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复杂性膝关节痛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军 张超 +2 位作者 徐伟军 康靖东 高洪波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复杂性膝关节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北京核工业医院四〇一院区确诊为复杂性膝关节痛采用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的80例患者(A组)和仅采用五联法治疗的80例患... 目的探讨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复杂性膝关节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北京核工业医院四〇一院区确诊为复杂性膝关节痛采用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的80例患者(A组)和仅采用五联法治疗的80例患者(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个月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数字疼痛评分(NR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NRS评分及ODI得分均逐渐降低,且A组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复杂性膝关节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区域 椎间孔注射 五联法 复杂性膝关节痛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膀胱癌J82细胞增殖、凋亡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庞华 智静涛 +1 位作者 边建华 刘文杰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探究银杏内酯B对人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癌J82细胞系,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和阳性药物组;对照组、银杏内酯B组、激活剂组和抑制剂组,干预24 h。活... 目的探究银杏内酯B对人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癌J82细胞系,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和阳性药物组;对照组、银杏内酯B组、激活剂组和抑制剂组,干预24 h。活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活力;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RT-qPCR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Caspase-3、Cyclin D1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浓度实验组和阳性药物组细胞活力、增殖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阳性药物组相比,低/中浓度实验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实验选择高浓度实验组分别加入激活剂和抑制剂作为激活剂组和抑制剂组进行后续NF-κB通路验证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银杏内酯B组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Cyclin D1 mRNA和蛋白以及p-IκBα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银杏内酯B组相比,激活剂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增殖率、Cyclin D1 mRNA和蛋白以及p-IκBα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抑制剂组的这些指标变化趋势与激活剂组相反(P<0.05)。结论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人膀胱癌J8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通路的信号转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银杏内酯B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化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PCT、TNF-α和外周血WBC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庞华 边建华 +1 位作者 刘文杰 智静涛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外周血白细胞(WBC)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6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8例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 目的探究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外周血白细胞(WBC)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6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8例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的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ELISA法检测并发感染或未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PCT、TNF-α表达水平,并记录外周血WBC计数,采用ROC曲线评估三者对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结石大小、手术时长、术前尿培养阳性、尿蛋白阳性是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血清PCT、TNF-α、外周血WBC及三者联合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3、0.893、0.854、0.994。结论结石大小、手术时长及术前尿路感染是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血清PCT、TNF-α、外周血WBC联合分析对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泌尿系统感染 经皮肾镜
下载PDF
伴多原发癌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海春 韦新法 +7 位作者 高洪波 刘建通 李征 马淋淋 李隆敏 张晓勇 邵玉军 刘斌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分析伴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临床特征,为伴MPC的DTC患者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1140例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分析伴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临床特征,为伴MPC的DTC患者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11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DTC及MPC为检索条件在病案查询系统进行检索,采用Warran修订的MPC诊断标准逐一筛选,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学分析。结果伴MPC的DTC病例28例,占同期收治DTC的2.46%(28/1140)。男女之比为1∶6。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4.3岁。DTC中所伴MPC以乳腺癌为最多,共15例,其次为肺癌,6例。同时性MPC 13例,DTC与乳腺癌、肾癌、肺癌同时发生较为常见。异时性MPC 15例,发现异时性MPC平均时间间隔为6.52年。DTC作为首发癌,发现第二原发癌平均时间为4.14年。非DTC首发癌12例,发现DTC平均时间为7.08年。平均随访时间40.9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伴多原发癌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应重视第二原发癌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预后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分段结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中手术相关指标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玮玲 何坚荣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比较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分段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相关指标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30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PH组(n=100)和分段结扎组(n=20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比较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分段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相关指标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30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PH组(n=100)和分段结扎组(n=20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手术治疗满意度,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且测评肛门功能。结果PPH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分段结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术中出血量(67.35±23.14)mL显著少于分段结扎组的(86.31±24.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与分段结扎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00%与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手术总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分段结扎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感觉、闭合、控便的肛门功能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1个月及3个月,PPH组感觉、闭合、控便的肛门功能积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分段结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分段结扎术相比,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更利于创面愈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利于改善肛门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H术 分段结扎术 环状混合痔
下载PDF
血清嗜铬粒蛋白A在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高洪波 邸玉青 +4 位作者 刘建通 李隆敏 李赟 赵春元 邵玉军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在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中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在北京核工业医院核素诊疗中心住院行131I-间位碘代苄胍(131I-metaiodobenzyl... 目的探讨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在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中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在北京核工业医院核素诊疗中心住院行131I-间位碘代苄胍(131I-metaiodobenzyl guaniodine,131I-MIBG)治疗的PPGL患者8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CgA水平,评价CgA在转移性PPGL及进展期PPGL中的表达及意义。记录PPG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功能状态、有无远处转移),根据疗效评价结果,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对两组Cg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PPGL患者血清CgA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功能状态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C组与PGL组CgA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Cg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gA在诊断及评价进展期及转移性PPGL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粒蛋白A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基于ATM/CHK2/p53信号通路探究下调XRCC6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
7
作者 刘建通 方育 +2 位作者 高洪波 宋蒙蒙 林超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1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究下调XRCC6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及其与ATM/CHK1/p53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将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分为对照组、si⁃NC组和si⁃XRCC6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 目的探究下调XRCC6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及其与ATM/CHK1/p53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将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分为对照组、si⁃NC组和si⁃XRCC6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ATM、CHK2、p53的转录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ATM、CHK2、p53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ATM、p⁃CHK2、p⁃p53)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XRCC6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XRCC6组细胞存活比例降低(P<0.01),早期凋亡比例增加(P<0.01),晚期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si⁃NC组和si⁃XRCC6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XRCC6组细胞迁移能力降低(P<0.01),侵袭能力降低(P<0.01)。qPCR及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XRCC6组细胞ATM、CHK2、p53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其磷酸化蛋白p⁃ATM、p⁃CHK2、p⁃p53表达水平也具有上升的趋势。结论下调XRCC6可以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活性,诱导细胞早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TM、CHK2、p53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CC6 人结直肠癌细胞 凋亡 侵袭 磷酸化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髂静脉压迫的短期疗效分析
8
作者 王雪青 刘建通 +2 位作者 林超 张福先 厉祥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19-1926,共8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髂静脉压迫(IVC)支架植入指征尚不明确,此外,对于IVC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部分学者认为如果髂静脉狭窄处两端压力差不大(<2 mmHg),只要单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也能有效改善下肢症状。因此,本研究分析此类患者单纯... 背景与目的:目前,髂静脉压迫(IVC)支架植入指征尚不明确,此外,对于IVC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部分学者认为如果髂静脉狭窄处两端压力差不大(<2 mmHg),只要单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也能有效改善下肢症状。因此,本研究分析此类患者单纯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手术的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髂静脉超声、CTV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筛选出IVC伴侧支循环形成而压力差<2 mmHg的患者(IVC+静脉曲张组),并为其使用倾向性评分按照1∶3匹配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组)。主要终点指标为术后1周及3、6、12个月隐静脉主干闭塞率,次要终点指标包括术后6、12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CIVIQ-20)评分。结果:筛选出IVC+静脉曲张组29例,匹配静脉曲张组患者8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次超声检查,两组患者隐静脉主干闭合率均为100.0%;术后3、6、12个月的随访时,静脉曲张组与IVC+静脉曲张组患者主干闭合率分别为100.0%vs.100.0%、97.7%vs.100.0%、98.8%vs.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VCSS评分与CIVIQ-20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事件,静脉曲张组与IVC+静脉曲张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vs.24.1%,P=0.69)。结论:对于髂静脉狭窄处两端压力差不大的IVC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隐静脉射频消融的微创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效果,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Thurner综合征 静脉曲张 下肢 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二期矫形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坚荣 李枝明 +2 位作者 李玮玲 曹旭 徐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和二期矫形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8年7月外科手术治疗并得到2年以上随访的368例病例,观察术后痉挛解除情况,运动功能改变情况,伴随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本...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和二期矫形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8年7月外科手术治疗并得到2年以上随访的368例病例,观察术后痉挛解除情况,运动功能改变情况,伴随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前平均肌张力为3.35±0.38级,术后平均为1.24±0.21级。治疗前后比较,下肢痉挛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性非常显著(t=19.537,P<0.001)。其运动功能明显好转,在能独立行走81例中有70例步态明显改善,介助行走155例中93例变为可独立行走,爬行117例病例中48例可独立行走,22例可介助站立或行走。伴随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流涎203例中92例减轻,斜视183例中40例减轻,语言功能障碍157例中21例发音改善。82例有上肢痉挛的病例中28例上肢痉挛程度减轻。结论 SPR在解除肢体痉挛和改善功能方面效果确切,SPR和二期矫形手术相结合是外科治疗的理想方法,是痉挛性脑瘫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脑瘫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功能
下载PDF
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选择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坚荣 李枝明 洪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7期5922-5923,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合并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selectiveanteriorrhizotomy,SAR)对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探讨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62例混合型脑性瘫痪... 目的:通过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合并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selectiveanteriorrhizotomy,SAR)对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探讨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62例混合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成2组,SPR+SAR组在施行SPR的基础上合并施行SAR,SPR组单纯施行SPR,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SPR+SAR组和SPR组手术后肌张力的分级为1.19±0.22和1.24±0.20,均较手术前(3.33±0.42和3.35±0.38)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587,19.537;P<0.001);痉挛程度的缓解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44,P>0.05);SPR+SAR组手足徐动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SAR组。结论:以痉挛为主伴有手足徐动是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手术指征,SPR和SAR结合是不但能够有效的解除肢体痉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手足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治疗 痉挛 脊神经根切断术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脑瘫SPR手术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镜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16期2612-2614,共3页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脑瘫选择性部分脊神经后跟切除术(SPR)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来该院进行SPR手术的脑瘫患儿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脑瘫选择性部分脊神经后跟切除术(SPR)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来该院进行SPR手术的脑瘫患儿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运动功能及并发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两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瘫 选择性部分脊神经后跟切除术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浅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石艳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65-265,268,共2页
观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 观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肿胀程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I级肿胀、II级肿胀、III级肿胀及无肿胀指标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躁心理评分和压抑心理评分分别为(13.52±2.41)分、(14.63±2.36)分和(12.37±3.51)分,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9.08±3.10)分、(27.63±2.41)分和(29.03±3.24)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