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板栗种质资源分布及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33
1
作者 阚黎娜 李倩 +1 位作者 谢爽爽 欧阳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96-400,共5页
总结了近几年我国板栗的产量、分布和品种群划分情况,收集了38个不同产地、品种板栗的营养成分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不同品种的板栗水分、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差异极其显著。在主成分... 总结了近几年我国板栗的产量、分布和品种群划分情况,收集了38个不同产地、品种板栗的营养成分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不同品种的板栗水分、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差异极其显著。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了前4个主成分对板栗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98%;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38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其性状差异较明显。分析结果可为板栗加工的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板栗 种质资源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槐米芦丁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马国刚 王建中 卢晓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7-172,共6页
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考察了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及提取次数、料液比四因素对槐米芦丁提取率的影响。用SAS软件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二次响应面分析,对4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槐米芦丁超声波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岭脊分析得... 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考察了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及提取次数、料液比四因素对槐米芦丁提取率的影响。用SAS软件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二次响应面分析,对4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槐米芦丁超声波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岭脊分析得出槐米芦丁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室温下,20 kHz、1000 W超声波,料液比(g:mL)1:15,提取10 min,连续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测得的芦丁提取率为1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芦丁 超声波提取
下载PDF
石斛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亚芸 任建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1期152-158,共7页
石斛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我国石斛药材植物来源众多。石斛有效成分的研究,对有效利用石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综述了石斛中有效成分石斛碱的组成结构、作用功效以及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石斛碱 合成途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天然食用色素的稳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欧阳杰 赵佳丽 陈旭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2-184,共3页
对天然食用色素的优缺点和稳定化技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稳定化技术包括在天然色素中添加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改造色素分子的结构,对花青素进行酰基化等。还对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天然食用色素 稳定化技术 酰基化
原文传递
海洋鱼骨胶原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红外光谱表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高菲 王维有 +3 位作者 鲁军 任迪峰 谷瑞增 蔡木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4,共8页
以海洋鱼骨胶原肽(Marine fish ossein peptide,MFOP)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多肽钙螯合物,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骨胶原肽及其螯合产物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以海洋鱼骨胶原肽(Marine fish ossein peptide,MFOP)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多肽钙螯合物,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骨胶原肽及其螯合产物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H值和肽盐质量比对螯合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优化后的螯合工艺参数:pH=5.90,温度50℃,时间60min,肽盐质量比5.05∶1,多肽浓度45g/L。在此条件下,多肽-钙螯合率为52.47%。凝胶色谱法测定结果显示,螯合物中肽分子量集中在1 000Da以下,其中小肽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螯合产物在1 418cm-1出现羧酸根的伸缩振动峰,而在3 305cm-1处出现Ca-NH2伸缩振动峰,说明生成一种新型的海洋鱼骨胶原肽钙螯合物,具有潜在的营养保健价值和功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鱼骨胶原肽 螯合 红外光谱 PLACKETT-BURMAN设计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核桃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丰俊 杨朝晖 +3 位作者 马磊 顾欣 孟阿会 蔺立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7,共5页
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核桃饼中核桃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确定其较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4 h,pH 9.0,液料比12∶1。在该条件下,核桃蛋白的提取率达到93.86%,核桃蛋白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86.31%。
关键词 核桃蛋白 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测定 被引量:21
7
作者 宾宇波 王亚芸 +1 位作者 安欣 任建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将铁皮石斛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得到了四个多糖组分(DO-1、DO-2、DO-3、DO-4),并将组分DO-1经Sephadex G-200柱纯化得到多糖DOP。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方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析结果得出,多糖DOP... 将铁皮石斛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得到了四个多糖组分(DO-1、DO-2、DO-3、DO-4),并将组分DO-1经Sephadex G-200柱纯化得到多糖DOP。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方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析结果得出,多糖DOP由D-甘露糖、L(+)-鼠李糖和D-葡萄糖三种单糖组成,通过外标法定量得知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1.936∶0.856∶0.691。测定了多糖DOP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DEAE—cellulose-52纤维素柱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芝麻油的真伪与掺伪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佳 武彦文 +2 位作者 李冰宁 刘玲玲 欧阳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结合化学计量学分别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与掺伪定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真伪鉴别分别采用VTNIR结合主成分分析-簇类软独立模式识别(PCA-SIMCA)和偏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PLS-ANN),建立了芝麻... 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结合化学计量学分别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与掺伪定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真伪鉴别分别采用VTNIR结合主成分分析-簇类软独立模式识别(PCA-SIMCA)和偏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PLS-ANN),建立了芝麻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分类模型。经过验证,两种分类模型的准确识别率均达到了100%。芝麻油中掺伪油的定量分析采用FTNIR结合PLS。通过采集不同比例的芝麻油-大豆油与芝麻油-葵花籽油二元系统的FTNIR谱图,应用PLS分别建立二元系统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验证集检验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芝麻油中10%-100%的掺假油,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标准偏差(SEP)分别为1.027(大豆油)和0.9660(葵花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真伪鉴别 掺伪分析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寅 陶晓赟 +3 位作者 陈健 张师 李路宁 孙爱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1,57,共4页
以蓝莓汁为原料,采用200~500MPa高压分别对蓝莓汁处理5~15min,对处理后的蓝莓汁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杀菌效果显著,400MPa处理10min已无菌落检出;高压处理对蓝莓汁色泽、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较小... 以蓝莓汁为原料,采用200~500MPa高压分别对蓝莓汁处理5~15min,对处理后的蓝莓汁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杀菌效果显著,400MPa处理10min已无菌落检出;高压处理对蓝莓汁色泽、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较小,蓝莓汁中的花青素和VC含量在高压处理后保留率达90%以上,而总酸和总酚含量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蓝莓汁 品质
下载PDF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中药水蛭的炮制过程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冰宁 武彦文 +2 位作者 欧阳杰 孙素琴 陈舜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9-982,共4页
考察水蛭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产生的变化,文章采用红外光谱(FTIR)二维相关红外谱图(2D-IR)对中药水蛭鲜品和制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蛭具有明显的酰胺Ⅰ和Ⅱ带蛋白质特征峰,其中鲜品的酰胺Ⅱ带吸收峰在1 543 cm-1,而生品和炮制品的向... 考察水蛭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产生的变化,文章采用红外光谱(FTIR)二维相关红外谱图(2D-IR)对中药水蛭鲜品和制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蛭具有明显的酰胺Ⅰ和Ⅱ带蛋白质特征峰,其中鲜品的酰胺Ⅱ带吸收峰在1 543 cm-1,而生品和炮制品的向低频位移至1 535 cm-1;采用热微扰模拟水蛭炮制过程并分析水蛭的2D-IR,结果显示水蛭鲜品中的酰胺Ⅰ带与酰胺Ⅱ带的自动峰的强度比炮制品的更为显著。说明水蛭在炮制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破损、氢键断裂,导致变性失活,部分脂肪酸和甾醇类组分在炮制中发生氧化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炮制 蛋白 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谱
下载PDF
核桃产品开发技术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丰俊 王建中 +1 位作者 周鸿升 郭保香 《河北林果研究》 2009年第3期301-304,共4页
核桃可以综合利用,将核桃壳加工成核桃壳超细粉,将核桃仁加工成核桃油、核桃粉和核桃乳、核桃多肽等产品。核桃壳超细粉可用作活性炭、堵漏剂。核桃油的制取方法中,快速液压法可以保持核桃油的天然品质,减少核桃蛋白的变性。采用含有部... 核桃可以综合利用,将核桃壳加工成核桃壳超细粉,将核桃仁加工成核桃油、核桃粉和核桃乳、核桃多肽等产品。核桃壳超细粉可用作活性炭、堵漏剂。核桃油的制取方法中,快速液压法可以保持核桃油的天然品质,减少核桃蛋白的变性。采用含有部分油脂的核桃蛋白既可以加工成半脱脂核桃粉和核桃多肽,也可以加工成半脱脂核桃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超细粉 核桃油 核桃粉 核桃乳 核桃多肽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法快速鉴别食用油的真伪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玲玲 武彦文 +4 位作者 张旭 欧阳杰 李冰宁 侯敏 陈舜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95-1000,共6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技术(SIMCA)建立了真伪食用油的快速鉴别方法.该方法依据FTIR的指纹特性,收集并分析了53个合格食用油和13个伪造食用油的FTIR谱图;通过对谱图取二阶导数和标准化处理,主成分分析(PCA...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技术(SIMCA)建立了真伪食用油的快速鉴别方法.该方法依据FTIR的指纹特性,收集并分析了53个合格食用油和13个伪造食用油的FTIR谱图;通过对谱图取二阶导数和标准化处理,主成分分析(PCA)提取特征变量;采用SIMCA方法分别随机选取43个合格食用油和9个伪食用油样品的FTIR谱图组成训练集,构建得到真伪食用油的SIMCA分类模型.该模型经过剩余10个合格食用油和4个伪食用油的验证,正确识别率达到了100%.说明FTIR结合SIMCA可能成为快速鉴别食用油真伪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真伪鉴别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簇类独立软模式
原文传递
核桃黑米香菇酱油的研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曹海丽 孙欣 卢晓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在国内首次采用脱脂核桃蛋白为主要原料,首次采用核 桃饼、黑米、香菇新型原料配方组合,不添加大豆,经过微 生物发酵,生产出核桃黑米香菇酱油,并且采用特殊生产 工艺,添加了核桃小分子多肽浓缩液,产品富含核桃多 肽、香菇多糖和黑米色... 在国内首次采用脱脂核桃蛋白为主要原料,首次采用核 桃饼、黑米、香菇新型原料配方组合,不添加大豆,经过微 生物发酵,生产出核桃黑米香菇酱油,并且采用特殊生产 工艺,添加了核桃小分子多肽浓缩液,产品富含核桃多 肽、香菇多糖和黑米色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补肾益 肝、增强肌体免疫力、抗癌、降低血压,与传统酱油不同, 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功能型酱油。黑米中含有极具药用价 值的天然黄酮类色素--黑米色素,色泽紫黑,酱油中不 再添加人工合成色素。该酱油保持了酱油的传统风味,酱 香浓郁,风味独特,成本低廉,为国内首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酱油 核桃多肽 香菇多糖 黑米色素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研究花色苷色素的酯化修饰 被引量:16
14
作者 卢晓蕊 路金丽 +2 位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1,共4页
花色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这类色素不仅色泽鲜艳,色调自然,而且安全性高,具有保健功能。然而,天然的花色苷色素存在稳定性差的缺陷,从而严重阻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了改善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采用分子修... 花色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这类色素不仅色泽鲜艳,色调自然,而且安全性高,具有保健功能。然而,天然的花色苷色素存在稳定性差的缺陷,从而严重阻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了改善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采用分子修饰的方法,通过丁二酸酐酯化修饰花色苷色素,从而在保证色素色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由于花色苷的成分复杂,分析其酯化前后结构变化的步骤既繁琐又困难。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的宏观指纹特性对萝卜红色素的酯化修饰前后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色苷分子结构中糖环上的羟基与丁二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了相应的酯类化合物,这可能是花色苷色素提高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稳定性 萝卜红色素 酯化修饰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延迟采收对‘梅鹿辄’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宇 兰义宾 +3 位作者 孙亮 朱保庆 何非 王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91,共8页
生产上常通过测定葡萄果实的糖、酸质量分数确定采收时期,而葡萄果实的酚类物质与糖、酸合成并不完全同步,其质量分数在传统采收期并未达到最高。以2013年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下营村2个地块的‘梅鹿辄’葡萄果实为试材,分析从正常采收... 生产上常通过测定葡萄果实的糖、酸质量分数确定采收时期,而葡萄果实的酚类物质与糖、酸合成并不完全同步,其质量分数在传统采收期并未达到最高。以2013年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下营村2个地块的‘梅鹿辄’葡萄果实为试材,分析从正常采收至延迟采收期间浆果的果粒质量、体积、总酸质量分数、可溶性固形物°Brix值以及酚类物质(包括总酚、花色苷及黄酮醇)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单粒质量和体积以及总酸质量分数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浆果果皮/浆果质量比以及可溶性固形物°Brix值则呈上升趋势。果实酚类物质质量分数随采收时间推迟均呈上升趋势,通过延迟采收显著提高2个地块葡萄果实的总酚、花色苷及黄酮醇质量分数。因此,在9月末至10月初降雨较多的年份,延庆地区‘梅鹿辄’葡萄可推迟至10月20日以后采收,通过延迟采收能够提高延庆地区‘梅鹿辄’葡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实 延迟采收 酚类物质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保加利亚玫瑰挥发油提取工艺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任君安 杨丽娜 +1 位作者 王雁 任建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96-200,共5页
以保加利亚玫瑰为材料,利用改造后的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保加利亚玫瑰挥发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提取保加利亚玫瑰挥发油的最适工艺条件,即玫瑰花瓣研磨、提取时间8.5h、液固比25... 以保加利亚玫瑰为材料,利用改造后的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保加利亚玫瑰挥发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提取保加利亚玫瑰挥发油的最适工艺条件,即玫瑰花瓣研磨、提取时间8.5h、液固比25∶1(mL/g),提取的玫瑰挥发物浓度达3.136%。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挥发油得率高、挥发油中化合物信息丰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挥发油 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花色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万山 杨喆 +1 位作者 朱保庆 欧阳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0-224,228,共6页
以红树莓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对其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研究了超声功率、间歇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分析了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参数。最... 以红树莓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对其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研究了超声功率、间歇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分析了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参数。最终得到树莓花色苷较优提取工艺条件:超声功率900 W,间歇时间3 s,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为50℃。此条件下树莓花色苷的提取得率为0.16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花色苷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
下载PDF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申芮萌 杨岚 +5 位作者 于宁 朱月 朱宁 张海平 张鑫 孙爱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63,共6页
本论文初步探讨了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条件,比较了花色苷在不同缓冲液浓度、不同流速和不同上样量条件下的分离效果,并将最佳分离条件下得到的组分进行紫外可见波长扫描,对其中的花色苷组分进行HPLC... 本论文初步探讨了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条件,比较了花色苷在不同缓冲液浓度、不同流速和不同上样量条件下的分离效果,并将最佳分离条件下得到的组分进行紫外可见波长扫描,对其中的花色苷组分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当以30%的酸化甲醇为洗脱液,采用混合流速进行洗脱,进样量为20 mg时,蓝莓花色苷的分离效果最好,共收集到七个峰组分。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可确定组分Ⅰ、Ⅱ、Ⅲ为非花色苷类物质;组分Ⅳ、Ⅴ、Ⅵ、Ⅶ为花色苷类物质。由HPLC检测可知:组分Ⅳ中只含一种蓝莓花色苷;组分Ⅵ、Ⅶ均以一种花色苷为主,且其峰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组分Ⅴ中主要含两种花色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花色苷 SEPHADEX LH-20 HPLC
下载PDF
基于FTIR的芝麻油真伪鉴别和掺伪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丁轻针 刘玲玲 +2 位作者 武彦文 李冰宁 欧阳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90-2695,共6页
把低价油掺入到高价油是食用油脂中的常见掺伪现象,芝麻油由于品质好价格高,市场上时有假冒伪劣产品,因此应用FTIR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和掺伪的快速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芝麻油与大豆油、葵花籽油在4 000~650cm-1范围的... 把低价油掺入到高价油是食用油脂中的常见掺伪现象,芝麻油由于品质好价格高,市场上时有假冒伪劣产品,因此应用FTIR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和掺伪的快速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芝麻油与大豆油、葵花籽油在4 000~650cm-1范围的FTIR谱图,由于食用植物油都是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其谱图极为相似,很难发现芝麻油与其他油脂的明显差异。但是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同,其1 800~650cm-1红外指纹特征区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选择该区域,对红外光谱数据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SIMCA)模型,进行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该模型聚类效果较为理想,识别正确率达到了100%;采用标准正态化校正(SNV)和偏最小二乘法(PLS),经过PCA分析计算,芝麻油中掺入大豆油、葵花籽油的掺伪检测限均为10%;利用FTIR和PLS,建立了芝麻油掺的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预测相对误差为-6.87%~8.07%之间,说明定量模型可行。本方法能够实现芝麻油的快速真伪鉴别和掺伪定量分析,其优点是模型一旦建立,分析简便、快速,可以满足大量样品的日常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真伪 掺伪 FTIR
下载PDF
食用天然辣椒红色素中掺杂苏丹红的红外光谱快速识别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玮玮 刘玲玲 +2 位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8-961,共4页
如何快速检测天然色素中是否掺杂合成色素或者工业染料是食品分析检测中的一个难题。天然辣椒红色素因兼具着色和药理功效而被广泛用于食品中,但又因其稳定性较差而被不法商贩掺杂苏丹红来获利。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的宏观指纹特性,对... 如何快速检测天然色素中是否掺杂合成色素或者工业染料是食品分析检测中的一个难题。天然辣椒红色素因兼具着色和药理功效而被广泛用于食品中,但又因其稳定性较差而被不法商贩掺杂苏丹红来获利。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的宏观指纹特性,对掺杂于天然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1 621,1 500和751cm-1处的强峰,再通过二阶导数图谱分析将谱图信息放大,辅以指纹区684和496cm-1处的谱峰的佐证,可以快速识别辣椒红中是否添加有苏丹红,检测限量可以达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苏丹红 红外光谱 快速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