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3月龄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期体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俊美 吴远珏 +5 位作者 汪静 周莉 倪泽敏 郝丽萍 杨年红 杨雪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0-436,442,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区1 099名婴儿,在新生儿期、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分别测量体重和身长,并对其喂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WHO Anthro软件计算年龄别体重的Z评分(WAZ)、年龄别身长的Z评分(... 目的探讨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区1 099名婴儿,在新生儿期、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分别测量体重和身长,并对其喂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WHO Anthro软件计算年龄别体重的Z评分(WAZ)、年龄别身长的Z评分(LAZ)、身长别体重的Z评分(WLZ)和年龄别体质量指数的Z评分(BAZ)。结果该研究中新生儿期纯母乳喂养率30.6%;3月龄纯母乳喂养率55.5%;0~3月龄一直纯母乳喂养率25.2%。6月龄纯母乳喂养率16.6%。6月龄前添加辅食占62.4%。婴儿身长和体重至3月龄后均高于WHO参考值。与WHO的正态分布曲线比较,该研究中婴儿的WLZ至3月龄以后中位数大于WHO参考值,曲线右移。WAZ、LAZ、WLZ、BAZ、高体重率和超重率均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增加。3月龄、6月龄、12月龄高体重率分别占27.3%、30.2%、28.8%;超重率分别占6.9%、10.5%、6.6%。新生儿期、3月龄及0~3月龄一直采用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婴儿,至6月龄和12月龄时体格发育高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3月龄非纯母乳喂养组,至6月龄和12月龄时高体重率显著高于纯母乳喂养组(P<0.05)。0~3月龄一直非纯母乳喂养组,至6月龄时高体重率显著高于纯母乳喂养组(P<0.05),至12月龄时,超重率也高于纯母乳喂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月龄时采用混合喂养为6月龄(OR=1.35,95%CI:1.00~1.81)与12月龄(OR=1.43,95%CI:1.06~1.92)时高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早期坚持纯母乳喂养有利于预防婴儿晚期发生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方式 生长发育 Z评分 超重
下载PDF
亮氨酸干预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惠 姚雪琼 +2 位作者 陈秀芝 李妍 杨雪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观察亮氨酸对大鼠胰岛素抵抗、血清胆汁酸水平、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亮氨酸调节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饲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添加1.5%亮氨酸。喂... 目的观察亮氨酸对大鼠胰岛素抵抗、血清胆汁酸水平、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亮氨酸调节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饲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添加1.5%亮氨酸。喂养32周,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TT),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测定血清胰岛素、葡萄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检测血清及肝脏中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大鼠肝脏中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肝X受体(LXRα)、法尼酯X受体(FX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胆固醇27α羟化酶(CYP27A1)mRNA的表达,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大鼠血清中17种胆汁酸的水平。结果亮氨酸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高脂喂养大鼠血清TC、TG和肝脏TG水平,改善脂代谢。亮氨酸对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够有效降低HOMA-IR和葡萄糖耐量实验AUC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亮氨酸能够显著升高高脂喂养大鼠血清胆汁酸水平和LXRα、FXR、CYP27A1mRNA水平,但对CYP7A1mRNA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亮氨酸干预能够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胆汁酸合成,减少血清中脂肪的堆积,改善糖脂代谢,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胰岛素抵抗 胆汁酸 糖脂代谢
下载PDF
乳双歧杆菌Bl-04的安全性及健康效应
3
作者 梁小玲 刘烈刚 李晓琴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益生菌具有抗炎、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等健康益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益生菌的健康获益是菌株特异性的,阐明特异菌株的健康效应对进一步理解益生菌的益生特性以及健康功效声称具有重要意义。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益生菌具有抗炎、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等健康益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益生菌的健康获益是菌株特异性的,阐明特异菌株的健康效应对进一步理解益生菌的益生特性以及健康功效声称具有重要意义。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l-04(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04,乳双歧杆菌Bl-04)可在人体肠道内存活,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和膳食补充剂。本文收集了相关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人群干预研究,综述了乳酸歧杆菌Bl-04的安全性、调节肠道菌群、维持呼吸道健康、保护胃肠道、抗炎和免疫调节的健康效应。[营养学报,2023,45(2):127-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双歧杆菌Bl-04 免疫调节 呼吸道健康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乳双歧杆菌Bi-07的安全性和健康促进功能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马驿彬 李晓琴 刘烈刚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i-07(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07,乳双歧杆菌Bi-07),来源于人体并在乳中能良好生长,目前已被商业化销售和消费超过20年,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澳新、法国、丹麦、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批准应用...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i-07(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07,乳双歧杆菌Bi-07),来源于人体并在乳中能良好生长,目前已被商业化销售和消费超过20年,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澳新、法国、丹麦、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批准应用于食品及膳食补充剂,如乳制品、益生菌产品等。研究表明,乳双歧杆菌Bi-07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功能等多项健康功能。本文通过对PubMed、ScienceDirect、CNKI、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检索,系统综述乳双歧杆菌Bi-07的安全性及其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胃肠道功能等健康促进功能的研究现状。[营养学报,2023,45(2):133-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双歧杆菌Bi-07 安全性 健康功能
原文传递
外泌体调控机制在癌症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宸媛 胡嘉玮 +3 位作者 蔡梦瑶 王珍婷 刘烈刚 杨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5-762,共8页
外泌体(exosomes,EXs)是由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dies,MVBs)与细胞质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的一种膜泡,其直径在30~150 nm。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多种细胞在正常、应激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1]。由于特殊的结... 外泌体(exosomes,EXs)是由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dies,MVBs)与细胞质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的一种膜泡,其直径在30~150 nm。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多种细胞在正常、应激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1]。由于特殊的结构特征和运输功能,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umor cells derived exosome,Texo)已经成为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囊泡 癌症 生物标志物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普洱茶提取物及其复合配方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惠 陈曦 +4 位作者 刘畅 黄晶 洪淼 郝丽萍 杨雪锋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20,共7页
本文观察了普洱茶提取物、玉米须提取物、低聚果糖及其复合配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8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普洱茶组、低聚果糖组、玉米须组以及低、中、... 本文观察了普洱茶提取物、玉米须提取物、低聚果糖及其复合配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8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普洱茶组、低聚果糖组、玉米须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复合配方组给予高脂饲料,受试物组经口灌胃给予6种受试物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继续给予受试物至实验结束。实验前后分别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实验结束后测定各项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普洱茶组大鼠体重、血清甘油三酯、肝脏胆固醇、肝脏甘油三酯、腹壁脂肪含量、脏体比、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降低了14.87%、77.59%、40.18%、39.18%、63.06%、55.81%和79.88%,但血糖和葡萄糖耐量无明显变化;低聚果糖组大鼠腹壁脂肪重量、脏体比、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降低了30.99%、29.46%和57.09%;玉米须组大鼠仅肝脏甘油三酯降低了36.06%;而三者复合配方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的体重、体脂、血脂和肝脂水平,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提取物 低聚果糖 玉米须提取物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外源化合物肝毒性体外模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7
作者 曹鑫 张雅楠 +3 位作者 王冬霞 卢宇翾 毛侃敏 郝丽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6-831,共6页
肝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在人体中承担着重要的消化和解毒功能。目前全球关于肝毒性的研究大多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然而随着"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在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实行,... 肝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在人体中承担着重要的消化和解毒功能。目前全球关于肝毒性的研究大多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然而随着"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在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实行,更多的体外毒理学模型被建立且运用到肝毒性的研究当中。此篇综述主要提供了对于一些体外肝毒性毒理学模型的简要、关键的评估,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毒性 肝癌细胞系 3D肝脏模型 肝损伤 共培养
原文传递
外泌体在慢性病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及临床辅助诊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秦宸媛 胡嘉玮 +3 位作者 蔡梦瑶 王珍婷 刘烈刚 杨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4-759,共6页
慢性病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致死的主要因素,外泌体(EXs)在慢性病的调控机制和潜在治疗作用已逐步进入研究者视野。外泌体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膜结构的纳米级微小膜泡,包含多种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可由多种细胞分泌。外泌体能促使类似&... 慢性病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致死的主要因素,外泌体(EXs)在慢性病的调控机制和潜在治疗作用已逐步进入研究者视野。外泌体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膜结构的纳米级微小膜泡,包含多种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可由多种细胞分泌。外泌体能促使类似"细胞–细胞或组织–组织的信息物流"现象的发生,在调控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检索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外泌体、慢性病、致病、生物标志物和治疗"为关键词,期限为2012–01—2019–01。文献纳入标准:(1)EXs的生物学功能;(2)EXs在慢性病中的致病机制;(3)EXs作为慢性病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研究;(4)EXs作为慢性病治疗载体和药物靶点的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纳入文献353篇。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在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不可忽视。外泌体可以作为慢性病研究、诊断及治疗的理想靶点,但其临床检测手段和应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囊泡 慢性病 糖尿病 帕金森 老年痴呆
原文传递
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关联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大相 曹惜语 +3 位作者 吴蒙 林利霞 张国富 杨年红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同济母婴健康队列(TMCHC)”中具有孕早期(≤20 w)血样且于孕24~28 w完成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纳入时通过...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同济母婴健康队列(TMCHC)”中具有孕早期(≤20 w)血样且于孕24~28 w完成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纳入时通过问卷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血浆硒、锰、铜等20种元素浓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GDM的关联。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388名孕妇,其中222人(9.3%)被诊断为GDM。孕早期孕妇血浆硒浓度均值±标准差为(51.9±11.5)μg/L,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0.8(44.6-58.3)μg/L。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GDM发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最高四分位相比,血浆硒水平最低四分位OR值(95%CI)为2.06(1.35-3.14);以血浆硒水平<45μg/L作为孕妇硒缺乏的标准,与硒不缺乏组(≥45μg/L)相比,硒缺乏组OR值(95%CI)为1.88(1.37-2.59)。结论孕早期硒营养缺乏可能增加GDM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血浆硒 妊娠期糖尿病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