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
吴晓娜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3
|
|
2
|
德国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 |
代百生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1
|
|
3
|
音乐课程编制中有关课程知识的几个理论问题的讨论 |
李渝梅
李方元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9
|
|
4
|
民间歌手研究的口述史模式——理论视角与方法 |
臧艺兵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
5
|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塔》中的东方情调诠释 |
代百生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1
|
|
6
|
布鲁纳“发现学习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
朱峰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9
|
|
7
|
论柯达伊音乐课程思想与实践 |
李方元
吴祖英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3
|
|
8
|
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钢琴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 |
詹艺虹
吴晓娜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0 |
27
|
|
9
|
中国音乐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其发展现状 |
赵沛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08 |
23
|
|
10
|
“字”“声”“腔”的审美特征与传“情”——“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新释 |
韩勋国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11
|
解读“功能音乐教育”——读书札记:关于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之一 |
李渝梅
李方元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2
|
论民族声乐之与时俱进——兼议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影响的几个阶段 |
蒋奕嫔
|
《科教文汇》
|
2006 |
19
|
|
13
|
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 |
韩勋国
庄虹子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4
|
当下多元化的中国合唱的美学品格 |
田晓宝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15
|
当下中国合唱概念的边界突破 |
田晓宝
邓畅
|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9
|
|
16
|
歌唱与钢琴伴奏和谐统一的二度创作 |
彭小玲
吴凡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17
|
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一体论 |
刘珂
佐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18
|
论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
熊念桃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08 |
18
|
|
19
|
中国风钢琴语境的拓荒者、先驱者——论老志诚20世纪30年代初的钢琴创作 |
吴晓娜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20
|
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
田晓宝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