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湾浮游动物群落与水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备 吴健平 +2 位作者 唐静亮 胡颢琰 王婕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0-175,共6页
关键词 浮游动物群落 水团 杭州湾海域 卫星遥感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与因素分解 被引量:160
2
作者 邓吉祥 刘晓 王铮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在研究近16 a(1995—2010年)中国八大区域碳排放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经济发展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探讨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结果表明:①... 在研究近16 a(1995—2010年)中国八大区域碳排放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经济发展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探讨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结果表明:①八大区域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东北、京津和东部沿海地区碳排放比重逐年下降,其它地区正好相反或维持不变;③经济发展效应对碳排放有最强正影响,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有最强负影响;④人口规模效应对包含直辖市的区域碳排放有较大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效应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碳排放正效应弱于其它地区,能源强度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活跃地区的碳排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效应受宏观经济形式与能源政策影响,对碳排放的影响有较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区域差异 LMDI
原文传递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31
3
作者 朱良峰 潘信 吴信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832,共5页
三维地学模拟是三维地质信息GIS可视化的核心内容。基于基础GIS软件平台MAPGIS,利用功能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开发平台MAPGIS-TDE,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MAPGIS-TDE包括MAPGIS内核模块、MAPGIS-TDE基础平台、M... 三维地学模拟是三维地质信息GIS可视化的核心内容。基于基础GIS软件平台MAPGIS,利用功能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开发平台MAPGIS-TDE,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MAPGIS-TDE包括MAPGIS内核模块、MAPGIS-TDE基础平台、MAPGIS-TDE构建平台和基于MAPGIS-TDE的应用系统等4个层次。基于MAPGIS-TDE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分为地质数据管理、二维地质分析、地质断面处理、地质结构建模和地质属性建模等5大功能模块。系统实现时,将空间数据库划分为基础地理图形库、区域地质数据库、工程地质数据库、水文地质数据库、地球物理数据库、地球化学数据库等6类。该系统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地质数据管理、三维地质建模以及模型的可视化功能,还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分析、设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可视化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信息系统 地质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141
4
作者 舒松 余柏蒗 +1 位作者 吴健平 刘红星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6,共8页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成区的提取。目前主要存在4类提取方法:经验阈值法、突变检测法、统计数据法和较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空间比较法。以上海为例,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夜间灯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4种方法完成了...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成区的提取。目前主要存在4类提取方法:经验阈值法、突变检测法、统计数据法和较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空间比较法。以上海为例,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夜间灯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4种方法完成了城市建成区的提取。通过对不同年份数据提取结果的比较,证明了相同的灰度分割阈值对不同年份的夜间灯光数据中不存在通用性;在对2003年夜间灯光数据的提取中,4类方法所得结果精确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统计数据法、突变检测法、经验阈值法和较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空间比较法,相对误差分别为1.3%、2.1%、5.1%和11.2%,在对4种方法的便捷性和可实现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后,使用突变检测法完成了上海市2000-2006年城市建成区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DMSP/OLS 城市建成区 阈值分割 上海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量:117
5
作者 鲁凤 徐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51,80,共9页
运用GIS技术与空间统计分析的综合集成方法,对1978-2001年间全国各省区人均GDP的格局及其空间动态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完善的ESDA方法,包括MoranⅠ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等,来揭示1978-2001年间全国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的空... 运用GIS技术与空间统计分析的综合集成方法,对1978-2001年间全国各省区人均GDP的格局及其空间动态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完善的ESDA方法,包括MoranⅠ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等,来揭示1978-2001年间全国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以有效地认识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空间联系的结构,认识其内在规律性及其动态演变过程,并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成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统计分析 中国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碳源汇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7
6
作者 马晓哲 王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898-5907,共10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既可能成为碳源,也可能是碳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及区域尺度上森林、草地和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森林砍伐后向草地和农田的转化发...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既可能成为碳源,也可能是碳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及区域尺度上森林、草地和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森林砍伐后向草地和农田的转化发挥碳源的作用,在毁林碳排放中占主导地位,其中热带地区森林转变为农田和草场的碳排放均高于温带和北方森林。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可促进森林的碳贮存,如退耕还林、改善森林管理等。各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贮存碳的潜力存在显著差别,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而干旱地区减少碳排放的空间相对较少。开垦活动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最主要的人类活动,草地转变为农田伴随着土壤碳的流失。森林或草场转变为农田的过程伴随着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减少,生态系统碳储量降低,因此它是一个碳排放的过程。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农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也是一个碳排放的过程。当前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遥感观测和遥感模型、统计估算、生态系统模型以及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模型的耦合。研究方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观测统计方法,降低数据中的不确定性;完善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模型的耦合研究;建立多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综合技术方法体系;开展碳减排目标下土地利用最优化布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 碳源 碳汇 模型
下载PDF
200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NPP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2
7
作者 陈舒婷 郭兵 +6 位作者 杨飞 韩保民 范业稳 杨潇 何田莉 刘悦 杨雯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11-2527,共17页
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植被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引入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和探讨200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NPP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并定量区分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 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植被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引入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和探讨200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NPP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并定量区分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研究发现:(1)200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NPP年均值总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在年际变化方面,近16年植被NPP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在2005年出现上升陡坡,并在2005—2015年表现为高位波动的态势。(2)青藏高原植被NPP增加区(变化率>10%)主要集中于三江源地区、横断山区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那曲地区的中东部,而植被NPP减小区(变化率<-10%)则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和阿里高原。(3)近16年青藏高原植被NPP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表明西南部植被NPP在增量和增速上大于东北部。(4)青藏高原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地区差异显著,其中植被NPP与降水显著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流域中下游,而植被NPP与气温显著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藏南地区、横断山区北部、青藏高原中部和北部。(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青藏高原植被NPP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在空间上呈现"四线—五区"的格局。研究成果能够为揭示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重心模型 驱动机制 全球变化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地质断层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方法与实现技术 被引量:62
8
作者 朱良峰 潘信 +1 位作者 吴信才 刘修国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04-2017,共14页
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地质断层三维可视化构模的原理、方法及实施过程.针对地质断层三维构模的特点与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边界表示、面向地质实体并兼顾拓扑关系的三维矢量数据模型,以有效地组织和描述包含断层的复杂地质体几何结构模型.... 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地质断层三维可视化构模的原理、方法及实施过程.针对地质断层三维构模的特点与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边界表示、面向地质实体并兼顾拓扑关系的三维矢量数据模型,以有效地组织和描述包含断层的复杂地质体几何结构模型.提出了断层与地层的统一构模技术,给出了在其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如断层面的推演拟合、地层层面重构、断层与地层的交切处理与局部重构)的解决方案.基于断层的属性、断层数据所反映的断层面的特征和质量,应用3种方法来拟合断层面.在地层层面重构时,考虑到了断层面在地层面网格加密、插值时的约束和屏蔽作用,实现了具有多值面的逆断层网格生成技术.应用三角网切割算法TRICUT来实现断层与地层的交切处理.通过北京奥运公园场区基岩地质模型中的断层构模实例验证了这些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三维地质建模 复杂地质体 地质断层 地层 断层数据
下载PDF
山东省气候变化及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4
9
作者 廉丽姝 《气象科技》 2005年第1期73-76,86,共5页
根据山东省 196 1~ 2 0 0 0年气象与粮食产量资料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①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山东省气候有变暖和变干的趋势 ,各季节中 ,变暖趋势最明显的是冬季 ,变干表... 根据山东省 196 1~ 2 0 0 0年气象与粮食产量资料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①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山东省气候有变暖和变干的趋势 ,各季节中 ,变暖趋势最明显的是冬季 ,变干表现最突出的是夏季 ;②气温和降水是造成山东省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 ,在“暖干”气候背景下 ,气温与气候产量为负相关 ,降水量与气候产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 ;③农业自然灾害是造成粮食单产产生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业 山东 粮食单产 自然灾害 趋势 影响 变暖 气候变化 气候背景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差异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滕丽 王铮 蔡砥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3,共5页
旅游需求分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需求差异分析有利于认识旅游市场特征。本文认为差异问题可以转化为分类问题 ,于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Kohonen网络对中国 39个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分类 ,然后考虑了收入、旅游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区域... 旅游需求分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需求差异分析有利于认识旅游市场特征。本文认为差异问题可以转化为分类问题 ,于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Kohonen网络对中国 39个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分类 ,然后考虑了收入、旅游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区域旅游供给强度和交通条件 4个因素 ,对各个类型的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特征信息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到的认识是 :(1)从出游率和消费两方面衡量中国城市间居民的旅游需求的确存在类型差别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与人均收入有相关关系。 (2 )人均收入与旅游需求存在相关性 ,但是不同地区 (城市 )的人均收入只影响其部分旅游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差异 KOHONEN网络
下载PDF
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综述 被引量:45
11
作者 王喜 范况生 +1 位作者 杨华 张超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该模式将城市管理过程分为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该模式将城市管理过程分为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等环节,它采用的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等是对现代城市管理模式的极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城市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
下载PDF
SketchUp构建GIS三维模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马素颜 吴健平 +1 位作者 周美娟 胡天硕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9年第Z1期38-40,共3页
Google SketchUp软件是智能化建模系统的工具集合,简化了建模工作。通过对SketchUp中三维模型创建及在传统GIS软件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可大大减少和丰富3DGIS中三维建模的工作量。本文从SketchUp的建模技术、各地理要素的建模方法以及模型... Google SketchUp软件是智能化建模系统的工具集合,简化了建模工作。通过对SketchUp中三维模型创建及在传统GIS软件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可大大减少和丰富3DGIS中三维建模的工作量。本文从SketchUp的建模技术、各地理要素的建模方法以及模型应用于GIS的方法等入手讨论SketchUp中数据转换方法,以将这一可视化工具与GIS软件结合起来,为3DGIS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GIS GOOGLE SKETCHUP 建模
原文传递
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经验模型: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8
13
作者 孙美淑 李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4,共16页
气候舒适度表征了人体在外界气象环境综合作用下感觉舒适或不舒适的程度,其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旅游活动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度假旅游地的发展意义深远。气候舒适度研究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上百个评价模型,总体上可... 气候舒适度表征了人体在外界气象环境综合作用下感觉舒适或不舒适的程度,其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旅游活动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度假旅游地的发展意义深远。气候舒适度研究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上百个评价模型,总体上可划分为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这两个大类。虽然以热平衡方程为基础的机理模型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在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理论研究"中日趋主流,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经验模型仍在"实践应用"中占据着半壁江山。然而,由于缺乏对经验模型系统而细致的梳理,在大量"引入性"实践应用中,对模型适用条件的判别分析不足且对评估分级标准也缺乏针对性调整,制约了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文章力图从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现实局限和未来展望等视角,对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经验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研究为经验模型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整体图景,详细阐明了众多经典模型的起源背景、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并明确了这些模型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演进脉络;同时,研究在总结其应用领域和分析其现实局限的基础上,结合气候舒适度评价"经验-机理"的演化态势,进一步提出了融入热交换机理、发展专门化模型、制定针对性标准等3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旅游季节性 旅游气候学
下载PDF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喜 杨华 范况生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19,共3页
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将是21世纪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将是21世纪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子系统和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同时还包括城市网格化管理数据库、城市管理构建平台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等辅助部分。本文以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为例,说明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及系统运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城市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 东城区
下载PDF
基于RRM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4
15
作者 刘晓 苏维词 +2 位作者 王铮 黄一民 邓吉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8-256,共9页
以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在实地考察、历史资料考证和2007年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风险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风险单元,并选取5种生境类型、5类风险源和3种生态受体,以此计算该地区不... 以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在实地考察、历史资料考证和2007年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风险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风险单元,并选取5种生境类型、5类风险源和3种生态受体,以此计算该地区不同风险小区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风险值,并依据生态风险值的高低划分为4级.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落区内,风险等级随着土地出露水面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在海拔达到170m以上的消落区生态系统受到的伤害更大.作物种植等风险源对生物物种、生态系统等生态受体的作用是生态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其中,生物物种受到的风险最大,其次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生态风险评价 开县 相对风险模型(RRM)
原文传递
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脆弱性动态监测及驱动因子定量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郭兵 孔维华 姜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424,共13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特征(沙漠化、盐渍化、风力侵蚀、干旱等灾害严重)的基础上,引入极端气候灾害因子(指示气候变化)和大尺度景观格...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特征(沙漠化、盐渍化、风力侵蚀、干旱等灾害严重)的基础上,引入极端气候灾害因子(指示气候变化)和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干扰),构建了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13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重度脆弱状态;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西部局部地区则呈现"E"字型格局,该分布格局主要受西北内陆地区大气环流以及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貌影响;2000—2013年,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生态脆弱性呈现减小趋势,其生态脆弱性变化状况受气温、降水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研究成果可以为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遥感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极端气候
原文传递
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南通市为例 被引量:41
17
作者 魏超 叶属峰 +3 位作者 过仲阳 刘汉奇 邓邦平 刘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893-5904,共12页
借鉴"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控制力"概念模型,依据数据可获取性,构建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江苏省南通市海岸带为例,利用状态空间法开展研究区2005年、2008年和2009年综合承载力评估,五县(市)陆域... 借鉴"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控制力"概念模型,依据数据可获取性,构建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江苏省南通市海岸带为例,利用状态空间法开展研究区2005年、2008年和2009年综合承载力评估,五县(市)陆域、滩涂、海洋和区域的综合承载力基本处于可载状态,部分县(市)出现满载。从2005年至2009年,滩涂、海洋和区域综合承载力基本呈上升趋势,海门市海洋和区域的综合承载力上升分别为124.61%和142.98%;而陆域综合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如东县下降达22.42%。基于指标承载力贡献率分析,污染物及能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压力是影响综合承载力关键因子。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的评估与分析,可作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承载力 D—PSR—C 指标体系 状态空间法 发展阶段系数
下载PDF
多机器学习模型下逐小时PM2.5预测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42
18
作者 康俊锋 黄烈星 +2 位作者 张春艳 曾昭亮 姚申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95-1905,共11页
为了能及时、准确的估算出PM2.5浓度及污染等级,分别构建了K最邻近模型(KNN)、BP神经网络模型(BPNN)、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高斯过程回归模型(GPR)、XGBoos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RF)6个PM2.5浓度预测模型,选取江西省赣州市为实验区... 为了能及时、准确的估算出PM2.5浓度及污染等级,分别构建了K最邻近模型(KNN)、BP神经网络模型(BPNN)、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高斯过程回归模型(GPR)、XGBoos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RF)6个PM2.5浓度预测模型,选取江西省赣州市为实验区域,采用2017~2018年逐小时气象站数据、PM2.5浓度数据和Merra-2再分析数据开展PM2.5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缺少污染物观测数据时,利用能见度和气象因子等数据也能较好的预测PM2.5浓度.在PM2.5浓度预测精度方面,XGBoost模型最高,随机森林模型次之,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最差.6个模型的预测精度总体呈现冬季最高,秋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最低.XGBoost模型的PM2.5污染等级预测准确率高于其他模型,综合准确率达87.6%,并且XGBoost模型具有训练时间短,占用内存小等优点.XGBoost模型的变量重要性结果表明,能见度变量的重要性最高,相对湿度和时间变量次之.本研究可为环境部门准确预测、预报PM2.5浓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预测 能见度 机器学习 XGBoost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城市公园区位分配公平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例 被引量:38
19
作者 陈雯 王远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3-377,共5页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公平享用应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空间区位和空间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包含可达性、服务覆盖率、服务重叠率、和人均享有实际可达公园面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GIS-RS技术建立和...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公平享用应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空间区位和空间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包含可达性、服务覆盖率、服务重叠率、和人均享有实际可达公园面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GIS-RS技术建立和实施了公平性评价模型的算法流程.对上海外环线以内公园区位分配公平性的实证研究表明:模型估计的公园实际服务范围可以为解决空间分布的供需矛盾提供决策信息;公园服务覆盖率及服务重叠率指标可以为新建城市公园的合理布局提供有科学依据的政策性思考;模型从居民享有公平性角度计算了人均享有可达公园面积,能较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模型实现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区位分配 可达性 公平性
下载PDF
中国大陆1961-2010年间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被引量:40
20
作者 李山 孙美淑 +3 位作者 张伟佳 谭蕾 朱妮娜 王远飞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53-2070,共18页
气候舒适期作为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评价的一种时间标尺,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和旅游发展等意义深远。以"月"界定气候舒适期的传统研究因时间粒度较大,不利于全球变化下区域间横向和区域内纵向的比较和解析。根据中国大陆77... 气候舒适期作为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评价的一种时间标尺,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和旅游发展等意义深远。以"月"界定气候舒适期的传统研究因时间粒度较大,不利于全球变化下区域间横向和区域内纵向的比较和解析。根据中国大陆775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点1961-2010年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WEI)的组合模型策略对其"舒适"分级标准进行改进,在"天气舒适日数累加"这一以"天"为粒度的气候舒适期界定下,对中国大陆近50年来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开展分析。研究给出了中国大陆的年均气候舒适期数值及其季节分配,揭示了年均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及其季节性差异,探讨了50年来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演变及其季节性特点,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提供一种有关人居环境建设和人类活动适应的基础认识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 天气舒适日数 风效指数 温湿指数 旅游气候学 胡焕庸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