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槐耳清膏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大兴 陈孝平 张万广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78-582,共5页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对人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以及其对裸鼠皮下接种肝癌细胞形成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作用于人胎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附壁能力及血管生成的...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对人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以及其对裸鼠皮下接种肝癌细胞形成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作用于人胎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附壁能力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同时观察其对裸鼠皮下接种肝癌细胞形成肝癌过程的影响。结果 槐耳清膏≥ 2mg/ml时可显著降低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 ,减少血管形成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黏附 ,从而降低微血管密度。槐耳清膏 ( 3g/kg) +MMC( 5 0 0 μg/kg)同时作用于裸鼠的肝癌组织 ,其抑瘤作用最强 ,后依次为MMC组 ,槐耳清膏 ( 3g/kg)组。结论 槐耳清膏对肝癌有抑制作用 ,其可能机制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附壁能力及血管生成 ,从而抑制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疗法 槐耳/治疗应用 脐静脉/胚胎学 内皮细胞/药物作用
下载PDF
我国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孝平 张必翔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核酶对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海 陈孝平 裘法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4-427,共4页
目的 利用核酶技术切割肿瘤多药耐药基因 (MDR1) ,逆转肿瘤抗药性。方法 按照“锤头结构”模型设计、合成了核酶 196MDR1(196RZ) ,并定向克隆入包含RNA多聚酶III启动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中。通过脂质体介导 ,将抗mdr1核酶表达质粒 (N2A... 目的 利用核酶技术切割肿瘤多药耐药基因 (MDR1) ,逆转肿瘤抗药性。方法 按照“锤头结构”模型设计、合成了核酶 196MDR1(196RZ) ,并定向克隆入包含RNA多聚酶III启动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中。通过脂质体介导 ,将抗mdr1核酶表达质粒 (N2A +tRNAimet iMDR1 Rz)导入人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分别采用RT PCR、荧光PCR、蛋白质印迹分析 (westernblot)、流式细胞仪检测术、罗丹明聚集及MTT方法 ,观察细胞的RZ、mdr1mRNA、P糖蛋白 (Pgp)表达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经抗MDR1核酶处理的耐药HepG2细胞 ,RZ稳定表达 ,MDR1mRNA、Pgp明显降低 ,细胞内罗丹明聚集 ,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 2 0 0倍。结论 针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核酶可明显降解mdr1mRNA ,抑制Pgp的表达 ,具有强大的逆转肝癌耐药细胞HepG2多药耐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酶 肝癌 多药耐药性 逆转 癌细胞 P糖蛋白
原文传递
大鼠急性胰腺炎反应中脾脏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鲁正 朱言亮 +1 位作者 何长林 刘金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脾脏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P)病程中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AP组,脾切除组,脾切除+AP组。手术后2 4h检测各组血清TNF α,IL 1β,IL 6及IL 1 0水平,术后2d测肠细菌移位率,并取末段回肠行光镜及透... 目的 探讨脾脏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P)病程中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AP组,脾切除组,脾切除+AP组。手术后2 4h检测各组血清TNF α,IL 1β,IL 6及IL 1 0水平,术后2d测肠细菌移位率,并取末段回肠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受损情况。结果 脾切除+AP组TNF α,IL 1β,IL 6及IL 1 0值分别为3. 0 6±3. 6 1, 1 6. 4 6±5. 5 2, 19. 90±6. 8 9, 6. 9 4±3. 9 3;AP组的测得值分别为1 9. 9 3±2. 3 8, 4 2. 7 9±4. 3 1, 2 0. 1 9±3. 3 5, 3 9. 2 8±1 2. 6 9。脾切除+AP组TNF α,IL 1β及IL 1 0的值显著低于AP组(P < 0. 0 5 ),脾切除+AP组细菌移位率为4 0%显著低于AP组9 3. 3% (P< 0. 0 5 )。脾切除+AP组肠黏膜上皮仅轻微水肿,肠黏膜基本完整,而AP组肠黏膜上皮水肿明显,绒毛坏死,上皮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菌移位。结论 脾脏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可明显促进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加重炎症反应。脾脏切除后可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肠黏膜受损减轻,细菌移位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病理生理学 脾/病理生理学 肠屏障功能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被引量:6
5
作者 梅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29-330,共2页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然是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之一,其操作简便,易标准化,止血效果好,对肝功能影响小。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ortal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然是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之一,其操作简便,易标准化,止血效果好,对肝功能影响小。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该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部分病例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断流术
下载PDF
LC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安重 陈孝平 +3 位作者 卢绮萍 蔡逊 孟春城 邵俊伟 《腹部外科》 2000年第6期341-342,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评价两种手术的利与弊。方法 前瞻性地随机选择OC 6 3例和LC 116例 ,观察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腔气体吸收时间 ,并分为急诊手术组...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评价两种手术的利与弊。方法 前瞻性地随机选择OC 6 3例和LC 116例 ,观察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腔气体吸收时间 ,并分为急诊手术组、择期手术组和肝脏病变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择期手术组间比较时 ,OC与LC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差别特别显著 ;而在急诊手术组和肝硬化、纤维化组间比较时 ,LC与OC组间肛门排气时间差别不显著 ;但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延长。择期手术时 ,OC和LC术后第 4d的腹腔膈下游离气体吸收率分别为 38%和 72 % ,差别特别显著 ;而急诊手术组间和肝硬化、纤维化组间比较时 ,OC、LC的吸收率分别为 2 4%和 2 9% ,18%和 2 1% ,两组间差别不显著。结论 腹部切口的大小、胆囊急性炎症和肝硬化、肝纤维化是影响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当存在胆囊急性炎症、肝硬化、肝纤维化时 ,腹部切口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力明显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影响因素 胃肠功能恢复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常见断流术之管见 被引量:1
7
作者 梅斌 陈孝平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断流术目前仍然是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易标准化、止血效果较好、对肝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疗效。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脾切除
下载PDF
p27^(kipl)和Rb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史光军 胡义利 宣世英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77-277,294,共2页
应用SABC免疫方法分别检测了p27kipl和Rb蛋白在4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和20例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了解p27kipl和Rb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 P27^KIPL RB蛋白 原发性肝癌 表达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普通外科诊疗防控工作建议 被引量:70
9
作者 陶凯雄 张必翔 +4 位作者 张鹏 朱鹏 王国斌 陈孝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0-177,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性强、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疫情期间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对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尽早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根据国家相关指南、最新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性强、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疫情期间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对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尽早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根据国家相关指南、最新文献和防疫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针对普通外科临床工作关键问题,特起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普通外科诊疗防控工作建议,供医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普通外科 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 防护
原文传递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61
10
作者 陈孝平 吴在德 裘法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2-446,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的意义。方法 将204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肝癌切除+脾切除组(简称切脾组,n=94)和单纯肝癌切除组(简称不切脾组,n=11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细胞、血小板、...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的意义。方法 将204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肝癌切除+脾切除组(简称切脾组,n=94)和单纯肝癌切除组(简称不切脾组,n=11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血清总胆红素、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和术后5年生存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CD4、CD8、CD4 /CD8、IL2、IFN -γ、IL -1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术后2个月,切脾组CD4和CD4 /CD8分别为( 40 8±4 1 )%和(1 .8±0. 2),高于不切脾组的CD4 ( 33. 8±3. 6 )%和CD4 /CD8 ( 1 .1±0 .3 ),而切脾组CD8 ( 25 .8±3 .8)%低于不切脾组CD8(32. 9±4 .1%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切脾组IFN -γ和IL2分别为(102 2±14 8)pg/ml和(98 1±15. 5)pg/ml,高于不切脾组的IFN -γ(85. 6±14 .7)pg/ml和IL2(77. 7±14 .2)pg/ml,而切脾组IL10(56. 8±10. 3)pg/ml低于不切脾组IL 10 (72. 8±15 4)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3)术后14d,切脾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9 1±1 4)×109 /L和(310±55)×109 /L,明显高于不切脾组的(3. 6±1. 2)×109 /L和(99±36)×109 /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4)术后第7天,切脾组血清总胆红素为(24±7)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切除 脾切除 肝癌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2018版)更新解读 被引量:51
11
作者 董汉华 武齐齐 陈孝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急性胆道感染是由胆道系统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多与胆石症共同存在,互为因果。急性胆道感染是急腹症常见的病因之一,为外科常见、多发、难治性的一类疾病,重症感染时可并发胆囊穿孔、肝脓肿、感... 急性胆道感染是由胆道系统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多与胆石症共同存在,互为因果。急性胆道感染是急腹症常见的病因之一,为外科常见、多发、难治性的一类疾病,重症感染时可并发胆囊穿孔、肝脓肿、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因此,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减少急性胆道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道感染 指南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脾联合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曹志新 陈孝平 吴在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切除时联合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 1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分成 2组 ,即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组 ( 7例 )和单纯肝癌切除组 ( 9例 ) ,于术前、术后 2个月取外周血 7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切除时联合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 1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分成 2组 ,即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组 ( 7例 )和单纯肝癌切除组 ( 9例 ) ,于术前、术后 2个月取外周血 7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4 /CD8,ELISA法检测IL 2、IFN γ、IL 10。 结果  2组患者术前CD4、CD8、CD4 /CD8、IL 2、IFN γ、IL 1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 2个月 ,切脾组CD4 ( 3 8 2 %± 3 7% )、CD4 /CD8( 1 7%± 0 3 % )高于保脾组CD4 ( 3 2 5 %± 4 0 % )、CD4 /CD8( 1 1%± 0 1% ) ,而CD8( 2 3 7%± 3 7% )低于保脾组CD8( 2 9 4 %± 4 0 % ) (P <0 0 5 ) ;切脾组IFN γ[( 10 4 4± 14 9)pg/ml]、IL 2 [( 98 6± 18 6)pg/ml]高于保脾组 [IFN γ( 70 5± 12 6)pg/ml、IL 2 ( 80 9± 13 5 )pg/ml],而IL 10 [( 5 5 5± 11 2 )pg/ml]低于保脾组 [IL 10 ( 89 4± 10 )pg/ml](P <0 0 5 )。 结论肝癌切除时联合脾切除不但没有降低机体T细胞亚群和Th细胞的平衡 ,反而促进其恢复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化 脾肝联合切除术 免疫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人肝癌HepG2多药耐药细胞系的部分生物学性状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王其 陈孝平 +1 位作者 张万广 张必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肝癌多药耐药 (MDR)的机制 ,建立HepG2多药耐药细胞系并研究其部分生物学性状。方法 应用HepG2细胞系 ,通过培养液中阿霉素 (ADM )的浓度梯度增加法 ,得到肝癌多药耐药株HepG2 /ADM。Westernblot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检测... 目的 研究人肝癌多药耐药 (MDR)的机制 ,建立HepG2多药耐药细胞系并研究其部分生物学性状。方法 应用HepG2细胞系 ,通过培养液中阿霉素 (ADM )的浓度梯度增加法 ,得到肝癌多药耐药株HepG2 /ADM。Westernblot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检测细胞株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产物P 糖蛋白 (P 170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及肺耐药蛋白 (LRP)的表达水平。结果 耐药细胞的倍增时间延长 2 .0 5倍。该耐药模型的P 170表达水平较亲本细胞升高3 .90倍 (P <0 .0 1) ,但MRP及LRP无明显变化。结论 HepG2 /ADM同其亲本细胞相比 ,其耐药性、倍增时间有明显改变 ;多药耐药性主要与MDR1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基因 阿霉素 肝细胞癌 生物学
原文传递
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 被引量:38
14
作者 梅斌 郑凯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8-549,552,共3页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6例。术前实验组CD62P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实验组CD62P明显高于术前(P<0.01)。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术前CD62P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血栓组CD62P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CD62P明显升高,且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度相关,可作为评判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危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蛋白CD62P 断流术 门静脉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系统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占大钱 黄志勇 +1 位作者 赵银峰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3-625,F0003,共4页
目的系统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文献,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肝血管瘤","肝脏良性肿瘤"分别与"介入治疗"以及"动脉栓塞治疗"两两组合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目的系统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文献,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肝血管瘤","肝脏良性肿瘤"分别与"介入治疗"以及"动脉栓塞治疗"两两组合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文献;通过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应用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查出符合该研究文献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符合该研究标准的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文献有26篇,包括151例患者。动脉栓塞术可改善76.4%肝血管瘤患者的症状,缩小74.1%的肝血管瘤,但其长期疗效欠佳。动脉栓塞可作为肝血管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或并发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有效的术前治疗。动脉栓塞后,腹部疼痛、发热、恶心等并发症常见,有时还会导致正常肝脏组织坏死或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可缓解部分症状但疗效不肯定;且局部疼痛、发热、恶心等并发症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孝平 张志伟 《腹部外科》 2006年第4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肝外伤 治疗 诊断 腹部损伤 合并损伤 总死亡率 诊治水平 救治水平
下载PDF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脾脏Th1/Th2细胞因子免疫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曹志新 陈孝平 吴在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8-519,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脾脏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状态的变化。方法 以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分析 31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脾静脉血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2、IL 10蛋白水平的...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脾脏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状态的变化。方法 以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分析 31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脾静脉血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2、IL 10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6例Ⅰ期肝癌患者外周血IL 2 ,脾静脉血IFN γ高于肝硬化组 (P <0 .0 1或P <0 .0 5 ) ,外周及脾静脉IL 10低于肝硬化组 (P <0 .0 5 )。 12例Ⅱ期 13例Ⅲ期肝癌患者外周血及脾静脉血IFN γ、IL 2明显低于肝硬化组 (P <0 .0 1或P <0 .0 5 ) ,而IL 10明显高于肝硬化组 (P <0 .0 5 ) ,且脾静脉血IFN γ、IL 2低于外周血 ,IL 10高于外周血水平 (P <0 .0 5 )。结论 Ⅰ期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强势分泌Th1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 ,而脾脏在维持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中起重要作用。随着肿瘤进展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中晚期肝癌患者Th1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Th2细胞因子水平增高 ,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而脾脏Th1/Th2细胞因子紊乱更为明显 ,呈现负性抗肿瘤免疫作用 ,加重了机体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脾脏 细胞因子 并发症 肝硬化 ELISA TH1/TH2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7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62-76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外科手术 适应证 手术指征
原文传递
小范围肝切除治疗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孝平 黄志勇 +4 位作者 张志伟 陈义发 张必翔 江斌 李恩山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探讨小范围肝切除治疗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91例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l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7例,女性44例;年龄31~70岁,平均53岁。结果... 目的探讨小范围肝切除治疗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91例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l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7例,女性44例;年龄31~70岁,平均53岁。结果全组小范围肝切除(≤3个肝段切除)60例,大范围肝切除(〉3个肝段切除)31例。大范围肝切除后采用传统的胆肠吻合方法重建胆道,小范围肝切除后采用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肝肠吻合方法重建胆道,术后两组各发生暂时性胆漏1例(2.1%)。小范围和大范围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和87.0%、61.6%和62.0%、31.6%和33.0%,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小范围肝切除治疗Bismuth—CorletteⅢ型肝门部胆管癌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新的肝肠吻合方法可以解决多口胆肠吻合技术上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切除术 治疗
原文传递
以手术治疗为主的肝癌个体化综合治疗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孝平 朱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598,602,共4页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经过多年努力,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总体效果依然不甚理想。目前,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手术切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消融治疗、分子靶向疗法、放疗、化...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经过多年努力,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总体效果依然不甚理想。目前,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手术切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消融治疗、分子靶向疗法、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应根据不同个体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利用多学科优势,从而提高肝癌的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 肝移植 肝动脉栓塞化疗 消融治疗 分子靶向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