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Fe基WC涂层的显微组织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圣丰 曾晓雁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3-1146,共4页
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LIHRC)的方法,在A3钢表面制备了Fe基WC涂层,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特征。结果表明,WC颗粒在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过程中完全溶解,并与粘结金属Fe基合金交互作用后,在树枝晶间析出M_6C型碳化物。WC颗... 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LIHRC)的方法,在A3钢表面制备了Fe基WC涂层,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特征。结果表明,WC颗粒在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过程中完全溶解,并与粘结金属Fe基合金交互作用后,在树枝晶间析出M_6C型碳化物。WC颗粒的完全溶解与涂层内存在大量残余奥氏体,是Fe基WC涂层显微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Fe基WC涂层 碳化物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激光熔覆与无裂纹的实现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圣丰 曾晓雁 胡乾午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鉴于传统的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技术主要存在2方面不足:其一,熔覆效率低,导致大面积熔覆时成本昂贵;其二,由于激光熔覆本身的特点,即快速加热与快速凝固,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热应力极易诱导熔覆层开裂。基于此,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 鉴于传统的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技术主要存在2方面不足:其一,熔覆效率低,导致大面积熔覆时成本昂贵;其二,由于激光熔覆本身的特点,即快速加热与快速凝固,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热应力极易诱导熔覆层开裂。基于此,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的新方法,即感应预热基材的同时快速激光熔覆。该方法不仅可使熔覆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获得了无裂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复合涂层 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
下载PDF
高功率掺镱光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一礴 李进延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自光纤激光器问世以来,随着半导体材料与光纤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由毫瓦级提高到了万瓦级。然而,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光纤激光器在低输出功率下未表现出的诸多现象逐渐显现,如光纤热损伤、非线性效应、模式不稳定等... 自光纤激光器问世以来,随着半导体材料与光纤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由毫瓦级提高到了万瓦级。然而,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光纤激光器在低输出功率下未表现出的诸多现象逐渐显现,如光纤热损伤、非线性效应、模式不稳定等,这些现象限制了光纤激光器的应用,因此对掺镱光纤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针对高功率掺镱光纤的制备工艺、掺杂组分及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高功率掺镱光纤的热稳定性、功率稳定性及模式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纤激光器 掺镱光纤 模式不稳定 光子暗化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图像传感器颜色插值算法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贺钦 刘文予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82-1485,共4页
目前的图像采集设备多采用一个图像传感器及颜色滤波阵列来来采集彩色图像,得到的图像每个像素点仅有一种颜色,需要对缺少的其他两种颜色进行插值.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Bayer格式颜色滤波阵列的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几种常用的颜色插值算法,... 目前的图像采集设备多采用一个图像传感器及颜色滤波阵列来来采集彩色图像,得到的图像每个像素点仅有一种颜色,需要对缺少的其他两种颜色进行插值.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Bayer格式颜色滤波阵列的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几种常用的颜色插值算法,并从图像质量及算法复杂度两个方面比较了这几种算法的优劣.通过试验表明,双线性插值算法的运算复杂度最低而适应性颜色层算法的图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滤波阵列 颜色插值 图像传感器 图像处理
下载PDF
螺吡喃分子光开关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国峰 陈涛 +3 位作者 李冲 龚文亮 Matthew P.Aldred 朱明强 《有机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7-942,共16页
螺吡喃是一类研究最早,最广泛的有机光致变色分子.利用光照前后螺吡喃分子结构上和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质的变化,将其作为分子光开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化学传感、药物控制释放等领域.综述了部分螺吡喃分子光开关的合成和性质及其... 螺吡喃是一类研究最早,最广泛的有机光致变色分子.利用光照前后螺吡喃分子结构上和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质的变化,将其作为分子光开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化学传感、药物控制释放等领域.综述了部分螺吡喃分子光开关的合成和性质及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对其作为新型的荧光探针未来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吡喃 分子光开关 生物成像
原文传递
太阳能光热转化选择性吸收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熊德华 陈炜 李宏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58,共9页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太阳能光热利用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光热转换器件中最核心的部分,对器件的光热转换效率起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技术原理出发,综述涂层...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太阳能光热利用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光热转换器件中最核心的部分,对器件的光热转换效率起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技术原理出发,综述涂层材料、结构、制备方法、工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探讨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热利用 选择性吸收涂层 吸收率 发射率
原文传递
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戴能利 李洋 +1 位作者 彭景刚 李进延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光纤的色散管理与控制是设计光电子器件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光子晶体光纤(PCF)作为一种新颖的光传输介质,由于其自由的结构设计,使它在色散控制与管理方面优于常规的通信光纤,因此在很多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改变PCF的几何... 光纤的色散管理与控制是设计光电子器件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光子晶体光纤(PCF)作为一种新颖的光传输介质,由于其自由的结构设计,使它在色散控制与管理方面优于常规的通信光纤,因此在很多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改变PCF的几何结构对其色散的控制以及实现平坦色散的实例,着重回顾了近年来PCF在色散平坦方面的结构设计,总结了色散平坦PCF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色散特性 平坦色散
原文传递
基于ZEMAX的半导体激光器匀光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珊 邓磊敏 +1 位作者 杨焕 段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2-526,共5页
为了满足半导体激光器能量均匀化的应用需求,基于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了一套光束整形匀光系统。采用非球面镜与倒置柱面镜望远系统的透镜组合对单模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准直,得到近似高斯圆光斑;在推导了基模高斯强度分布的匀光投影半径... 为了满足半导体激光器能量均匀化的应用需求,基于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了一套光束整形匀光系统。采用非球面镜与倒置柱面镜望远系统的透镜组合对单模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准直,得到近似高斯圆光斑;在推导了基模高斯强度分布的匀光投影半径的基础上,利用ZEMAX优化得到两个非球面镜组成的匀光透镜组,在一定范围内可获得能量均匀度达96%以上的圆光斑。同时,实现了一个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的能量匀化设计,满足对能量匀化要求较高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研究为半导体激光器能量均匀化的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光束匀化 ZEMAX 半导体激光器
下载PDF
太赫兹无损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振刚 赵毕强 +1 位作者 刘劲松 王可嘉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08-711,共4页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不破坏零件或材料,可直接在现场进行检测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样件的质量评估。太赫兹波具有量子能量低,对大多数非极性物质透明,兼具频谱性和成像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太赫兹无损检测已经成为现有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不破坏零件或材料,可直接在现场进行检测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样件的质量评估。太赫兹波具有量子能量低,对大多数非极性物质透明,兼具频谱性和成像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太赫兹无损检测已经成为现有无损检测技术的有力补充。文章介绍了太赫兹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基于连续太赫兹成像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实际样件测试中的应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一些样件利用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可测得其内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无损检测 反射成像 内部缺陷
原文传递
隔热板的太赫兹无损检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毕强 魏旭立 +2 位作者 杨振刚 刘劲松 王可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为了研究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与金属板黏合面粘接质量的检测能力,在隔热板上制造了不同特征的人工缺陷,并使用德国Syn View Scan 300连续太赫兹波成像系统对样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太赫兹波能够穿透复合材料,并获得复合材... 为了研究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与金属板黏合面粘接质量的检测能力,在隔热板上制造了不同特征的人工缺陷,并使用德国Syn View Scan 300连续太赫兹波成像系统对样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太赫兹波能够穿透复合材料,并获得复合材料与金属板的黏合面处的2维太赫兹图像,从图像中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特征的缺陷。该研究结果为检测复合材料黏合质量及脱黏状况提供了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无损检测 粘接质量 人工缺陷 连续太赫兹波成像
下载PDF
影响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碳化钨金属陶瓷层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圣丰 曾晓雁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0-1385,共6页
研究了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LIHRC)碳化钨金属陶瓷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感应预热温度的增加,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的效率增加;基材类型对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的效率也有较大影响,这主要是由基材的热物理性能参数(如熔点、电阻... 研究了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LIHRC)碳化钨金属陶瓷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感应预热温度的增加,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的效率增加;基材类型对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的效率也有较大影响,这主要是由基材的热物理性能参数(如熔点、电阻率与磁导率)决定;随着激光比能与基材感应预热温度的增加,复合层的稀释率增加;随着粉末面密度的增加,复合层的稀释率降低。此外,在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过程中,复合粉末的利用率不仅与激光工艺参数、感应预热温度有关,还与WC颗粒的含量以及粘结金属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 金属陶瓷层 激光比能 基材类型
原文传递
金纳米颗粒的有序制备及其光学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凯 杨光 +3 位作者 龙华 李玉华 戴能利 陆培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62-3867,共6页
采用纳米球蚀刻技术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不同高度的金纳米颗粒阵列.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表明金纳米颗粒为有序分布的三棱柱结构.通过红外—紫外吸收光谱仪在190—900nm波长范围内对其光吸收特性进行了测量,并成功... 采用纳米球蚀刻技术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不同高度的金纳米颗粒阵列.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表明金纳米颗粒为有序分布的三棱柱结构.通过红外—紫外吸收光谱仪在190—900nm波长范围内对其光吸收特性进行了测量,并成功观测到了金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振荡效应引起的光吸收峰,结果表明随着金纳米颗粒高度的增加,其吸收峰的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蓝移).同时对金纳米颗粒的光吸收特性进行了基于离散偶极子近似的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球蚀刻技术 金纳米颗粒 离散偶极子近似
原文传递
基于opencv的单目视觉测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晓东 蒋明 +2 位作者 柯善浩 曾晓雁 胡乾午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年第12期3943-3945,3949,共4页
介绍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工件宽度的新方法,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的支持下,设计并实现一种对工件宽度进行动态实时测量的系统;为了降低其它光的影响,在CCD镜头下面固定一块红光滤光片,系统通过采集经红光线激光器投射的工件图像... 介绍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工件宽度的新方法,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的支持下,设计并实现一种对工件宽度进行动态实时测量的系统;为了降低其它光的影响,在CCD镜头下面固定一块红光滤光片,系统通过采集经红光线激光器投射的工件图像,对图像进行二值化、截取感兴趣区域、轮廓提取等处理,最后实现工件宽度的自动测量;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了自动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测量方法在实际工件测量中是可用的,整个测量过程用时在100 ms左右,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CV 线结构光 机器视觉 轮廓检测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透射谱的土壤含水量测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夏佳欣 范成发 +1 位作者 王可嘉 刘劲松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8,共6页
液体水是一种极性液体,对太赫兹波有很强的吸收。土壤含水量的细微变化,会影响透射太赫兹波的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时域太赫兹透射谱的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提出了土壤太赫兹参数的概念,给出了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公式。利用太赫兹时域频... 液体水是一种极性液体,对太赫兹波有很强的吸收。土壤含水量的细微变化,会影响透射太赫兹波的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时域太赫兹透射谱的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提出了土壤太赫兹参数的概念,给出了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公式。利用太赫兹时域频谱系统,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初步给出了土壤太赫兹参数的数值。通过对比该方法与称重法得到的含水量,表明其准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光子学 土壤含水量 时域光谱 透射谱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与钢板黏合面的太赫兹无损检测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振刚 刘劲松 王可嘉 《无损检测》 2014年第4期42-44,48,共4页
在分析了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德国SynViewScan 300连续太赫兹成像系统对复合材料与钢板黏合面进行了检测,研究了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对黏合面质量的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太赫兹波能透过复合材料,获得样件与钢板... 在分析了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德国SynViewScan 300连续太赫兹成像系统对复合材料与钢板黏合面进行了检测,研究了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对黏合面质量的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太赫兹波能透过复合材料,获得样件与钢板黏合面的二维太赫兹图像,并能据此评估黏合质量,满足其无损检测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复合材料黏合质量及脱黏状况的测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 太赫兹成像 黏合质量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DBP算法的步长选择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丽艳 雷学义 +6 位作者 李燕 李伟华 吴珍 朱京 喻杰奎 龙函 冯其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6,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接收端的数字背向传输(DBP)算法的步长变换选择方法。通过采用斜线方法对光纤非线性系数的指数形式曲线进行近似,找出使斜线的斜率与原曲线各点斜率差值最小情况下的步长,再用于变步长DBP算法...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接收端的数字背向传输(DBP)算法的步长变换选择方法。通过采用斜线方法对光纤非线性系数的指数形式曲线进行近似,找出使斜线的斜率与原曲线各点斜率差值最小情况下的步长,再用于变步长DBP算法中对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损伤进行补偿。在3 200km单信道25Gbaud光纤传输系统中对所提步长选择方案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系统中,与其他步长选择方法相比,在最佳入纤功率时所提步长选择方案的Q值提升了0.5dB;当入纤功率越大、非线性效应越强时,所提方法对于光纤传输非线性损伤的补偿能力更好,而算法复杂度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背向传输算法 斜线法步长选择 分步傅里叶变换法
下载PDF
掺镱光纤激光器光子暗化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超平 廖雷 李进延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8,共9页
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光子暗化现象,导致激光器输出功率降低,因此研究掺镱光纤光子暗化现象对促进掺镱光纤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产生机理、产生的影响以及抑制方法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掺镱光纤光子暗化现... 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光子暗化现象,导致激光器输出功率降低,因此研究掺镱光纤光子暗化现象对促进掺镱光纤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产生机理、产生的影响以及抑制方法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掺镱光纤光子暗化现象的研究进展,为光子暗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掺镱光纤 光子暗化 漂白
原文传递
利用斐波那契数列构造QC-LDPC码的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詹伟 朱光喜 彭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65,共3页
利用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C-LDPC)码的编码器设计方法.该编码器设计利用了斐波那契数列的一种顺序排列方法,构造的校验矩阵H不含四线循环,具有准循环结构,节省了校验矩阵存储空间,对码长和码率参数的... 利用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C-LDPC)码的编码器设计方法.该编码器设计利用了斐波那契数列的一种顺序排列方法,构造的校验矩阵H不含四线循环,具有准循环结构,节省了校验矩阵存储空间,对码长和码率参数的设计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该编码器算法复杂度与码长成线性关系,易于编码.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该编码方案具有优于阵列LDPC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波那契数列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准循环码 阵列码
下载PDF
小尺寸低折射率差硅基二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英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文敏 刘文 马卫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37-1142,共6页
随着阵列波导光栅(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AWG)型器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对低成本AWG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各种降成本方案中,减小AWG芯片的尺寸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小尺寸低折射率差硅基二氧化硅AWG的... 随着阵列波导光栅(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AWG)型器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对低成本AWG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各种降成本方案中,减小AWG芯片的尺寸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小尺寸低折射率差硅基二氧化硅AWG的设计.在该AWG中,输入波导/输出波导与平板波导连接的部分制作成两侧为空气槽的高折射率差波导,所以在与输出平板波导连接处的相邻输出波导间距较小,这样可以在设计上缩短平板波导的长度、减少阵列波导的数量,实现较小的AWG芯片尺寸.该AWG的其它部分,如输入/输出波导与光纤耦合的部分、阵列波导光栅等均采用常规的低折射率波导工艺,所以就同时具有与常规的低折射率波导AWG相同的优点:如低耦合损耗、较好的串扰以及光学特性等.根据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40通道100GHz频率间隔的低折射率差硅基二氧化硅AWG,其芯片尺寸只有23.88mm×10.5mm,是传统相同材料制作的AWG尺寸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槽 阵列波导光栅 通带宽度 硅基二氧化硅技术
下载PDF
短脉冲激光微孔制备的双脉冲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晓东 MICHALOWSKI Andreas +1 位作者 DAUSINGER Friedrich 刘劲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6,共4页
为了提高纳秒短脉冲激光微孔制备的加工效率,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双脉冲方法。通过时域脉冲塑形将调 Q激光器产生的普通纳秒脉冲变换为具有几十纳秒脉冲时间间隔的双脉冲序列。使用这种双脉冲序列对不锈钢试件进行打孔实验,与传统单脉冲打... 为了提高纳秒短脉冲激光微孔制备的加工效率,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双脉冲方法。通过时域脉冲塑形将调 Q激光器产生的普通纳秒脉冲变换为具有几十纳秒脉冲时间间隔的双脉冲序列。使用这种双脉冲序列对不锈钢试件进行打孔实验,与传统单脉冲打孔结果对比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双脉冲序列能将打孔烧蚀率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实验中研究了脉冲能量、重复频率以及环境气体压力对双脉冲序列烧蚀率的影响,并将脉冲烧蚀率提高的原因归结为材料预加热、材料溶液的加速以及瞬时准真空环境,对各种机制分别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采用双脉冲方法替代普通单脉冲进行金属打孔,可以在相同能量密度,相同脉冲重复频率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脉冲烧蚀率,为高效激光微孔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打孔 双脉冲 脉冲塑形 烧蚀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