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病理类型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 被引量:88
1
作者 高丰 葛虓俊 +5 位作者 李铭 陈燕 吕凡真 滑炎卿 任庆国 齐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cT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中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97例cT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术前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 目的探讨cT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中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97例cT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术前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24例)、MIA组(39例)和IAC组(34例),对3组病灶的大小、三维比率、二维比率、实性成分大小、病灶密度、形状、边缘毛刺、边缘分叶、边界情况、内部空泡以及胸膜凹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浸润前病变均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多较清晰;MIA可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或混合密度的磨玻璃结节,也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多较清晰;IAC多为混合密度的磨玻璃结节,不规则形多见。从浸润前病变、MIA至IAC,病灶边缘毛刺、分叶,内部空泡及胸膜凹陷征的比率逐渐增高。MIA组与IAC组的病灶大小、实性成分大小、病灶密度、形状、边缘毛刺、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前病变组与MIA组的实性成分大小和病变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前病变和MIA、MIA和IAC组实性成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和0.814。结论综合分析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学形态特征,特别是病灶内的实性成分,可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肺部浸润前病变、MIA和IAC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磨玻璃结节
原文传递
经多层螺旋CT探讨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 被引量:79
2
作者 高丰 葛虓俊 +5 位作者 李铭 任庆国 齐琳 陈燕 吕凡真 滑炎卿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磨玻璃结节(GGN)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类型,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117例,共127个GGN(分为肺浸润性腺癌组68个、浸润前病变组15个、良性组44个)进行扫描,在横断面和MPR图像上观察GGN的分布、实性成分的含量及其... 目的研究磨玻璃结节(GGN)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类型,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117例,共127个GGN(分为肺浸润性腺癌组68个、浸润前病变组15个、良性组44个)进行扫描,在横断面和MPR图像上观察GGN的分布、实性成分的含量及其与支气管的关系。按照CT图像上病灶内实性成分所占比例将GGN分为3类,A类为纯GGN;B类为磨玻璃成分76%~99%的混合GGN;C类为磨玻璃成分50%~75%的混合GGN。将GGN与支气管的关系分为5型:Ⅰ型:支气管在GGN中被实性成分截断;Ⅱ型:支气管在GGN实性成分扭曲、扩张;Ⅲ型:支气管在GGN的磨玻璃区扭曲、扩张;Ⅳ型:支气管在磨玻璃区走形正常;Ⅴ型:支气管在病灶旁边绕行,未进入病灶内部。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X^2检验,当有理论数〈1或所得概率接近检验水平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算法检验;对GGN中磨玻璃成分及其与支气管类型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GGN与支气管关系的类型与其所在肺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性腺癌组、浸润前病变组及良性组P值均〉0.05)。(2)3组GGN与支气管是否存在关系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36.32,P〈0.01)。(3)GGN与支气管关系显示为Ⅰ型时,浸润性腺癌组、浸润前病变组及良性组分别为14、0、0个;Ⅱ型在3组中分别为25、0、3个;Ⅲ型在3组中分别为10、0、2个;Ⅳ型在3组中分别为8、1、12个;Ⅴ型在3组中分别为1、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性腺癌组以Ⅰ、Ⅱ型多见;浸润前病变组多与支气管无关系;良性组以Ⅳ、Ⅴ型多见。(4)CT图像上病灶内实性成分比例,A-C类分别为17、19、49个,病灶内磨玻璃成分含量与支气管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多发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甲状腺结节的能谱CT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铭 郑向鹏 +5 位作者 李剑颖 杨艳丽 肖立 许骅 沈云 滑炎卿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0-781,共2页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征象,约半数成人在影像检查中可发现甲状腺结节,其中约7%属于恶性,及时做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尤为重要。除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外,迄今尚无特异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明确结节的良恶性,但前者操作风险大...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征象,约半数成人在影像检查中可发现甲状腺结节,其中约7%属于恶性,及时做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尤为重要。除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外,迄今尚无特异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明确结节的良恶性,但前者操作风险大且假阴性率高,较难常规应用。目前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术前判断仍依赖于影像检查,包括超声、核医学、MRI、CT等,但特异性有限,甚至即使联合应用误判仍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CT 能谱 影像检查 良恶性 细针穿刺 检查手段 假阴性率
原文传递
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对肺腺癌术前CT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6
4
作者 葛虓俊 高丰 +4 位作者 李铭 陈燕 吕凡真 任庆国 滑炎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CT术前预判磨玻璃样肺腺癌病理类型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1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以手术病理又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性... 目的 探讨CT术前预判磨玻璃样肺腺癌病理类型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1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以手术病理又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AC).A组101例,在CT图像上测量病灶的大小、磨玻璃成分所占比例、病灶内实性成分的长径、最长径及大小,用来建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CT诊断标准.B组42例,评估上述CT诊断标准的准确性.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项诊断指标在浸润前组和MIA、MIA和IA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检验病灶大小、实性成分长径、最长径、大小及病灶磨玻璃成分所占比例与病理类型均存在相关性(P=0.000).通过绘制ROC曲线得浸润前组与MIA间各诊断指标的诊断价值中等(AUC在0.70 ~0.90);MIA与IAC间病灶大小和实性成分最长径的诊断价值中等(AUC在0.70~0.90),病灶实性成分长径、大小及磨玻璃成分所占比例诊断价值较高(AUC>0.90).将A组所得的诊断界值用于评估B组病灶的病理类型,经检验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标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大小、磨玻璃成分所占比例、病灶内实性成分的长径、最长径及大小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1.43%、76.19% 、90.05%、90.05%、88.10%.结论 术前CT检查可依据病灶内实性成分、磨玻璃成分所占比例及病灶大小评估病灶的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结节
原文传递
乳腺纤维腺瘤的3.0T MRI表现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伟 叶春涛 +2 位作者 嵇鸣 李蔚萍 卢晨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3.0T MRI表现,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21个病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病灶的MRI形态学特征、信号强度及动态增强特征。结果:所有病灶边界清晰,14个...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3.0T MRI表现,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21个病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病灶的MRI形态学特征、信号强度及动态增强特征。结果:所有病灶边界清晰,14个病灶可见分叶状改变,T2WI上11个病灶显示不完整的包膜,病灶内可见低信号分隔:T2WI显示4个,TIRM-T2WI显示10个,增强后显示11个。增强扫描示病灶强化均匀17个,不均匀4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为4种类型:Ⅰ型曲线17个,Ⅱ型曲线2个,Ⅳ型曲线2个。结论:清晰的边界、分叶状形态、不完整的包膜、无强化的内部间隔和持续均匀的强化是纤维腺瘤的MRI特征性表现,3.0T MRI能清晰地显示上述细微结构,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包膜
下载PDF
膀胱癌标本规范化处理和病理诊断共识 被引量:19
6
作者 肖立 +2 位作者 赵明 郭爱桃 滕晓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病理学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是决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处理和预后最重要的病理因素,规范化处理膀胱癌标本,并在病理报告中准确反映与治疗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的病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与男性生殖学组(筹)... 病理学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是决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处理和预后最重要的病理因素,规范化处理膀胱癌标本,并在病理报告中准确反映与治疗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的病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与男性生殖学组(筹)专家委员会召开专家会议,结合美国病理医师学会(CAP)、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国际泌尿疾病协会-欧洲泌尿协会(ICUD-EAU)以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对膀胱癌诊断和处理制订的方案和指南,经过广泛的专题研讨和深入交流,最终形成了能基本反映我国现阶段膀胱癌标本处理和病理诊断的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病理医师 病理报告 病理诊断 膀胱癌 标本处理 男性生殖 病理因素
原文传递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3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燕 崔自强 +4 位作者 王华 范德生 肖立 卢晨 殷于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4-849,854,共7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学分型、治疗方式及总生存期,寻找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70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2.9%。≤6...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学分型、治疗方式及总生存期,寻找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70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2.9%。≤60岁年龄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60岁年龄组;原发于胃的DLBCL(简称胃DLBCL)的总生存期显著高于其它结外或结内DLBCL;Ⅰ+Ⅱ期结外原发DLBCL预后显著好于Ⅲ+Ⅳ期,在结内原发DLBCL中,这种优势不显著;胃DLBCL的GCB亚型与非GCB亚型比例接近,其它部位的DLBCL的GCB亚型显著低于非GCB亚型;GCB亚型的预后与非GCB亚型相仿;结外病例联合利妥昔单抗(rituxima,R)化疗效果较好,对结内病例无明显改善作用;本组中预后最好的是胃DLBCL,84.6%病例均为手术切除,然而对结外非胃部病例,手术切除累及病灶疗效并未明显提高。结论与DLBCL预后相关的因素有患者年龄、原发部位及临床分期。胃DLBCL的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均不同于其它部位的DL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免疫分型 预后
下载PDF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风 项平 +6 位作者 欧阳琪 徐富星 黄任翔 肖子理 季大年 周鋆 孙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6-340,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35例患者资料,按活检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35例患者资料,按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是否有显著差异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病理结果发生显著差异的危险因素。结果235例患者中33例(14.0%)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显著。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隆起型病变、病变表面不发红、病变不伴糜烂及溃疡、组织学类型为弥散型及活检块数与病理差异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活检块数少(OR=0.574,95%CI:0.363-0.908,P=0.018)是发生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不符的情况临床上较多见,多块活检能提高活检的准确性,降低病理不符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早期胃癌 病理差异
原文传递
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铭 郑向鹏 +3 位作者 高丰 任庆国 肖立 滑炎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表现,探讨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特征,并进一步讨论其价值以及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成像原理。方法:收集18例病灶内发生出血新鲜甲状腺结节手术标本以及12例在体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患者进行...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表现,探讨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特征,并进一步讨论其价值以及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成像原理。方法:收集18例病灶内发生出血新鲜甲状腺结节手术标本以及12例在体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通过GSI-viewer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分析的参数包括:①在碘和水基物质图像上同时测量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碘和水的密度数据;②在能谱图像上(40keV到140keV)获得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CT能谱曲线,并计算各个感兴趣区的CT能谱曲线的斜率,斜率计算方法为:取40keV及100keV两点连线,与横坐标轴的角度计算,即斜率=(HU40keV-HU100keV)/60;③在有效原子序数图像上测量并分析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有效原子序数;④在65keV图像上测量并分析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CT值。结果:①病理结果:本组离体及在体的病灶中,离体组标本中其中14个结节为腺瘤伴出血,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而在体组甲状腺结节中8例为腺瘤伴出血,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②统计分析:经检验在体组和离体组结节内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背景)的碘浓度、水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及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组和离体组病灶内出血与背景、出血与病灶实性成分的碘浓度、水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CT值的比较中,在体组及标本组的出血与实性、出血与背景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合并分析,出血与病灶实性成分的CT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结节内的出血在能谱CT上具有特征性表现,表现为低碘含量、高水含量、低有效原子序数及低CT能谱曲线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学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燕 肖立 +4 位作者 朱雄增 卢晨 余波 范德生 殷于磊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3-388,共6页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免疫学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Hans、Choi和Tally三种免疫学分型法则对148例华东地区DLBCL病例进行免疫学分型,比较三种法则的免疫学分型结果与临床特征及生...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免疫学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Hans、Choi和Tally三种免疫学分型法则对148例华东地区DLBCL病例进行免疫学分型,比较三种法则的免疫学分型结果与临床特征及生存资料的关系,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本组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及免疫学分型等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148例DLBCL三种法则分型结果得到的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亚型显著低于非GCB(non-GCB)/活化B细胞样(activated B-cell-like,ABC)亚型(P<0.05),其中Tally法则得到的GCB亚型数最低.三种法则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的病例114例(77.0%),其中GCB亚型(19例,16.7%)亦显著低于非GCB/ABC亚型(95例,83.3%;P=0.000 1).80例有随访资料的病例三种分型法则所得到的GCB和非GCB/ABC亚型的5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及生存曲线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法则分型结果均显示原发于胃的DLBCL(primary gastric DLBCL,PG-DLBCL)的GCB亚型数倾向高于其他组别,PG-DLBCL的5年OS率及生存曲线也倾向好于其他组别.Cox多因素生存模型分析发现,年龄(HR=1.036,P=0.001)及分期(HR=1.997,P=0.000)对患者生存期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及分期越高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然而三种法则分型结果均对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 Hans、Choi和Tally三种免疫学分型法则均不能有效地对华东地区DLBCL进行预后相关分组.PG-DLBCL的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可能不同于其他部位DL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立 陆孝禹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查CK7、CK19、CK20、34βE12、vimentin、CD10、P504S、E-cadherin的表达。并选择9例Ⅱ型... 目的观察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查CK7、CK19、CK20、34βE12、vimentin、CD10、P504S、E-cadherin的表达。并选择9例Ⅱ型、核分级为Ⅲ级的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伴广泛肾实质侵犯的肾盂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与肾集合管癌进行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的比较。结果肾集合管癌占同期上皮性肿瘤的0.66%,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1例患者术后3月死于肺转移。肿瘤均位于肾髓质,以管状结构为主,伴有肉瘤样分化,广泛侵犯肾实质,间质纤维化及中性粒细胞反应,周围集合管可见异型增生;免疫组化CK19及vimentin(+,2/2)、CK7及34βE12(+,1/2),CK20、CD10、P504S、E-cadherin均阴性。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未见集合管上皮异型增生;乳头状肾细胞癌表达vimentin(+,8/9)、CD10及P504S(+,7/9)、CK7(+,3/9)、CK19(+,1/9),34βE12、E-cadherin、CK20均阴性;尿路上皮癌CK7、CK19、34βE12均(+,6/6),E-cadherin(+,5/6),CK20(+,4/6),CD10、p504s、vimentin均阴性。结论集合管癌是一种少见、高度恶性的肾上皮性肿瘤,形态和免疫表型多样化。灰白色肿块位于髓质、周围集合管上皮异型增生,无肾盂尿路上皮异型增生及原位癌存在可与乳头状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鉴别。CD10、CK19、34βE12、P504S、E-cadherin的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集合管癌 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尹曙明 张赣生 +5 位作者 项平 肖立 黄一沁 陈洁 保志军 于晓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69-673,共5页
【摘要】目的研究^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残胃患者中诊断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选取94例残胃患者(残胃组)和100例非残胃患者(对照组)进行^13C-UBT检测,残胃组根据病程再分为残胃1组(≤5年)29例、2组(6~10年)33例和3... 【摘要】目的研究^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残胃患者中诊断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选取94例残胃患者(残胃组)和100例非残胃患者(对照组)进行^13C-UBT检测,残胃组根据病程再分为残胃1组(≤5年)29例、2组(6~10年)33例和3组(〉10年)32例。对照组和残胃组手术前诊断Hp感染均依据^13C—UBT或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手术后诊断依据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评价^13C—UBT在残胃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3C—UBT检测与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结果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结果残胃组术后Hp感染率(37.2%)明显低于术前(79.8%;X^2=35.058,P〈0.01)和对照组(77.0%),毕Ⅱ式术后Hp感染率(24.4%)低于毕I式术后(47.2oA;X^2=5.133,P=0.023)。各残胃亚组术前Hp感染率相似(P〉0.05),随着术后病程的延长,残胃各亚组间Hp感染率逐渐降低(残胃1组58.6%,2组36.4%,3组18.8%;X^2=7.839,P=0.021)。评判时残胃组和对照组的分界点分别设置在2.0‰和3.5‰时,诊断准确率最高(92.6%和96.0%),^13C-UBT与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相比一致性较好(Kappa=0.84,P〈0.01)。结论^13C—UBT若检测方法得当、评判标准合适,在残胃患者中应用仍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 呼气试验 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肺癌患者EGFR突变与临床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姜文容 蔡勇骏 +6 位作者 缪应新 金晶晶 肖立 杨峰 殷于磊 张艳梅 赵虎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7例上海地区肺癌患者石蜡组织样本,提取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技术检测EGFR突变。结果上海地区肺癌患者的EGF...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7例上海地区肺癌患者石蜡组织样本,提取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技术检测EGFR突变。结果上海地区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47.34%,并与性别、病理分类有相关性(P<0.01),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EGFR突变类型与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状况与其腺癌的病理分类无相关性(P>0.05)。结论上海地区EGFR突变与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女性突变率高于男性,肺腺癌患者突变率高于其他类型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肺癌 突变 性别 年龄 病理分类
下载PDF
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8
14
作者 钱海珍 林光武 +2 位作者 嵇鸣 卢晨 李翠仙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的磁共振成像( MRI)特点及良恶性鉴别方法。方法收集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确诊的135例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直径≤3 cm)患者的资料,其中恶性组55例(结节型胆管细胞癌29例,转移瘤26例),良性...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的磁共振成像( MRI)特点及良恶性鉴别方法。方法收集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确诊的135例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直径≤3 cm)患者的资料,其中恶性组55例(结节型胆管细胞癌29例,转移瘤26例),良性组80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8例,不典型肝血管瘤32例)。所有病灶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灶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并对3名诊断科医师研究前后2次阅片的诊断结果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结果病灶是否靠近肝包膜、边界是否清楚、T2WI上瘤内信号的高低、瘤体信号是否均匀、病灶边缘和中心的强化方式及动态强化规律在良恶性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名诊断科医师第1次阅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8±0.047,第2次阅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2,P<0.05)。结论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各有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可对其进行良恶性判定和较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胃窦幽门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敏敏 郑松柏 +2 位作者 肖立 俞彰 Dewan Sheilesh Kumar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7-890,共4页
目的 探讨人体胃窦幽门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特点. 方法 选择拥有相对正常胃组织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中青年组(20~59岁)20例,老年组(≥60岁)40例.老年组包括60~69岁组15例,70~79岁组13例,80~89岁组12例.在光学显... 目的 探讨人体胃窦幽门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特点. 方法 选择拥有相对正常胃组织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中青年组(20~59岁)20例,老年组(≥60岁)40例.老年组包括60~69岁组15例,70~79岁组13例,80~89岁组12例.在光学显微镜下测定各组胃窦固有膜厚度、幽门腺实质比,对比观察各组胃窦固有膜、幽门腺及腺细胞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对比观察各组幽门腺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 胃窦固有膜厚度20~59岁组为(649.8±127.9)μm,60~69岁组为(634.6±121.4)μm,70~79岁组为(615.7±74.6)μm,随增龄呈降低趋势;但80~89岁组为(645.5±99.9)μm,与20~59岁组相当(t=0.080,P=0.937).幽门腺实质比从2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到80~89岁组呈明显随增龄降低趋势,依次为(37.6±6.5)%、(34.7±5.0)%、(31.5±6.4)%和(28.3±4.7)%(F=5.010,P=0.005);老年组幽门腺实质比例明显低于中青年组(t=3.181,P=0.003).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老年各亚组(尤其是80~89岁)与中青年组比较,胃窦固有膜内幽门腺腺体排列较稀疏,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幽门腺细胞核增大、深染、细胞边界模糊.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各组幽门腺细胞及与分泌黏液相关的细胞器形态分布无明显差异;定量测定黏原颗粒面积分数显示呈明显随增龄降低趋势(F=19.831,P=0.000),老年组(25.68±4.62)%明显低于中青年组(34.66±4.34)%(t=-6.456,P=0.000). 结论 随增龄,人体胃窦固有膜厚度有降低趋势,幽门腺腺体密度逐渐降低,腺体间结缔组织增生逐渐增加,幽门腺细胞内与分泌黏液有关的黏原颗粒密度逐渐降低,提示老年人胃窦黏膜及其功能腺体在形态学上存在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窦 胃黏膜
原文传递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PD-L1、Ki-67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越 姜文容 +4 位作者 缪应新 肖立 张艳梅 赵虎 王诗雯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表达及其与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等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表达及其与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等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340例老年NSCLC患者组织标本,其中男性195例,女性145例,年龄(68.9±6.0)岁。按性别、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等临床参数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超级突变扩增阻滞系统(Super-ARMS)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NSCLC患者中EGFR突变、PD-L1及Ki-67的表达情况,对EGFR突变、PD-L1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EGFR突变与PD-L1及Ki-67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老年NSCLC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突变阳性率为48.53%(165/340),以L858R和19del突变最为常见,分别为56.36%(93/165),30.30%(50/165)。其中EGFR的突变率在女性、肺腺癌、高分化、Ⅰ+Ⅱ分期患者中较高,分别为65.52%(95/145)、53.77%(164/305)、56.75%(143/252)、52.53%(135/257)。此外,PD-L1表达阳性率在老年肺非腺癌患者和中/低分化腺癌中较高,分别为37.14%(13/35),24.53%(13/53)。PD-L1表达阴性率在Ⅰ+Ⅱ期、淋巴结未转移及Ki-67弱阳性老年NSCLC患者中较高,分别为89.11%(229/257)、87.63%(248/283)、94.71%(197/208)。相关性分析显示,EGFR突变与PD-L1及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D-L1:r=-0.22,P<0.001;Ki-67:r=-0.32,P<0.001)。结论老年NSCLC患者中EGFR突变与PD-L1及Ki-67表达呈负相关,EGFR突变与PD-L1表达联合检测对指导老年NSCLC患者的靶向用药和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程序性死亡配体1 KI-67抗原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的晕征在肺混合磨玻璃结节CT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伟玲 谭明瑜 +6 位作者 赵伟 高丰 孙英丽 陈武飞 肖立 李铭 张国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表现的晕环征象在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直径<2 cm的mGGN,其中良性组60例,浸润前组[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2例,微浸润腺癌(MIA)组70例和浸润性腺癌(I... 目的探讨不同表现的晕环征象在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直径<2 cm的mGGN,其中良性组60例,浸润前组[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2例,微浸润腺癌(MIA)组70例和浸润性腺癌(IAC)组63例。根据磨玻璃内、外边界情况将晕环征分为四种类型:Ⅰ型,晕环的外边界模糊,内边界清晰;Ⅱ型,晕环的外边界清晰,内边界模糊;Ⅲ型,晕环的内外边界均模糊;Ⅳ型,晕环的内外边界均清晰。记录并分析各组结节的磨玻璃成分、实性成分大小和基本影像学特征。运用SPSS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5例肺结节依据晕环类型分为Ⅰ型24例;Ⅱ型84例;Ⅲ型81例;Ⅵ型26例。晕环分型在良性/浸润前组、MIA组、IAC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6,P=0.000);晕环分型在良性组和腺癌组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684,P=0.000)。Ⅲ型晕环多见于良性结节,Ⅱ型晕环多见于肺腺癌结节。患者年龄、磨玻璃成分的比例在良性组和腺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详细分析mGGN周围晕环的边缘特征可为肺mGGN的定性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晕环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腺癌
原文传递
具有内翻生长特征的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立 王朝夫 +4 位作者 朱雄增 殷于磊 陈燕 卢晨 余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9-323,共5页
目的 研究伴内翻生长特征的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点荧光原位杂交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具有内翻生长特征的尿路上皮病变41例,分为内翻乳头状瘤、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 目的 研究伴内翻生长特征的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点荧光原位杂交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具有内翻生长特征的尿路上皮病变41例,分为内翻乳头状瘤、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巢,用多点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3、7、17号染色体获得和9p21缺失;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p53、CK20和Ki-67;并对12例进行随访.结果 (1)内翻乳头状瘤12例,平均1.2 cm,由互相连接的细胞索或巢在固有膜内生长,细胞索相对较细而宽窄一致,细胞巢外呈栅栏状、内为流水状排列,可见鳞状分化,无细胞学上的异型性,无或偶见核分裂象,4例可见少量表面外生乳头,被覆少于6层的正常尿路上皮.(2)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24例,平均2.1 cm,结构似内翻乳头状瘤,但细胞索较粗并宽窄不一,细胞巢粗大并不规则状,可形成实体结构,瘤细胞轻至中度异形,核分裂象1~8个/10 HPF,3例表面均未见外生性乳头,但表层尿路上皮有明显异型增生,有少量外生乳头者外生成分形态符合低级别或低度恶性潜能.(3)旺炽型yon Brunn细胞巢5例,平均0.9 cm,表面被覆正常或增厚的黏膜组织,固有膜内见巢状分布、大小不等、排列紧密的尿路上皮团伴有囊腔形成,细胞均无异型性,无或偶见核分裂象.多点荧光原位杂交:79.1%(19/24)的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存在染色体异常阳性,而内翻乳头状瘤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巢无阳性染色体异常.免疫组织化学:CK20仅在2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中弱表达,内翻乳头状瘤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巢均为阴性;16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和1例内翻乳头状瘤中有5%~50%的瘤细胞弱表达p53;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中1%~5%表达Ki-67,内翻乳头状瘤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巢均低于1%.随访:2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经多次复发后为浸润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乳头状瘤 内翻 原位杂交 荧光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不同干预治疗对C57BL/6J雄性肥胖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顾芹 陈芳 +3 位作者 叶红英 殷以磊 孙皎 吴艺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治疗对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雄性肥胖小鼠脂肪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以普通饲料喂养,脂肪占总热量的12%)、高脂组(以高脂饲料喂养,脂肪占总热量的12%)喂养,再...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治疗对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雄性肥胖小鼠脂肪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以普通饲料喂养,脂肪占总热量的12%)、高脂组(以高脂饲料喂养,脂肪占总热量的12%)喂养,再将40只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雄性肥胖小鼠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二甲双胍组(高脂饮食+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组(高脂饮食+罗格列酮)。干预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体重、内脏脂肪重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评价小鼠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情况,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脂肪组织内TNF-αmRNA、TNF-α的表达。结果①高脂组小鼠的体重、内脏脂肪重量、FBG、FIns水平和脂肪组织TNF-α、TNF-α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普食组(P值分别<0.05、0.01)。②干预治疗1周后,饮食控制组、罗格列酮组的FBG、内脏脂肪重量和脂肪组织内TNF-α、TNF-αmRNA均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P值分别均<0.05、0.01)。结论罗格列酮及饮食控制均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肥胖小鼠的内脏脂肪重量、血糖,降低脂肪组织TNF-α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干预 肥胖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因肾结石发现甲状腺髓样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张豪杰 冒永鑫 +4 位作者 郑吉琼 盛璐 余纳 钱伟庆 黄春锦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1165-1168,共4页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一种甲状腺肿瘤中的罕见病种,约占甲状腺癌所有病例中的2%3%[1]。甲状腺癌通常以预后良好的甲状腺乳头样癌最为常见,MTC属于预后较差的一种,好发于3060岁之间的中老年女性,早期易出现颈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2]。恶性...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一种甲状腺肿瘤中的罕见病种,约占甲状腺癌所有病例中的2%3%[1]。甲状腺癌通常以预后良好的甲状腺乳头样癌最为常见,MTC属于预后较差的一种,好发于3060岁之间的中老年女性,早期易出现颈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2]。恶性程度介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癌之间,约占甲状腺癌死亡率的13%,10年生存率65%71%,远处转移率40%44%[3]。MTC中以散发性MTC为主(约占75%80%),遗传性MTC约占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肾结石 甲状腺髓样癌 降钙素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