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通感与应和:福克纳美国南方象征诗学建构刍论
1
作者 秦崇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31,共8页
意义在语境中是流动的,文化的棱镜往往折射出辩证法的灵光。后现代的文学表述带来的“意义”,常常表现为“符号”与“象征”交错叠加式的“复合”形态,在意义上具有抽象性、多元性、不确定性,从而充满浓郁的“反象征性”色彩;而传统文... 意义在语境中是流动的,文化的棱镜往往折射出辩证法的灵光。后现代的文学表述带来的“意义”,常常表现为“符号”与“象征”交错叠加式的“复合”形态,在意义上具有抽象性、多元性、不确定性,从而充满浓郁的“反象征性”色彩;而传统文学阐释,却往往局限在福克纳的文学世界中由“象”取“义”,追求意义的深度,而非不断地寻求“象外之义”,使作品放射出哲理与诗性光芒。运用现代象征美学透析福克纳艺术创作的营构程式,可见他不但借用人类学想象奏响一曲“符号”和“象征”组成的美国南方意义的交响乐,而且勾勒出事关美国历史的诠释路径和文学艺术的审美原则。然而,要探寻福克纳所建构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①艺术世界中所呈现出的“象征”与“意义”,最好以通灵者的身份,寻求作家呈现的三个世界的“应和”关系,即用可见的“客观现实世界”去破译存在于“精神世界”和“超验世界”的“象征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美国南方 象征美学 文化诉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