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宋云华 陈建铭 +4 位作者 孟宪强 牛晓红 李正林 刘欣 魏玉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4-450,共7页
自制中试规模的双级串联填料塔,以臭氧(O_3)作为氧化剂,对尿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尿素脱硫脱硝的机理,考察了液体流量、停留时间、臭氧使用量、pH等因素对SO_2和NO_x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自制中试规模的双级串联填料塔,以臭氧(O_3)作为氧化剂,对尿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尿素脱硫脱硝的机理,考察了液体流量、停留时间、臭氧使用量、pH等因素对SO_2和NO_x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液体流量0.8 m^3×h^(-1)、停留时间40 s、尿素溶液质量分数20%、吸收温度50℃、n(O_3):n(NO)=1:1、pH为7时,SO_2的脱除率接近100%,NO_x的脱除率可达到87.02%。在本一体化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烟气中SO_2对脱硝效果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臭氧 脱硫 脱硝 一体化
下载PDF
采用定-转子碳化反应器制备高活性氧化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铭 牛晓红 +1 位作者 王晓彤 宋云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43,共4页
探讨了以菱镁矿为原料,在定-转子反应器中进行碳化反应制备高活性氧化镁的新工艺,并考察了热解过程中热解温度、热解时间以及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定-转子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增大气液接触面积,... 探讨了以菱镁矿为原料,在定-转子反应器中进行碳化反应制备高活性氧化镁的新工艺,并考察了热解过程中热解温度、热解时间以及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定-转子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气液传质效率,其特殊结构可以处理固含量更高的浆料,有助于产能的提高;调节热解温度可以控制前驱体碱式碳酸镁的晶体形貌,从而影响氧化镁的活性;煅烧温度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转子反应器 菱镁矿 碳化法 高活性氧化镁
下载PDF
发挥比较优势 扎实生存根基
3
作者 杨斌 《印刷工业》 2017年第12期52-53,共2页
企业要看到自己在哪方面有可能做的比别人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样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关键词 优势 存根 实生 分发
下载PDF
玛湖油田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分析及缝网评价 被引量:26
4
作者 何小东 马俊修 +3 位作者 刘刚 石善志 游俊 吴俊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1-707,共7页
砾岩储集层具有致密、胶结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仅依靠地球物理测井分析或单一的力学测试,不能满足储集层裂缝几何形态分析要求。为评价砾岩储集层压裂缝网形成的能力,提出采用多种方法组合测试砾岩岩石力学参数。以准噶尔盆地西北... 砾岩储集层具有致密、胶结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仅依靠地球物理测井分析或单一的力学测试,不能满足储集层裂缝几何形态分析要求。为评价砾岩储集层压裂缝网形成的能力,提出采用多种方法组合测试砾岩岩石力学参数。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油田玛15井百口泉组砾岩储集层为例,系统分析了砾岩储集层的弹性、压缩性、拉张性、延脆性和地应力,并对缝网形成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动静态弹性模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动静态泊松比相关性较差,测试Biot系数为0.43~0.60,属中等偏致密岩性;研究区现今主应力偏于挤压走滑应力机制,砾石胶结程度低,致使砾岩抗压、抗张、抗剪强度相对较低,在外部载荷下易发生剪切、穿砾或绕砾破坏,压裂时以形成平面缝为主,局部砾岩层容易伴生复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油田 百口泉组 砾岩储集层 岩石力学 地应力 缝网评价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阳 王英伟 +3 位作者 王玉多 谢天寿 刘刚 王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藏储量巨大,但储集层孔渗性差,其单井产量低、生产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系统地研究储集层岩石物理力学和地应力特征,对致密油藏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认识致密油藏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征,建立储集层岩石力学参... 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藏储量巨大,但储集层孔渗性差,其单井产量低、生产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系统地研究储集层岩石物理力学和地应力特征,对致密油藏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认识致密油藏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征,建立储集层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评价模型,优化工程技术措施,选取吉A井和吉B井全直径岩心,在围压分别为0.689 5 MPa,11.032 0 MPa,22.064 0 MPa下进行声波测试和三轴抗压测试。结果表明,纵波和横波速度、动静态杨氏模量相互关系显著,三轴抗压强度随围压增大近似线性增大,围压对样品的破坏形态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致密油藏 岩石力学 实验研究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多节点智能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党文辉 刘颖彪 +2 位作者 石建刚 熊超 刘刚 《石油机械》 2016年第3期12-17,共6页
长水平段储层非均衡开采会导致过早见水或见气,实际生产中在隔离封隔器之间使用流入控制装置(ICD)调节隔离井段的产液剖面,但ICD不能根据储层生产动态进行自我调节,鉴于此,研发了多节点全电动智能完井系统。该系统的独特特征是应用井下... 长水平段储层非均衡开采会导致过早见水或见气,实际生产中在隔离封隔器之间使用流入控制装置(ICD)调节隔离井段的产液剖面,但ICD不能根据储层生产动态进行自我调节,鉴于此,研发了多节点全电动智能完井系统。该系统的独特特征是应用井下阀将长水平井筒分隔为多个生产单元,用单根TEC电缆对每个生产单元的流入进行远程单独控制。介绍了传统流入控制装置完井技术和MultiNode^(TM)全电动智能完井系统组成及优势,以完井管柱中安装了传统ICD的一口水平井数据分析为出发点,对多节点智能完井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潜在优势并介绍了其首次现场应用情况。最后建议加强与AFCD井下阀和MultiNode^(TM)全电动智能完井系统功能类似的流入控制工具及智能完井技术研发,为我国向隐蔽油藏和边际油藏等难动用油藏开发提供坚实的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点 智能完井 流入控制装置 井下阀 电动控制
下载PDF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定量预测裂缝型孔隙度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彦虎 胡俊 +1 位作者 蒋龙聪 胡冬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1,共5页
为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定量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运用拓展的SPM软孔隙度模型,建立了适合页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并求取了裂缝型孔隙度曲线,通过FMI成像测井信息和岩心照片证实了裂缝型孔隙度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认为:SPM软孔隙度模型更适合... 为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定量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运用拓展的SPM软孔隙度模型,建立了适合页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并求取了裂缝型孔隙度曲线,通过FMI成像测井信息和岩心照片证实了裂缝型孔隙度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认为:SPM软孔隙度模型更适合于致密页岩储层岩石物理建模;通过岩石物理图版建立了裂缝型孔隙度与纵波速度的关系,相比于硬孔隙和基质孔隙,裂缝型孔隙体积的增加能引起纵波速度的迅速下降,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利用岩石物理图版实现裂缝型孔隙与速度的定量解释。该研究对页岩储层定量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后续可进一步研究通过地震反演预测裂缝型孔隙的横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石物理建模 SPM软孔隙度模型 裂缝型孔隙 定量解释
下载PDF
川西深层碳酸盐岩岩溶储层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杜劲松 兰雪梅 +5 位作者 黄天俊 张连进 文雯 王天琪 苏世为 温梦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0-1361,共12页
川西北部九龙山地区深层茅口组碳酸盐岩沉积后遭受剥蚀和淋滤溶蚀作用,岩溶体储层较发育。茅口组作为下二叠统重要产气层系,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岩溶体储层的预测精度,通过开展岩溶体上覆地层反射结构分析,茅二段... 川西北部九龙山地区深层茅口组碳酸盐岩沉积后遭受剥蚀和淋滤溶蚀作用,岩溶体储层较发育。茅口组作为下二叠统重要产气层系,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岩溶体储层的预测精度,通过开展岩溶体上覆地层反射结构分析,茅二段岩溶体地震相研究,茅口组剥蚀后的微古地貌恢复,岩溶体地震属性特征分析等研究工作,对茅二段岩溶体分布情况进行了定性综合预测。利用伽马反演方法预测茅二段生屑灰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采用多属性储层孔隙度反演预测方法进行茅二段岩溶体储层的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定性-定量预测相结合的储层预测方法,对茅二段岩溶体储层的刻画更为有效、可靠,从而为川西北九龙山地区茅口组的开发规划和选区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体 古地貌恢复 地震反射结构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下载PDF
玛湖油田致密砾岩油藏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鲁文婷 王亮 +4 位作者 杨升峰 刘从平 马俊修 唐林 李蕴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98,共5页
为全方位掌握玛湖油田致密砾岩储层条件,减小井间裂缝干扰,实现精准压裂并完成产能预测,采用地质、地应力、压裂耦合的模拟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以玛湖致密油藏试验区为例,依据现有地质资料完成单井地应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准确的... 为全方位掌握玛湖油田致密砾岩储层条件,减小井间裂缝干扰,实现精准压裂并完成产能预测,采用地质、地应力、压裂耦合的模拟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以玛湖致密油藏试验区为例,依据现有地质资料完成单井地应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准确的三维地应力模型,并加载人工裂缝模型,通过耦合压裂模型,研究区域压裂施工完成后地应力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规律,并与静态地质条件下的人工裂缝形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三维数值模型拟合得到的生产指标准确性高,具有实用价值。利用三维数值模型得到玛湖致密油藏试验区X井工程参数并进行压裂施工,投产后300 d内平均日产油量为23.4 t/d,平均油压为22.3 MPa,稳产时间长。该研究对于优化压裂设计、降低应力阴影的干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体积压裂 地应力场 缝间距优化 数值模拟 玛湖油田
下载PDF
四川盆地蓬溪-武胜台凹西侧长兴组成藏主控因素
10
作者 董景海 高阳 +2 位作者 杜劲松 丁冬梅 张鹏宇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蓬溪-武胜台凹为开江-梁平海槽同期构造产物,其两侧的油气勘探一直未取得较大突破,成藏特征认识也不够清晰。文中在系统梳理烃源岩、储层、构造等成藏条件基础上,结合最新钻探成果,开展了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成藏具有3个... 蓬溪-武胜台凹为开江-梁平海槽同期构造产物,其两侧的油气勘探一直未取得较大突破,成藏特征认识也不够清晰。文中在系统梳理烃源岩、储层、构造等成藏条件基础上,结合最新钻探成果,开展了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成藏具有3个基本条件,即多套优质烃源岩的发育,规模发育的礁滩储层,通源断层提供的油气垂向进入长兴组的通道。长兴组油气富集规律取决于2个要素:1)源储匹配。源储匹配不佳决定了长兴组未能大规模成藏,多套烃源岩中仅筇竹寺组在生、排烃期上与断层活动期的匹配较好,其余烃源岩对长兴组供烃有限;由于延伸至长兴组的断层较少,源储间有效通道缺乏又进一步导致了气源不足。2)生物礁滩储层发育状况。生物礁滩储层的连续发育促成了垂侧向复合输导体系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有限的烃类会逐步向斜坡高部位运移聚集,气水分布受构造影响较大,非“一礁一藏”。据此研究结果,优选了4个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区带 生物礁滩储层 长兴组 蓬溪-武胜台凹
下载PDF
页岩储层裂缝型孔隙定量预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彦虎 蒋龙聪 +1 位作者 胡俊 胡冬梅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1,共7页
裂缝作为有效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于页岩储层具有重要的作用。裂缝研究的难点在于难以像井震结合波阻抗反演一样综合测井和地震信息开展裂缝预测。提出了一种综合测井和地震信息预测裂缝的新思路:首先拓展了SPM软孔模型,把孔隙空间... 裂缝作为有效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于页岩储层具有重要的作用。裂缝研究的难点在于难以像井震结合波阻抗反演一样综合测井和地震信息开展裂缝预测。提出了一种综合测井和地震信息预测裂缝的新思路:首先拓展了SPM软孔模型,把孔隙空间分为硬孔隙、基质孔隙和裂缝型孔隙,建立岩石物理模型,并求取裂缝型孔隙度曲线,通过FMI成像测井曲线证实了裂缝型孔隙度结果的可靠性;然后综合裂缝型孔隙度测井曲线和地震数据,通过多属性神经网络反演预测实现了裂缝型孔隙度的定量预测。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和原始测井曲线以及和蚂蚁体等地震几何属性的对比,证明裂缝型孔隙度反演结果比较可靠,可以用来定量解释页岩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本研究实现了综合测井曲线和地震信息定量预测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对于页岩储层定量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石物理模型 SPM模型 裂缝型孔隙 定量预测
下载PDF
玛湖地区致密砾岩油藏小井距水平井立体井网开发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禹欣 赵婷 +3 位作者 承宁 马俊修 杨升峰 李蕴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为探索玛湖地区致密油藏多层系立体井网整体压裂效果,提高油藏采出程度,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和地应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开展了地应力参数三维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分析井间、簇间的应力相互干扰对整体压裂效果的影响,确... 为探索玛湖地区致密油藏多层系立体井网整体压裂效果,提高油藏采出程度,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和地应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开展了地应力参数三维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分析井间、簇间的应力相互干扰对整体压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簇距、缝长、布缝方式及作业顺序,确定了小井距水平井立体井网开发整体压裂优化参数。研究表明:采用立体井网模式开发,优化簇距、单簇裂缝规模,采用拉链式交叉布缝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储层改造效果,研究区缝控储量动用程度由70%提升至90%。该研究为油层厚度大、连续性较好的叠置储层区块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井网 应力干扰 整体压裂优化 致密油藏 玛湖地区
下载PDF
岩石沉积学特征与岩石弹性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贺芙邦 游俊 +1 位作者 高凤英 邵龙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7,共7页
岩石物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的弹性特征是由岩石内在的矿物成分及含量、孔隙和孔隙流体等物理参数所决定的,而这些物理参数又受岩石的沉积环境、沉积过程和后续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研究岩石的物理参数与其物性和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 岩石物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的弹性特征是由岩石内在的矿物成分及含量、孔隙和孔隙流体等物理参数所决定的,而这些物理参数又受岩石的沉积环境、沉积过程和后续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研究岩石的物理参数与其物性和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对利用地震弹性参数预测油气储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系统地分析某扇三角洲成因砂砾岩储层的岩性和孔隙流体等物理参数对岩石密度以及速度和模量等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纵横波速度比、横波波阻抗、剪切模量和剪切模量与密度乘积等参数对砂砾岩与泥质岩比较敏感,可用于砂砾岩的分布预测;纵横波速度比、拉梅常数与密度乘积能够较好地区分含油和含水砂砾岩,可用于油层预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层沉积序列由多沉积旋回细分至单个沉积旋回时,岩石孔隙度与纵波速度和纵波波阻抗的相关性呈现逐步变好的趋势,但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且受泥质含量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特征 岩石物理分析 岩石弹性参数 储层预测 砂砾岩 沉积旋回
下载PDF
准噶尔西北缘红山嘴地区克上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耦合关系与综合定量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阳 刘文峰 +1 位作者 于兴河 杨新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984,共14页
综合岩心、薄片、分析测试资料厘定辫状河三角洲不同相带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选取孔隙度、含砂率、优势砂厚、优势砂岩分层系数及杂基含量作为评价参数,基于灰色关联法确定权重、拐点法确定分类阈值对储层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辫... 综合岩心、薄片、分析测试资料厘定辫状河三角洲不同相带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选取孔隙度、含砂率、优势砂厚、优势砂岩分层系数及杂基含量作为评价参数,基于灰色关联法确定权重、拐点法确定分类阈值对储层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辫状河三角洲下平原地区由于储层物性好且优势砂岩(粗砂岩)占比高而Ⅰ类储层发育;三角洲上平原地区砂体发育但以砾岩沉积为主,杂基含量高而储层质量差,多为Ⅱ类储层;三角洲前缘地区正韵律特征显著,中、粗砂岩储层质量要优于细砂岩,但优势砂岩发育规模有限,因此多以Ⅱ类、Ⅲ类储层为主。该成果可为复杂砂砾岩储层的定量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作用 储层评价 克上组 红山嘴地区 准噶尔
下载PDF
新型旋转PDC切削齿钻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建刚 武兴勇 +2 位作者 党文辉 邓平 刘刚 《石油机械》 2016年第2期6-10,共5页
新型旋转PDC切削齿钻头技术可有效解决固定PDC切削齿偏磨问题,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机械钻速,有利于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施工成本,是钻头技术的一大进步。介绍了传统固定PDC切削齿技术的缺陷和新型旋转PDC切削齿技术的技术原理、耐用性... 新型旋转PDC切削齿钻头技术可有效解决固定PDC切削齿偏磨问题,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机械钻速,有利于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施工成本,是钻头技术的一大进步。介绍了传统固定PDC切削齿技术的缺陷和新型旋转PDC切削齿技术的技术原理、耐用性测试及钻头规格,分析了新型旋转PDC切削齿钻头的现场应用效果,并针对其发展趋势提出建议:建议研发能在更坚硬、研磨性更强的地层岩石中钻进的旋转PDC切削齿钻头,为干热岩储层开发和超深井钻井提速提效提供技术支撑;建议将旋转PDC切削齿技术应用于扩眼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PDC切削齿 旋转PDC切削齿 技术原理 使用寿命 发展趋势 建议
下载PDF
碳基采暖电热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旗 刘太奇 张庆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45-247,共3页
近几年,由于节能与环保的需求,电取暖的方式得到大力的推广,电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非金属碳基电热材料是新型的节能型电热采暖材料,本文重点对影响非金属碳基电热材料中的炭黑基电热材料、碳纤维基电热材料、碳晶电... 近几年,由于节能与环保的需求,电取暖的方式得到大力的推广,电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非金属碳基电热材料是新型的节能型电热采暖材料,本文重点对影响非金属碳基电热材料中的炭黑基电热材料、碳纤维基电热材料、碳晶电热材料电热性能的因素及相关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基 碳纤维 碳晶 电热材料 采暖
下载PDF
致密砾岩油藏地层亏空区新井压裂参数优化设计
17
作者 李杰 马明伟 +4 位作者 杨升峰 王松 李蕴哲 徐鹏 李佶晔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8-174,共7页
针对老井地层能量亏空对新井储层改造及生产存在影响的问题,在三维地质及地应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油藏数值模型,结合生产资料研究老井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裂缝扩展模型预测新井裂缝形态特征,并优化压裂设计参数。研究表明:老井开... 针对老井地层能量亏空对新井储层改造及生产存在影响的问题,在三维地质及地应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油藏数值模型,结合生产资料研究老井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裂缝扩展模型预测新井裂缝形态特征,并优化压裂设计参数。研究表明:老井开发导致低应力区对邻井裂缝扩展有一定诱导作用,优化新井前置液比例,能够弥补地层能量亏空,避免新井人工裂缝向亏空方向过分延伸,储层改造更充分,压裂后产能更理想。玛湖砾岩油藏H1井组实例应用表明,优选簇间距为25~30 m,用液强度为18 m^(3)/m,单簇前置液量为400 m^(3),能够有效抑制低应力区对新井人工裂缝的诱导,提高支撑剂的铺置浓度。该研究对同类砾岩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地应力场 地层亏空 井间干扰 压裂优化 致密油藏
下载PDF
玛湖油田致密砂砾岩储层岩心差应变实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小东 马俊修 +2 位作者 石善志 刘刚 谭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3,共8页
为了获得新疆玛湖油田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地应力大小数据并指导压裂设计和施工,利用该储层段钻井中获取的砂砾岩和泥岩岩心进行了室内差应变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对储层三向主应力大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百口泉组储层段水平... 为了获得新疆玛湖油田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地应力大小数据并指导压裂设计和施工,利用该储层段钻井中获取的砂砾岩和泥岩岩心进行了室内差应变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对储层三向主应力大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百口泉组储层段水平最大主应力与垂向主应力大小相近,砂砾岩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平均为71.8 MPa,水平最小主应力平均为51.1 MPa;泥岩隔层水平最大主应力平均为72.9 MPa,水平最小主应力平均为56.1 MPa。同时,利用压裂、成像测井等工程数据对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进行评价,验证了差应变实验数据解释地应力大小的可靠性,表明通过差应变实验得出的主应力数值能够反映玛湖油田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现今地应力状态,可用于钻井、压裂等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油田 致密砂砾岩 差应变实验 地应力
下载PDF
含气饱和度半定量预测方法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芙邦 游俊 邵龙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2-667,共6页
勘探实践中,与水和油相比,地层岩石孔隙中含气引起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利用各种地震弹性参数较容易判定和识别地层中是否含气.然而这种含气性的判别多是定性的,含气饱和度的半定量化预测一直是个挑战.利用岩心分析、测井和... 勘探实践中,与水和油相比,地层岩石孔隙中含气引起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利用各种地震弹性参数较容易判定和识别地层中是否含气.然而这种含气性的判别多是定性的,含气饱和度的半定量化预测一直是个挑战.利用岩心分析、测井和测试资料,从岩石物理模拟与诊断出发,结合Gassmann流体替换理论,分别研究含气砂岩和含气饱和度的敏感弹性参数,建立相应的岩石物理解释图版.在此基础上,通过地震叠前弹性反演技术分含气砂岩和高饱和度含气砂岩两步法递进式实现含气饱和度的半定量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实例研究表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这种两步法递进式半定量预测砂岩含气饱和度的方法行之有效,实际生产中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饱和度 岩石物理 流体替换 敏感参数 叠前弹性反演 半定量预测
原文传递
沉积前古地貌对致密油藏有利储层分布的影响——以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藏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彦虎 杨立敏 欧阳甫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32-35,40,共5页
根据测井、地震和岩心等资料,运用印模法和层拉平技术对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四段沉积前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分析了沙四段沉积前古地貌对沙四段致密油藏分布的影响,认为高部位可能受古梁地及斜坡的限制、低部位可能受水深的影响,均未能形成... 根据测井、地震和岩心等资料,运用印模法和层拉平技术对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四段沉积前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分析了沙四段沉积前古地貌对沙四段致密油藏分布的影响,认为高部位可能受古梁地及斜坡的限制、低部位可能受水深的影响,均未能形成适合白云岩和方沸石大量生成的有利条件,从而导致本区的白云岩和方沸石储层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古地貌的中部地区。古地貌控制了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藏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进而控制了致密油藏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家地区 沙四段 古地貌 致密油藏 储层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