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合酶2抑制剂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形态及心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郑斌 曹林生 +2 位作者 曾秋棠 李大主 王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7-371,共5页
目的 :观察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 2 (NOS2 )抑制剂S -甲基硫脲 (SMT)对心肌梗死 (MI)后左心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探讨NOS2在MI后心功能障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于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前 30min给予SMT灌胃 ,6周后测定左心室... 目的 :观察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 2 (NOS2 )抑制剂S -甲基硫脲 (SMT)对心肌梗死 (MI)后左心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探讨NOS2在MI后心功能障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于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前 30min给予SMT灌胃 ,6周后测定左心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NOS2表达量、血浆NO2 -/NO3 -水平、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 :MI后 6周 ,心脏非梗死区NOS2表达量、血浆NO2 -/NO3 -水平、中心静脉压和左室舒张末压高于对照组。使用SMT可降低血浆NO2 -/NO3 -水平 [(2 6 . 6± 6. 1) μmol/Lvs (5 0 . 1± 10 .4 ) μmol/L ,P <0. 0 1],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36 . 0 %± 7 .2 .vs 4 2 .6 %± 8 .6 % ,P <0 0 5 ) ,减轻心室扩张 [LVD ,(6 .6± 0 . 3)mmvs (7 .2± 0 . 3)mm ,P <0. 0 1],减小心肌细胞直径 [(15 .1± 1. 6 ) μmvs (16 . 9± 2 . 3) μm ,P <0 . 0 5 ],减轻心肌纤维化 [CVF ,4 . 1%± 1. 1%vs5 . 7%± 1 .2 % ,P <0 . 0 1],降低中心静脉压 [(0 . 9± 0 .3)mmHgvs (1. 5± 0 . 5 )mmHg ,P <0 . 0 1]和左室舒张末压 [(8 .1± 2 . 4 )mmHgvs(13. 4± 3 .1)mmHg ,P <0 . 0 1],提高存活率 (72 . 4 %vs39 .3% ,P <0 . 0 5 )。结论 :大鼠MI后 ,NOS2可能起促进心功能障碍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一氧化氮合酶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支架脱载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燕 朱慧 +2 位作者 何驰 孙春花 韩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46-47,共2页
对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支架脱载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处理。以准确及时的药物应用、准确快速的器械供应及对手术过程、病情的细致观察及处理、心理护理等护理配合,使患者转危为安。2例患者的成功处置,提示术前及术中对患者病情的熟... 对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支架脱载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处理。以准确及时的药物应用、准确快速的器械供应及对手术过程、病情的细致观察及处理、心理护理等护理配合,使患者转危为安。2例患者的成功处置,提示术前及术中对患者病情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对各种手术器械性能的了解以及手术过程中各环节和各种药物的熟练掌控,是成功处理手术并发症、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支架置入术 支架脱载 重新置入 支架回撤 护理配合
下载PDF
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形态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斌 曹林生 +3 位作者 曾秋棠 冯义柏 李大主 王祥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31-234,237,共5页
目的 :探讨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形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心肌iNOS表达水平。分别于心肌梗死发生前、心肌梗死 7d后开始iNOS抑制剂S methylisothio... 目的 :探讨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形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心肌iNOS表达水平。分别于心肌梗死发生前、心肌梗死 7d后开始iNOS抑制剂S methylisothiourea (SMT)干预 ,于心肌梗死 6周后测定血浆一氧化氮 (NO)、心肌iNOS表达、左心室形态变化和心功能。结果 :心肌梗死 6周后心肌iNOS表达增加 ,血浆NO水平上升。于心肌梗死发生前、心肌梗死 7d后开始SMT干预均可降低血浆NO水平 ,减轻心室扩张 ,减轻心室重量 ,改善心功能。心肌梗死发生前开始SMT干预尚可提高存活率。结论 :iNOS在心肌梗死后心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抑制iNOS可以改善左心室功能 ,其机制与减轻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作用 诱生型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心肌梗死 左心室形态 心功能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胰岛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谷翔 史春志 +3 位作者 冯义柏 黎明 付作林 张新平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组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18只),假手术组(12只),胰岛素处理组(18只),分别给予生...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组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18只),假手术组(12只),胰岛素处理组(1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冠脉穿线(不结扎)、胰岛素干预。在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梗死范围(IS/AAR%)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处理组可明显降低MDA(P<0.05)、LDH值(P<0.01),减少心肌IS/AAR%和AI(P<0.01)。结论胰岛素对大鼠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及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细胞凋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 氧自由基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促进心肌梗塞后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毛晓波 曾秋棠 +1 位作者 王祥 曹林生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1-314,i0004,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心肌梗塞区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促进心肌梗塞后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将急性心肌梗塞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梗塞后28d,将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注射到心肌梗塞区。对照组仅注射无血清的培...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心肌梗塞区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促进心肌梗塞后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将急性心肌梗塞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梗塞后28d,将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注射到心肌梗塞区。对照组仅注射无血清的培养液。在梗塞后的不同时期取标本动态观察梗塞区VEGF、bFGF的表达和血管新生状况。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入梗塞区后主要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实验组心肌梗塞区新生毛细血管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4±4.7/HPFvs6±2.4/HPFP<0.05)。对照组梗塞区VEGF和bFGF的表达在梗塞后7d达高峰,28d开始下降,第42d和56d时表达明显下降。而实验组二者的表达在心肌梗塞后第42d和56d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分化为内皮细胞以及促进梗塞区VEGF和bFGF的持续高表达,对血管新生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心肌梗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细胞移植 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长因子 VEGF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