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穿戴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文豪 李建军 +10 位作者 高峰 杨德刚 郭韵 刘长彬 杨明亮 杜良杰 崔尧 李大鹏 张鑫 蔡畅 张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2-795,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发展,可穿戴技术逐渐成为康复医学领域的热点。可穿戴技术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康复等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领域进一步...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发展,可穿戴技术逐渐成为康复医学领域的热点。可穿戴技术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康复等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可能是在保证动态监测条件下的信号可靠性、可穿戴设备长期使用的舒适性,以及基于个人隐私的数据安全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技术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文豪 杨德刚 +9 位作者 李建军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刘长彬 徐珮珮 郭韵 张洁 秦川 张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腹胀、便秘、大便失禁、排便困难以及排便时间延长等症状。目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主要通过一般情况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检查、评价量表以及肠道微生物等进行评估。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评估 肠道微生物 综述
下载PDF
规范开展大骨瓣开颅手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佰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6-337,共2页
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临床实践,从学术界最初的反对、争议,到如今的广为接受并应用,充分证明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救治中的重要地位。在最近一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脑外伤救治的综述... 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临床实践,从学术界最初的反对、争议,到如今的广为接受并应用,充分证明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救治中的重要地位。在最近一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脑外伤救治的综述中,也提出大骨瓣手术是作为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最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开颅手术 创伤救治 临床实践 重型颅脑 医学杂志 保守治疗 学术界 脑外伤
原文传递
脑卒中偏瘫患者水中平板步行步态及表面肌电实时监测的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吴琼 张通 +2 位作者 丛芳 潘钰 吴瑞斌 《中国康复》 2021年第12期712-716,共5页
目的:探索脑卒中偏瘫患者水中平板步行过程中步态参数及表面肌电图特征。方法:分别在水中平板步行训练(UWTT)及陆地步行(LW)过程中,采用无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及表面肌电图系统同步采集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空参数及表面肌电信号。结果:... 目的:探索脑卒中偏瘫患者水中平板步行过程中步态参数及表面肌电图特征。方法:分别在水中平板步行训练(UWTT)及陆地步行(LW)过程中,采用无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及表面肌电图系统同步采集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空参数及表面肌电信号。结果:在自感轻松地用力状态下,脑卒中患者UWTT过程中步频、步速、健侧步长、患侧步长、双侧步长差及患侧下肢摆动相百分比(SP%)均显著降低于LW(均P<0.05),步行周期显著高于LW(P<0.05);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及双侧摆动相百分比之差未见显著差异。在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面,UWTT过程中健侧下肢股二头肌(BF)、股直肌(RF)、胫骨前肌(TA)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显著低于LW(均P<0.05),腓肠肌外侧头(LGA)iEMG值未见差异;患侧下肢BF、RF、TA的iEMG值均显著低于LW(均P<0.05),LGA未见差异;UWTT过程中双侧下肢iEMG差值在BF、RF、TA、LGA均显著低于LW(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UWTT步行时空参数与LW差异显著,UWTT显著影响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关键肌激活程度,有助于改善步行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平板步行训练 三维步态分析 表面肌电图 脑卒中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小野 董浩 +4 位作者 荆瀛黎 金岚 王今 吴国聪 张忠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48-50,35,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io-plex200悬浮芯片系统检测33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13例为结直肠癌转移患者,20例为结直肠癌非转移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3、7、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io-plex200悬浮芯片系统检测33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13例为结直肠癌转移患者,20例为结直肠癌非转移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3、7、8、9、10、12、13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MP-2、MMP-7、MMP-8、MMP-9、MMP-10、MMP-13的浓度显著上调(P<0.05),而MMP-1、MMP-3、MMP-12的浓度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结直肠癌非转移组患者相比,结直肠癌转移组患者血清MMP-2和MMP-7的浓度显著升高(MMP-2:P=0.029;MMP-7:P=0.002)。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MP-2和MMP-7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的预测和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悬浮芯片技术
原文传递
双光子显微镜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文豪 李建军 +7 位作者 杨德刚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刘长彬 李大鹏 胡安明 蔡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双光子显微镜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具有光损伤小、漂白区域小、穿透能力强、高分辨率、荧光收集率高、图像对比度高、可实现暗场成像、适合多标记复合测量等多种特点,可应用于小动物活体光学成... 双光子显微镜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具有光损伤小、漂白区域小、穿透能力强、高分辨率、荧光收集率高、图像对比度高、可实现暗场成像、适合多标记复合测量等多种特点,可应用于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在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价、活体脊髓损伤成像等领域研究中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显微镜 活体光学成像 小动物 综述
下载PDF
植入式膈肌起搏器在高位颈髓损伤患儿中应用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谢咏祺 宫慧明 +7 位作者 杨德刚 陈亮 贾彦梅 谢杨 郭霜 张良 彭润 杨明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回顾性研究2022年9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收治的1例C2颈髓损伤(CSCI)患儿使用植入式膈肌起搏器(IDP)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患儿,男,1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瘫痪,后完全依赖呼吸机通气。14岁在单侧膈肌起搏模式下可... 回顾性研究2022年9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收治的1例C2颈髓损伤(CSCI)患儿使用植入式膈肌起搏器(IDP)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患儿,男,1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瘫痪,后完全依赖呼吸机通气。14岁在单侧膈肌起搏模式下可完全脱离呼吸机。术后5年因肺炎使用呼吸机数月后,再次使用IDP,自感起搏效果下降。再次入院后评估发现患儿膈肌轻度萎缩,继发扁平胸及轻度脊柱侧弯。经膈肌起搏阈值优化及康复治疗,患者呼吸功能较前好转。提示IDP可在CSCI患儿长期使用,但需考虑扁平胸、脊柱侧弯限制肺部扩张,同时腹部痉挛加重影响腹部顺应性,从而导致膈肌做功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颈髓损伤 植入式膈肌起搏器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大鼠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的X线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蔡畅 李建军 +7 位作者 高峰 杨明亮 杜良杰 杨德刚 刘长彬 李大鹏 张文豪 徐珮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索大鼠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的肠道功能动态改变。方法 24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12)和脊髓损伤组(n=12)。采用动脉瘤夹(标定力为70 g)钳夹60 s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暴露硬脊膜。分别于造模前... 目的探索大鼠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的肠道功能动态改变。方法 24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12)和脊髓损伤组(n=12)。采用动脉瘤夹(标定力为70 g)钳夹60 s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暴露硬脊膜。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4周,X线造影观察肠道功能的动态改变,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胃排空及肠道传输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动脉瘤夹能成功复制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后出现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胃排空及肠道传输功能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 X线 大鼠
下载PDF
舞蹈致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神经学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郭霜 谢咏祺 +4 位作者 张良 张春佳 彭润 杨德刚 杨明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2-589,共8页
目的调查舞蹈致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神经学预后特点,并探究此类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2012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舞蹈致SCIWORA患儿75例,按照受伤后1年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 目的调查舞蹈致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神经学预后特点,并探究此类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2012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舞蹈致SCIWORA患儿75例,按照受伤后1年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AIS)分为改善组(n=14)和未改善组(n=61),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纳入患儿均为女童,年龄4~10岁,以完全性脊髓损伤为主(52/75,69%)。受伤至康复时间与AIS分级改善呈负相关(OR=0.926,P=0.046,95%CI 0.858~0.999),而腱反射存在(OR=46.915,P=0.012,95%CI 2.333~943.616)和肌张力存在(OR=8.932,P=0.044,95%CI 1.063~75.067)呈正相关。联合受伤至康复时间、腱反射和肌张力对于AIS分级的改善具有显著预测价值(AUC=0.953,P<0.001,95%CI 0.878~0.989),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61%。结论舞蹈致儿童SCIWORA的神经功能预后较差。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神经恢复。入院时腱反射和肌张力存在与神经学预后改善相关,可作为预测其临床神经学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儿童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洁 李建军 +5 位作者 张超 杨德刚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申敏鑫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50-1457,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和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及生化指标。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集44例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患者组)和3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数据和新鲜血、尿、粪便标本。对肠道微生物16S rRN...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和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及生化指标。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集44例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患者组)和3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数据和新鲜血、尿、粪便标本。对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V3-V4区域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增高,结构组成有差异;患者组Bacteroidetes表达减少(P <0.05),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Synergistetes、Saccharibacteria和Cyanobacteria表达增多(P <0.05)。血清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较对照组增高(P <0.05),这些标记物升高与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急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这些菌群的变化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肠道菌群 菌群多样性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原位递送槲皮素的PECT温敏水凝胶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11
作者 孙明明 张双悦 +3 位作者 王秋颖 荆瀛黎 白帆 于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7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负载槲皮素(quercetin,QR)的含环醚侧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ECT)温敏水凝胶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修复作用。方法:制备负载QR且37℃条件下自动成胶的温敏水凝胶(QR-polycaprolactone-polyglyco... 目的:探讨负载槲皮素(quercetin,QR)的含环醚侧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ECT)温敏水凝胶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修复作用。方法:制备负载QR且37℃条件下自动成胶的温敏水凝胶(QR-polycaprolactone-polyglycol triblock,QR-PECT);表征水凝胶的温敏及流变特性;通过CCK-8实验评价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通过1,1-二苯基-2-吡啶并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来评估水凝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通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评价水凝胶清除细胞内ROS的能力;制备大鼠SCI全切模型,分为Sham组、SCI组、QR治疗组及QR-PECT水凝胶治疗组,应用BBB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应用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迁移浸润情况,通过HE染色评价水凝胶生物相容性。结果:制备的QR-PECT聚合物在37℃条件下形成水凝胶,并持续释放QR;CCK-8实验定量结果显示QR-PECT水凝胶治疗组与SCI组的细胞活力相当;DPPH清除实验显示,QR-PECT水凝胶治疗组的DPPH清除率达到60%,与QR治疗组相当;通过测量HT22细胞内的ROS荧光值,发现QR-PECT水凝胶治疗组的HT22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降低;SCI后8周,QR-PECT水凝胶治疗组大鼠运动功能明显恢复,尼氏染色显示QR-PECT水凝胶治疗组存在大量神经元浸润,HE染色结果显示QR-PECT水凝胶治疗组心、肝、脾、肺、肾与正常大鼠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QR-PECT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氧化性,并能够促进大鼠SCI后神经元的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槲皮素 QR-PECT水凝胶 氧化性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协同患侧下肢强制性负重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波 陶媛媛 +6 位作者 李静 孙建军 谢天培 仇浩 范颖洁 李建军 苏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协同患侧下肢强制性负重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tDCS组、强制组和协同组,各20例。3组均给予常...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协同患侧下肢强制性负重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tDCS组、强制组和协同组,各20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tDCS组加阳极tDCS,强制组加患侧下肢强制性负重训练,协同组加入tDCS协同患侧下肢强制性负重训练,共8周。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urke倾斜量表(BLS)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BBS、FMA-LE、BLS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均改善(|t|>1.452,P<0.05),协同组各项指标均最优(|F|>1.827,P<0.05)。结论tDCS协同患侧下肢强制性负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PUSHER综合征 经颅直流电刺激 强制性负重训练
下载PDF
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佰运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63-1164,共2页
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现代医学对颅脑创伤的救治不仅仅是救命,更要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积极防治创伤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后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重型颅脑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积水,如不能有效解决... 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现代医学对颅脑创伤的救治不仅仅是救命,更要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积极防治创伤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后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重型颅脑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积水,如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近年来,针对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由于创伤后发生脑脊液循环异常的机制十分复杂,导致治疗上出现偏差和一些争议问题。笔者对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积水 临床研究 颅脑创伤后 生活质量 后并发症 医学科技 现代医学 循环异常
原文传递
CT定量分析技术在诊治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菲璠 郝淑煜 +3 位作者 徐珑 鲍圣德 李京生 刘佰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354-357,共4页
目的使用CT定量分析技术研究围手术期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变化与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54例CSDH病例,共含血肿64个。研究围手术期多项典型CT指标与术后血肿复发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例病人(20.4%)出现术后血肿复发... 目的使用CT定量分析技术研究围手术期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变化与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54例CSDH病例,共含血肿64个。研究围手术期多项典型CT指标与术后血肿复发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例病人(20.4%)出现术后血肿复发。术前血肿量较大(>120 ml)和(或)出院前硬膜下残液量较大(>22 ml)者术后复发率显著升高;而当硬膜下积液量小于上述阈值时,血肿不复发率分别为92.7%和95.2%。术前血肿宽度较大(>15.1 mm)和(或)术后残余血肿腔宽度较大(>11.7 mm)的CSDH病人术后复发率也明显上升。结论 CT定量容积分析技术证明术后血肿"自我吸收期"硬膜下残余积液量的变化是预测血肿复发的一种有效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计算机断层摄像 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 预后 复发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俊 李建军 +7 位作者 高峰 张文豪 刘长彬 李军 杨德刚 张鑫 张超 秦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磁共振波谱(MRS)能够直观定量分析组织的代谢情况。在康复领域中可用于脊髓损伤的预后判断、观察损伤后代谢变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估、诊断及肌张力障碍机制研究;探索帕金森病的康复机制。在肿瘤中可用于前列腺癌和脑肿瘤的辅助... 磁共振波谱(MRS)能够直观定量分析组织的代谢情况。在康复领域中可用于脊髓损伤的预后判断、观察损伤后代谢变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估、诊断及肌张力障碍机制研究;探索帕金森病的康复机制。在肿瘤中可用于前列腺癌和脑肿瘤的辅助诊断。除此之外,还应用于评估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研究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和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机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它可以优化实验设计方案。MRS也存在局限性,随着先进匀场算法等技术的发展将会被逐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领域 磁共振波谱 医学领域 基础研究 综述
下载PDF
颅脑损伤单元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佰运 张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以来,创伤即出现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其中颅脑创伤的发病率仅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而病死率却高居第一位。尤其是重型颅脑创伤,迄今仍有30%左右的病死率,并且几乎所有的存活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以来,创伤即出现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其中颅脑创伤的发病率仅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而病死率却高居第一位。尤其是重型颅脑创伤,迄今仍有30%左右的病死率,并且几乎所有的存活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创伤 神经功能障碍 人类活动 人类社会 病死率 四肢伤 发病率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患者大脑中央前回的代谢改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雅静 李建军 +3 位作者 高峰 郭韵 刘俊 徐珮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大脑中央前回初级运动皮质(M1)代谢变化。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选择住院脊髓损伤患者20例(患者组)和健康人15例(对照组),使用磁共振波谱(MRS)观察大脑左侧M1感兴趣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大脑中央前回初级运动皮质(M1)代谢变化。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选择住院脊髓损伤患者20例(患者组)和健康人15例(对照组),使用磁共振波谱(MRS)观察大脑左侧M1感兴趣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和肌醇(MI)浓度。结果患者组MI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3.745, P <0.01),NAA、Cho、Cr、NAA/Cr、Cho/Cr、Cho/NA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 <1.431, P> 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M1区可能有胶质细胞增生,提示发生代偿性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磁共振波谱 中央前回 初级运动皮质 神经胶质细胞 增生 修复
下载PDF
早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效果的meta分析
18
作者 柯涵 刘武博 +8 位作者 祖力亚尔·塔力甫 杜华勇 潘韵竹 张春佳 胥鑫 刘嘉义 高峰 杨德刚 李建军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46-45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检索脊髓损伤后3个月内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检索脊髓损伤后3个月内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有170例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双膦酸盐治疗组87例,对照组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双膦酸盐组腰椎骨密度增加5.12%(95%CI:2.65~7.59,P<0.05),髋部骨密度增加15.49%(95%CI:13.50~17.49,P<0.05),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X)水平降低0.38 nmol/g(95%CI:-0.57~0.18,P<0.05)。膝部骨密度、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N-末端肽交联(NTX)、血钙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能够减少脊髓损伤患者腰椎、髋部骨吸收,改善部分骨代谢指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髓损伤 双膦酸盐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COG5基因rs3815148和rs3757713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19
作者 张德俭 乔浩然 +1 位作者 闵红巍 赵立希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33-536,共4页
目的 探讨COG5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汉族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原发性KOA患者96例为KOA组,... 目的 探讨COG5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汉族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原发性KOA患者96例为KOA组,选择年龄相当的118例门诊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2个标记多态性(rs3815148和rs3757713)进行了基因分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并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KOA易感性之间的关联。结果 rs3815148和rs3757713多态性在KOA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 0.05)。rs3815148和rs3757713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OA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T基因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rs3815148和rs3757713多态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KOA的一个风险因子,但是TT基因型可能是KOA的一个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遗传学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过表达对脊髓损伤大鼠便秘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珮珮 杨明亮 +3 位作者 刘长彬 李雅静 刘梓桐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AQPs)的表达及其与粪便含水率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24)和脊髓损伤组(n=24)。脊髓损伤组行T8横断脊髓损伤,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于造模前,造模后第1、3、7、1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AQPs)的表达及其与粪便含水率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24)和脊髓损伤组(n=24)。脊髓损伤组行T8横断脊髓损伤,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于造模前,造模后第1、3、7、14、28天,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于术前,术后第3、14、28天检测粪便含水率;于术后第3、14、28天取结肠标本,免疫组化检测AQP1、AQP3和AQP4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组术后BBB评分(t>69.230,P<0.001)和粪便含水率(t>5.814,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14、28天,脊髓损伤组结肠AQP1、AQP3和AQP4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165,P<0.01)。脊髓损伤后AQPs表达与粪便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r=-0791^-0.730,P<0.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大鼠结肠AQPs表达上调,可能与脊髓损伤后结肠过度吸收水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肠道功能障碍 水通道蛋白 便秘 结肠 粪便含水率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