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林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侯瑞萍 张克斌 郝智如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4-630,共7页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榆林市城北6 km的珍稀沙生植物保护基地为研究地点,通过对30个相同立地条件下10种不同造林密度(即10种森林类型,每种设3个重复)的樟子松(Pinus sylvesi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标准地进行调查、林下枯落物和土...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榆林市城北6 km的珍稀沙生植物保护基地为研究地点,通过对30个相同立地条件下10种不同造林密度(即10种森林类型,每种设3个重复)的樟子松(Pinus sylvesi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标准地进行调查、林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定量测定,比较并分析了造林密度对其林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这10种樟子松样地的编号及造林密度分别为PⅠ(900 plant·hm^-2)、PⅡ(1 200 plant·hm^-2)、PⅢ(1 500 plant·hm^-2)、PⅣ(1 800 plant·hm^-2)、PⅤ(2 200plant·hm^-2)、PⅥ(2 500 plant·hm^-2)、PⅦ(2 800 plant·hm^-2)、PⅧ(3 000 plant·hm^-2)、PⅨ(3 300 plant·hm^-2)和PⅩ(3 600 plant·hm^-2。结果表明,(1)各样地枯落物总量(TL)的排序依次为TLPⅢ=TLPⅣ〉TLPⅩ〉TLPⅧ〉TLPⅨ〉TLPⅥ〉TLPⅦ〉TLPⅤ〉TLPⅡ〉TLPⅠ;最大持水量的变动范围为2.46~8.23 t·hm^-2;有效持水量在0.163~6.42 t·hm^-2,PⅢ和PⅣ样地枯落物持水功能表现最好,PⅠ样地表现最差。(2)各林地林下土壤自然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最大持水量无显著差别,变动范围分别在8.94%~16.54%、1.10~1.66g·cm^-3和200.43~266.43 t·hm^-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差异较大,变动范围为0.99%~4.32%;PⅢ和PⅣ样地土壤持水功能表现最好,PⅠ样地表现最差。(3)利用幂函数分别对枯落物吸水速度与浸泡时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进行拟合,均有较高的拟合系数。各样地森林土壤的平均稳渗速率几乎没有差异,均在20 min左右稳定在0.11~0.89 mm·min^-1。(4)研究发现,PⅢ和PⅣ样地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最好,最佳造林密度是1 500~1 800 plant·hm^-2。为防止林分衰退,应及时适当间伐。同时,该地区是否适合大面积大密度的樟子松人工造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持水量 造林密度
下载PDF
北京郊区河流自然性评价——以汤河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顾岚 高甲荣 +3 位作者 刘瑛 高宇婷 钱斌天 王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70,共6页
河流的健康状况与人类社会的兴衰息息相关。通过河流自然性评价,才能掌握河流的健康状况。以汤河为例,在划分河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利用由22个定量、定性指标组成的河流自然性评价体系,从地貌、生态、水文特征3个方面对汤... 河流的健康状况与人类社会的兴衰息息相关。通过河流自然性评价,才能掌握河流的健康状况。以汤河为例,在划分河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利用由22个定量、定性指标组成的河流自然性评价体系,从地貌、生态、水文特征3个方面对汤河进行了自然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自然型、近自然型、退化型和人工型,其综合评价结果与聚类分析检验结果基本一致。研究数据表明,汤河总体上处于近自然状态,但个别区段已退化十分严重。该文建立的河流自然性评价体系可作为京郊河流评价的参考,其评价结果可作为汤河未来生态建设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自然性评价 汤河 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基于模糊矩阵法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宇婷 高甲荣 +3 位作者 顾岚 张雪 钱斌天 王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6-199,211,共5页
基于河流健康评估,针对威胁河流生态健康及河流治理的问题,提供关于河流健康及其问题河段的科学解释与依据。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方法及各项表征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矩阵法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 基于河流健康评估,针对威胁河流生态健康及河流治理的问题,提供关于河流健康及其问题河段的科学解释与依据。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方法及各项表征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矩阵法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从多个因素对河流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具体评价时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结合模糊矩阵采用层层推进的计算方法,最后将计算结果分为自然、近自然、退化、人工4大类。结果表明:怀沙河总体得分为2.6分,其中自然状态占整条河段的41%,近自然状态占整条河段的32%,退化自然状态占整条河段的27%。分段评价结果表明:三岔、渤海、口头河段状态较好,四渡河、南冶、辛营需要采用合理措施来改善河流生态系统。该评价方法可以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城市郊区河流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矩阵 隶属度 河流健康
下载PDF
半干旱区湿地植被群落结构与交错带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晓 张克斌 +2 位作者 程中秋 苏鹏飞 庞吉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四儿滩湿地为例,通过2005—2010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以重要值为基础数据,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对四儿滩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年际间的变化以及湿地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这3带之间植被...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四儿滩湿地为例,通过2005—2010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以重要值为基础数据,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对四儿滩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年际间的变化以及湿地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这3带之间植被群落结构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四儿滩湿地植被生长状态在2005—2007年呈现增长趋势,2008—2010年长势衰减,湿地出现退化情况。其中,2007年植被长势最好,2010年植被长势最差。(2)在湿地与干草原交错带中,出现明显的边缘效应。生态优势度(SP)、丰富度(R)和物种多样性(SW)均是交错带最大,其次是旱生带,湿生带最小。(3)铁路建设对湿地边缘靠近铁路的旱生带影响最大,而上游人工湖的建设对湿生带影响最大。(4)在四儿滩湿地,交错带的植被变化情况与降雨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群落结构 交错带 环境因子 边缘效应
下载PDF
湟水河西宁段河流综合自然状况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舒 高甲荣 +2 位作者 马岚 王兵 张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2,共5页
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支持系统,保持河流的自然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湟水河西宁段高原半干旱区河流的特点,选取26个定性、定量指标组成的高原半干旱区河流自然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从地貌... 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支持系统,保持河流的自然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湟水河西宁段高原半干旱区河流的特点,选取26个定性、定量指标组成的高原半干旱区河流自然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从地貌特征、生态特征、水文特征、社会服务功能四个方面对湟水河综合自然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河段中28%的河段处于近自然状态,39%的河段处于退化自然状态,33%的河段处于人工状态,湟水河西宁段总体处于退化自然状态。此外,在验证结果中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所建立的河流综合自然评价指标体系可应用于其他高原半干旱区河流的自然性评价,为后续河流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湟水河 综合自然评价
下载PDF
生态位理论在天然草场群落演替及健康状况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晓 张克斌 +3 位作者 王岩 程中秋 苏鹏飞 顾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4-909,共6页
采用样方法对宁夏盐池不同年限天然草场进行调查,并计算该区植被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总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以期了解该区天然草场健康状态及植被群落的演替状况。结果表明:降雨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半干旱区天然草场... 采用样方法对宁夏盐池不同年限天然草场进行调查,并计算该区植被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总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以期了解该区天然草场健康状态及植被群落的演替状况。结果表明:降雨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半干旱区天然草场平均生态位宽度的大小,在研究初期生态位宽度值排在前列的主要是丝叶山苦荬(Lxeris chinensis var.graminifolia(Ledeb.)H.C.Fu)、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 Ledeb)、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Tzvel.);中期则为新疆猪毛菜(Salsola sinkiangensis A.J.Li)>猫头刺>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 Al.);末期生态位宽度值排在前列的依次是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Willd.)Novopokr.)>丝叶山苦荬>老瓜头。天然草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是以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和老瓜头等主要物种为稳定演替物种,伴随着丝叶山苦荬和猫头刺等物种的衰落,以及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和阿尔泰狗娃花的兴起。研究中期由于降雨量的减少导致天然草场自身状态最差,但随着年限的延长,天然草场植被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生态位发生分化,草场逐渐实现自我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场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总宽度 生态位重叠 群落演替
下载PDF
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郝智如 张克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7-384,共8页
为探究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核心区(E)、边缘区(E1)、外围区(E2)3个区域,采用小样方法对各区域内的植物种名、株数、盖度、高度、生物量等进行调查,并结合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 为探究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核心区(E)、边缘区(E1)、外围区(E2)3个区域,采用小样方法对各区域内的植物种名、株数、盖度、高度、生物量等进行调查,并结合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主分量分析和极点排序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以菊科和豆科为优势种,区域E 2011年共有植物9科21种,菊科和豆科占52.4%;2012年共有植物7科20种,菊科和豆科占50.0%;2013年共有植物9科22种,菊科和豆科占50.0%。区域E12011年共有植物8科18种,菊科和豆科占55.6%;2012年共有植物7科16种,菊科和豆科占50.0%;2013年共有植物9科16种,菊科和豆科占50.0%。区域E22011年共有植物6科15种,菊科和豆科占60.0%;2012年共有植物8科19种,菊科和豆科占47.4%;2013年共有植物9科17种,菊科和豆科占35.3%。区域E2物种数量较少,各区域优势种(豆科和菊科)的优势地位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逐渐减弱,草原植被群落趋于稳定。区域E2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为3个区域中最低,而优势集中性指数以 E2最高。各区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一致。主分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核心区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表层土壤速效P含量、0-10 cm和20-30 cm土壤含水量,影响边缘区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表层土壤速效P、有机质含量以及0-10 cm和20-30 cm土壤含水量,而影响外围区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表层土壤速效K含量、20-30 cm土壤含水量。极点排序图表明区域E各样方间相似性较高,植被群落单一。建议盐池县的封育年限以2-3 a为周期进行轮牧,以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多样性 主分量分析 极点排序 人工封育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郝智如 侯瑞萍 +1 位作者 张克斌 王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61,299,共6页
根据4个样地40个样方资料,应用二元属性数据和数量数据对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Cody指数(βC),以及由群落相似性指数Jaccard指数(Cj)和Sorenson指数(Cs)得到的多样性指数(βCJ和βCS),在反映群... 根据4个样地40个样方资料,应用二元属性数据和数量数据对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Cody指数(βC),以及由群落相似性指数Jaccard指数(Cj)和Sorenson指数(Cs)得到的多样性指数(βCJ和βCS),在反映群落随时间梯度变化方面趋于一致,较好地反映了不同生境梯度上群落的差异。(2)数量数据测度方法中,以相对盖度和重要值为指标的测度结果更为合理。(3)根据数量数据Morisita—Horn指数测度的结果,长期的封育不利于植物群落的演替,使群落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封育 Β多样性 植物群落 测度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不同立地条件对油蒿种群存活、开花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魏巍 王晓 +1 位作者 张克斌 赵西素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采用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蒿种群的生存-死亡,开花-未开花状态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存活状态明显优于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状态稳定,其存活、死亡油蒿均表现为... 采用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蒿种群的生存-死亡,开花-未开花状态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存活状态明显优于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状态稳定,其存活、死亡油蒿均表现为均匀或随机分布,两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固定沙地死亡油蒿较多,且油蒿主要呈现高度聚集分布,存活油蒿和死亡油蒿两者之间表现为高度竞争关系;2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开花状态要好于固定沙地,其开花油蒿表现为均匀或随机分布,开花与未开花油蒿两者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互相促进的关系;而固定沙地开花油蒿表现为高度聚集分布的状态,开花与未开花油蒿种群呈现高度负相关,两者之间表现为互相竞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立地条件 油蒿 开花 存活 毛乌素沙地
原文传递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草地植被动态变化特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庆 李美君 +1 位作者 边振 张克斌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9-576,共8页
采用Q型聚类法和α-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对2010—2014年盐池县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人工封育、退耕还林(灌木)和林间草地(柠条灌木林)〕的植被特征和多样性进行... 采用Q型聚类法和α-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对2010—2014年盐池县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人工封育、退耕还林(灌木)和林间草地(柠条灌木林)〕的植被特征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2010—2014年,人工封育、退耕还林和林间草地的植被均以豆科和菊科为主,退耕还林(灌木)植物总体的生长状况较差;2 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草地植被多样性变化趋势一致,α-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均呈现"M"型变化趋势,而Simpson生态位优势度呈现"W"型变化趋势;3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相较于退耕还林(灌木)和林间草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人工封育仍是恢复退化草地植被比较有效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群落组成 多样性 植被恢复 盐池县 宁夏
原文传递
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越 高甲荣 +1 位作者 魏伟 刘培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59,共3页
简述了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的方法原理及施工要点,并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试验基地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试验小区为例,对扦插植物的生长情况、成活率以及小区内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穗槐、沙棘生长良... 简述了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的方法原理及施工要点,并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试验基地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试验小区为例,对扦插植物的生长情况、成活率以及小区内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穗槐、沙棘生长良好,改良土壤效果显著;施工4年后,紫穗槐、沙棘的新枝高度分别平均增长到132、117.2 cm,新枝基径分别平均增长到0.93、1.33 cm;与空白对照小区相比,扦插紫穗槐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06 g/kg,全氮增加0.02 g/kg,速效磷增加5.62 mg/kg,速效钾增加20.55 mg/kg,pH值下降0.11;扦插沙棘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15 g/kg,全氮增加0.05 g/kg,速效磷增加5.82 mg/kg,速效钾增加28.06 mg/kg,pH下降0.18。说明沙棘适应性强,改良土壤的作用优于紫穗槐;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桩 沙棘 紫穗槐 土壤生物工程
下载PDF
护岸金丝柳根系分布特征和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凯力 高甲荣 +5 位作者 马岚 刘国华 王兵 易扬 王舒 张腾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6,共7页
了解不同土壤生物工程措施下根系分布特征与抗拉特性对土壤生物工程措施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以竣工5年的北京市怀柔区土壤生物工程试验区4种不同种植方式(埋根、扦插、梢捆、灌丛垫)下的金丝柳根系为研究对象,测量统计不同土层深度... 了解不同土壤生物工程措施下根系分布特征与抗拉特性对土壤生物工程措施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以竣工5年的北京市怀柔区土壤生物工程试验区4种不同种植方式(埋根、扦插、梢捆、灌丛垫)下的金丝柳根系为研究对象,测量统计不同土层深度、不同径级的根系生物量并进行单根拉伸试验,分析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金丝柳根系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和单根抗拉特性,结果表明:灌丛垫和梢捆措施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深度的土层中,在0~20cm土层中尤为集中。灌丛垫方式下根径≤1mm的细根含量丰富(占其总量的31.3%),须根系最为发达,梢捆次之,细根含量占其总量的19.2%。不同种植方式下根系抗拉力与直径都呈正相关,且以幂函数的规律变化。在0~20cm的土层中,不同种植方式下根系的抗拉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平均抗拉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埋根、扦插、梢捆、灌丛垫;而平均延伸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丛垫、梢捆、扦插、埋根。所以,灌丛垫和梢捆方式下根系浅层生物量较大,须根发达且具有更好的延伸性能,可有效减轻表土侵蚀,应设置在水位浮动区;埋根和扦插措施下根系能抵抗更大的剪切力,更好地深入土层深处,可设置在岸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工程 根系生物量分布 单根抗拉性能 护岸
下载PDF
不同荒漠化防治措施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智如 张克斌 王冠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4,共6页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生态学专家 Godron提出的方法经改进后,测定不同治理措施下植物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测定的5个样地(人工封育核心区、边缘区、外围区、退耕还草区、天然草场区)的稳定比分别为37.82/62...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生态学专家 Godron提出的方法经改进后,测定不同治理措施下植物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测定的5个样地(人工封育核心区、边缘区、外围区、退耕还草区、天然草场区)的稳定比分别为37.82/62.18、36.46/63.54、35.75/64.25、39.35/60.65、41.39/58.61,表明盐池县人工封育区、退耕还草地以及天然草场的植物群落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盐池县人工封育与退耕还草措施均可以提高植物群落稳定性,并且人工封育措施更为有效,但是人工封育时间不可过长,以2~3a为宜,并且以2~3a为周期进行轮牧可以更好的促进草场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比 群落稳定性 人工封育 退耕还草 天然草场
下载PDF
土壤生物工程中植物材料的应用——以昌平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颖 高甲荣 +2 位作者 娄会品 顾岚 钱斌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应用金丝柳、紫穗槐、毛柳植物材料对40m人工边坡进行生态修复性试验,调查与监测这3种植物材料的生长状况,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采用扦插措施,金丝柳的基径与毛柳的基径存在显著性差异,毛柳平均基径比金丝柳小33.3%,金丝... 应用金丝柳、紫穗槐、毛柳植物材料对40m人工边坡进行生态修复性试验,调查与监测这3种植物材料的生长状况,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采用扦插措施,金丝柳的基径与毛柳的基径存在显著性差异,毛柳平均基径比金丝柳小33.3%,金丝柳的株高与紫穗槐的株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紫穗槐平均株高比金丝柳小33.3%。2)采用灌丛垫措施,紫穗槐的基径与金丝柳的基径存在显著性差异,金丝柳比紫穗槐的平均基径小18.2%,株高的生长情况3种植物无明显差异。在扦插和灌丛垫措施下,金丝柳、毛柳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而紫穗槐适用于灌丛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工程 金丝柳 紫穗槐 毛柳 边坡防护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管理类型下草场治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晓 张克斌 +1 位作者 苏鹏飞 顾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0-183,共4页
采用样方法选取6块草场:老封育草场(E)、中封育草场(E1)、新封育草场(E2)、天然草场(TR)、退耕还草(TG)和撂荒地(LH)对宁夏盐池不同管理类型下的的草场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以重要值为基础,通过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量的... 采用样方法选取6块草场:老封育草场(E)、中封育草场(E1)、新封育草场(E2)、天然草场(TR)、退耕还草(TG)和撂荒地(LH)对宁夏盐池不同管理类型下的的草场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以重要值为基础,通过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量的比较,对不同管理类型下的草场治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草场类型中,天然草场由于人为干扰较小,SW多样性指数、SP优势度指数均为最好,均匀度指数以退耕还草为最大;(2)退耕还草的群落组成最接近于天然草场;(3)不同草场的地上生物量中,最大的为退耕还草,其次为天然草场,在围栏封育草场中,老封育区的地上生物量是最小的。围栏封育和退耕还草在当地草场恢复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随着围栏封育年限的延长,草场出现退化现象,其各多样性指标都比早期封育时低。相比较于围栏封育,退耕还草在当地的优越性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指数 生物量 草场管理 草地退化
下载PDF
北京市转河生态修复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维 高甲荣 +3 位作者 樊华 王越 顾岚 刘培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6,共6页
城市河流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其修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通过对修复后的转河进行实地调查,共选择10个调查样点,以气味、流速比、水深比、河岸的坡度、坡长、河宽、河岸材质、河床材质、植物种类和盖度、底栖... 城市河流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其修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通过对修复后的转河进行实地调查,共选择10个调查样点,以气味、流速比、水深比、河岸的坡度、坡长、河宽、河岸材质、河床材质、植物种类和盖度、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防洪功能、公众满意程度、可亲水度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权重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转河的修复效果作出评价。经分析得出转河的综合评价得分为2.75,属中上等水平。其中,上游河段评分较高,修复措施完善,河流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基本恢复;下游河段评分较低,主要是受地形影响,河流两岸仍是竖直硬质护岸,阻隔河水交换,进而影响河流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转河 生态修复 评价
下载PDF
码石扦插联合生态护坡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岚 高甲荣 +3 位作者 王颖 钱斌天 王越 郭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225,共4页
为探讨码石扦插柳干措施在边坡治理中的适用性,系统地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方法,并对其生态效果进行了调查。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基地码石扦插柳枝护坡小区为例,对扦插植物生长情况、根系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性进行了... 为探讨码石扦插柳干措施在边坡治理中的适用性,系统地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方法,并对其生态效果进行了调查。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基地码石扦插柳枝护坡小区为例,对扦插植物生长情况、根系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完工4a后,试验小区旱柳成活率达到94.19%,旱柳生长状况良好,枝繁叶茂,坡面生境得到较快恢复,物种多样性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坡面稳定性增强,土壤剪切力增大,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最后总结了码石扦插联合措施在边坡防护中的施工要点以及后期管理措施,以期实现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坡 土壤生物工程技术 码石扦插联合技术 扦插
下载PDF
植物混凝土格栅技术在北京地区生态护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斌天 高甲荣 +3 位作者 王越 顾岚 王颖 郭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植物混凝土格栅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护坡技术。选择北京地区延庆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一处陡峭裸露边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混凝土格栅技术在北京地区的适用性以及在岸坡生态修复中的作用。针对该段坡面存在的溅蚀、面蚀以及沟蚀... 植物混凝土格栅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护坡技术。选择北京地区延庆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一处陡峭裸露边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混凝土格栅技术在北京地区的适用性以及在岸坡生态修复中的作用。针对该段坡面存在的溅蚀、面蚀以及沟蚀等土壤侵蚀现象,采用植物扦插与混凝土格栅相结合的方法对裸露边坡进行近自然修复。分别对施工后3个月、15个月和47个月时旱柳的成活率、覆盖度以及47个月后旱柳的生长状况、土壤养分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使旱柳的生长情况达到了较高的水平。47个月后旱柳的平均基径和平均株高分别为2.02cm和317.2cm,而且岸坡植被迅速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土壤性质有所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工程 生态修复 植物混凝土格栅 旱柳
下载PDF
北京山地森林的土壤养分状况 被引量:55
19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1 位作者 岳永杰 牛丽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9-175,共7页
森林土壤是维持林木健康生长的基质,其肥力特征影响并控制着林木的健康状态(Fisher et al.,2000)。森林退化与土壤肥力的衰退有密切的联系(La Mannaetal.,2004)。因此,对森林土壤特征的了解,可及时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依据。
关键词 山地森林土壤 土壤PH值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土壤有效磷 北京
下载PDF
黄土高原干旱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赵荟 朱清科 +3 位作者 秦伟 刘中奇 王晶 邝高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8,共5页
黄土高原地区坡面内地表的起伏形成微地形,利用其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来提高植被成活率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建设的重要方向。采用探针式TDR对陕西省吴起县合家沟流域内的微地形及其相应原状坡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地形... 黄土高原地区坡面内地表的起伏形成微地形,利用其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来提高植被成活率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建设的重要方向。采用探针式TDR对陕西省吴起县合家沟流域内的微地形及其相应原状坡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影响,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塌陷>切沟底>缓台>浅沟底>原状坡>陡坎。0—2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切沟底为0.405,最小的是缓台仅0.226,阴坡原状坡各层的变异系数均小于阳坡的微地形。最后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建设时,在按传统立地类型划分原则所确定的植被恢复单元内,还应该按照微地形的水分特征有区别地配置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干旱阳坡 微地形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