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外花木兰的改编看跨文化传播中的一次编码 被引量:4
1
作者 高艺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5期81-82,共2页
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中外均将其故事拍摄为影视作品,并作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但尽管都取材于中国故事,融入中国元素,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却有极大差异。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对比两部影片的异同,揭示美国电影如何通过一次编码实现本... 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中外均将其故事拍摄为影视作品,并作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但尽管都取材于中国故事,融入中国元素,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却有极大差异。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对比两部影片的异同,揭示美国电影如何通过一次编码实现本国文化的循环肯定和对他者文化的不准确解读,以及作为跨文化传播者如何实现更为平等的交流,从而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改编 文本分析 一次编码 文化认同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作为“他者”的乡村:李子柒视频中的乡村表征与他者想象 被引量:3
2
作者 危欢 《视听界》 2020年第5期38-42,共5页
李子柒的视频顺应了新兴融合媒体的发展趋势,以短视频作为内容生产的主要手段,把乡村作为录制现场,升华视频主题,推进视频叙事。每一期视频以不同乡村美食为线索,使用类似的表征符号,赋予视频中的乡村以意义。李子柒利用“他者”的已有... 李子柒的视频顺应了新兴融合媒体的发展趋势,以短视频作为内容生产的主要手段,把乡村作为录制现场,升华视频主题,推进视频叙事。每一期视频以不同乡村美食为线索,使用类似的表征符号,赋予视频中的乡村以意义。李子柒利用“他者”的已有经验进行乡村想象的同时,也通过其对乡村的视觉化呈现重塑观众对于乡村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子柒 乡村景观 表征重构 他者
下载PDF
抖音“变身”短视频中的类型化叙事与性别秩序加固
3
作者 高艺 《新媒体研究》 2020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抖音平台上通过化妆术实现"变身"的短视频,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为观众塑造审美体验。在类型化的叙事和共享的社会经验下,观众与视频创作者共同参与并完成意义的建立与传递。但这种形象塑造神话,看似是赋予女性改造自己的主动... 抖音平台上通过化妆术实现"变身"的短视频,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为观众塑造审美体验。在类型化的叙事和共享的社会经验下,观众与视频创作者共同参与并完成意义的建立与传递。但这种形象塑造神话,看似是赋予女性改造自己的主动权,其实是象征性地抚慰外貌焦虑,是对原有性别秩序的加固。通过文本分析,笔者探讨了在对这些传媒文本进行创作、消费、传播时,女性如何内化并实践这一性别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音“变身”短视频 文本分析 类型化叙事 形象管理 性别秩序
下载PDF
感觉屏障与公私导管:现代耳机的场景控制
4
作者 高艺 《科技传播》 2020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在现代社会,视听媒体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听觉器官。耳机作为一种感觉屏障,成为了人类调节器官的技术武器,同时驯化着人类的双耳。此外,耳机承担着信息导管的作用,可以促进人际沟通,强化群体认同。两种角色使得耳机实现了对场景的... 在现代社会,视听媒体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听觉器官。耳机作为一种感觉屏障,成为了人类调节器官的技术武器,同时驯化着人类的双耳。此外,耳机承担着信息导管的作用,可以促进人际沟通,强化群体认同。两种角色使得耳机实现了对场景的控制,从而重塑人类的现实感与身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耳机 感觉屏障 公私导管 场景化 后现代
下载PDF
反转新闻中的言论自由失范行为及其引导策略探究——以罗冠军事件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危欢 刘佳雪 《东南传播》 2021年第5期140-143,共4页
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自由表达言论的新平台,人们逐渐开始用键盘和鼠标的方式表达观点,网络技术对公众的赋权使得公众主体进入到新闻产生过程中,催生了"反转新闻"的出现。以罗冠军被控诉性侵犯一事反转为例... 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自由表达言论的新平台,人们逐渐开始用键盘和鼠标的方式表达观点,网络技术对公众的赋权使得公众主体进入到新闻产生过程中,催生了"反转新闻"的出现。以罗冠军被控诉性侵犯一事反转为例,网民起初对于罗冠军的谩骂和后期对于梁颖的谩骂都不只是简单的理性思考或情绪宣泄,而是多重复杂社会因素的综合呈现。本文基于互联网平台相对传统平台具有主体隐匿性和极高的虚拟性等特征,从后真相的媒介环境和公众心理的视角分析网络新闻反转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从而探讨如何引导网络言论自由正向发展的合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新闻 主体失范 后真相时代 社会矛盾 网络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