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9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椭圆拟合改进算法 被引量:203
1
作者 闫蓓 王斌 李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基于最小二乘法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椭圆拟合算法.最小二乘椭圆拟合算法,由于包含误差较大样本点在内的所有样本点都参与运算,所以会对椭圆拟合的最后结果产生偏差.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随机理论的思想,先随机选取6个点拟合椭圆,然后计算与此... 基于最小二乘法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椭圆拟合算法.最小二乘椭圆拟合算法,由于包含误差较大样本点在内的所有样本点都参与运算,所以会对椭圆拟合的最后结果产生偏差.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随机理论的思想,先随机选取6个点拟合椭圆,然后计算与此椭圆匹配的所有样本点个数.重复此过程一定次数,采用投票机制,匹配样本点多的椭圆即为最优椭圆,构造了一种快速准确剔除误差较大样本点的改进椭圆拟合算法,并在实际图像应用中验证了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包含有较大比例误差点的样本空间,拟合出具有高精度的椭圆,并且算法的速度能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拟合 曲线拟合 椭圆拟合
下载PDF
多智能体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108
2
作者 刘金琨 尔联洁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40,180,共9页
多智能体技术通过采用各智能体间的通讯、合作、协调、调度、管理及控制来表达实际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行为特性 ,为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框架。介绍了多智能体技术在几个有代表性领域的应用 ,并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探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智能体技术 专家系统 分布式智能决策
下载PDF
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92
3
作者 于劲松 李行善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5年第1期1-3,17,共4页
在总结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的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为背景,分析了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与标准,重点讨论了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并行测试技术、合成仪器技术、仪器可互换技术、TPS... 在总结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的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为背景,分析了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与标准,重点讨论了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并行测试技术、合成仪器技术、仪器可互换技术、TPS可移植与互操作技术、智能测试诊断技术及测试诊断信息的表达等关键技术,希望以此能促进我国下一代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试系统 体系结构 可靠性 并行测试
下载PDF
建模与仿真的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行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09-311,共3页
建模与仿真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取得很大成绩,其应用范围已扩大至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试验、维护、训练。本文回顾我国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探讨建模与仿真的某些关键技术。
关键词 建模 仿真 分布虚拟环境
下载PDF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高压侧电路的供能方法 被引量:75
5
作者 钱政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已经成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有源电子式互感器高压侧电路的供能问题则是研究工作中的关键技术。笔者首先简要地综述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发展,然后重点介绍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高压侧电路的供电问题,对国内外的...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已经成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有源电子式互感器高压侧电路的供能问题则是研究工作中的关键技术。笔者首先简要地综述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发展,然后重点介绍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高压侧电路的供电问题,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高压侧电路 供能方法 光学传感原理
下载PDF
美国军用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3
6
作者 于劲松 李行善 《测控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3,13,共4页
在总结美国军用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军用自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 ,重点分析了下一代军用测试系统研制方向 。
关键词 军用自动测试系统 体系结构 国际标准 武器系统 美国
下载PDF
基于序阻抗的直驱风电场次同步振荡分析与锁相环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76
7
作者 张冲 王伟胜 +3 位作者 何国庆 李光辉 汪海蛟 田元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757-6767,共11页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直驱风电场并入交流电网的次同步振荡现象。为深入研究该问题,文中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典型直驱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其次,通过硬件控制在环方法测量直驱风电机组阻抗,利用奈奎斯特判据...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直驱风电场并入交流电网的次同步振荡现象。为深入研究该问题,文中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典型直驱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其次,通过硬件控制在环方法测量直驱风电机组阻抗,利用奈奎斯特判据分析直驱风电机组并入交流电网次同步振荡的产生机理,并且提出一种锁相环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降低了系统次同步振荡发生的风险。最后,基于RT-lab实时仿真平台建立110台1.5MW直驱风电机组组成的风电场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阻抗建模 弱交流电网 次同步振荡 锁相环
下载PDF
实时系统软件设计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德兴 孟晓风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 CSCD 2000年第4期4-6,9,共4页
讨论了实时系统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实现、调度与执行时间分析、系统软件验证四个方面的问题 ,介绍了在实时系统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所做的工作 ,该领域理论的发展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实时系统软件 程序设计
下载PDF
支持视情维修的故障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5
9
作者 梁旭 李行善 +1 位作者 张磊 于劲松 《测控技术》 CSCD 2007年第6期5-8,14,共5页
详细介绍了故障预测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及其研究趋势。结合分析设备健康退化过程提出了故障预测的研究内容,并且按照故障预测实现所采用的方法将现有的文献分类进行了详细综述。
关键词 视情维修 故障预测 预测与健康管理
下载PDF
ATS(自动测试系统)及ATE技术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李行善 于劲松 《电子产品世界》 2002年第03A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ATS 自动测试系统 ATE技术
下载PDF
云制造系统3.0——一种“智能+”时代的新智能制造系统 被引量:63
11
作者 李伯虎 柴旭东 +5 位作者 侯宝存 林廷宇 张霖 李潭 刘阳 肖莹莹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97-3012,共16页
基于对“智能+”时代的解读,提出一种“智能+”时代的新智能制造系统——云制造系统3.0,给出云制造3.0的内涵及按照该内涵构建的云制造系统3.0的系统体系架构、技术体系总体框架。介绍了笔者团队研发的云制造系统3.0的雏形——“航天云... 基于对“智能+”时代的解读,提出一种“智能+”时代的新智能制造系统——云制造系统3.0,给出云制造3.0的内涵及按照该内涵构建的云制造系统3.0的系统体系架构、技术体系总体框架。介绍了笔者团队研发的云制造系统3.0的雏形——“航天云网2.0”的技术成果及其应用范例。最后给出云制造系统3.0雏形的创新点,并从“技术、应用、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给出了“智能+”时代云制造系统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3.0 智能+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工业互联网 智能云服务平台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建华 王占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2-506,共5页
根据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对故障诊断方法做了研究,并介绍了具体实现过程.最后结合某液压系统对该方法作了验证,并给出了与直接用前馈感知器进行故障诊断的对比结果.
关键词 模糊数学 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系统
下载PDF
多无人机协同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6
13
作者 韩亮 任章 +1 位作者 董希旺 李清东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多无人机集群作战是未来战争的重要形式。作为集群作战中的关键技术,协同控制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多无人机编队飞行、协同侦查与集群攻击等。简述了多无人机集群作战的发展历程,归纳了集群作战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协同控制方法... 多无人机集群作战是未来战争的重要形式。作为集群作战中的关键技术,协同控制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多无人机编队飞行、协同侦查与集群攻击等。简述了多无人机集群作战的发展历程,归纳了集群作战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协同控制方法的分类与体系结构。然后,从编队控制、合围控制、跟踪控制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协同控制方法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编队控制中的四种典型方法及相关应用,分析了各类编队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多无人机协同控制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协同控制 编队控制 合围控制 跟踪控制
下载PDF
SBA支撑环境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李伯虎 柴旭东 +4 位作者 朱文海 孙家广 梁炳成 吴慧中 彭晓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介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BA支撑环境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包括给出自行开发成功并初步应用的多学科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新技术特点、协同仿真平台系统组成结构、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仿真平台、多学科虚拟样机... 介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BA支撑环境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包括给出自行开发成功并初步应用的多学科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新技术特点、协同仿真平台系统组成结构、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仿真平台、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CAX/DFX工具集及全生命周期虚拟产品数据管理PLM等;研究了“仿真网格”的内涵、功能与体系结构,进而提出一种基于“仿真网格”的SBA支撑环境体系结构及其相关关键技术等。最后,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SBA支撑环境 多学科虚拟样机 仿真网格
下载PDF
现代气动技术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气动元件的流量特性 被引量:51
15
作者 蔡茂林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7年第2期44-48,共5页
0前言 设计气动系统时,准确地把握电磁阀、调速阀等元件的流量特性非常重要。流量特性表示元件的空气流通能力,将直接影响气动系统的动特性。在元件选型时如弄错流量特性.将可能导致气动执行元件达不到预期的输出力或输出速度。
关键词 流量特性 气动元件 气动技术 气动执行元件 气动系统 流通能力 输出速度 元件选型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蚁群算法的协同多目标攻击空战决策研究 被引量:49
16
作者 罗德林 段海滨 +1 位作者 吴顺详 李茂青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6-1170,共5页
协同多目标攻击空战决策是现代战机在超视距条件下进行协同空战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寻求一个优化分配方案,将目标分配给各友机,力求使攻击效果最优。本文在对协同多目标攻击战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空战决策的启发式... 协同多目标攻击空战决策是现代战机在超视距条件下进行协同空战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寻求一个优化分配方案,将目标分配给各友机,力求使攻击效果最优。本文在对协同多目标攻击战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空战决策的启发式蚁群算法,该算法通过求解友机导弹对目标的最优分配来确定空战决策方案。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启发式蚁群算法对最优解的搜索效率明显优于基本蚁群算法,是一种求解协同多目标攻击空战决策问题的有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战决策 协同空战 多目标攻击 启发式 蚁群算法
下载PDF
智能交通系统中实时交通信息采集处理的新方法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力 王川久 +1 位作者 沈晓蓉 范跃祖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89,共4页
在分析目前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存在的检测成本高、检测范围有限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GPS/蜂窝无线定位进行交通信息实时采集处理的新方法,深入剖析了该方法的技术关键,并给出该方法的测算效率改进模型,结果显示本文模型相对... 在分析目前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存在的检测成本高、检测范围有限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GPS/蜂窝无线定位进行交通信息实时采集处理的新方法,深入剖析了该方法的技术关键,并给出该方法的测算效率改进模型,结果显示本文模型相对原有模型改进了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定位技术 交通信息采集 测算效率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车辆智能排班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跃鹏 安涛 +1 位作者 黄继敏 范跃祖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1期41-44,50,共5页
运营车辆智能排班是公交车辆智能调度需要解决的典型问题之一 .它可以描述为 :通过某种智能化的算法 ,在有限的算法步骤内 ,找出所有满足约束条件的排班方案中的最优方案或接近最优的方案 .作者针对公交排班的特点 ,对遗传算法的各个算... 运营车辆智能排班是公交车辆智能调度需要解决的典型问题之一 .它可以描述为 :通过某种智能化的算法 ,在有限的算法步骤内 ,找出所有满足约束条件的排班方案中的最优方案或接近最优的方案 .作者针对公交排班的特点 ,对遗传算法的各个算子进行了专门化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试算 .结果表明 ,遗传算法对解决公交车辆排班问题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公交车辆智能排班 公共交通 调度
下载PDF
弯管转角对液压管道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45
19
作者 付永领 荆慧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65-169,共5页
飞行器液压管道的振动关系着飞行器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及飞行安全,该振动主要由液压泵体振动、机身振动及管道与流体耦合振动三部分组成。前两种振动可以通过软管连接而得到较好的解决,最后一种振动则需要通过对管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来... 飞行器液压管道的振动关系着飞行器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及飞行安全,该振动主要由液压泵体振动、机身振动及管道与流体耦合振动三部分组成。前两种振动可以通过软管连接而得到较好的解决,最后一种振动则需要通过对管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来减弱。在管道与流体耦合振动中,管道转弯处又是耦合的敏感区域,应用有限单元法及计算流体动力学法对某型飞行器一典型的高压管段进行了数值液固耦合分析,探讨了在航空泵非定常流速下弯管转角对该管道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弯头的转角从90°降低到60°,其振动幅值降低了50%,振动峰峰值降低了68.29%,可见弯管转角对管道振动的影响需要在将来的设计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管道 非定常流 耦合振动 弯管转角 有限单元法
下载PDF
主动隔振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磊 付永领 +1 位作者 刘永光 何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分析了主动隔振常用控制方法以及作动器的发展情况, 指出控制方法与作动器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目前主动隔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认为将主动隔振技术与传统被动隔振方法相结合是其主要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主动隔振 控制方法 作动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