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收促进剂对蚓激酶肠道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玉华 张默 +3 位作者 王坚成 张殊 刘建蓉 张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9-944,共6页
目的研究蚓激酶(YJM-I)和吸收促进剂合用时在大鼠肠道各段的吸收特点,寻找YJM-I经肠道吸收的最佳位置和考察吸收促进剂对YJM-I在肠道吸收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十二指肠部位直接给药、在体循环灌流及肠段原位结扎等方法... 目的研究蚓激酶(YJM-I)和吸收促进剂合用时在大鼠肠道各段的吸收特点,寻找YJM-I经肠道吸收的最佳位置和考察吸收促进剂对YJM-I在肠道吸收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十二指肠部位直接给药、在体循环灌流及肠段原位结扎等方法对荧光标记的FITC-YJM-I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十二指肠部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评价结果显示YJM-I药物分子可被大鼠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保持生物学活性,但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体外肠黏膜通透性试验及体内肠段吸收试验结果显示部分吸收促进剂表现出良好的促进YJM-I肠道吸收的作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段体外肠黏膜通透性均显示了相似的吸收促进剂作用强弱趋势:1%壳聚糖>1%去氧胆酸钠>1%Na2EDTA>1%十二烷基硫酸钠>1%辛酸钠>1%泊洛沙姆>1%羟丙基-β-环糊精。而在体内十二指肠部位给药则显示的强弱顺序为:2.5%去氧胆酸钠>2.5%Na2EDTA>2.0%壳聚糖>2.5%十二烷基硫酸钠>2.5%辛酸钠>2.5%泊洛沙姆>2.5%羟丙基-β-环糊精。结论吸收促进剂能有效地增加YJM-I肠道吸收程度,其中具有生物黏附作用的壳聚糖有望成为YJM-I肠道吸收的良好促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吸收促进剂 肠道吸收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蚓激酶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兴发 贾飞飞 +2 位作者 刘建蓉 侯全民 王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4-968,共5页
综述了蚓激酶(lumbrokinase,earthwormfibrinolyticenzymes,EFE)分离纯化、酶学性质、肠道吸收、抗栓溶栓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EFEa单晶培养和晶体结构测定、EFE-Ⅱ剪切纤溶酶原和水解纤维蛋白原的位点及方式研究、EFE-Ⅲ-1... 综述了蚓激酶(lumbrokinase,earthwormfibrinolyticenzymes,EFE)分离纯化、酶学性质、肠道吸收、抗栓溶栓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EFEa单晶培养和晶体结构测定、EFE-Ⅱ剪切纤溶酶原和水解纤维蛋白原的位点及方式研究、EFE-Ⅲ-1可以通过肠道吸收入血液并保持活性的研究,逐步揭示EFE抗血栓的药理过程是在直接和间接(激活纤溶酶原)水解纤维蛋白的同时,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多重机制而实现的,从而使得蚓激酶在临床应用上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肠道吸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酶法合成癸酸甘油酯及其产物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尹春华 刘涛 +1 位作者 董敏 谭天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27,共4页
以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为催化剂,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甘油和癸酸直接酯化合成癸酸甘油酯的反应条件。考察了反应加酶量,底物摩尔比,温度,甘油含水量,反应过程中脱水方式等因素对癸酸转化率及最终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直接吸附... 以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为催化剂,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甘油和癸酸直接酯化合成癸酸甘油酯的反应条件。考察了反应加酶量,底物摩尔比,温度,甘油含水量,反应过程中脱水方式等因素对癸酸转化率及最终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直接吸附假丝酵母发酵液制备的固定化脂肪酶能有效地催化合成癸酸甘油酯。反应的最优条件为:甘油与癸酸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温度为40℃,甘油含水量为4%,加酶量为0.25 g/g癸酸。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癸酸转化率可达到98%。经过处理,固定化脂肪酶可重复使用4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酸 癸酸甘油酯 固定化脂肪酶 产物分布
下载PDF
蚯蚓纤溶酶口服后在大鼠胃肠道的转运分布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学清 张源 +1 位作者 潘荣 赫荣乔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研究蚯蚓纤溶酶(EFE)在大鼠胃肠道的转运特点,揭示其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及凝血时间评价EFE口服后的抗凝血效果;采用免疫组化法、荧光标记法研究EFE在大鼠胃肠道的转运情况。结果:EFE口服... 目的:研究蚯蚓纤溶酶(EFE)在大鼠胃肠道的转运特点,揭示其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及凝血时间评价EFE口服后的抗凝血效果;采用免疫组化法、荧光标记法研究EFE在大鼠胃肠道的转运情况。结果:EFE口服后保持生物学活性,在1.5h左右表现出最强药效。大鼠口服EFE1.5h时,胃和十二指肠中存在大量药物,结肠有散在药物沉积。离体跨膜实验表明结肠部位转运能力最强。结论:EFE口服给药后出现最大药效时,胃及十二指肠为主要吸收部位,EFE体外结肠转运能力强,为制备其肠溶剂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纤溶酶 胃肠道 药效 分布
原文传递
LC-MS/MS法检测西维来司他原料药中的降解产物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爱军 郭继芬 +2 位作者 赵玲 赵毅民 王亚芹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西维来司他原料药中的降解产物。方法:以乙腈-水-甲酸(40:60:0.1)为流动相,待测物经Hypersil C_(18)柱分离,电喷雾串联质谱在线检测,获得相关的色谱和质谱信息。结果:在所应用的条件下... 目的:探讨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西维来司他原料药中的降解产物。方法:以乙腈-水-甲酸(40:60:0.1)为流动相,待测物经Hypersil C_(18)柱分离,电喷雾串联质谱在线检测,获得相关的色谱和质谱信息。结果:在所应用的条件下,西维求司他与其降解产物达到了很好分离,主成分和其降解产物峰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8.46和3.36 min,同时通过两者的质谱特征获得了降解产物的结构信息。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分离鉴定西维来司他原料药中的降解产物,从而可以对其原料药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维来司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降解产物
下载PDF
百奥药业的药品质量理念:规范管理 严格把关
6
作者 赵阳 董敏 《首都医药》 2007年第08S期45-46,共2页
药品是一种用来预防、保健、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把好药品质量关更为重要。
关键词 药品质量 管理 药业 百奥 特殊商品
原文传递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正常及骨髓抑制小鼠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左从林 徐明波 +5 位作者 王勇波 易辉 冯宇霞 李涛 刘秀珍 黄向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4-30,共7页
本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皮下注射对正常小鼠和骨髓抑制小鼠的血液学效应。给正常小鼠rhIL 112 0 0及 4 0 0 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7天 ,第 5天时外周血血小板数轻度升高 ,起效较平缓 ,停药后血小板数可... 本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皮下注射对正常小鼠和骨髓抑制小鼠的血液学效应。给正常小鼠rhIL 112 0 0及 4 0 0 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7天 ,第 5天时外周血血小板数轻度升高 ,起效较平缓 ,停药后血小板数可在 4天内恢复到给药前水平。对骨髓抑制小鼠 ,rhIL 11的治疗可明显地减轻外周血小板计数的下降程度 ,促进血小板计数的恢复。rhIL 11在每天 10 0 - 4 0 0 μg/kg时对骨髓抑制小鼠均有良好疗效 ,治疗 13- 15天血小板计数恢复到照射前水平 ,在每天 4 0 0 μg/kg时起效稍快于 10 0及 2 0 0 μg/kg。上述 3个剂量所引起的血小板最大升幅十分接近。rhIL 11的升血小板作用与其促进骨髓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与成熟有关。上述结果表明 ,rhIL 11治疗无论对正常小鼠还是骨髓抑制小鼠均可提高外周血血小板数 ,提示rhIL 11可能是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生成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不同型别重组人干扰素在细胞培养上抗SARS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段招军 张丽兰 +12 位作者 谢志萍 喻志爱 张丽萍 张滨 刘永清 王健伟 李武平 张成海 马学军 舒跃龙 段淑敏 李德新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α1b、β1b和ω1b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人横纹肌瘤 (Rda)细胞系培养上测定干扰素的抗SARS病毒活性。结果 高度纯化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α1b、β1b和ω1b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人横纹肌瘤 (Rda)细胞系培养上测定干扰素的抗SARS病毒活性。结果 高度纯化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α1b、β1b和ω1b在Rda细胞培养上抑制SARS病毒产生 5 0 %细胞病变 (CPE)的最小活性单位各为 (16 0 5± 12 9 5 )IU ml、(14 9 0± 71 7)IU ml、(6 9 5± 6 1 5 )IU ml、(87 3± 4 7 1)IU ml或各为 (0 6± 0 5 )ng ml、(10 6± 5 1)ng ml、(3 5± 3 1)ng ml、(0 9± 0 5 )ng ml。结论 本研究中所用的重组人干扰素在细胞培养上均具有较好的抑制SARS病毒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 细胞培养 SARS病毒 临床应用 免疫机能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预防治疗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虹 张丽兰 +12 位作者 魏强 段招军 涂新明 喻志爱 邓巍 张利萍 鲍琳琳 张滨 佟巍 侯云德 张兵林 黄澜 秦川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7-210,301,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鼻腔喷雾法(剂量为60万单位/鼻孔)研究了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预防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5只)和对照组(5只)相同时间...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鼻腔喷雾法(剂量为60万单位/鼻孔)研究了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预防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5只)和对照组(5只)相同时间检测的咽拭子等标本中,Real-time 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均未检出病毒。攻毒后病毒导致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和IgG抗体的反应也较对照组弱。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动物攻毒后各项指标较试验前比较没有显著性改变;病理结果显示试验组2只恒河猴肺组织形态基本正常,其余3只猴有肺间质性炎,表现肺间隔增厚、单核样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其中1只增厚的肺间隔有局灶相互融合,这3只猴肺部病变与对照组的病变表现相似,且病变累及范围较对照组小;其他各受检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可以有效阻断或减弱SARS-CoV对恒河猴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科 预防卫生服务 治疗结果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鼻腔喷雾剂 试验研究 SARS 预防治疗
原文传递
清半夏炮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白宗利 任玉珍 +5 位作者 陈彦琳 金锋 周林 杜杰 梁焕 王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5期423-427,共5页
从清半夏的炮制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和毒理作用的影响、质量标准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为挖掘清半夏合理的传统炮制工艺提供依据。
关键词 清半夏 炮制 化学成分 毒理作用 质量标准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SARS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人群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德宪 陈清 +10 位作者 张丽兰 刘翼 喻志爱 李志蜂 张丽萍 胡贵方 段招军 楚心唯 张滨 俞守义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评估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喷雾剂)预防SARS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4391人,用药剂量为90万IU/次,每日2次,连用5d,未次用药后15d取血,或用药前和用药3周后采取双份血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检测血清抗S... 目的评估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喷雾剂)预防SARS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4391人,用药剂量为90万IU/次,每日2次,连用5d,未次用药后15d取血,或用药前和用药3周后采取双份血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检测血清抗SARSCoVIgG抗体;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测定血清抗常见呼吸道病毒(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3、7型)的血清IgM抗体。结果两次实验中,干扰素组血清SARS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均较试验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组应用干扰素后副流感病毒1~3型,B型流感病毒,腺病毒3、7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依次为6.45%、4.52%、4.30%和17.20%)均低于对照组(依次为19.40%、13.60%、7.12%和25.62%)。其中副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腺病毒3种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远策素喷雾剂鼻和咽部喷雾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用药人群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呼吸病毒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 呼吸道病毒感染 SARS病毒 试验研究 人群 预防 呼吸道合胞病毒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片粉末的直接压片工艺 被引量:9
12
作者 辛正洪 宋梦薇 葛志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建立辛伐他汀片粉末直接压片的新工艺。方法:使用新型的速释直接压片辅料,筛选出可压性和流动性均好的稀释剂,建立粉末直接压片的新工艺。经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考察,检测辛伐他汀片的性状、溶出度、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辛伐他汀片粉末直接压片的新工艺。方法:使用新型的速释直接压片辅料,筛选出可压性和流动性均好的稀释剂,建立粉末直接压片的新工艺。经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考察,检测辛伐他汀片的性状、溶出度、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粉末直接压片制备的辛伐他汀片稳定性良好。在各种考察条件下,样品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及溶出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45min时溶出度在95%以上。结论:辛伐他汀片剂质量稳定,粉末直接压片新工艺不会引起辛伐他汀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粉末直接压片 降解
下载PDF
HPLC测定氯沙坦钾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梦薇 辛正洪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氯沙坦钾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在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 柱上,以乙腈- 0.1%磷酸溶液(50∶50) 为流动相, 于230 nm检测, 流速1.0 ml·min-1.结果氯沙坦钾在100~500 μg·ml-1... 目的建立测定氯沙坦钾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在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 柱上,以乙腈- 0.1%磷酸溶液(50∶50) 为流动相, 于230 nm检测, 流速1.0 ml·min-1.结果氯沙坦钾在100~5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A=32.54C+42.87(r=0.9999).精密度试验的RSD=0.3%(n=6),检测限为0.25 ng.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氯沙坦钾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cDNA芯片的研制以及人重组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舒跃龙 段招军 +7 位作者 王征 孙梅生 张晶 张丽兰 马学军 彭俊平 金奇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9-212,T003,共5页
目的 在细胞水平上 ,利用研制的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探讨人重组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根据已经发表的SARS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设计包括SARS病毒全基因组的各个可能编码区的PCR引物 ;... 目的 在细胞水平上 ,利用研制的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探讨人重组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根据已经发表的SARS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设计包括SARS病毒全基因组的各个可能编码区的PCR引物 ;将所有PCR产物用来制备SARS病毒的全基因组cDNA芯片。利用该芯片来探讨人重组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分子基础。结果 通过PCR方法研制了SARS病毒全基因组的cDNA芯片 ,并说明cDNA芯片可以准确地检测SARS病毒各个基因的RNA水平。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了干扰素抗SARS病毒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 ,人重组干扰素α2b可以明显抑制SARS病毒复制过程中几乎所有病毒RNAs的转录 ,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关系 ;并发现一个目前还没有确定功能的SARS病毒新基因 ,命名为U基因 ,转录最早 ,转录水平最高 ,对干扰素的抑制作用也很敏感 ;它可能在病毒的转录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SARS冠状病毒cDNA芯片可以用来研究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的研究。本文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人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基因转录动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冠状病毒 全基因组cDNA芯片 重组干扰素Α 重组干扰素2b 病毒复制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人群试验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清 张丽兰 +23 位作者 于德宪 喻志爱 刘翼 张丽萍 李志锋 段招军 王斌会 卫学军 胡贵方 刘玉清 楚心唯 韩艳红 吴敏 江晓玲 李建栋 戴迎春 聂军 龙军 朱利 孙素霞 芮勇宇 张定康 俞守义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喷雾剂)人群应用预防SARS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平行对照的现场流行病学实验方法进行评价,用药5d,随访10d。结果用药期间,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体温未见异常;用药期间用药...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喷雾剂)人群应用预防SARS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平行对照的现场流行病学实验方法进行评价,用药5d,随访10d。结果用药期间,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体温未见异常;用药期间用药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头痛(4.83%~7.09%)、头晕(7.17%~11.63%)、乏力(8.55%~15.06%)、肌肉酸痛(4.43%~7.09%)、咽干(12.10%~17.85%)、咽痛(6.25%~8.72%)、腹痛(2.30%~5.50%)、腹泻(2.45%~5.66%)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的前3天;除咽干和乏力外,其他症状在停药后显著下降,其发生率甚至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期间鼻塞、咳嗽和咯痰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用药组。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未发现国外志愿者试验发生的血涕现象。结论应用远策素喷雾剂可引起一些较轻的流感样不良反应,但所有症状均为可逆性反应,停药后可消失;未见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人群中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安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 安全性评价 人群试验 严重不良反应 呼吸道病毒感染 用药期间 现场流行病学 对照组
原文传递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卡铂所致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左从林 徐明波 +5 位作者 王勇波 易辉 冯宇霞 李涛 刘秀珍 黄向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1-36,共6页
用卡铂建立的猴骨髓抑制模型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给予模型动物rhIL 115 0或 10 0 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19天。给rhIL 11治疗的猴血小板计数从第 8天开始下降 ,在第 12 - 14天达最低点 ... 用卡铂建立的猴骨髓抑制模型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给予模型动物rhIL 115 0或 10 0 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19天。给rhIL 11治疗的猴血小板计数从第 8天开始下降 ,在第 12 - 14天达最低点 ,其下降程度远低于模型动物。rhIL 11治疗后 11- 13天血小板计数开始回升 ,13- 15天达到或超过建立模型前水平 ,停药后血小板数继续升高 ,并维持在高水平。停药 4天后血小板计数开始回落。实验结果证实rhIL 11具有显著的促血小板生成的作用 ,不仅可以缩短卡铂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 ,而且可以减轻血小板减少症的严重程度。结论提示rhIL 11可作为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卡铂
下载PDF
阿齐沙坦片国产品溶出度试验方法的建立及与原研品体外溶出行为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了平 产运霞 +2 位作者 马贵红 王立强 郭银汉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建立阿齐沙坦片的溶出度试验方法,并将国产品与原研品进行溶出曲线比较,评价二者体外溶出行为的一致性。方法:筛选各溶出参数,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4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溶出度;分别考察两种产品在pH6.8磷酸盐... 目的:建立阿齐沙坦片的溶出度试验方法,并将国产品与原研品进行溶出曲线比较,评价二者体外溶出行为的一致性。方法:筛选各溶出参数,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4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溶出度;分别考察两种产品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pH4.5醋酸盐缓冲液、0.1mol/L盐酸、水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五法与AV值法比较二者的溶出行为。结果:溶出方法采用桨法,转速为50r/min,溶出介质为pH6.8磷酸盐缓冲液;阿齐沙坦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7~12.80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75%,n=3);在4种溶出介质中,两种产品的正值均在50~100,AV平均值均小于15,表明二者相似性好。结论:建立的溶出度试验方法专属性强、灵敏、简便,能有效控制阿齐沙坦片的质量;同时国产品与原研品的体外溶出行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齐沙坦片 国产品 原研品 溶出行为 相似因子法 AV值法
原文传递
复方替米沙坦片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辛正洪 宋梦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制备复方替米沙坦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制备替米沙坦分散体以提高替米沙坦的水溶性,选用利于氢氯噻嗪稳定的辅料,采用双层压片工艺制备了复方替米沙坦片,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通过... 目的:制备复方替米沙坦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制备替米沙坦分散体以提高替米沙坦的水溶性,选用利于氢氯噻嗪稳定的辅料,采用双层压片工艺制备了复方替米沙坦片,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通过加速试验考察片剂稳定性。结果:以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样品质量稳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片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RSD=0·79%)和99·37%(RSD=0·40%)。结论:该处方工艺合理,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片 稳定性 复方替米沙坦片
下载PDF
难溶性药物增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宁宁 《新材料产业》 2014年第6期46-49,共4页
一、难溶性药物增溶材料概述 一般而言,药品中除有效成分之外的所有组分都被称为辅料,辅料对药物的溶解、释放、稳定性乃至服用后的吸收分布等均有重要影响。药用材料是药学和材料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重点随着新药研发的趋势而变化... 一、难溶性药物增溶材料概述 一般而言,药品中除有效成分之外的所有组分都被称为辅料,辅料对药物的溶解、释放、稳定性乃至服用后的吸收分布等均有重要影响。药用材料是药学和材料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重点随着新药研发的趋势而变化。近年来,高通量筛选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新药的开发效率大幅提高,但药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问题在新药开发过程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约90%的新药为难溶性药物,而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仅40%为难溶性药物[1]。难溶性药物口服后在胃肠液中的溶解度低、溶解速度慢,造成生物利用度低、临床药效差。药物的溶解度问题已成为制约新药研发的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溶性药物 材料学 增溶 临床药效 高通量筛选 生物利用度 溶解度 有效成分
下载PDF
盐酸莫西沙星在中国成年健康志愿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淑民 周辉 +5 位作者 郭韶洁 武峰 倪四阳 赵秀丽 产运霞 耿玉先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14-2416,2436,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盐酸莫西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评价两种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药物和参比药物0.4 g,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莫西沙星浓度,用WinNonlin 6.3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 目的研究两种盐酸莫西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评价两种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药物和参比药物0.4 g,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莫西沙星浓度,用WinNonlin 6.3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22名受试者口服盐酸莫西沙星试验药物和参比药物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_(1/2)分别为(14.91±2.56),(14.68±2.02)h,t_(max)分别为(1.26±0.89),(1.09±0.73)h,C_(max)分别为(1914.84±461.20),(1877.52±559.80)ng·mL^(-1),AUC_(0-t)分别为(27406.96±7060.97),(27414.48±6745.13)ng·mL^(-1)·h,AUC_(0-∞)分别为(28361.29±2409.57),(28353.74±6883.95)ng·mL^(-1)·h。试验药物和参比药物AUC_(0-t)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34±8.69)%。试验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试验药物和参比药物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生物等效性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