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标准药物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巫雪飞 黄燕 +5 位作者 房晓楠 邹长虹 周琼 张宇辉 吕蓉 张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标准药物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08-10至2013-10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心衰)病房住院接受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院后随访至2014-09...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标准药物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08-10至2013-10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心衰)病房住院接受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院后随访至2014-09或发生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根据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定义随访LVEF绝对值较基线至少提高10%且LVEF>50%为恢复正常标准。调查抗心衰药物治疗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发生率。根据LVEF恢复情况分为LVEF恢复组和LVEF未恢复组。收集患者首次入院时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LVEF恢复正常的基线预测指标。以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为临床终点事件,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共有322例有完整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中位随访25个月后,LVEF恢复组的91例(28.3%)患者LVEF恢复正常,其LVEF由基线时32.1%±6.1%明显提高至58.2%±4.9%(P<0.01),而LVEF未恢复组的231例未恢复患者LVEF仅增加6.7%±8.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心衰病史短(≤6个月vs>6个月,OR=0.330,P<0.01)、收缩压水平高[每升高10 mm Hg(1 mm Hg=0.133 k Pa),OR=1.312,P<0.01]、心电图QRS间期短(OR=0.979,P<0.01)、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OR=0.960,P<0.01)、LVEF高(OR=1.063,P<0.05)及出院带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OR=2.579,P<0.05)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独立预测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VEF恢复正常患者的长期无心脏移植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恢复患者(P<0.01)。结论: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过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后LVEF可以恢复正常,这与患者入院时心衰病史、收缩压水平、心电图QRS间期、超声测量LVEDD和LVE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射血分数 恢复
下载PDF
717名城镇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晓平 刘雪荣 +4 位作者 叶文 张静 白筱玲 于普林 乌正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88-891,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717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2周患病率56.3%;慢性病患病率92.1%,其中70.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日常生活功能...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717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2周患病率56.3%;慢性病患病率92.1%,其中70.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日常生活功能和日常生活使用器具能力丧失率为18%和7.0%;2周就诊率37.0%,未利用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限制; 57.7%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定期体检是最需要的服务项目,其次是医疗预防保健咨询、健康教育、专家服务、上门服务、电话转诊服务;不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好和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结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大、内容多,应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开展老年人需要且能够接受的社区卫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需求 定量调查 专题访谈
原文传递
化滞柔肝颗粒对湿热淤积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席玲 赵连山 王晓芸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评估化滞柔肝颗粒对湿热淤积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湿热淤积型NAF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化滞柔肝颗粒... 目的:评估化滞柔肝颗粒对湿热淤积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湿热淤积型NAF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化滞柔肝颗粒口服,3次/d,1袋/次,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3次/d,8 g/次。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体重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BMI,ALT、AST,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4例出现恶心、胃肠道反应,3例患者出现皮疹。结论:化滞柔肝颗粒可明显改善湿热瘀积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BMI及血脂、肝功能指标,无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滞柔肝颗粒 水飞蓟宾胶囊 湿热瘀积 非酒精性脂肪肝 疗效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晓立 高维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1865-186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道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380例AECOPD患者进行呼吸道致病菌鉴定与药敏试验,以分析其菌群分布与耐药性。结果 380例患者中痰培养阳性者150例(39.4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道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380例AECOPD患者进行呼吸道致病菌鉴定与药敏试验,以分析其菌群分布与耐药性。结果 380例患者中痰培养阳性者150例(39.47%),单一感染120例(80.00%)(细菌感染72例、真菌感染48例),混合感染30例(真菌混合感染2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21例、细菌混合感染7例)。检出病原菌178株,革兰阴性杆菌134株(75.28%),以铜绿假单胞菌(35株)与鲍曼不动杆菌(26株)最为多见;革兰阳性球菌32株(17.98%),以金黄色葡萄糖球菌(17株)最为多见;另见真菌12株(6.74%)。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性较高,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药物耐药性较高,对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及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啦宁、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呼吸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细菌培养与耐药性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致病菌 耐药性
下载PDF
住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巫雪飞 邹长虹 +4 位作者 黄燕 周琼 吕蓉 张宇辉 张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9-533,共5页
目的:调查住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08-10至2013-10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衰监护病房住院的DCM患者。以患者首次入院时血清钠浓度〈135 mmol/L定义为低钠血症,调查住院DCM... 目的:调查住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08-10至2013-10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衰监护病房住院的DCM患者。以患者首次入院时血清钠浓度〈135 mmol/L定义为低钠血症,调查住院DCM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包括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风险,以及出院后全因死亡率和心衰加重死亡率。存活出院患者由门诊或电话随访至2014-11或全因死亡。结果:共有515例DCM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34例患者入院时存在低钠血症,发生率为26.0%。入院血钠浓度与入院时心衰病史、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收缩压水平、左心房前后径及总胆红素水平显著相关(P均〈0.05)。与非低钠血症患者相比,低钠血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14.8±11.1)d vs (11.2±5.8)d,P 〈0.01],院内死亡风险高(18.7% vs 1.8%,P 〈0.01)。483例存活出院患者平均随访(30.7±19.5)月后全因死亡率为26.5%,心衰加重死亡率为21.9%。低钠血症患者全因死亡率(47.7% vs 20.3%,P 〈0.01)及心衰加重死亡率(44.0% vs 15.5%,P 〈0.01)均显著高于非低钠血症患者。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入院时心衰病史(〉6个月vs ≤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收缩压水平(每升高10 mmHg,1 mmHg=0.133 kPa)、总胆红素水平(每变化1 mg/dl)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变化5 mm)后,入院低钠血症仍是存活出院DCM患者全因死亡[危险比(HR)=1.836,95%(可信区间)CI:1.248~2.702,P 〈0.01]及心衰加重死亡(HR =2.139,95% CI:1.406~3.253,P 〈0.01)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之一。结论:低钠血症是我国住院DCM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类型之一,与患者住院时间长、院内死亡风险高,以及出院后全因死亡及心衰加重死亡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低钠血症 发生率 预后
下载PDF
双心模式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亦红 刘园园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观察双心模式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86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双心模式干预... 目的观察双心模式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86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双心模式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46.28±2.04)分,对照组SAS评分(57.15±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4,P=0.001);观察组SDS评分(45.13±2.25)分,对照组SDS评分(58.35±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9,P=0.000)。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5.83±3.28)%,对照组LVEF为(46.52±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1,P=0.003);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41.25±1.42)mm,对照组(49.34±1.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5,P=0.001);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为(25.35±1.58) mm,对照组(30.23±2.6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5,P=0.002)。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7.68%,对照组干预后总有效率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P=0.007)。结论双心模式干预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能够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模式干预 心绞痛 焦虑 抑郁 左室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双心模式干预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亦红 刘园园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在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同时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95例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心干预...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在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同时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95例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心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双心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心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2、4、8周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2、4、8周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用SPSS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双心干预组患者心悸减少,胸闷缓解和两者均改善的改善率分别为85.42%、91.67%和83.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1.70%、72.34%和59.57%,双心干预组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心干预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心干预组干预后不同时间CRP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和8周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双心模式可以提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解决患者的焦虑抑郁问题,从而达到心血管和心理上的双重治疗,改善了预后,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模式 高血压 焦虑 C反应蛋白 左心室射血分数 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
原文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内径恢复正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邹长虹 巫雪飞 +3 位作者 周琼 张宇辉 吕蓉 张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51-855,共5页
目的 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住院的DCM患者296例,随访至少12个月或至全因死亡及心脏移植.根据复查超声心动图结... 目的 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住院的DCM患者296例,随访至少12个月或至全因死亡及心脏移植.根据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定义LVEF≥50%及LVEDD≤55 mm(男)或50 mm(女)为恢复正常标准.调查其发生率并分析预测因素.结果 296例DCM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27.4% (81/296)的患者LVEF恢复正常,21.3% (63/296)的患者LVEDD恢复正常,17.6% (52/296)的患者两者均恢复正常.在两者均恢复的患者中,LVEF由(31.7±6.3)%增加至(57.5±5.2)%(P<0.01),LVEDD由(62.7±4.3)mm减小至(50.2±3.7) mm(P <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病史短(OR=0.983,P<0.01)、入院收缩压高(OR=1.036,P<0.01)、基线LVEDD小(OR=0.898,P<0.01)及LVEF高(OR=1.073,P<0.05)与DCM患者LVEF及LVEDD均恢复正常相关.结论 部分DCM患者经过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后,LVEF及LVEDD均可恢复正常.心力衰竭病史短、入院收缩压高、基线LVEDD小或LVEF高的患者恢复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连山 王席玲 +1 位作者 李长生 田建辉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8期1378-1379,共2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氯氨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厄贝沙坦组(予厄贝沙坦150~300mg/日),氨氯地平组(予氨氯地平5~10mg/日),联合治疗组(予...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氯氨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厄贝沙坦组(予厄贝沙坦150~300mg/日),氨氯地平组(予氨氯地平5~10mg/日),联合治疗组(予厄贝沙坦150mg+氨氯地平5mg/日),均治疗12周,三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血压,采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8周后各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厄贝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氨氯地平组比较,UAER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能使血压达到理想控制标准值,减轻靶器官损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联合应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下载PDF
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及其对生命质量和随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敏 何方 +1 位作者 马骁 石海燕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调查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现状,探讨其对生命质量和随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20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110例晚期胃癌患者,在其化疗后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 目的调查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现状,探讨其对生命质量和随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20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110例晚期胃癌患者,在其化疗后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调查问卷第3版(EORTC QLQ-C30-V3.0)中文版调查患者一般资料、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和生命质量,在其出院后电话定期随访,统计随访期间无疾病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情况。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于分析FCRI评分与EORTC QLQ-C30-V3.0评分相关性,将Kaplan-Meier分析用于分析不同FCRI评分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率差异。结果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FCRI总分为(88.63±9.12)分,EORTC QLQ-C30-V3.0功能、症状、单项症状、整体生命质量得分分别为(65.95±12.14)分、(37.46±6.23)分、(42.61±9.38)分、(51.02±8.43)分。FCRI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与EORTC QLQ-C30-V3.0中症状、单项症状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功能和整体生命质量得分呈负相关(P<0.05)。中位随访49(12~100)个月时,高FCRI评分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1.82%,高于低FCRI评分组16.00%(8/50)(Log-Rankχ^(2)=5.180,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存在癌症复发恐惧心理,且与患者生命质量和随访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疗 癌症复发恐惧心理 生命质量 随访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燕 巫雪飞 +4 位作者 邹长虹 周琼 张宇辉 吕蓉 张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87-991,共5页
目的:分析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高心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08-10至2012-10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病房住院治疗且入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 目的:分析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高心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08-10至2012-10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病房住院治疗且入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高心病患者118例,收集患者首次入院时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出院后随访至2013-12或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根据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LVRR定义为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LVEF较基线绝对值提高至少10%且随访LVEF≥50%;2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基线相对值降低至少10%且随访LVEDD指数≤27 mm/m2,调查LVRR的发生率,探索基线预测指标。结果:平均随访(23±15)个月,39例患者(33.1%)达到LVRR标准(达到LVRR组),其LVEF由基线的(30.6±6.8)%明显提高至随访时(57.0±4.9)%(P〈0.01),LVEDD指数从基线的(31.6±3.9)mm/m2明显降低至随访时(24.4±1.9)mm/m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达到LVRR时间平均为(11±9)个月(1-36个月),其中27例(69.2%)患者在随访12个月内达到LVRR。79例未达到LVRR的患者(未达到LVRR组)的LVEF也从基线时(28.6±6.1)%明显提高至末次随访时(39.0±13.2)%,LVEDD指数从(38.1±5.6)mm/m2缩小至(36.1±6.9)mm/m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症状病史短(〉6个月vs≤6个月,OR=0.244,P〈0.01)、心电图ORS间期短(≥120 ms vs〈120 ms,OR=0.276,P〈0.05)及入院收缩压与LVEDD指数比值的四分位越高(OR=2.724,P〈0.01)是高心病患者达到LVR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经过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约1/3的高心病患者可以达到LVRR,表现为LVEF恢复正常伴LVEDD明显缩小。心力衰竭病史越短、心电图QRS间期越短、基线收缩压/LVEDD指数的比值越高,达到LVRR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逆重构 高血压 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发生率 预测因素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血清CRP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晓立 高维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6期997-998,共2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所获得肺部的感染性疾病,也包括入院后潜伏期内所发生的肺炎。目前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所获得肺部的感染性疾病,也包括入院后潜伏期内所发生的肺炎。目前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传统上通常应用的血常规等检验方法无法有效地反应老年CAP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我们近年来使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进行判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部感染 统计学方法 血气分析 死亡组患者 我国老龄人口 吸氧浓度 血液系统疾病 合并恶性肿瘤 脑卒中病史
下载PDF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少双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4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效果观察,以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D-IBS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效果观察,以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D-IBS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止泻效果(止泻时间、每日腹泻次数、急性应激数);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活性和D-乳酸水平)、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4.00%);试验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腹泻数、急性应激数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评分、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活性及D-乳酸、血清IL-6、IL-8、hs-CRP、血浆VIP、SS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D-IBS,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D-IBS病情、抑制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复方谷氨酰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胃肠激素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双心模式干预在心律不齐合并情绪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亦红 刘园园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在心律不齐合并情绪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同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北京水利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入院的心律失常合并情绪障碍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在心律不齐合并情绪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同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北京水利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入院的心律失常合并情绪障碍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心模式;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的情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生活质量评分表(QOL)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内室性及室上性两心律失常,不论是>1万次/24 h还是≤1万次/24h的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QOL为(53.11±1.76)分]优于对照组[QOL为(41.23±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83,P<0.05)。结论双心模式可以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达到身心的双重治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模式 心律不齐 情绪障碍 QOL评分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原文传递
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巫雪飞 张妍 +2 位作者 张骞 戴天医 刘小慧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 调查我国单中心住院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入选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和产科病房住院且临床诊断为PPCM患者,入院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且... 目的 调查我国单中心住院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入选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和产科病房住院且临床诊断为PPCM患者,入院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0 mm.患者出院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调查LVRR发生率,LVRR定义为随访时LVEF较基线升高≥10%且随访时LVEF≥50%,同时随访时LVEDD较基线缩小≥5 mm且随访时LVEDD≤50 mm.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判定LVRR的影响因素,计算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基线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68例PPCM患者纳入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38(17,61)个月,35例患者(占51.5%)达到LVRR,其LVEF从基线(34.8±8.2)%显著升高至首次恢复时(58.3±4.9)%伴有LVEDD从(58.4±4.3)mm明显缩小至(46.8±2.9)mm(P均<0.01),其达到LVRR的中位时间为27(7,39)个月(范围1~59月),仅12例(34.3%)患者于12个月内达到LVRR.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LVEF[比值比(OR)1.098,P<0.01]、LVEDD(OR 0.927,P<0.01)及出院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OR 9.924,P<0.01)三个基线指标是LVRR的独立预测因素.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LVEF及LVEDD预测LVRR的AUC值分别为0.709(界值LVEF>35%,敏感性51.4%,特异性84.8%)和0.787(界值LVEDD<65 mm,敏感性88.6%,特异性60.6%).LVEF>35%患者LVR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VEF≤35%患者(78.3% 比37.8%,P<0.01),LVEDD<65 mm患者LVRR发生率也明显高于LVEDD≥65 mm患者(70.5%比16.7%,P<0.01).结论住院PPCM患者中位随访3年后超过半数患者达到LVRR,其中仅1/3在1年内恢复.入院时LVEF高(>35%)、LVEDD小(<65 mm)及出院时应用ACEI或ARB是PPCM患者达到LVRR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围产期 左心室逆重构 发病率
原文传递
持续性低钠血症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巫雪飞 宋静 +4 位作者 赵亚男 王婷 李巧 罗敏 赵连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持续性低钠血症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北京水利医院内科住院的HFrEF且存活出院的332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均检测血清钠(血钠)浓度,以血钠<1... 目的:分析持续性低钠血症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北京水利医院内科住院的HFrEF且存活出院的332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均检测血清钠(血钠)浓度,以血钠<135 mmol/L定义为低钠血症,根据患者住院期间血钠浓度变化分为3组:持续性低钠血症组(入院时及出院前血钠均<135 mmol/L),一过性低钠血症组(包括入院时血钠<135 mmol/L但出院前血钠≥135 mmol/L,或入院时血钠≥135 mmol/L但出院前血钠<135 mmol/L),血钠正常组(入院时及出院前血钠均≥135 mmol/L)。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不同分组患者出院后生存率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判定出院后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并比较住院期间持续性低钠血症和一过性低钠血症对HFrEF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32例HFrEF患者,持续性低钠血症组21例(6.3%),一过性低钠血症组75例(22.6%),血钠正常组236例(71.1%)。患者出院后随访中位时间30(10,50)个月,117例发生全因死亡,全因死亡发生率为35.2%。持续性低钠血症组、一过性低钠血症组和血钠正常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71.4%(15/21)、42.7%(32/75)和29.7%(70/23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持续性低钠血症组、一过性低钠血症组和正常血钠组患者出院后生存率依次降低(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入院时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出院时收缩压水平后,持续性低钠血症是HFr EF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2.359,95%CI:1.306~4.260,P=0.004),而一过性低钠血症不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214)。结论:住院期间存在持续性低钠血症是HFrEF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纠正低钠血症可能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 低钠血症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衰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巫雪飞 李巧 赵连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按照心力衰竭程度将其划入Ⅱ级、Ⅲ级、Ⅳ级心力衰竭组,另同时选择40例在我院同期体检健...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按照心力衰竭程度将其划入Ⅱ级、Ⅲ级、Ⅳ级心力衰竭组,另同时选择40例在我院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该数据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随后按照红细胞分布宽度数据将患者分为<13.1%组、13.1%-14.5%组和>14.5%组,对比三组患者最终病死率的差异。结果:1健康组、Ⅱ级、Ⅲ级、Ⅳ级心力衰竭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数据分别为(11.63±0.71)%、(13.11±1.08)%、(14.31±1.52)%和(16.83±0.71)%,随着心力衰竭的程度提升,红细胞分布宽度越来越高,四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红细胞分布宽度<13.1%组、13.1%-14.5%组和>14.5%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0%(0/45)、11.4%(4/35)、35.0%(7/20),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患者的死亡率越高,,各组间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于明确其疾病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指导我们有效地评价疾病进程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影响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血液生化指标因素分析
18
作者 杨颖 罗敏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107-109,11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血液生化指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3年6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在后循环缺血分为两组,一组为循环缺血组20例,一组为非后循环缺血组20例。针对... 目的探讨影响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血液生化指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3年6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在后循环缺血分为两组,一组为循环缺血组20例,一组为非后循环缺血组20例。针对影响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生化结果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为影响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影响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19,2.446,3.868,P<0.05)。结论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后循环 脑梗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宝鸿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4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及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三种治疗方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7例分为低剂量组(20 mg/d)、负荷剂量组(40 mg/d... 目的观察低剂量、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及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三种治疗方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7例分为低剂量组(20 mg/d)、负荷剂量组(40 mg/d)及负荷剂量联合组(40 mg/d)+氯吡格雷组,各39例,治疗后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血脂、CRP、LDH和载脂蛋白A(Apo-A)水平。结果负荷剂量组患者血脂、CRP、LDH水平降低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脂、CRP、LDH水平降低明显优于负荷剂量组(P<0.05),Apo-A则呈升高趋势,联合用药组升高幅度最大。结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优先选择负荷剂量(40 mg/d)的阿托伐他汀;若条件允许,可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以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负荷剂量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191例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颖 韩春玉 +1 位作者 陈奕菲 张拥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1期24-27,共4页
目的对191例脑干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脑干梗死患者,按梗死部位分为中脑、桥脑和延髓梗死三组,分析比较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对191例脑干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脑干梗死患者,按梗死部位分为中脑、桥脑和延髓梗死三组,分析比较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脑干梗死主要发生在桥脑,占82.20%;其次是延髓和中脑,分别占12.04%和5.76%。对桥脑组、中脑组、延髓组三组进行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吸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单侧肢体无力68.06%,其次为言语不利40.83%。平均随访25个月,77.25%的患者预后良好(MRS≤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与患者的危险因素、入院NIHSS无关。结论脑干梗死以桥脑部位为主。单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利为临床常见症状。脑干梗死患者多预后良好,预后与危险因素及入院NIHSS值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