓 赵明锐 贾世海 吝守龙 卢志永 靳尚泰 许天驹 王浩祯 蒋涛 郭佳承 陈雷 胡守扬 李笑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2,共8页
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可以同时测量时间和位置信息,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作为其读出探测器具有抗干扰性强、均匀性好、透过率高的特性。为了寻找探测器最佳的工作条件,使用55Fe豁免源测试了实验室研制的流气型光... 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可以同时测量时间和位置信息,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作为其读出探测器具有抗干扰性强、均匀性好、透过率高的特性。为了寻找探测器最佳的工作条件,使用55Fe豁免源测试了实验室研制的流气型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在不同Ar和CO_(2)比例下的增益、能量分辨率以及在最优气体比例下的均匀性。根据测试结果,探测器在85%Ar和15%CO_(2)混合气体下增益达到最大,超过104,增益均匀性为3.26%,达到目前国际上光刻微结构探测器同等水平。对雪崩区厚度分别为100μm、160μm和220μm的3种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增益及其均匀性进行比较,雪崩区厚度为160μm的探测器是更优的选择。研制了密闭型微结构探测器,通过测试证明,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正常工作21天以上。闭气模式下探测器的增益与温度呈负相关,与流气模式下相反,两种模式下的能量分辨在短期内都不受小范围温度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投影室 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 气体比例 雪崩区厚度
下载PDF
新型MgH_(2)固态储氢装置放氢性能影响研究
14
作者 王为术 王苗佳 +3 位作者 陈贤志 王钦宝 李龙 高燕尚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为探究新型MgH_(2)固态储氢装置放氢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构建了一种新型MgH_(2)固态储氢装置,数值研究了压力、换热流体入口温度、换热流体流速以及有无外环形换热流体层对放氢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压力从0.4 MPa增加至0.6 M... 为探究新型MgH_(2)固态储氢装置放氢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构建了一种新型MgH_(2)固态储氢装置,数值研究了压力、换热流体入口温度、换热流体流速以及有无外环形换热流体层对放氢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压力从0.4 MPa增加至0.6 MPa,放氢反应速率随之降低,但放氢反应完成时间几近一致;当换热流体入口温度从550 K提升至650 K,放氢反应速率迅速上升。与换热流体入口温度600 K相比,换热流体入口温度650 K下的放氢反应完成时间缩短50%;当换热流体流速从1 m/s增加至2 m/s时,放氢反应速率随之增大;增加外环形换热流体层可以大大缩短放氢反应所需时间。与未添加外环形流体层的换热装置的放氢反应时间相比,添加外环形流体层的装置的放氢反应时间可缩短3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H_(2)固态储氢装置 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 数值研究
下载PDF
空气二氧化碳捕集固体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秋红 梁陈洋 +1 位作者 张向薪 刘军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12期2964-2972,共9页
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剧增,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直接空气捕集(DAC)是降低空气中 CO_(2)浓度、实现 CO_(2)负排放的重要手段,该技术的关键是综合性能优异的吸收/附材料的研发。用于空气 CO_(2)捕集的固体吸附材料分为... 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剧增,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直接空气捕集(DAC)是降低空气中 CO_(2)浓度、实现 CO_(2)负排放的重要手段,该技术的关键是综合性能优异的吸收/附材料的研发。用于空气 CO_(2)捕集的固体吸附材料分为物理吸附剂、固体胺吸附剂、湿法再生吸附剂。物理吸附剂中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目前物理吸附剂依旧不能成为 DAC 吸附剂的首要选择。固体胺吸附剂的关键在于胺基团的含量、负载形式以及利用效率,湿法再生材料可以依靠水的蒸发自由能实现吸附剂再生,再生成本低。相比于物理吸附剂,固体胺吸附剂和湿法再生吸附剂凭借对 CO_(2)高选择性和高捕集性能,拥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直接空气捕集技术 固体吸附剂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下载PDF
不同负荷下焚烧炉-余热锅炉内垃圾燃烧特性数值模拟
16
作者 崔二光 解铮 +3 位作者 陈国喜 徐楠 胡源 刘军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5期46-51,共6页
为揭示负荷波动对垃圾焚烧电厂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内垃圾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针对某市日处理量700 t/d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采用Fluent和FLIC耦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负荷下炉内垃圾燃烧特性,分别计算了不同负荷下炉内温度场以及各气体的... 为揭示负荷波动对垃圾焚烧电厂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内垃圾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针对某市日处理量700 t/d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采用Fluent和FLIC耦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负荷下炉内垃圾燃烧特性,分别计算了不同负荷下炉内温度场以及各气体的质量分数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增大,余热锅炉出口平均温度从939.49 K升高到1 039.99 K,出口氧气质量分数从10.03%下降到6.19%,出口二氧化碳质量分数从10.34%升高到13.91%。当垃圾焚烧炉在低负荷条件下运行时,炉膛内部温度相较于高负荷较低,可能会造成污染物排放超标等问题;在高负荷条件下运行时,炉排燃烧段向后推迟,火焰靠近右侧水冷壁,炉膛左右水冷壁之间热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 垃圾焚烧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长直型隧洞风尘迁移规律研究
17
作者 胡乾亮 远冠阳 +3 位作者 张梦瑶 王为术 李川 李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8,135,共10页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存在通风难度大、风尘迁移变化规律无显著特征等难题,采用DPM气固两相流模型,针对地下洞室群中不同坡度的长直型隧洞进行数值试验研究,重点揭示了典型隧洞在不同施工条件下的风尘迁移规律及小粒径沉降粉尘分...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存在通风难度大、风尘迁移变化规律无显著特征等难题,采用DPM气固两相流模型,针对地下洞室群中不同坡度的长直型隧洞进行数值试验研究,重点揭示了典型隧洞在不同施工条件下的风尘迁移规律及小粒径沉降粉尘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区域粉尘质量浓度随风机风速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当风速增至21 m/s时开始升高;掌子面附近区域粉尘质量浓度随供风距离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当供风距离大于25 m时,风机风速不再满足隧洞内通风要求;掌子面附近区域粉尘质量浓度随隧洞坡度的增大呈显著上升趋势,通风管附近出现明显的粉尘空白带;小粒径沉降粉尘分布特征由通风管位置决定,沉降粉尘颗粒最多处位于通风管出口与掌子面之间,粒径分布较广,呈正态分布规律,在通风管出口正后方处急剧下降,并沿隧洞出口方向数量逐渐减少,平均粒径逐渐减小;流出洞外的粉尘颗粒平均粒径偏小。本研究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整体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直型隧洞 DPM模型 风尘迁移 粒径分布 掌子面 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CuFe_(2)O_(4)氧载体与小麦秆-煤化学链共气化研究
18
作者 林德顺 丁宁 +1 位作者 李炜光 王保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以小麦秆与印尼褐煤为原料,制备具有尖晶石结构的CuFe_(2)O_(4)复合氧载体,在自制多功能反应器上,系统研究了CuFe_(2)O_(4)氧载体反应活性及小麦秆和印尼褐煤化学链共气化特性,重点关注小麦秆和煤不同掺混比、气化温度、氧载体过量系数... 以小麦秆与印尼褐煤为原料,制备具有尖晶石结构的CuFe_(2)O_(4)复合氧载体,在自制多功能反应器上,系统研究了CuFe_(2)O_(4)氧载体反应活性及小麦秆和印尼褐煤化学链共气化特性,重点关注小麦秆和煤不同掺混比、气化温度、氧载体过量系数和水蒸气输入量这4个关键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uFe_(2)O_(4)复合氧载体中Cu-Fe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晶格氧的有效传递和反应活性的提升,而小麦秆和印尼褐煤化学链共气化时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比单一燃料的大,促进了高品质合成气的形成;小麦秆和褐煤在与CuFe_(2)O_(4)化学链气化过程中的最优运行参数为共气化温度950℃、氧载体过量系数0.2、水蒸气通入体积流量0.125 mL/min、小麦秆-印尼褐煤掺混质量比1∶1,在此最优条件下,合成气产量高达1.262 m^(3)/kg,H_(2)与CO体积比为1.69,碳转化率为89.7%,合成气选择性为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 共气化 小麦秆 褐煤 CuFe_(2)O_(4)氧载体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
19
作者 王春兰 赵世飞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5期80-83,共4页
“双碳”目标的推进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挑战。其中,专业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目前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 “双碳”目标的推进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挑战。其中,专业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目前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验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积极性较低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丰富实验课程内容,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课程教学,将实验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融入课程思政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社会责任感。通过上述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可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非均匀高热通量内置纽带冷却通道阻力特性分析
20
作者 朱戈 毕勤成 +1 位作者 田书建 颜建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083-5091,共9页
以托卡马克装置中偏滤器的靶板水冷通道为背景,实验研究了非均匀热通量下有、无内置纽带的圆形冷却通道的阻力特性。工质为去离子水,主要参数为:质量流速G为(3~8)×10^(3)kg/(m^(2)∙s)、实验段入口压力P为3MPa、4.2MPa、5MPa、等效... 以托卡马克装置中偏滤器的靶板水冷通道为背景,实验研究了非均匀热通量下有、无内置纽带的圆形冷却通道的阻力特性。工质为去离子水,主要参数为:质量流速G为(3~8)×10^(3)kg/(m^(2)∙s)、实验段入口压力P为3MPa、4.2MPa、5MPa、等效单侧辐射热通量qe为5~10MW/m^(2)。采用通电方式对偏置圆形通道进行加热,来模拟偏滤器受到高温等离子体的单侧辐射加热。对非均匀高热通量下的竖直上升圆形冷却通道进行流动阻力实验。详细讨论了内置纽带结构以及q_(e)、G、P等系统参数对实验段阻力dP的影响:在单相流动区,实验段阻力主要受到内置纽带、质量流速和热通量的影响,有内置纽带的阻力显著高于无纽带的工况,且qe越低,G越高,则dP越大;在欠热沸腾流动区,dP与内置纽带、q_(e)、G、P均有相关性:其中内置纽带和G对dP的影响减小,P对dP的影响增强。q_(e)越高、G越高、P越低的工况,dP越大。对受热圆形通道的单相阻力关联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关联式都高估了给定黏度比下的阻力系数比。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适用于高质量流速和非均匀高热通量下的单相流动阻力关联式,其均方根误差为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高热通量 内置纽带 高质量流速 阻力关联式 偏滤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