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说清华简《五纪》的齐系文字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民镇 《北方论丛》 2022年第4期51-59,共9页
清华简《五纪》多见一词多形,且有不同于典型楚文字的文字现象。这些非典型楚文字因素,与齐系文字以及三晋文字存在交集。其中,与齐系文字相合的文字现象,比重更大,且有齐系文字特有的文字构形。与三晋文字相合的文字现象,则均共见于齐... 清华简《五纪》多见一词多形,且有不同于典型楚文字的文字现象。这些非典型楚文字因素,与齐系文字以及三晋文字存在交集。其中,与齐系文字相合的文字现象,比重更大,且有齐系文字特有的文字构形。与三晋文字相合的文字现象,则均共见于齐系文字,且不见三晋文字特有的因素。《五纪》总体而言是由楚人抄写的楚地抄本,但一些文字构形与用字习惯亦表现出齐系文字的特点,其底本与齐鲁地区关系密切,这可与其思想内涵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五纪》 齐系文字 三晋文字
下载PDF
战国时代《诗》《书》文体的模拟与破体
2
作者 陈民镇 党圣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6,238,共11页
战国时代,知识阶层在研习《诗》《书》等经典的基础上,创作出模拟《诗》《书》文体的篇章,这种模拟行为表明当时人们对《诗》《书》的文体体式已有较明晰的认识,反映了文体观念的逐步自觉。上博简《交交鸣乌》《多薪》当是对《诗》的模... 战国时代,知识阶层在研习《诗》《书》等经典的基础上,创作出模拟《诗》《书》文体的篇章,这种模拟行为表明当时人们对《诗》《书》的文体体式已有较明晰的认识,反映了文体观念的逐步自觉。上博简《交交鸣乌》《多薪》当是对《诗》的模拟,上博简《卉茅之外》《李颂》以及《楚辞·橘颂》则是在模拟《诗》的基础上的新变,为楚辞之先声。清华简《保训》可视作对《书》的模拟。在经典传承基础上的“尊体”与“破体”,促成了战国时代的“文体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尚书》 模拟 尊体 破体
原文传递
政治话语与文学表达:明代台阁士人考绩序之功能及意蕴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晗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7,共8页
明代台阁士人考绩序文的生成是以明初考绩制度的完善为基础的。台阁文臣的政治构想、政治实绩、官场社交都深度影响了考绩序文体程式的构建,并直接决定了其文体结构和语体选择。考绩序是台阁文人政治身份和文学能力的体现,实现了政治语... 明代台阁士人考绩序文的生成是以明初考绩制度的完善为基础的。台阁文臣的政治构想、政治实绩、官场社交都深度影响了考绩序文体程式的构建,并直接决定了其文体结构和语体选择。考绩序是台阁文人政治身份和文学能力的体现,实现了政治语境与文学表达的契合,反映了台阁文士的身份定位与价值取向,折射出明前期的颂扬模式与盛世文化。明代台阁文人考绩序文体具有多重功能,是政治运作与文体程式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台阁士人 考绩制度 文体程式 考绩序
下载PDF
《书》类文献篇题的称引及其文体称名意义
4
作者 陈民镇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左传》引《书》,或径称篇题,或以“《书》曰”“《书》云”“《国名+书》+曰”“《国名+书》+有之/有之曰”的形式引入,可反映春秋时人对《书》类文献的称引习惯。《书》类文献篇题的确立应不早于春秋时期。《书》类文献篇题中的“诰... 《左传》引《书》,或径称篇题,或以“《书》曰”“《书》云”“《国名+书》+曰”“《国名+书》+有之/有之曰”的形式引入,可反映春秋时人对《书》类文献的称引习惯。《书》类文献篇题的确立应不早于春秋时期。《书》类文献篇题中的“诰”“告”“誓”“命”,原先都应该是表示行为方式的动词,后向文体称名转变,已有“以体命题”的意味。春秋战国时人对《书》类文献的称引,愈加巩固“诰“”誓”“命”作为文体称名的意义,文体命名观念也得以进一步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书》类文献 篇题 文体称名
下载PDF
李贽的自我意识及其文学思想论析
5
作者 李瑞卿 《民族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31,共13页
李贽借助易学提出“一元统天而万化生于身”的观点,充分凸显人的主体性与具身性,将世界本体还原到个体自身及实践。李贽的“我”体现为一种特别的自我意识,它与“虚己无为”“无人无己”同时共在。李贽也以“真空”来阐释“一念之本心”... 李贽借助易学提出“一元统天而万化生于身”的观点,充分凸显人的主体性与具身性,将世界本体还原到个体自身及实践。李贽的“我”体现为一种特别的自我意识,它与“虚己无为”“无人无己”同时共在。李贽也以“真空”来阐释“一念之本心”,以“饥饿于学”来充实自我,挑战虚假的旧道德与形而上学,直面无法回避的现实,于生命实践中重塑着一个全新的自我。李贽的自我意识及其意识逻辑为在文学思想体系上全面地超越七子派、唐宋派,并超越传统“化工”的古典美范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于天地之造化中注入“寸心千古”的生命与历史的分量,阐释了新“化工”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我俱泯 克己 造化 自得 易学阐释
原文传递
“凹凸法”在中国:渊源、继承和新变
6
作者 陈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0,I0011,共10页
“凹凸法”源自印度,是以用色和线描为核心,塑造出平面绘画立体效果的技法。在汉唐时期的丝路文明交流中,“凹凸法”进入古代中国。经中国历代画家的继承和发扬,“凹凸法”保留了追寻立体造型的导向,延续了对色彩的重视,不用或弱化轮廓... “凹凸法”源自印度,是以用色和线描为核心,塑造出平面绘画立体效果的技法。在汉唐时期的丝路文明交流中,“凹凸法”进入古代中国。经中国历代画家的继承和发扬,“凹凸法”保留了追寻立体造型的导向,延续了对色彩的重视,不用或弱化轮廓线,更以“没骨法”为名,演化出了“没骨山水”和“没骨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法 没骨法 渊源 演进 丝绸之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