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心快度区鉴别粒子的平均横动量
1
作者 谢浈 李景行 +6 位作者 郑华 张文超 朱励霖 刘星泉 谭志光 周代梅 Bonasera Aldo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8-111,共14页
末态粒子的平均横动量T>是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的一个重要观测量.它反映了软质强子的特性和热核物质的性质,对其研究有助于获取碰撞系统的演化信息与规律.基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的STAR、PHENIX实验组和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末态粒子的平均横动量T>是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的一个重要观测量.它反映了软质强子的特性和热核物质的性质,对其研究有助于获取碰撞系统的演化信息与规律.基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的STAR、PHENIX实验组和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ALICE实验组提供的金核-金核(Au+Au)和铅核-铅核(Pb+Pb)碰撞中心快度区实验数据,唯象公式能很好地描述不同碰撞能量下,鉴别粒子平均横动量T>随碰撞中心度、每核子对的平均碰撞次数、每核子对平均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赝快度密度及每次碰撞平均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赝快度密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鉴别粒子平均横动量T>与碰撞中心度呈线性关系,而与每核子对的平均碰撞次数2N_(coll)/N_(part)、每核子对平均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赝快度密度2/N_(part)dN_(ch)/dη及每次碰撞平均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赝快度密度1/N_(coll)dN_(ch)/dη呈幂律关系.同时,发现鉴别粒子平均横动量T>与碰撞中心度以及每核子对的平均碰撞次数唯象公式中的拟合参数与碰撞能量呈现非常好的幂律函数关系.因此,碰撞中心度及每核子对的平均碰撞次数是研究鉴别粒子平均横动量的优选物理量.本文结果可用于对实验上在其他碰撞能量下鉴别粒子平均横动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平均横动量 鉴别粒子 中心快度区
下载PDF
硅像素探测器X射线探测效率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军 杨晨飞 +3 位作者 李胜泰 袁强 金恺 孙向明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3-18,40,共7页
X射线探测器经历了气体探测器和闪烁体探测器时代,进入了半导体探测器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探测器,硅像素探测器具有分辨率好、探测效率高、时间响应快、功耗低等特点。为了研究硅像素探测器X射线探测效率,设计了一套X射线探测系... X射线探测器经历了气体探测器和闪烁体探测器时代,进入了半导体探测器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探测器,硅像素探测器具有分辨率好、探测效率高、时间响应快、功耗低等特点。为了研究硅像素探测器X射线探测效率,设计了一套X射线探测系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分别测试了4.51、5.41、6.40、8.05 keV共4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的探测效率。后期进行了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到4种不同能量X射线正面入射时探测效率分别为53.00%、51.56%、40.65%和29.91%。该实验研究为寻找高探测效率的X射线探测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硅像素探测器 探测效率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相变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寓翔 李炜 +5 位作者 申建民 王艳阳 庹奎 徐点 陈向娜 马飞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7-150,共14页
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强大的数据分类和图形识别功能,在统计物理尤其是相变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主要相变模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的背景知识,及应用在平衡相变中的... 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强大的数据分类和图形识别功能,在统计物理尤其是相变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主要相变模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的背景知识,及应用在平衡相变中的开创性工作.其次,以一个典型的非平衡相变模型——有向逾渗为例,详细介绍了课题组运用监督、无监督和半监督学习在相分类、临界点预测、临界指数测量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接着阐述了机器学习算法在量子多体、软物质物理以及高能物理等领域中相变研究的相关工作.最后进行了相应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相变 非平衡相变
原文传递
P级计算中心集群资源开放共享实践
4
作者 李胜泰 刘军 +2 位作者 袁强 宋子轩 罗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267,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研究对GPU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与研究所纷纷建立高性能计算中心。因缺少专职管理人员、服务器种类多样化,存在计算资源利用率不高、闲置等问题。某高校计算中心通过搭建三套独立的网络管理服务器,配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研究对GPU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与研究所纷纷建立高性能计算中心。因缺少专职管理人员、服务器种类多样化,存在计算资源利用率不高、闲置等问题。某高校计算中心通过搭建三套独立的网络管理服务器,配置支持调度异构资源的SLURM任务提交系统,整合不同计算资源做好开放共享。通过长期实践,集群运行稳定,整体资源利用率接近100%,在充分利用所有计算资源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使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U 计算中心 开放共享 SLURM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快速瞬态响应的LDO电路
5
作者 刘佳佳 叶庆文 杨苹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3-438,共6页
CEE实验中的束流探测器上集成了大量像素传感器芯片,为了给这些芯片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针对硅像素芯片对供电电路小面积和低功耗的高要求,在国产GSMC 130 nm CMOS工艺中,实现了一种由单个密勒电容补偿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 R... CEE实验中的束流探测器上集成了大量像素传感器芯片,为了给这些芯片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针对硅像素芯片对供电电路小面积和低功耗的高要求,在国产GSMC 130 nm CMOS工艺中,实现了一种由单个密勒电容补偿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 Regulator,LDO)电路。提出的基于翻转电压跟随(Flipped Voltage Follower,FVF)结构的LDO采用小尺寸晶体管,在负载电流快速变化时能实现高稳定性、快速瞬态性能和低功耗,且不需要片外电容。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负载电流为20 mA时能驱动0~100 pF的容性负载,此时线性调整率为3.3 mV/V,静态电流为8.5μA,版图的面积仅为103.5μm×95.2μm,适用于高度复杂的探测器系统芯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E 读出电子学 翻转电压跟随器(FVF)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
原文传递
前端电子学系统电流监测电路误差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凡 王东 +1 位作者 黄光明 周代翠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720,共4页
对ALICE/PHOS前端电子学(FEE)系统电流监测电路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FEE板电流监测电路测量结果存在比较大的离散性,而这为电流门限的设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对FEE电流监测电路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定量分... 对ALICE/PHOS前端电子学(FEE)系统电流监测电路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FEE板电流监测电路测量结果存在比较大的离散性,而这为电流门限的设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对FEE电流监测电路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定量分析被测电流对采样电阻阻值的灵敏度,找出了此前电流测量结果离散性比较大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电子学系统 电流监测电路 测量误差 灵敏度
下载PDF
第8届LHC高横动量物理国际学术会议
7
作者 周代翠 王新年 +2 位作者 王群 王恩科 殷中宝 《国际学术动态》 2013年第5期51-52,共2页
2012年10月21-24日,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国高科技中心(CCAST)、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联合资助下,第8届LHC高横动量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 PT Physics at LH... 2012年10月21-24日,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国高科技中心(CCAST)、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联合资助下,第8届LHC高横动量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 PT Physics at LHC)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横动量 LH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物理 华中师范大学 WORKSHOP
下载PDF
ALICE/PHOS前端电子学板基线漂移和能量分辨率研究
8
作者 冯伟 宋子轩 +3 位作者 王东 张凡 周代翠 黄光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0,25,共4页
ALICE/PHOS实验控制单元由RCU升级为SRU,实现更稳定的远距离点对点控制读出以及每块前端电子学板20MB/s的读出速率。结合新研制生产的90块前端电子学板在SRU系统下的测试结果,着重分析了SRU读出控制方式以及电子学板信号链路的测试结果... ALICE/PHOS实验控制单元由RCU升级为SRU,实现更稳定的远距离点对点控制读出以及每块前端电子学板20MB/s的读出速率。结合新研制生产的90块前端电子学板在SRU系统下的测试结果,着重分析了SRU读出控制方式以及电子学板信号链路的测试结果,评估了基线漂移的影响并由大量测试结果表明,现行设计的前端电子学板满足电子噪声小于5MeV的能量分辨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U 读出控制 基线漂移 能量分辨率
下载PDF
ALICE实验内径迹系统探测器升级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彪 张李昂 +10 位作者 邓文静 刘军 张文靖 柳东海 谭亚蕾 王亚平 孙向明 殷中宝 周代翠 黄光明 许怒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4-741,共8页
大型重离子对撞实验(A Large heavy-Ion Collision Experiment,ALICE)按计划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的第二次停机(2019—2021)期间进行探测器升级工作。为了对强相互作用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 大型重离子对撞实验(A Large heavy-Ion Collision Experiment,ALICE)按计划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的第二次停机(2019—2021)期间进行探测器升级工作。为了对强相互作用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的性质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作为升级计划中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把ALICE实验现有的内径迹系统探测器(Inner Tracking System,ITS)全面升级为基于单片有源像素传感器(Monolithic Active Pixel Sensor,MAPS)技术的硅像素探测器(习惯称之为ITS2),并在Run3和Run 4期间采集更多的铅核-铅核碰撞数据。新的ITS2共由7层(内3层,中间2层和外2层)探测桶面组成,共由24000余片尺寸为3cm×1.5cm的MAPS硅像素芯片(该芯片称之为ALPIDE)构成,有效探测面积达10m^(2),共约120亿像素。ALPIDE芯片厚度为50μm,单个像素的尺寸是27μm×29μm,该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空间分辨率和高速读出等特点。ITS2将使ALICE探测器在测量极低横动量粒子时具备优异的探测效率和碰撞参数分辨率,同时也使ALICE探测器适应于LHC高束流亮度环境。目前ITS2的探测器模块量产和测试已于2019年完成,并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洁净室完成了7层桶面的组装与安装,于2020年完成试运行测试。2021年1月启动ITS2在ALICE探测器中的安装与试运行工作,计划于2021年5月底完成ITS2的安装与测试。本工作将对ALICE/ITS2的探测器结构、ALPIDE芯片和升级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 ALICE 内径迹系统探测器 单片有源像素传感器 试运行
原文传递
基于MFC的网络串口服务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政涛 夏应清 +3 位作者 余笑 叶亮 田翠 冯飞飞 《信息技术》 2018年第7期154-158,161,共6页
文中基于MFC开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103通信规约的网络&串口服务器。本服务器用于管理嵌入式下位机设备,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分为网络服务器的搭建、串口服务器的搭建以及103通信规约的实现三部分。网络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网... 文中基于MFC开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103通信规约的网络&串口服务器。本服务器用于管理嵌入式下位机设备,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分为网络服务器的搭建、串口服务器的搭建以及103通信规约的实现三部分。网络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网络通信接收下位机传送过来的数据,对下位机的当前状态进行实时的显示以及对返回的数据进行解析、查看和处理。串口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串口通信接收下位机传送过来的数据并进行相似操作。两种服务器都既可以单独运行又可以相互配合且都是基于103通信规约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103通信规约 TCP/IP服务器 串口通信 网络通信
下载PDF
核环境中的多重散射和能量损失
11
作者 代巍 邢宏喜 +2 位作者 张本威 王恩科 王新年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8-67,共20页
当快速部分子在核介质中传播时会和介质中的其他部分子发生多重散射,从而导致横动量展宽效应以及喷注淬火效应.本文综述了基于微扰QCD高扭度因子化计算核环境中部分子横动量展宽的最新进展,讨论了高扭度展开框架下的部分子能量损失计算... 当快速部分子在核介质中传播时会和介质中的其他部分子发生多重散射,从而导致横动量展宽效应以及喷注淬火效应.本文综述了基于微扰QCD高扭度因子化计算核环境中部分子横动量展宽的最新进展,讨论了高扭度展开框架下的部分子能量损失计算及其在RHIC和LHC上高能核碰撞中领头强子产生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扭度-4过程的次领头阶计算,论证了核环境中双重散射的QCD因子化定理,证明了核介质性质的普适性并推导出了核介质性质的QCD演化方程,发现RHIC和LHC质子-原子核碰撞中向后快度区强子产生的核增强现象可被解释为非相干双重散射效应.进一步给出了高扭度展开框架下部分子能量损失效应对高能核核碰撞中大横动量强子谱产生的次领头阶数值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π0,η,ρ0,?, KS0和ω等领头介子的产额及其核修正因子,讨论了不同领头强子的产额比,通过对核修正因子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来抽取喷注输运参数,发现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领头强子谱的压低需要同时考虑初始喷注谱、能量损失机制和真空部分子碎裂函数这三个部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散射 喷注淬火 横动量展宽
原文传递
应用光核反应计算μ原子中的核极化效应
12
作者 计晨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5-610,共6页
近年来,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的CREMA合作组通过测量μ氢原子兰姆位移显著提升了质子半径的测量精确度。然而这一新实验结果与已知质子半径标准值(CODATA)相差5.6个标准差,被称为质子半径之谜,受到众多物理学家的关注。受此启发,CREMA合... 近年来,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的CREMA合作组通过测量μ氢原子兰姆位移显著提升了质子半径的测量精确度。然而这一新实验结果与已知质子半径标准值(CODATA)相差5.6个标准差,被称为质子半径之谜,受到众多物理学家的关注。受此启发,CREMA合作组在不同的μ原子中展开了一系列兰姆位移光谱的测量实验。他们计划从这些μ原子的测量中得到轻核(包括^(2,3)H,^(3,4)He)的电荷半径。除了对光谱测量精度的要求外,轻核半径的实验精度当前仍被一项理论输入量限制:核极化效应对μ原子光谱的修正。核极化效应体现了μ子与原子核进行双光子交换中对核的虚激发,进而对μ原子能谱产生高阶修正。因此,这一效应与光核反应以及康普顿散射直接相关。核极化效应对兰姆位移的修正可通过计算光核吸收截面以及虚光子康普顿振幅的求和规则而得到。本工作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核结构计算方法,研究了μ原子中的核极化效应。通过结合现代核力模型与超球简谐基展开多体方法,计算了一系列与核极化相关的光核反应及康普顿散射求和规则。这一理论研究为从μ原子光谱测量中对核半径的精确提取提供了关键性的理论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半径之谜 核极化效应 光核反应 第一性原理计算
原文传递
基于Android的智能库房监控系统
13
作者 曾怡 张国平 +3 位作者 冯飞飞 汪纯云 王宇飞 朱毅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年第11期239-243,共5页
针对目前库房安全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在Android移动设备上使用的智能库房监控系统。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SQL Server数据库的设计、服务器的搭建和客户端的开发。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库房监控中... 针对目前库房安全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在Android移动设备上使用的智能库房监控系统。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SQL Server数据库的设计、服务器的搭建和客户端的开发。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库房监控中各传感器状态数据以及用户登录的认证数据。用户通过认证登录系统后,服务器实时查询数据库中最新的设备状态,并回传至客户端,在客户端界面展示出来。除此之外,系统还具备远程控制模块,可以远程控制库房中各设备的工作状态。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各项功能运行正常,实现了实时查看和远程控制库房设备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控 库房 客户端 服务器 安卓 SQL SERVER
原文传递
基于SOI工艺的自刷新检纠错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14
作者 陈俊磊 高超嵩 +1 位作者 孙向明 杨文伟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7期10-16,共7页
对一种自刷新检纠错电路(EDAC)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应用于单字节写操作SRAM中,提高了SRAM抗单粒子翻转效应(SEU)性能。EDAC采用hamming(12,8)编译码,实现"纠一检一"功能,数据宽度为32 bit的SRAM的EDAC由4组hamming(12,8)编译... 对一种自刷新检纠错电路(EDAC)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应用于单字节写操作SRAM中,提高了SRAM抗单粒子翻转效应(SEU)性能。EDAC采用hamming(12,8)编译码,实现"纠一检一"功能,数据宽度为32 bit的SRAM的EDAC由4组hamming(12,8)编译码电路组成,实现单字节操作,同时最多可纠4 bit错误。外围逻辑电路将EDAC电路纠错后的正确数据回写到SRAM对应的地址中,实现刷新功能,减少了SRAM的错误累积。同时,利用了Synopsys公司的EDA数字综合工具design compiler和Cadence公司数字后端工具Encounter在130nm Silicon-On-Insulator(SOI)工艺上进行设计,并结合SRAM的verilog模型使用Cadence公司的仿真工具NClaunch仿真验证了该EDAC电路的可行性。SOI工艺具有很好的抗辐射效果,也增强了EDAC的抗SEU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可靠性 Hamming码 单字节写操作 检纠错电路 自刷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