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传染病疫情的环境与气候特征初探及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颖 梁丁元 +3 位作者 李垚 张浩文 范文宏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55-1561,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流行对人类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考验着世界各国公共卫生系统应对大型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对历史传染病疫情暴发和流行的环境与气候特征进行总结,对于新冠肺炎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流行对人类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考验着世界各国公共卫生系统应对大型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对历史传染病疫情暴发和流行的环境与气候特征进行总结,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研究及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①历史上人际传播的冠状病毒科、正粘病毒科传染病多暴发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及冬春季节,而黄病毒科传染病多暴发在热带地区及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②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催生影响传染病的暴发及传播.③人类对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迫使病毒宿主栖息地迁移和不同病毒宿主聚集,增加病毒变异概率和传染病暴发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认为适宜的气候因素可能利于疫情的暴发与流行,而热带国家疫情的暴发则说明需要重新审视气候、环境条件及生态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未来传染病疫情的预测及阻断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传染病 气候特征 环境因素 全球变化 极端天气 宿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
下载PDF
甲型流感的流行与防控分析及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垚 梁丁元 +3 位作者 穆云松 马瑾 常江 王颖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62-1570,共9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流行,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甲型流感这一常见传染病进行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分析,回顾总结全球为防控甲型流感做出的努力及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防控经...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流行,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甲型流感这一常见传染病进行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分析,回顾总结全球为防控甲型流感做出的努力及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防控经验和研究思路.结果表明:①甲型流感呈季节性流行,受气候、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因素影响,在低温低湿、人口密集的环境中表现出强流行性.②甲型流感防控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季节性流感病毒监测、流感病毒的生态学研究、广谱中和抗体及通用疫苗的研究、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病原学风险评估四方面,其中季节性流感病毒监测是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及后续研究的核心防控措施.③与甲型流感类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受温度等气候因素影响,同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也影响其传播,亟需借鉴较成熟的甲型流感的防控经验、技术和平台.建议在加强病毒监测的同时,深入开展病毒生态学研究、病原学风险评估和药物开发,对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和预警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二次暴发及传播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将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未来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及预测预警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影响因素 禽流感 流行与防控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下载PDF
神经嵴细胞和神经嵴病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卓远 查艳 +1 位作者 石小峰 张永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33,I0001,共18页
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NCCs)是一类脊椎动物特有的可迁移的多能干细胞,其可分化为软骨细胞、神经元和黑色素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NCCs的形成、迁移和分化受到严格调控,任何扰乱NCCs发育的因素都可导致胚胎发育畸形。由神经嵴... 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NCCs)是一类脊椎动物特有的可迁移的多能干细胞,其可分化为软骨细胞、神经元和黑色素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NCCs的形成、迁移和分化受到严格调控,任何扰乱NCCs发育的因素都可导致胚胎发育畸形。由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统称为神经嵴病(neurocristopathies,NCPs)。NCPs种类繁多且表型复杂,可累及人体多个部位(颅面部、心脏、肠胃和皮肤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NCPs占所有出生缺陷患儿的1/3,遗传因素是导致NCPs的主要风险因素,但环境风险因子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异常也可导致NCPs。本文对神经嵴细胞和神经嵴病及其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为系统认知神经嵴细胞发育以及神经嵴病提供参考,为了解神经嵴病的病因以及开展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嵴细胞 神经嵴病 基因调控网络 风险因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特征运动观测的蝴蝶前飞规律及样机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益鑫 王兴坚 +2 位作者 王少萍 池小楷 杜韶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51-1660,共10页
为了研究蝴蝶扑翼飞行的原理,研制低频扑翼的仿生器,通过蝴蝶飞行运动的生物学观测,提出蝴蝶的3种特征运动状态,分析扑翼运动、胸部俯仰运动及腹部摆动运动之间的相位关系,构建蝴蝶前飞运动学模型。基于“杆-膜”仿生翼的新工艺和定制... 为了研究蝴蝶扑翼飞行的原理,研制低频扑翼的仿生器,通过蝴蝶飞行运动的生物学观测,提出蝴蝶的3种特征运动状态,分析扑翼运动、胸部俯仰运动及腹部摆动运动之间的相位关系,构建蝴蝶前飞运动学模型。基于“杆-膜”仿生翼的新工艺和定制的机载飞控系统,研制轻量化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样机,研究蝴蝶样机的飞行控制策略。通过六维力传感器对样机做地面动力学测试,利用高速摄像机对样机飞行进行运动学跟踪,证明了基于特征运动状态的蝴蝶前飞规律和原理样机研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飞行规律 典型特征运动 扑翼飞行器 仿生机器人 膜翼制作
下载PDF
无人系统免疫智能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郭雷 袁源 +1 位作者 乔建忠 余翔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传统的无人系统人工智能技术重点研究人脑思维、感知和肌电反应等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实现。免疫反应是生物体在面临病毒、细菌和天敌时保持生存和健康的独特生理机制,是智能系统技术研究领域的崭新视点。受动物应对病毒侵袭、环境剧... 传统的无人系统人工智能技术重点研究人脑思维、感知和肌电反应等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实现。免疫反应是生物体在面临病毒、细菌和天敌时保持生存和健康的独特生理机制,是智能系统技术研究领域的崭新视点。受动物应对病毒侵袭、环境剧变、天敌威胁等不利态势的免疫反应、保护自我和进化机制启发,提出无人系统在包含攻击、干扰、拒止、封锁、损伤、故障和博弈等恶劣环境和对抗模式下的生存安全问题,建立无人系统免疫智能技术的一般框架,架设无人系统和生物体之间免疫机制的桥梁。主要内容包括无人系统免疫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关键技术和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感知与诊断、适应与激励、学习与进化等技术层面进行了问题描述。最后,对免疫智能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制 无人系统 免疫智能 自愈控制 免疫控制 自身耐受性
原文传递
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董迪 巩立鑫 +2 位作者 王坤 张崇 田捷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1,共7页
随着医学影像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影像组学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影像组学将医学影像转化为可挖掘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影像数据中挖掘高通量的量化信息,可以提高影像辅助疾病诊疗的效果,已经成为医学影... 随着医学影像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影像组学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影像组学将医学影像转化为可挖掘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影像数据中挖掘高通量的量化信息,可以提高影像辅助疾病诊疗的效果,已经成为医学影像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热点。针对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本文分别从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三个方面,详细描述影像组学在肿瘤等重大疾病中的应用案例。影像组学源于临床问题,利用临床数据,其结果又能回归指导临床应用,相信在精准医疗时代影像组学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医学影像 智能医疗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生理信号的警觉度检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飞杨 樊尚春 郑德智 《测控技术》 2021年第11期33-38,56,共7页
警觉度反映了大脑的警惕状态。在航空航天、车辆驾驶、医疗军事等领域检测操作员的警觉度对减少事故概率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10年在基于生理信号的警觉度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将其分为基于脑电、心电、脑血红蛋白浓度、其他生理信号... 警觉度反映了大脑的警惕状态。在航空航天、车辆驾驶、医疗军事等领域检测操作员的警觉度对减少事故概率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10年在基于生理信号的警觉度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将其分为基于脑电、心电、脑血红蛋白浓度、其他生理信号和多生理信号五类,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发现目前使用的生理信号中,脑电最为常用,心电、眼电、脑血红蛋白浓度次之。且绝大多数研究仅对清醒和困倦这两种警觉水平进行判断,分类数较低。目前研究一方面趋向于通过寻找新的敏感特征、改进检测算法、结合其他生理信号等来提高准确率;另一方面趋向于开发穿戴式、无线化的生理信号传感器以推进警觉度检测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觉度 脑电 心电 眼电 脑血红蛋白浓度
下载PDF
微核组学可视化分析与人工智能检测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保民 胡耿 +5 位作者 胡丽华 陈丹 安羽 李呈 贾光 胡贵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1-396,共6页
微核组学试验可综合展示DNA损伤与修复、染色体断裂或丢失、细胞生长抑制等多种有害结局终点,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特点。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综合评估外源性化学物质的遗传作用类型和模式,还在癌症人群的高风险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具有... 微核组学试验可综合展示DNA损伤与修复、染色体断裂或丢失、细胞生长抑制等多种有害结局终点,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特点。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综合评估外源性化学物质的遗传作用类型和模式,还在癌症人群的高风险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微核组学图像计数方法(人工镜检计数、流式细胞仪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存在耗时长、准确度低,花费大等特点,不能满足当前大规模、多指标、快速化、高精度以及可视化的分析要求。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精准医疗时代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微核组学可视化分析与深度学习的检测策略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综述在分析微核组学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微核图像传统和新型人工智能计数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对微核图像检测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人工智能 生物学标记 微核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2DPCA在脑磁图棘波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宝山 胡业刚 张冀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6-190,共5页
棘波是癫痫疾病诊断和癫痫灶评估的重要标志,脑磁图设备能更精确地捕捉到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的棘波信号。然而,目前临床医生仍依赖于手动方法标记棘波信号,缺少便捷离线的多通道棘波检测方法。提出一种脑磁图的多通道棘波检测方法,针对... 棘波是癫痫疾病诊断和癫痫灶评估的重要标志,脑磁图设备能更精确地捕捉到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的棘波信号。然而,目前临床医生仍依赖于手动方法标记棘波信号,缺少便捷离线的多通道棘波检测方法。提出一种脑磁图的多通道棘波检测方法,针对给定时间宽度的多通道脑磁图信号的时间序列可以看作为一个二维矩阵,利用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方法提取该矩阵的本征特征,再结合最近邻分类器实现离线的多通道棘波信号检测。通过临床癫痫患者的脑磁图信号验证表明,提出的方法棘波信号检测率高达93.23%,且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二维主成分分析 脑磁图 棘波信号
下载PDF
横向交流电场下液膜参数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铁晗 富庆飞 杨立军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2-361,I0001,共11页
当将运动的平面液膜置于横向的交流电场之间时会产生参数振荡现象.为了得到交流电场下平面液膜的色散关系并为液膜的破碎行为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漏电介质模型对液体的电学特性进行假设,对平面液膜在直流和交流电场下的参数不稳... 当将运动的平面液膜置于横向的交流电场之间时会产生参数振荡现象.为了得到交流电场下平面液膜的色散关系并为液膜的破碎行为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漏电介质模型对液体的电学特性进行假设,对平面液膜在直流和交流电场下的参数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由于主流是基于时间的流动,在稳定性分析中引入了Floquet理论.在文中,将电场定义为部分交流电场和部分直流电场共同耦合后的混合型电场.最后,波数和不稳定增长率之间的无量纲色散方程可由矩阵的形式表示.本文考虑了多种参数对不稳定的影响,包括气液密度比、韦伯数、雷诺数、欧拉数、松弛时间以及衡量交流电场占比的参数及频率参数,并得知欧拉数同时影响毛细不稳定性及参数不稳定性,交流电场占比对不稳定性的影响体现在恒定电场力上,而交流电场频率主要影响参数不稳定性.为了在实验中更容易地寻求参数振荡现象,增大电欧拉数及减小交流电场频率是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不稳定性 平面液膜 电场 漏电介质模型
下载PDF
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雪怡 张皑峰 +5 位作者 赵文 高钰丹 段红梅 郝鹏 杨朝阳 李晓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4,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选择出生后0.5月龄、1月龄、2月龄和3月龄Wistar大鼠共计48只(每组各12只)。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技... 本研究旨在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选择出生后0.5月龄、1月龄、2月龄和3月龄Wistar大鼠共计48只(每组各12只)。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被动膜特性及AMPA受体参与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t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结果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在出生后0.5~3月龄期间,在被动膜特性方面表现为:膜电容与静息膜电位无显著性变化;膜输入电阻与时间常数均显著下降。在主动膜特性方面,呈现出阶段性变化:0.5~1月龄期间,s EPSC的反应表现为:振幅显著升高,频率明显增大,上升时间及下降时间显著增加;1~3月龄期间,sEPSC的反应特性与0.5~1月龄期间相反。此外,0.5~3月龄期间,海马CA1区诱发出的f EPSP范围明显扩大,而幅值显著减小;各月龄海马CA1区诱发出的fEPSP幅值均可被AMP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在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过程中,AMPA受体作为调节突触传递和突触联系的主要兴奋性受体,可以促进海马的发育及功能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出生后发育早期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眼动、位姿及场景视频的人体运动方向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卿 王兴坚 +2 位作者 苗忆南 王少萍 Alexander IGAVRILOV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57-1865,共9页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新提出的改善、提高人类生活能力的智能设备,同样需要高效智能的人机交互系统,而人机交互的第一步,则是精准预测人的行为意图。从外骨骼机器人的顶层控制角度出发,介绍了人体运动意图识别和外骨骼机器人智能交互能力的...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新提出的改善、提高人类生活能力的智能设备,同样需要高效智能的人机交互系统,而人机交互的第一步,则是精准预测人的行为意图。从外骨骼机器人的顶层控制角度出发,介绍了人体运动意图识别和外骨骼机器人智能交互能力的研究现状,并对人体运动方向识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眼动信息、位姿信息及场景视频信息的多信息融合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网络架构,并进行了采集设备的穿戴实验。利用实验数据,对提出的网络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体运动方向的识别系统,可以预测出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追踪 预测方法 运动方向 人体行为 人机交互
下载PDF
高原储存悬浮红细胞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锋华 郑焕瑛 +9 位作者 王福梅 王艳冰 高亮 徐旭东 王钰 张权 周虹 蒋兴伟 任素萍 于群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高原环境对悬浮红细胞(SRBC)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平原SRBC分别在北京、拉萨和林芝4℃储存35和42 d,高原SRBC在拉萨4℃储存35和42 d,测定储存期末溶血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和细胞存活率等血液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细胞外流... 目的探究高原环境对悬浮红细胞(SRBC)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平原SRBC分别在北京、拉萨和林芝4℃储存35和42 d,高原SRBC在拉萨4℃储存35和42 d,测定储存期末溶血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和细胞存活率等血液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细胞外流量分析技术检测红细胞的胞外酸化率,计算基础糖酵解、葡萄糖反应性和糖酵解能力等红细胞代谢指标,综合判定红细胞质量。结果与平原储存平原SRBC相比,高原拉萨储存平原SRBC 35和42 d血液质量评价指标和红细胞能量代谢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高原林芝储存平原SRBC除35 d溶血率升高(P<0.05)和糖酵解能力降低(P<0.05)外,其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与高原储存的高原SRBC相比,平原SRBC在高原储存35和42 d后,血液质量评价指标和红细胞能量代谢均无差异。结论高原环境储存不影响SRBC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高原环境 细胞外流量分析技术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基于月光偏振罗盘的载体自主定位方法
14
作者 李浩天 杨健 +1 位作者 乔建忠 郭雷 《飞控与探测》 2020年第5期28-34,共7页
为了克服现有偏振定位技术无法全天时工作的缺陷,充分发挥偏振定位技术的自主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夜间环境且基于月光偏振罗盘的载体自主定位方法。设计了仿生月光偏振罗盘传感器,改进了一种基于偏振度阈值检测的月亮高度角计算方法,通... 为了克服现有偏振定位技术无法全天时工作的缺陷,充分发挥偏振定位技术的自主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夜间环境且基于月光偏振罗盘的载体自主定位方法。设计了仿生月光偏振罗盘传感器,改进了一种基于偏振度阈值检测的月亮高度角计算方法,通过实时更新月亮赤经、赤纬和格林时角,利用不同时刻的月亮高度角解算出载体经纬度信息。最后进行静态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稳定获取载体经纬度信息,且定位误差为42.34km。该方法增强了偏振定位技术的全天时性能,在夜间环境下的自主定位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导航 月光偏振 偏振定位 天文导航 自主定位
下载PDF
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的生物质谱分析进展
15
作者 韦秋实 宫鹏云 +3 位作者 李诺敏 刘超 张永谦 邓玉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4633-4648,共16页
内源性蛋白质交联通常指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间或蛋白质分子内中的两个氨基酸被肽键之外的共价键相连,其形成会对蛋白质构象和功能造成影响.质谱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特点,是大规模鉴定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的工具之一.结合质谱在组学水平上... 内源性蛋白质交联通常指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间或蛋白质分子内中的两个氨基酸被肽键之外的共价键相连,其形成会对蛋白质构象和功能造成影响.质谱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特点,是大规模鉴定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的工具之一.结合质谱在组学水平上对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的研究工作层出不穷,但在样品处理、数据采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生信分析等环节还有诸多问题仍待解决,构建一套完整的内源性蛋白质交联技术体系将极大推动交联组学研究的开展.因此,本文对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目前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梳理了基于质谱的内源性蛋白质交联分析工作流程,最后对内源性蛋白质交联在组学水平上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交联组学 生物质谱 分子内交联 分子间交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