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的原点:育人 被引量:277
1
作者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22,共8页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要义就在使教育回归到育人的原点上来。当代异化的教育背离了它的原点,失身为经济、政治的奴仆。教育的异化除存在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由于在思想上被基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所统治。实现教育的回归就要使教育真...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要义就在使教育回归到育人的原点上来。当代异化的教育背离了它的原点,失身为经济、政治的奴仆。教育的异化除存在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由于在思想上被基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所统治。实现教育的回归就要使教育真正站到人的立场上来,以人之生成、完善为基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的根本尺度,用人自我生成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原点 育人为本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生活哲学的教育观 人的立场
下载PDF
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 被引量:242
2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4,42,共5页
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变异为征服、占有世界的工具。而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只在使人成为人,因此它被边缘化。当代在“道德的名义”下唯一可资利用... 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变异为征服、占有世界的工具。而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只在使人成为人,因此它被边缘化。当代在“道德的名义”下唯一可资利用的价值就是用道德规范和规则去把人组装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大机器上,道德教育就蜕变为注入规范、规则的外在化教育。道德之知本是一种实践之知,当代的道德教育却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走上了一条唯知识化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
原文传递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被引量:243
3
作者 冯建军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6年第11期25-29,共5页
本文以西方和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不同取向,提出我们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应然取向;分析了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框架,并就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渗透式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 本文以西方和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不同取向,提出我们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应然取向;分析了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框架,并就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渗透式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提出了生命教育实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取向 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 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下载PDF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 被引量:211
4
作者 冯建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共10页
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 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融合",建构一个有机整体。为此,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确立全方位的教育观,实施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活动,推进与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下载PDF
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 被引量:196
5
作者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1,29,共7页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作出反应。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作出超乎现实的追求,正是人的特性。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存在是:把超越和创...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作出反应。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作出超乎现实的追求,正是人的特性。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存在是:把超越和创造作为生活取向、能对现存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具有自我超越意识和能力的人。当今的教育是一种病态性适应的教育,它背离了超越性的期待,把学生紧紧捆绑在应试等不合理教育体制之中。面对这种病态的教育,我们每个当事者都不能违避道德上的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性 超越性的存在 教育的期待 病态适应 道德问责
下载PDF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 被引量:157
6
作者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6,37,共9页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从德育课程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它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新课程认为,道德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它存在...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从德育课程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它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新课程认为,道德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它存在的基本形态,“人应当如何生活?”是道德的基本提问。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们建构有道德的生活。二、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新课程认为,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们不断丰富、提升、反思他们的生活经验的过程。德育课程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是经验课程。三、在学习观上,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进行学习,课程中的互动表现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学习者与教材等的对话,学习者自我经验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存在 形态知识 道德生活 道德唯知识论 生活经验论 单向认知 多向互动
下载PDF
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被引量:152
7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5,共5页
人的"神化"和"物化"曾是道德教育的指向。教育要使人成为人,是人性的觉醒和教育的回归。实践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具有实践本性的人之生成是道德教育之指向。"做"才能成人,人要"成为人",必须学... 人的"神化"和"物化"曾是道德教育的指向。教育要使人成为人,是人性的觉醒和教育的回归。实践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具有实践本性的人之生成是道德教育之指向。"做"才能成人,人要"成为人",必须学习"做人",必须讲究"做人之道"。生活论意义中的"成人之道",是使道德从远离人的存在和生活世界的抽象理性的规范体系重新回归为人类生存的自觉意识,它所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立的是人的生活原则和根本方向。走上道德所铺设的成人之道,偶然的人才可能转化为必然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实践性 人性观
原文传递
制度伦理与制度“善” 被引量:149
8
作者 高兆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52,共12页
制度伦理是当代中国语境下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制度伦理既不是什么"制度的伦理化",也不是什么"伦理的制度化",而是对制度的伦理分析。其核心是揭示制度的伦理属性及其伦理功能,其主旨是指向"什么是善的制... 制度伦理是当代中国语境下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制度伦理既不是什么"制度的伦理化",也不是什么"伦理的制度化",而是对制度的伦理分析。其核心是揭示制度的伦理属性及其伦理功能,其主旨是指向"什么是善的制度"、"一个善的制度应当是怎样的"、"何以可能"、"有何伦理价值"等问题。对于制度"善"的伦理思考,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基本与非基本制度相统一的立场,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制度伦理 制度善
原文传递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27
9
作者 冯建军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9-44,共6页
一、立德树人的提出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立德树人”,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 一、立德树人的提出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立德树人”,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想道德教育 路径 代内 文化知识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原文传递
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 被引量:112
10
作者 冯建军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当今,生命教育是学校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但如何开展,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生命教育不应该只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而应该指向人的整体发展,成为全人教育;生命教育... 当今,生命教育是学校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但如何开展,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生命教育不应该只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而应该指向人的整体发展,成为全人教育;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学科渗透式的,而应该独立设置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不应该以知识逻辑组织,而应该以活动来组织,成为综合活动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全人教育 学科渗透 综合活动课程
下载PDF
道德情感教育初论 被引量:87
11
作者 朱小蔓 梅仲荪 《思想.理论.教育》 2001年第10期28-32,共5页
●像钢琴家熟悉每一个琴键那样去了解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在尊重中培养自信,在关爱中得到健康成长●把握最佳时机,创设最佳教育环境。
关键词 学校 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结构 责任感教育
原文传递
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 被引量:85
12
作者 冯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6-90,共5页
主体间性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教育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必须置于主体间性的视域中进行考察。主体间性要求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学生既是占有教育内容的主体,具有主体性,... 主体间性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教育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必须置于主体间性的视域中进行考察。主体间性要求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学生既是占有教育内容的主体,具有主体性,又是师生交往的主体,具有主体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教育过程
下载PDF
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 被引量:90
13
作者 刘晓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5,共8页
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艺术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儿童文化现象最重要的特征是古而常青的特征:它有悠远历史但却是从... 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艺术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儿童文化现象最重要的特征是古而常青的特征:它有悠远历史但却是从头开始生长的,是复演的又是创新的,它是新与旧的和谐统一,它是历史与现实、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可以在互补与互哺中相得益彰:一方面,儿童的成长是依赖于成人的;另一方面,儿童清纯朴素的天性又对成人的心灵和文化具有反哺的功能。成人文化和儿童文化可以而且应当在互补与互哺中共同成长相互拯救,只有如此人类才能拥有更为美好更为文明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成人文化 互补 互哺
下载PDF
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 被引量:100
14
作者 冯建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1,共4页
考察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往的生命教育多是应对社会危机的产物,带有工具性和偶然性。生命教育应该基于生命的完整需要,致力于生命的统整,去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生... 考察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往的生命教育多是应对社会危机的产物,带有工具性和偶然性。生命教育应该基于生命的完整需要,致力于生命的统整,去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统整 自然生命 社会生命 精神生命
下载PDF
从主体间性、他者性到公共性——兼论教育中的主体间关系 被引量:96
15
作者 冯建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130,共8页
公共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实现公共性,并非要消灭个人主体性,而是以个人主体性为前提。但个人主体性必须超越"唯我论",走向主体间性和他者性。主体间性中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实现了对主体性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超越,他者... 公共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实现公共性,并非要消灭个人主体性,而是以个人主体性为前提。但个人主体性必须超越"唯我论",走向主体间性和他者性。主体间性中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实现了对主体性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超越,他者性中他者的绝对差异性、"面对他者"的责任实现了对主体间的同一性和互惠性的超越。正是由于他者性,构筑了具有差异性的主体共生体,实现了主体间的共在、共生、共享。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是实现公共性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不同环节中,教育中主体间的关系也呈现为不同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他者性 公共性 主体教育
原文传递
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被引量:92
16
作者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共8页
师生关系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关系。在主体性视野中,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象化关系。主体间性超越师生的对象化关系,走向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这是师生关系认识和实践的进步。但它仍以主体的"为我性"为根基,外在主体间性... 师生关系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关系。在主体性视野中,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象化关系。主体间性超越师生的对象化关系,走向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这是师生关系认识和实践的进步。但它仍以主体的"为我性"为根基,外在主体间性反映的是主体间的利益互惠关系,内在主体间性反映的是主体间的精神同一性。列维纳斯对主体间性提出了批判,他以"他者"来界定"自我",他者是绝对的差异性,自我是作为他者的自我,自我是具有为他性的主体。在他者性的视域中,师生关系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学生作为他者,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发展负有无限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他者性 师生关系
原文传递
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 被引量:75
17
作者 鲁洁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共6页
自我超越是人的生存本性。生活意义的超越是自我超越的基本涵义。自我超越的可能存在于人的两重化结构之中。引导人的自我超越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我可能是什么"是教育要促使人永远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良心的召回是当代教育所... 自我超越是人的生存本性。生活意义的超越是自我超越的基本涵义。自我超越的可能存在于人的两重化结构之中。引导人的自我超越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我可能是什么"是教育要促使人永远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良心的召回是当代教育所面对的历史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超越 生活意义 人的两重化 可能的我 良心
原文传递
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 被引量:82
18
作者 冯建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40,共8页
道德是人的双重生命和双重存在方式的需要,它寓于生命之中。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和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生命教育是生命整全的教育,因此,它必须超越生... 道德是人的双重生命和双重存在方式的需要,它寓于生命之中。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和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生命教育是生命整全的教育,因此,它必须超越生命与道德的对立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割裂,以生命教育整合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建构道德的生命教育。道德的生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以道德的内容和手段,引导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丰盈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生命 生命教育 道德教育 道德的生命教育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抉择 被引量:68
19
作者 冯建军 傅淳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0,共6页
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指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对话意识,倡导... 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指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对话意识,倡导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目的在于以和谐文化,实现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和谐文化 道德教育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后疫情时期重构教育新常态 被引量:76
20
作者 冯建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一场疫情,既是灾难,又是机遇,它改变了教育的常态。后疫情时期,我们需要在反思疫情之前的“常态”和疫情中的“非常态”基础上,全面地重构后疫情时期教育的“新常态”。在教育目标上,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只关注认知的学习,不仅要学会认... 一场疫情,既是灾难,又是机遇,它改变了教育的常态。后疫情时期,我们需要在反思疫情之前的“常态”和疫情中的“非常态”基础上,全面地重构后疫情时期教育的“新常态”。在教育目标上,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只关注认知的学习,不仅要学会认知,而且要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在教育内容上,从只关注学科知识,转变为关注生活知识,尤其是关注直接和间接保全自己生命的生活知识;在教育形态上,改变单一的学校教育,重视非学校教育的因素,从学校化社会逐步走向学习化社会;在学校组织形式上,改变学校间封闭的、孤立的状态,建立学校间的虚拟联合体,共同开发、汇聚、享用教育资源,共同探讨、交流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既要看到线上教学的便利,又要看到线下教学的不可替代性,逐步推进建立线下线上混合、融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期 教育 新常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