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 被引量:431
1
作者 陈旻湖 +1 位作者 侯晓华 熊理守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7-598,共22页
既往我国颁布了关于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但尚未制定相关共识意见。随着罗马Ⅳ标准的发布,加上近年来药物治疗慢性便秘有了较大进展,因此有必要制定我国慢性便秘诊治的共识意见。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和功能性胃肠病协... 既往我国颁布了关于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但尚未制定相关共识意见。随着罗马Ⅳ标准的发布,加上近年来药物治疗慢性便秘有了较大进展,因此有必要制定我国慢性便秘诊治的共识意见。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和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两个学组的共同努力下,采用国际通用的Delphi程序,最终对慢性便秘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病因与病理生理、诊断评估与鉴别诊断、治疗4部分的相关内容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共识意见 专家 中国 广州 功能性胃肠病 DELPHI 诊治指南
原文传递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任宏宇 罗和生 +2 位作者 陈继红 谢小平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14-616,共3页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观察5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评分、胃肠传输时间。结果①人均周排便次数莫沙必利组由治疗前基线期(2.4±0.4)...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观察5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评分、胃肠传输时间。结果①人均周排便次数莫沙必利组由治疗前基线期(2.4±0.4)次增加至治疗后第2周的(5.0±0.5)次(P<0.05);安慰剂组基线期为(2.3±0.1)次,治疗后第2周为(3.25±0.5)次(P>0.05);治疗后第2周莫沙必利组较安慰剂组增加明显(P<0.05)。②莫沙必利组大便性状由治疗前基线期人均(2.5±0.5)分改善为治疗后第2周的(5.1±0.1)分(P<0.05),而安慰剂组分别为(2.0±0.3)分和(2.5±0.5)分。③莫沙必利组排便困难症状人均评分由治疗前基线期11.25±0.75下降为治疗后5.5±0.22(P<0.05),但安慰剂组分别为10.2±0.55和3.35±0.51(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莫沙必利组治疗前后平均钡条残留率分别为68%±7%和41%±3%(P<0.05),安慰剂组也由治疗前的70%±5%降为治疗后的45%±5%(P<0.05),但莫沙必利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胃肠传输时间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8±0.2 vs 33.3±0.14,P<=0.05)。结论莫沙必利能增加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加快胃肠传输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但对排便困难症状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必利 功能性便秘 胃肠传输时间
原文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与罗马Ⅱ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被引量:42
3
作者 高晓阳 邱敏霞 +1 位作者 黄虹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09-812,共4页
目的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Ⅱ与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异同点,提高对罗马Ⅲ标准的认识。方法2006年7月至8月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2552例,其中2195例同意接受问卷调查,其中有554例临床诊断为FD,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型,比较... 目的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Ⅱ与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异同点,提高对罗马Ⅲ标准的认识。方法2006年7月至8月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2552例,其中2195例同意接受问卷调查,其中有554例临床诊断为FD,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型,比较两种诊断标准的差异和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异同。结果①554例FD患者中符合罗马Ⅱ标准的有121例(21.84%),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有158例(28.52%),两个标准对FD诊断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符合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的有71例。②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为FD的两组患者均以女性为主,但性别、年龄、发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830、0.711和0.802)。③按罗马Ⅱ标准分型,溃疡样型82例(67.77%),运动障碍型34例(28.10%),非特异型5例(4.13%);按照罗马Ⅲ标准分型,仅符合上腹痛综合征(EPS)者为75.32%(119/158),仅符合餐后不适综合征(PDS)者为15.82%(25/158),同时符合PDS和EPS标准者为8.86%(14/158)。④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为FD的患者,上腹痛、腹胀、早饱、餐后饱胀、上腹饱胀、上腹烧灼、烧心、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食欲下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罗马Ⅱ标准的FD患者上腹不适症状发生率高于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患者(P= 0.012)。⑤两组分别有11.57%(14/121)和13.92%(22/158)患者伴有下消化道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结论在FD诊断率上罗马Ⅲ标准高于罗马Ⅱ标准,且罗马Ⅲ标准更利于操作和评估。在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症状等资料方面两项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样本量较少,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 消化不良 诊断
原文传递
Cajal间质细胞在胃肠运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侯晓华 陈建德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0-362,共3页
关键词 胃肠运动 CAJAL间质细胞 标记方法
原文传递
胃十二指肠混合反流在食管黏膜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许军英 陈婕 +1 位作者 谢小平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食管黏膜损伤 发病机制 胃十二指肠混合反流 食管内pH值 胆汁
原文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机械感觉过敏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关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徐勇 朱良如 +2 位作者 钱伟 谢小平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 探讨胃黏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胃机械感觉过敏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和 2 3例FD患者参与试验。电子恒压器测定所有受试者胃机械感觉阈值 ,根据阈值不同 ,将FD患者分为胃机械感觉正常组和胃机械感觉过... 目的 探讨胃黏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胃机械感觉过敏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和 2 3例FD患者参与试验。电子恒压器测定所有受试者胃机械感觉阈值 ,根据阈值不同 ,将FD患者分为胃机械感觉正常组和胃机械感觉过敏组。利用RT PCR半定量分析受试者胃黏膜中α CGRPmRNA水平 ,比较各组间差异 ,探讨α CGRPmRNA的含量与胃机械感觉阈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用压力表示胃机械感觉阈值时 ,FD患者的初次感觉阈值、不适阈值、疼痛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 (P <0 .0 1) ,而当用容积表示胃机械感觉阈值时 ,尽管FD患者的各种阈值均低于健康志愿者 ,但除初次感觉阈值外 (P <0 .0 5 ) ,其他阈值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根据初次感觉阈值 ,35 %的FD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 ,且其胃黏膜中α CGRP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机械感觉正常的FD和健康志愿者 (P <0 .0 5 ) ,而胃机械感觉正常的FD和健康志愿者的α CGRPmRNA表达没有差异 (P >0 .0 5 )。FD患者胃黏膜中α CGRPmRNA的水平与其感觉阈值呈负相关。结论 部分FD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 ,胃机械感觉过敏的患者胃黏膜中α CGRPmRNA表达异常增高 ,且其含量与胃机械感觉阈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机械感觉过敏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电子恒压器
原文传递
食管运动功能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地位 被引量:21
7
作者 许军英 谢小平 侯晓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重度反流性食管炎(RE)治愈前后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研究,了解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在重度RE中的地位.方法对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食管压力测定.从中筛选23例重度RE(内镜诊断为洛杉矶C和D级食管炎);且24 h食管内pH监测证实为病... 目的通过对重度反流性食管炎(RE)治愈前后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研究,了解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在重度RE中的地位.方法对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食管压力测定.从中筛选23例重度RE(内镜诊断为洛杉矶C和D级食管炎);且24 h食管内pH监测证实为病理性酸反流;食管压力测定证实有食管体部运动障碍患者.给予兰索拉唑30 mg/d治疗3~6个月至内镜下食管炎完全愈合后,再行食管压力测定,观察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及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变化.以湿咽成功率、食管远端收缩波幅和食管蠕动的传导速度作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指标.结果食管炎治愈前后,LESP[(6.00±0.86)mm Hg比(5.10±0.87)mm Hg,1 kPa=7.5 mm Hg,P=0.476],食管远端收缩波幅[(34.1±4.1)mm Hg比(37.2±4.0)mm Hg,P=0.593]、湿咽成功率[(33.5±6.5)%比(38.6±7.1)%,P=0.59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均值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治愈食管炎并不能提高LESP及改善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和酸反流是RE的重要发病机制,尤其是重度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运动功能 反流性食管炎 RE 食管体部 消化性 胃食管反流病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贾百灵 侯晓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7-217,221,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与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一起通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与遗传、环境、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国外资料...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与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一起通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与遗传、环境、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国外资料提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本研究,通过ELISA法测定UC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变化,了解IL-6与UC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溃疡性结肠炎 UC 免疫反应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状况及症状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向雪莲 许军英 侯晓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利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分析消化专家门诊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病情况及患者症状特征。方法对就诊于我院消化专家门诊的1636例患者进行RDQ问卷调查,得分≥12分者诊断为GERD。根据RDQ内容... 目的利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分析消化专家门诊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病情况及患者症状特征。方法对就诊于我院消化专家门诊的1636例患者进行RDQ问卷调查,得分≥12分者诊断为GERD。根据RDQ内容对GERD患者症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636例消化专家门诊的患者中,GERD的发生率为10.8%。男女发病无差异(11.0%VS10.5%,P〉0.05)。60岁以上年龄组GERD的患病率最高(14.6%),而15~3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7.7%)。各年龄组内患病率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ERD症状中,烧心与反酸为最常见的症状。症状频率积分比严重程度积分更重要(P〈0.05)。结论消化门诊就诊患者GERD患病率较高。GERD患病无性别差异。老年人的GERD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烧心和反酸为GERD最常见的症状。症状发生频率比严重程度对GERD的诊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
原文传递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杰 姜琼 车筑萍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2-362,356,共2页
关键词 普通胃镜 无痛胃镜 并发症 上消化道疾病 胃镜检查 日常工作 发生情况 消化科
下载PDF
肠型胃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国华 钱伟 +2 位作者 王静 汪步海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74-677,共4页
目的 血管活性肠肽 (VIP)与肿瘤关系密切 ,VIP可促进和 /或抑制一些肿瘤生长 ,而且一些肿瘤细胞有VIP的自分泌调节作用。VIP对胃癌生长的影响 ,胃癌细胞是否分泌VIP及存在VIP自分泌调节作用尚有争议。研究肠型胃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 目的 血管活性肠肽 (VIP)与肿瘤关系密切 ,VIP可促进和 /或抑制一些肿瘤生长 ,而且一些肿瘤细胞有VIP的自分泌调节作用。VIP对胃癌生长的影响 ,胃癌细胞是否分泌VIP及存在VIP自分泌调节作用尚有争议。研究肠型胃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VIPmRNA的表达情况 ,试图探讨VIP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RT PCR方法 ,检测 1 5例正常胃窦黏膜、1 6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 2 0例肠型胃腺癌组织中VIPmRNA的表达量 ,通过与恒定表达的β actin(内参照 )mRNA表达量比较 ,计算出VIPmRNA与 β actinmRNA表达量的积分光密度比值 (V/B) ,以V/B值反映各组织中VIPmRNA表达量的高低。结果 肠型胃腺癌组织中V/B值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正常胃窦黏膜 ,其V/B值分别为 :1 .452 2± 0 .32 82 ,0 .962 3± 0 .2 2 5 0 ,0 .951 3± 0 .2 66 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正常胃窦黏膜与不典型增生胃黏膜中 ,V/B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肠型胃腺癌组织VIP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胃黏膜 ;VIP可能在肠型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型胃肠癌 不典型增生 血管活性肠肽 MRNA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的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贾百灵 候晓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49-850,共2页
目的 :测定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含量 ,并分析其与病变范围、活动度的关系 .方法 :UC患者 5 6例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 α的含量 .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结果 :活动期UC患者TNF α含量 (2 2 7.5&... 目的 :测定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含量 ,并分析其与病变范围、活动度的关系 .方法 :UC患者 5 6例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 α的含量 .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结果 :活动期UC患者TNF α含量 (2 2 7.5± 39.5 )ng/L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 (1 31 .2± 37.8)ng/L及正常对照组 (1 2 0 .1± 36 .4 )ng/L(P <0 .0 1 ) .全结肠炎组TNF α为 (2 98.2± 30 .9)ng/L ,显著高于远端结肠 +直肠炎组 (1 6 6 .4± 35 .3)ng/L及左半结肠炎组 (1 5 3.8± 34.3)ng/L(P <0 .0 1 ) .结论 :UC患者血清TNF α含量与病变活动度及病变范围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肿瘤坏死因子 诊断
下载PDF
胃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阳性纤维与胃机械感觉过敏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启祥 朱良如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1-702,共2页
关键词 胃黏膜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阳性纤维 胃机械感觉过敏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人群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炎症胃内分布特点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熊汉华 蔺蓉 侯晓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738-740,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胃黏膜炎症在有消化道症状但内镜诊断大致正常人群胃内的分布部位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以20岁~25岁、40岁~50岁及>60岁3个年龄组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选20例有症状但胃镜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在胃窦大弯、胃窦...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胃黏膜炎症在有消化道症状但内镜诊断大致正常人群胃内的分布部位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以20岁~25岁、40岁~50岁及>60岁3个年龄组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选20例有症状但胃镜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在胃窦大弯、胃窦小弯、胃角、胃体大弯和胃体小弯5个部位取材,用于Hp感染严重程度的诊断和胃黏膜炎症严重程度的鉴定.结果在胃窦胃角处,3个年龄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胃体Hp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01);Hp感染积分在胃窦处没有明显差别(评分随年龄增加分别为1.3、1.5和1.6,P>0.05),胃角处有显著差异(评分分别为1.0、1.2和1.6,P<0.05),而在胃体则有极显著差异(评分分别为0.6、1.0和1.5,P<0.001);同一年龄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部位不同年龄组胃黏膜炎症的严重程度均没有显著差异.胃黏膜炎症出现和Hp感染胃内分布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χ2=30.016,P<0.01).结论在有症状但胃镜检查结果阴性的人群中,Hp感染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且感染部位上移,胃黏膜的炎症发生不具有这样的趋势,但依然和Hp感染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炎 年龄
原文传递
无痛胃镜检查300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杰 陈晓琴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胃镜检查 二异丙酚 麻醉和镇痛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预防 被引量:13
16
作者 侯晓华 刘劲松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43-446,共4页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在当前不断涌现的抑酸药物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下,达到溃疡愈合的目的已非难事,但相关前瞻性资料表明,消化性溃疡复发问题仍应值得重视。有研究还发现许多复发的消化性溃疡并无症状,只是在常规内...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在当前不断涌现的抑酸药物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下,达到溃疡愈合的目的已非难事,但相关前瞻性资料表明,消化性溃疡复发问题仍应值得重视。有研究还发现许多复发的消化性溃疡并无症状,只是在常规内镜复查时才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溃疡复发 根除幽门螺杆菌 预防 消化系统 抑酸药物 溃疡愈合 常见病
原文传递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军英 侯晓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胃食管反流病 发病机制 诊断 食管测压 胆红素监测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性别及动情周期对大鼠内脏感觉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青 梁列新 +1 位作者 钱伟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内脏感觉 雌性大鼠 性别差异 动情周期 影响 IBS 肠易激综合征 敏感 生理状态
原文传递
52周雷贝拉唑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希林 刘晓红 +4 位作者 柯美云 宋志强 袁耀宗 罗金燕 侯晓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2404-2407,共4页
目的了解52周雷贝拉唑治疗结束2~3年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对多中心完成52周雷贝拉唑维持治疗2~3年后的GERD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67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目的了解52周雷贝拉唑治疗结束2~3年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对多中心完成52周雷贝拉唑维持治疗2~3年后的GERD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67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O)患者31例,采用GERD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和SF-36健康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EE患者GERD—HRQI。评分从12.5分降至3.5分(Z=-5.242,P=0.000);NERD患者从20.0分降至14.0分(Z=-4.130,P=0.000)。两组患者对生活总体满意度也均有显著上升(均P〈0.01)。(2)与完成52周治疗时相比,两组患者的GERD-HRQL评分无明显变化,分别为中位数2.0分比3.5分和5.0分比14.0分(均P〉0.05)。EE只在SF-36的精神健康维度评分低于前者[(53±17)分比(61±17)分,t=-2.143,P=0.035]。(3)随访时NERD组GERD—HRQL评分高于EE(中位数14.0分比3.5分,Z=-2.377,P=0.017),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维持量雷贝拉唑治疗可以改善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可以长时间持续,NERD患者酸反流症状较EE重,但总体生活质量两亚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生活质量 随访研究 雷贝拉唑
原文传递
睡眠剥夺对机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谦 侯晓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664-666,共3页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