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0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主要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
30
1
作者
单彩云
魏玉光
+4 位作者
张延军
李晓辉
聂录
董秀兰
刘成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5-948,共4页
为了寻求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大豆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农艺性状,从而为龙江地区大豆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
为了寻求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大豆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农艺性状,从而为龙江地区大豆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结荚层数>有效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底荚高度,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数,影响较大的是单株荚数、结荚层数,影响中等的是有效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影响较小的是单株粒重和底荚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色关联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肥不同用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单彩云
魏玉光
+1 位作者
刘成
聂录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179-179,181,共2页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量在52.5~75.0kg/hm2范围内,对产量影响不大,但施氮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施氮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综合各产量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施纯氮量为67....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量在52.5~75.0kg/hm2范围内,对产量影响不大,但施氮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施氮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综合各产量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施纯氮量为67.5kg/hm2的表现最好,75.0kg/hm2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均相对较高,但茎秆细,容易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施氮量
蛋白质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氮肥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金立军
赵丽琴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12-113,131,共3页
试验以水稻养分优化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使寒地水稻产量达到10 t/hm2以上。研究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生育期营养吸收规律、物质积累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生育前期和后期调控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建立寒地高产...
试验以水稻养分优化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使寒地水稻产量达到10 t/hm2以上。研究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生育期营养吸收规律、物质积累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生育前期和后期调控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建立寒地高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模式图。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植株的分蘖数目、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叶片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最终的产量都在增加。但是施肥量越大,水稻发病率也越高,同时氮肥利用率却越来越低。在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水稻的生物性状和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变化较小,施氮方法对生物性状和产量也有影响,总体表现4:3:1:2的施氮比例优于4.5:2:1.5:2的施氮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综合管理
优质高产
定量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方寒地水稻苗床增温超早育苗高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朱宏
苗得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41-44,共4页
通过2006-2008年3年试验结果表明:苗床隔离层增温技术与三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幅度提高苗床地温,平均比常规高6.62℃。利用两项苗床增温技术实现了寒地水稻超早育苗、育壮苗目的,从而可以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通过2006-2008年3年试验结果表明:苗床隔离层增温技术与三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幅度提高苗床地温,平均比常规高6.62℃。利用两项苗床增温技术实现了寒地水稻超早育苗、育壮苗目的,从而可以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垦稻14和龙粳18平均比空育131常规育苗增产9.45%,比空育131增温育苗增产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床增温
超早育苗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地水稻磷素施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郑艳玲
赵丽琴
金立军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75-76,78,共3页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空育131对磷素的需求和施磷量的确定。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肥产量贡献率和磷肥的偏生产力降低;生产100kg稻谷吸磷量变化数值为0.52~0.68kg,平均为0.62kg;土壤基础供磷量为4.09kg/667㎡。在试验土...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空育131对磷素的需求和施磷量的确定。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肥产量贡献率和磷肥的偏生产力降低;生产100kg稻谷吸磷量变化数值为0.52~0.68kg,平均为0.62kg;土壤基础供磷量为4.09kg/667㎡。在试验土壤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为25.8mg/kg时,施入磷肥表现为增产效果较低。空育131最高产量施磷量为2.27kg/667㎡,最高产量620.38kg;最佳产量施磷量为1.63kg/667㎡,最佳产量618.62kg/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施磷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3
6
作者
苗得雨
赵丽琴
+1 位作者
任学坤
刘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硅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施硅肥各处理产量均表现为高于对照,平均增产7.3%,在白浆土上每公顷基施150kg生物硅肥处理,增产最高,增产率达15%。
关键词
白浆型水稻土
水稻
生物硅肥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郑艳玲
刘成
赵丽琴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104-106,109,共4页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500kg/667㎡)配施碳铵14kg/667㎡+碳酸钙...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500kg/667㎡)配施碳铵14kg/667㎡+碳酸钙20kg/667㎡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53.4kg/667㎡,比对照每667㎡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14kg/667㎡的处理,667㎡产547.8kg,比对照667㎡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施碳铵6kg/667㎡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667㎡增产水稻18.3kg,增产率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秸秆还田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麦化控药剂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延军
单彩云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10年第3期207-208,共2页
采用对比法分析麦业丰、EB麦壮灵两种化控药剂不同剂量、不同时期在大麦防倒伏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化控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大麦节间伸长,使其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施用麦业丰有提高大麦分蘖成穗率的作用,从而...
采用对比法分析麦业丰、EB麦壮灵两种化控药剂不同剂量、不同时期在大麦防倒伏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化控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大麦节间伸长,使其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施用麦业丰有提高大麦分蘖成穗率的作用,从而增加平方米穗数。三叶期施用麦业丰40ml/亩+抽穗期施用麦壮灵25ml/亩的处理抗倒指数最高,亩产最高,达431.4kg,增产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控药剂
防倒伏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麦喷施硼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延军
刘继环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4期60-60,65,共2页
采用对比法分析硼肥对大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硼肥对大麦生物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喷施硼肥对大麦有不同增产作用;同一种硼肥在3叶期、孕穗期2次喷施增产效果好于3叶期1次喷施。富利金硼20ml/667m2在3叶期、孕穗期各喷施1次增产效果最好...
采用对比法分析硼肥对大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硼肥对大麦生物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喷施硼肥对大麦有不同增产作用;同一种硼肥在3叶期、孕穗期2次喷施增产效果好于3叶期1次喷施。富利金硼20ml/667m2在3叶期、孕穗期各喷施1次增产效果最好,每667m2增产13.31kg,增产率为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肥
结实率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
16
10
作者
邵彦宾
刘美娜
朱红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3期185-186,共2页
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荐的"3414"设计,进行大豆的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大豆产量的效应函数模型为y=138.34+13.65 x1+4.03 x2+4.39 x3-2.22 x12-0.58 x22-2.45 x32+0.21 x1x2+1.33...
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荐的"3414"设计,进行大豆的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大豆产量的效应函数模型为y=138.34+13.65 x1+4.03 x2+4.39 x3-2.22 x12-0.58 x22-2.45 x32+0.21 x1x2+1.33 x1x3+0.83 x2x3;氮的相对产量为73.1%,磷的相对产量为77.0%,钾的相对产量为80.6%;最佳产量为185.5kg/667m2时的施肥量:纯氮3.72kg/667m2,纯磷4.53kg/667m2,纯钾2.31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肥料效应
测土配方施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对水稻碾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4
11
作者
苗得雨
魏玉光
贺海生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4期25-27,共3页
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和方式对水稻碾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过早收获,籽粒成熟度不高,青瘪粒增多,千粒重降低,从而造成减产,也降低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反之,收获过晚也会降低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各因素,10...
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和方式对水稻碾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过早收获,籽粒成熟度不高,青瘪粒增多,千粒重降低,从而造成减产,也降低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反之,收获过晚也会降低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各因素,10月1~10日茎秆含水量偏高,可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获;10月10~17日可采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获,即适宜收获时间17 d。割晒方式收获适宜收获期是9月25日~10月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时期
收获方式
碾米品质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江地区主栽水稻品种高产群体优化研究
被引量:
9
12
作者
郑桂萍
王升旭
+3 位作者
苗得雨
丁亮
斯国义
马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6,共6页
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2010年对三江地区主栽的4个品种进行高产群体结构优化研究,以明确各品种高产栽培的株行距和穴苗数配置。结果表明,在此地区采用5~8苗/穴、株距10 cm、行距24 cm的配置可以获得高产。建三江科研所的龙粳20号和垦粳...
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2010年对三江地区主栽的4个品种进行高产群体结构优化研究,以明确各品种高产栽培的株行距和穴苗数配置。结果表明,在此地区采用5~8苗/穴、株距10 cm、行距24 cm的配置可以获得高产。建三江科研所的龙粳20号和垦粳3号较生产中常规配置为4苗/穴、株距13.3 cm、行距30 cm的理论产量分别增产43.1%和29.4%,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七星研发中心的空育131和龙粳26号的理论产量较常规配置分别增产57.3%和47.9%,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株、行距与产量均呈负相关,其中株距与产量的负相关多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距是3个因子中获得高产的最重要限制因子。因此,对于三江地区从农机上加以改造,这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实现水稻更高产的最为快捷、经济有效的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行距
穴苗数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对垦啤麦2号大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单彩云
刘美娜
+3 位作者
魏玉光
刘成
聂录
董秀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垦啤麦2号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及确定晚播下限。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6个播期中,4月25日播期最好,实际产量、幼苗的长势长相及各项产量指标均达最优。垦啤麦2号播期在本地区最迟不能超过5月5日,否则产量和品...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垦啤麦2号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及确定晚播下限。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6个播期中,4月25日播期最好,实际产量、幼苗的长势长相及各项产量指标均达最优。垦啤麦2号播期在本地区最迟不能超过5月5日,否则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啤麦2号
播期
产量
晚播下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化温室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
6
14
作者
朱芳冰
史春雨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12期38-39,共2页
介绍了智能化温室的功能和系统构成,简述了智能化温室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智能化温室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温室
智能化
功能
系统构成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与叶龄模式研究
被引量:
6
15
作者
闫大明
杨克军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2期7-9,共3页
试验目的在于探索和建立本地区德美亚1号与绥玉23生长进程与叶龄模式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两个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与叶龄的关系,判断玉米生长发育进程,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与叶龄模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叶龄动态模式,叶龄与其它器...
试验目的在于探索和建立本地区德美亚1号与绥玉23生长进程与叶龄模式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两个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与叶龄的关系,判断玉米生长发育进程,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与叶龄模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叶龄动态模式,叶龄与其它器官的同伸关系,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器官建成模型。为建立完整的玉米叶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长
发育
进程
叶龄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作物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5
16
作者
刘美娜
冯俊才
邵彦宾
《现代化农业》
2009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种子包衣技术
农作物
应用
包衣处理
统一供种
黑龙江省
种子公司
种植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被引量:
5
17
作者
李鹏
丁亮
+1 位作者
张金成
穆娟微
《现代化农业》
2016年第11期1-2,共2页
为明确氮肥、灌溉、插秧株数等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进行水稻生育后期氮肥施用量、灌溉方式及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育后期氮肥用量和灌水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关系最...
为明确氮肥、灌溉、插秧株数等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进行水稻生育后期氮肥施用量、灌溉方式及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育后期氮肥用量和灌水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关系最为密切,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不明显;在水稻生育后期减施尿素、合理灌溉,可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措施
纹枯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在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8
作者
朱芳冰
史春雨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10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智能化温室
蔬菜栽培
二氧化碳
叶片光合作用
CO2气体
CO2浓度
应用
植物生长发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9
作者
丁亮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1期27-30,33,共5页
黑龙江垦区进行节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灌处理用水量296.4 m3/667 m2,较对照省水84 m3/667 m2,但水分供应不充分,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株高较对照矮0.7 cm,单穴茎数较对照少0.5株,实粒数较对照少1.8粒,产量635.4 kg/667...
黑龙江垦区进行节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灌处理用水量296.4 m3/667 m2,较对照省水84 m3/667 m2,但水分供应不充分,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株高较对照矮0.7 cm,单穴茎数较对照少0.5株,实粒数较对照少1.8粒,产量635.4 kg/667 m2,较对照减产6.5%;节灌处理用水量345.5 m3/667 m2,较对照省水20.9 m3/667 m2,水分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并且因浅水灌溉增加水温、泥温,促进水稻分蘖,单穴茎数19.6株,较对照增加1.7株,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产量679.1 kg/667 m2,较对照不减产,经济效益分析节灌处理增效2.6元/667 m2,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又增加了抽水的费用,具有实际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灌
节灌
常规灌溉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20
作者
贺海生
苗得雨
+1 位作者
吴红
吴亚晶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8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水稻产量
生产成本
黑龙江垦区
北方寒地
免耕栽培
对比试验
耕作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主要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
30
1
作者
单彩云
魏玉光
张延军
李晓辉
聂录
董秀兰
刘成
机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农场水稻办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5-948,共4页
文摘
为了寻求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大豆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农艺性状,从而为龙江地区大豆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结荚层数>有效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底荚高度,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数,影响较大的是单株荚数、结荚层数,影响中等的是有效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影响较小的是单株粒重和底荚高度。
关键词
大豆
灰色关联度
农艺性状
Keywords
Soybean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Agronomic trait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肥不同用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单彩云
魏玉光
刘成
聂录
机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农场水稻办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179-179,181,共2页
文摘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量在52.5~75.0kg/hm2范围内,对产量影响不大,但施氮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施氮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综合各产量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施纯氮量为67.5kg/hm2的表现最好,75.0kg/hm2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均相对较高,但茎秆细,容易倒伏。
关键词
啤酒大麦
施氮量
蛋白质
产量
分类号
S147.22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2.3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氮肥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金立军
赵丽琴
机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12-113,131,共3页
文摘
试验以水稻养分优化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使寒地水稻产量达到10 t/hm2以上。研究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生育期营养吸收规律、物质积累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生育前期和后期调控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建立寒地高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模式图。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植株的分蘖数目、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叶片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最终的产量都在增加。但是施肥量越大,水稻发病率也越高,同时氮肥利用率却越来越低。在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水稻的生物性状和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变化较小,施氮方法对生物性状和产量也有影响,总体表现4:3:1:2的施氮比例优于4.5:2:1.5:2的施氮比例。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综合管理
优质高产
定量栽培
Keywords
ric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high- yield and good-quality
quantitative cultivation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寒地水稻苗床增温超早育苗高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朱宏
苗得雨
机构
黑龙江建三江农垦分局种子管理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41-44,共4页
文摘
通过2006-2008年3年试验结果表明:苗床隔离层增温技术与三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幅度提高苗床地温,平均比常规高6.62℃。利用两项苗床增温技术实现了寒地水稻超早育苗、育壮苗目的,从而可以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垦稻14和龙粳18平均比空育131常规育苗增产9.45%,比空育131增温育苗增产7.3%。
关键词
苗床增温
超早育苗
产量
Keywords
seedbed warming
super-early breeding seedling
yield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地水稻磷素施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郑艳玲
赵丽琴
金立军
机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75-76,78,共3页
文摘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空育131对磷素的需求和施磷量的确定。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肥产量贡献率和磷肥的偏生产力降低;生产100kg稻谷吸磷量变化数值为0.52~0.68kg,平均为0.62kg;土壤基础供磷量为4.09kg/667㎡。在试验土壤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为25.8mg/kg时,施入磷肥表现为增产效果较低。空育131最高产量施磷量为2.27kg/667㎡,最高产量620.38kg;最佳产量施磷量为1.63kg/667㎡,最佳产量618.62kg/667㎡。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施磷量
Keywords
rice
yield
P volume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3.6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3
6
作者
苗得雨
赵丽琴
任学坤
刘成
机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文摘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硅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施硅肥各处理产量均表现为高于对照,平均增产7.3%,在白浆土上每公顷基施150kg生物硅肥处理,增产最高,增产率达15%。
关键词
白浆型水稻土
水稻
生物硅肥
产量
Keywords
Albic rice soil
rice
biology silicon fertilizer
yield
分类号
S143.79 [农业科学—肥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郑艳玲
刘成
赵丽琴
机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104-106,109,共4页
文摘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500kg/667㎡)配施碳铵14kg/667㎡+碳酸钙20kg/667㎡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53.4kg/667㎡,比对照每667㎡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14kg/667㎡的处理,667㎡产547.8kg,比对照667㎡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施碳铵6kg/667㎡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667㎡增产水稻18.3kg,增产率为3.4%。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秸秆还田
氮肥
产量
Keywords
rice of cold region
rice straw return to field
nitrogen fertilizer
yield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化控药剂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延军
单彩云
机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10年第3期207-208,共2页
文摘
采用对比法分析麦业丰、EB麦壮灵两种化控药剂不同剂量、不同时期在大麦防倒伏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化控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大麦节间伸长,使其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施用麦业丰有提高大麦分蘖成穗率的作用,从而增加平方米穗数。三叶期施用麦业丰40ml/亩+抽穗期施用麦壮灵25ml/亩的处理抗倒指数最高,亩产最高,达431.4kg,增产2.3%。
关键词
化控药剂
防倒伏
产量
Keywords
chemical control agents
anti-lodging
yield
分类号
S435.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喷施硼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延军
刘继环
机构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4期60-60,65,共2页
文摘
采用对比法分析硼肥对大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硼肥对大麦生物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喷施硼肥对大麦有不同增产作用;同一种硼肥在3叶期、孕穗期2次喷施增产效果好于3叶期1次喷施。富利金硼20ml/667m2在3叶期、孕穗期各喷施1次增产效果最好,每667m2增产13.31kg,增产率为3.19%。
关键词
硼肥
结实率
产量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06.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
16
10
作者
邵彦宾
刘美娜
朱红伟
机构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北大荒
种业集团
七星
种子
公司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3期185-186,共2页
文摘
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荐的"3414"设计,进行大豆的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大豆产量的效应函数模型为y=138.34+13.65 x1+4.03 x2+4.39 x3-2.22 x12-0.58 x22-2.45 x32+0.21 x1x2+1.33 x1x3+0.83 x2x3;氮的相对产量为73.1%,磷的相对产量为77.0%,钾的相对产量为80.6%;最佳产量为185.5kg/667m2时的施肥量:纯氮3.72kg/667m2,纯磷4.53kg/667m2,纯钾2.31kg/667m2。
关键词
大豆
肥料效应
测土配方施肥
分类号
S565.1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对水稻碾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4
11
作者
苗得雨
魏玉光
贺海生
机构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建三江科研所
出处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4期25-27,共3页
文摘
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和方式对水稻碾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过早收获,籽粒成熟度不高,青瘪粒增多,千粒重降低,从而造成减产,也降低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反之,收获过晚也会降低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各因素,10月1~10日茎秆含水量偏高,可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获;10月10~17日可采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获,即适宜收获时间17 d。割晒方式收获适宜收获期是9月25日~10月5日。
关键词
收获时期
收获方式
碾米品质
产量
Keywords
Harvesting period
Harvesting pattern
Milling quality
Yield
分类号
S511.09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6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地区主栽水稻品种高产群体优化研究
被引量:
9
12
作者
郑桂萍
王升旭
苗得雨
丁亮
斯国义
马艳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建三江
农业
科研所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6,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A10B102)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GA09B102-4-*)
+2 种基金
农垦总局重点科技示范推广项目(项目编号:HNK10TG-01)
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HNK10A-02-02
HNK10A-01-01-02)
文摘
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2010年对三江地区主栽的4个品种进行高产群体结构优化研究,以明确各品种高产栽培的株行距和穴苗数配置。结果表明,在此地区采用5~8苗/穴、株距10 cm、行距24 cm的配置可以获得高产。建三江科研所的龙粳20号和垦粳3号较生产中常规配置为4苗/穴、株距13.3 cm、行距30 cm的理论产量分别增产43.1%和29.4%,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七星研发中心的空育131和龙粳26号的理论产量较常规配置分别增产57.3%和47.9%,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株、行距与产量均呈负相关,其中株距与产量的负相关多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距是3个因子中获得高产的最重要限制因子。因此,对于三江地区从农机上加以改造,这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实现水稻更高产的最为快捷、经济有效的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株行距
穴苗数
产量
Keywords
rice
row spacing and plant spacing
seedlings per hill
yield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对垦啤麦2号大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单彩云
刘美娜
魏玉光
刘成
聂录
董秀兰
机构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黑龙江农垦总局
七星
农场种子
公司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农场水稻办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文摘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垦啤麦2号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及确定晚播下限。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6个播期中,4月25日播期最好,实际产量、幼苗的长势长相及各项产量指标均达最优。垦啤麦2号播期在本地区最迟不能超过5月5日,否则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
关键词
垦啤麦2号
播期
产量
晚播下限
分类号
S512.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化温室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
6
14
作者
朱芳冰
史春雨
机构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12期38-39,共2页
文摘
介绍了智能化温室的功能和系统构成,简述了智能化温室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智能化温室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温室
智能化
功能
系统构成
发展趋势
分类号
S625 [农业科学—园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与叶龄模式研究
被引量:
6
15
作者
闫大明
杨克军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2期7-9,共3页
文摘
试验目的在于探索和建立本地区德美亚1号与绥玉23生长进程与叶龄模式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两个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与叶龄的关系,判断玉米生长发育进程,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与叶龄模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叶龄动态模式,叶龄与其它器官的同伸关系,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器官建成模型。为建立完整的玉米叶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生长
发育
进程
叶龄模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作物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5
16
作者
刘美娜
冯俊才
邵彦宾
机构
黑龙江
北大荒
种业集团
七星
种子
公司
黑龙江省云山农场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9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种子包衣技术
农作物
应用
包衣处理
统一供种
黑龙江省
种子公司
种植户
分类号
S35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431 [农业科学—农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被引量:
5
17
作者
李鹏
丁亮
张金成
穆娟微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6年第11期1-2,共2页
文摘
为明确氮肥、灌溉、插秧株数等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进行水稻生育后期氮肥施用量、灌溉方式及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育后期氮肥用量和灌水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关系最为密切,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不明显;在水稻生育后期减施尿素、合理灌溉,可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发生。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措施
纹枯病
分类号
S435.111.4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在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8
作者
朱芳冰
史春雨
机构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10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智能化温室
蔬菜栽培
二氧化碳
叶片光合作用
CO2气体
CO2浓度
应用
植物生长发育
分类号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9
作者
丁亮
机构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1期27-30,33,共5页
文摘
黑龙江垦区进行节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灌处理用水量296.4 m3/667 m2,较对照省水84 m3/667 m2,但水分供应不充分,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株高较对照矮0.7 cm,单穴茎数较对照少0.5株,实粒数较对照少1.8粒,产量635.4 kg/667 m2,较对照减产6.5%;节灌处理用水量345.5 m3/667 m2,较对照省水20.9 m3/667 m2,水分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并且因浅水灌溉增加水温、泥温,促进水稻分蘖,单穴茎数19.6株,较对照增加1.7株,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产量679.1 kg/667 m2,较对照不减产,经济效益分析节灌处理增效2.6元/667 m2,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又增加了抽水的费用,具有实际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控灌
节灌
常规灌溉
产量
Keywords
Control irrigation, Save irrigation,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Yield
分类号
S511.07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20
作者
贺海生
苗得雨
吴红
吴亚晶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
农业
科学科研所
黑龙江
北大荒
农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七星
研发
中心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8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水稻产量
生产成本
黑龙江垦区
北方寒地
免耕栽培
对比试验
耕作制度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主要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单彩云
魏玉光
张延军
李晓辉
聂录
董秀兰
刘成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氮肥不同用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单彩云
魏玉光
刘成
聂录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氮肥管理技术研究
金立军
赵丽琴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方寒地水稻苗床增温超早育苗高产机理研究
朱宏
苗得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寒地水稻磷素施用量的研究
郑艳玲
赵丽琴
金立军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的应用效果
苗得雨
赵丽琴
任学坤
刘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效果研究
郑艳玲
刘成
赵丽琴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麦化控药剂应用效果研究
张延军
单彩云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麦喷施硼肥效果研究
张延军
刘继环
《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研究
邵彦宾
刘美娜
朱红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不同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对水稻碾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苗得雨
魏玉光
贺海生
《北方水稻》
CAS
2007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三江地区主栽水稻品种高产群体优化研究
郑桂萍
王升旭
苗得雨
丁亮
斯国义
马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播期对垦啤麦2号大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单彩云
刘美娜
魏玉光
刘成
聂录
董秀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智能化温室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朱芳冰
史春雨
《现代化农业》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与叶龄模式研究
闫大明
杨克军
《现代化农业》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农作物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应用
刘美娜
冯俊才
邵彦宾
《现代化农业》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李鹏
丁亮
张金成
穆娟微
《现代化农业》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二氧化碳在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朱芳冰
史春雨
《现代化农业》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研究
丁亮
《北方水稻》
CAS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贺海生
苗得雨
吴红
吴亚晶
《现代化农业》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