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 被引量:702
1
作者 方精云 王襄平 +8 位作者 沈泽昊 唐志尧 贺金生 于丹 江源 王志恒 郑成洋 朱江玲 郭兆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3-548,共16页
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不... 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植物群落类型多样,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我国至今尚没有一次全面和系统的植物群落清查,不仅影响了人们对我国植物资源的了解、利用和保护,也不利于我国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统一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规范开展我国植物群落的清查工作势在必行,并具有紧迫性。本文基于作者长期的野外工作实践和国内外的群落调查方法,首先简要定义了与植物群落清查有关的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调查样地的设置原则和体系、群落清查的技术指标和方法、主要优势种生态属性的测定方法和规范,并介绍了大样地调查的主要步骤。通过本文的介绍、归纳和总结,试图为制定我国植物群落清查的技术规范提供基础材料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样地设置 群落特征 物种重要性 生态属性
下载PDF
林木扦插生根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5
2
作者 郭素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4-69,共6页
该文介绍了林木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构造及生理生化基础的研究现状,并对扦插生根生理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未来林木扦插繁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扦插 生根 形态解剖 林木
下载PDF
不同强度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9
3
作者 马履一 李春义 +1 位作者 王希群 徐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共9页
2005年和2006年夏季,对北京密云水漳村和昌平小宫门低山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第1、2年,油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对照,但... 2005年和2006年夏季,对北京密云水漳村和昌平小宫门低山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第1、2年,油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强度间伐林分之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间伐后第6年,油松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且中度、强度间伐显著大于对照和弱度间伐,强度间伐后林分生长效果最好;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在间伐后第1、2年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间伐后第6年,不同强度间伐下油松林的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比间伐后第1、2年有所降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了5、10和18种,多样性指数仍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各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的密度较间伐初期有所减少,植物盖度仍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强度间伐后,可明显看出林下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度、强度间伐使林下需水性强的植物比例增加,促使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向中旱生、中生植物转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油松林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也增加,且各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表现为间伐后第6年>第2年>第1年;间伐后第6年,弱度、中度和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9.1%、45.2%和70.9%。间伐对油松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对于北京低山阴坡厚土35~37年生密度为3200~3467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而言,强度间伐最有利于林分的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提高,经营密度宜为1240~1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油松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指示植物
下载PDF
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3
4
作者 邵海荣 贺庆棠 +2 位作者 阎海平 侯智 李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9,共5页
该文对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3a的实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从市中心向郊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单极系数逐渐减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针叶林地区全年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阔叶林地区,... 该文对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3a的实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从市中心向郊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单极系数逐渐减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针叶林地区全年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阔叶林地区,但春、夏季节则阔叶林地区高于针叶林地区;有瀑布和溪流等动态水的地方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增加;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低于室外,但绿色植物可使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加;一天中白天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高于夜间,一年中夏季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单极系数 空气质量 森林
下载PDF
黄土高原人工植被与其水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147
5
作者 孙长忠 黄宝龙 +2 位作者 陈海滨 刘增文 温仲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14,共8页
以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为代表,就主要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影响现状及其原因,分别立地条件类型,进行了广泛调查与定点测定.结果表明,各种人工植被均有导致深层土壤干化的可能.干化层的出现,是人为高密度粗放经营,造成了水分长期亏损... 以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为代表,就主要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影响现状及其原因,分别立地条件类型,进行了广泛调查与定点测定.结果表明,各种人工植被均有导致深层土壤干化的可能.干化层的出现,是人为高密度粗放经营,造成了水分长期亏损的累积结果.它的存在已对林木的生长及林分的稳定构成了威胁.经对残塬沟壑区人工林地水分年际变化规律进行定位观测,以及对该区土壤、气候特点的分析,认为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该区森林植被难以发挥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林 土壤干化 涵养水源
下载PDF
中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产沼气潜力 被引量:169
6
作者 张田 卜美东 耿维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1-1249,共9页
为弄清中国畜禽粪便排放总量、污染现状及其资源化潜力,通过查阅文献确定了主要估算参数,并结合畜牧业统计数据估算了2009年中国畜禽粪便排放量及其污染物含量、粪便农用地负荷并对畜禽粪便中氮、磷农用地负荷进行预警分级;同时估算了... 为弄清中国畜禽粪便排放总量、污染现状及其资源化潜力,通过查阅文献确定了主要估算参数,并结合畜牧业统计数据估算了2009年中国畜禽粪便排放量及其污染物含量、粪便农用地负荷并对畜禽粪便中氮、磷农用地负荷进行预警分级;同时估算了粪便资源沼气潜力。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畜禽养殖业粪便排放总量为32.64亿t鲜重,其中BOD、COD含量分别为7273.95和8039.96万t。全国单位面积农用地畜禽粪便负荷为26.8t·hm-2,氮、磷素负荷分别为158.42和47.92kg·hm-2。预警分级显示:牧区畜禽养殖业对环境不构成威胁;农区除山西、黑龙江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氮素污染,而磷素的影响在农区普遍存在。2009年畜禽粪便资源沼气潜力约1200亿m3,其中,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潜力为240亿m3,约合天然气135亿m3。目前沼气工程已成为环境保护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环境污染 农用地负荷 沼气能源
原文传递
威胁棉花生产的外来入侵新害虫——扶桑绵粉蚧 被引量:157
7
作者 武三安 张润志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9-162,F0004,共5页
2008年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发现一种严重危害扶桑的害虫,经鉴定确认为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2008年12月16日调查发现,在广州市的扶桑上多点发生。扶桑绵粉蚧原产美洲,最近几年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严重危害棉花,其... 2008年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发现一种严重危害扶桑的害虫,经鉴定确认为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2008年12月16日调查发现,在广州市的扶桑上多点发生。扶桑绵粉蚧原产美洲,最近几年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严重危害棉花,其暴发危害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成为威胁世界棉花安全的重大入侵害虫。文章提供扶桑绵粉蚧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危害等情况,并对其检疫与防控措施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入侵害虫 棉花 扶桑 广州 中国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50
8
作者 刘春霞 韩烈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90-2098,共9页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严重滞后于高速公路建设,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通过回顾国内外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内容,即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养护与管理的研究、植被群落的研究...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严重滞后于高速公路建设,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通过回顾国内外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内容,即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养护与管理的研究、植被群落的研究和路域生态环境的研究,并比较分析,明确了我国植被恢复研究落后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在各个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和导致公路植被恢复失败的主导因素,为未来边坡植被恢复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边坡 植被恢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6
9
作者 黄从红 杨军 张文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60-3367,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到人类福祉,对其进行评估和研究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本文介绍了InVEST、ARIES、SolVES等10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的概况,并探讨了评估模型的适用范围、数据需求以及模型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为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到人类福祉,对其进行评估和研究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本文介绍了InVEST、ARIES、SolVES等10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的概况,并探讨了评估模型的适用范围、数据需求以及模型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的引进以及在国内的应用提供参考。10种评估模型中,InVEST模型的发展最为成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ARIES和MIMES等模型的开发尚不成熟,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另外,在利用模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时应加强不确定性分析。最后,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InVEST模型 ARIES模型 SolVES模型
原文传递
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0
10
作者 桑子阳 马履一 陈发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以1年生红花玉兰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T1)、中度干旱胁迫(T2)和重度干旱胁迫(T3)4个水分处理水平,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 以1年生红花玉兰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T1)、中度干旱胁迫(T2)和重度干旱胁迫(T3)4个水分处理水平,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红花玉兰幼苗株高、地径和生物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T1处理略有升高,在T2和T3处理明显降低.(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红花玉兰幼苗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再升,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保护酶SOD、POD、CAT和APX活性均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红花玉兰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轻干旱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红花玉兰 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中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10
11
作者 严茂超 李海涛 +1 位作者 程鸿 沈文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69,共4页
该文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 ,对中国大陆各省区 (市 )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及其宏观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 ,对各省区单位面积产出、人均农产品能值占有情况、农产品能值供应的余缺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排序 .综合考虑农林牧渔业主... 该文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 ,对中国大陆各省区 (市 )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及其宏观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 ,对各省区单位面积产出、人均农产品能值占有情况、农产品能值供应的余缺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排序 .综合考虑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产出情况时 ,山东省的产出在全国居首位 ,其余依次为河南、四川、江苏、湖北、河北、广东、湖南、安徽和黑龙江 .而对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品的产出指标进行分析 ,发现西藏、青海、新疆等 10个省区的土地现实生产力较低 ,应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牧渔业产品 能值评估 能值排序 资源利用
下载PDF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8
12
作者 马晨 马履一 +3 位作者 刘太祥 左海军 张博 刘寅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系统分析盐渍化土壤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措施方面阐述了盐碱地的主要改良利用技术及其研究成果。此外,展望了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发展动向,为盐渍地的开发治理、盐渍化农田的改良利用、滨海盐土区... 在系统分析盐渍化土壤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措施方面阐述了盐碱地的主要改良利用技术及其研究成果。此外,展望了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发展动向,为盐渍地的开发治理、盐渍化农田的改良利用、滨海盐土区的防护林建设以及盐碱地植被构建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改良利用 耐盐植物
原文传递
提取植物和微生物DNA的SDS-CTAB改进法 被引量:113
13
作者 刘小勇 田素忠 +1 位作者 秦国夫 沈瑞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0-103,共4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地提取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总DNA的方法,该法是对提取真菌DNA的SDSCTAB法进行改进而成,经过修改后的SDSCTAB法可在数小时内高效地提取细胞总DNA.制备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大于2... 该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地提取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总DNA的方法,该法是对提取真菌DNA的SDSCTAB法进行改进而成,经过修改后的SDSCTAB法可在数小时内高效地提取细胞总DNA.制备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大于20kb的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不用RNase处理,就已经无RNA的干扰.OD260/280值显示产物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微生物 DNA提取 SDS CTAB
下载PDF
林隙(GAP)干扰研究进展 被引量:120
14
作者 臧润国 徐化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0-98,共9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森林循环的理论、自然干扰的概念、林隙的一般特征和林隙干扰的时空格局。干扰是森林循环的驱动力,干扰形成的林隙是森林循环的起点。林隙的大小、形成年龄、形成方式以及形成木的特征是研究林隙特征的重要参数,虽然...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森林循环的理论、自然干扰的概念、林隙的一般特征和林隙干扰的时空格局。干扰是森林循环的驱动力,干扰形成的林隙是森林循环的起点。林隙的大小、形成年龄、形成方式以及形成木的特征是研究林隙特征的重要参数,虽然不同森林群落中,林隙干扰的频率和程度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不同,但大多数森林的年平均干扰率是在1%左右。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大、小型干扰的比例不同。小型林隙干扰与大型灾难性干扰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组合,就形成了不同森林景观的时空变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林隙动态 干扰生态学 森林生态 森林循环
下载PDF
郁闭度及其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8
15
作者 李永宁 张宾兰 +2 位作者 秦淑英 李帅英 黄选瑞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6,共7页
郁闭度是重要的森林调查因子之一,在森林经营与生态系统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郁闭度的概念模糊、测定方法不完善,制约了郁闭度的调查与应用。文中探讨了郁闭度的内涵,提出了垂直郁闭度与点郁闭度的概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郁闭... 郁闭度是重要的森林调查因子之一,在森林经营与生态系统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郁闭度的概念模糊、测定方法不完善,制约了郁闭度的调查与应用。文中探讨了郁闭度的内涵,提出了垂直郁闭度与点郁闭度的概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郁闭度的调查方法与测定仪器,以期为郁闭度在林业生产和研究中的合理应用与准确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测定方法 进展
下载PDF
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被引量:122
16
作者 岳德鹏 王计平 +3 位作者 刘永兵 李海龙 谢怀慈 王冬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23-1231,共9页
在区域尺度上以城市化过程为特征的土地利用活动对景观功能的稳定和景观结构的差异性有着深刻的影响。选择北京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RS与GIS技术,对1989年、1996年、2005年三期LANDSAT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深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时... 在区域尺度上以城市化过程为特征的土地利用活动对景观功能的稳定和景观结构的差异性有着深刻的影响。选择北京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RS与GIS技术,对1989年、1996年、2005年三期LANDSAT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深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城市扩展造成了生态绿地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降低及景观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景观流运行受距离、障碍等因素影响原理作为出发点,采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结合景观组分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研究了北京西北地区景观结构紧密性和生态功能空间差异,进而构建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来加强生态网络的空间联系,最后提出本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对北京地区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景观格局优化 北京
下载PDF
随机森林算法基本思想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以云南松分布模拟为例 被引量:140
17
作者 张雷 王琳琳 +3 位作者 张旭东 刘世荣 孙鹏森 王同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0-659,共10页
通常来讲,生态学者对于解释生态关系、描述格局和过程、进行空间或时间预测比较感兴趣。这些工作可以通过模拟输出值(响应)与一些特征值(即解释变量)的关系来实现。然而,生态数据模拟遇到了挑战,这是因为响应变量和预测变量可能是连续... 通常来讲,生态学者对于解释生态关系、描述格局和过程、进行空间或时间预测比较感兴趣。这些工作可以通过模拟输出值(响应)与一些特征值(即解释变量)的关系来实现。然而,生态数据模拟遇到了挑战,这是因为响应变量和预测变量可能是连续变量或离散变量。需要解释的生态关系通常是非线性的,并且解释变量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响应变量和解释变量存在缺失值并不是不常有的现象,奇异值也经常出现在生态数据中。此外,生态学者通常希望生态模型即要易于建立又易要于解释。通常是利用多种统计方法来分析处理各种各样情景中出现的独特的生态问题,这些模型包括(多元)逻辑回归、线性模型、生存模型、方差分析等等。随机森林是一个可以处理所有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随机森林可以用来做分类、聚类、回归和生存分析、评估变量的重要性、检测数据中的奇异值、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等。鉴于随机森林本身在算法上的优势,将就随机森林在生态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对建模过程进行概述,并以云南松分布模拟研究为例,对其主要功能特点进行案例展示。通过对随机森林的一般术语、概念和建模思想进行介绍,有利于读者掌握本方法的应用本质,可以预见随机森林在生态学研究中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分类回归树 变量重要性 多维数据 物种分布模拟
下载PDF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 被引量:137
18
作者 陆元昌 张守攻 +2 位作者 雷相东 宁金魁 王懿祥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7,共8页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如何科学地经营人工林,持续地发挥人工林的多种效益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结合在海南、云南、四川、陕西、北京等地开展的近自然森林经营试点研究,提出了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如何科学地经营人工林,持续地发挥人工林的多种效益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结合在海南、云南、四川、陕西、北京等地开展的近自然森林经营试点研究,提出了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包括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目标和技术指标、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不同作业模式及以目标树为特征的林分作业体系。最后讨论了规避近自然化改造风险的规划方法。这些理论和实施技术可为我国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人工林改造 目标树作业体系 森林发展类型
原文传递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0
19
作者 米锋 李吉跃 杨家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3,共7页
作者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及理论基础作了综述 ,并指出了在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替代的合理性问题、结果的可加性问题、计算的重复... 作者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及理论基础作了综述 ,并指出了在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替代的合理性问题、结果的可加性问题、计算的重复性问题、评价的全面性问题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等 .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的八点建议 :(1 )进行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从国情出发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框架 ;(3)在创新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分区案例研究 ;(4 )建立区域性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监测系统 ,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5 )更全面地研究生态效益计量评价指标 ,使之既具完备性又具独立性 ;(6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标准 ,使评价结果能为林业补偿等法律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7)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核算制度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评价 环境效益 森林生态经济
下载PDF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被引量:126
20
作者 牛振国 张海英 +28 位作者 王显威 姚文博 周德民 赵魁义 赵惠 李娜娜 黄华兵 李丛丛 杨军 柳彩霞 刘爽 王琳 李展 杨镇钟 乔飞 郑姚闽 陈炎磊 盛永伟 高小红 朱卫红 王文卿 王红 翁永玲 庄大方 刘纪远 罗志才 程晓 郭子琪 宫鹏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00-1411,共12页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湿地 遥感 气候变化 湿地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