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靖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2期356-358,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粗针病理学检查(ultrasound-guidedcore-needlebiopsy,US-CNB)、粗针细胞学检查(ultrasound-guidedcore-needleaspiration,US-CNA)及细针细胞学检查(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US-FNA)在甲状腺微小结...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粗针病理学检查(ultrasound-guidedcore-needlebiopsy,US-CNB)、粗针细胞学检查(ultrasound-guidedcore-needleaspiration,US-CNA)及细针细胞学检查(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US-FNA)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2例超声诊断为可疑恶性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的92个结节进行穿刺。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证实。其中52例行US-CNB及US-FNA;另外40例行US-CNA及US-FNA。结果:52例行US-CNB和US-FNA患者中,41例US-CNB取材不满意,11例取材满意,且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52例US-FNA取材均满意,均有明确诊断,6例与术后病理不符,46例与术后病理符合。40例行US-CNA、US-FNA的患者中。26例US-CNA取材成功,14例取材失败或欠满意;36例US-FNA取材成功,4例取材失败或欠满意。92例US-FNA对于鉴别甲状腺微小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3.4%、86.7%、97.3%、72.2%、92.3%。结论:US-FNA是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术前穿刺最有价值的活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 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 微小结节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治疗不孕症护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会芳 岳学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13期90-91,共2页
目的 研究并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护理手段。方法 对72例在我院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手段治疗不孕症女性患者进行全程密切的围期护理,加之心理护理与健康知识宣讲。结果 72例不孕症女性患者在... 目的 研究并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护理手段。方法 对72例在我院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手段治疗不孕症女性患者进行全程密切的围期护理,加之心理护理与健康知识宣讲。结果 72例不孕症女性患者在常规护理与健康宣讲、心理护理的护理下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仅为(5±0.3)d,而且并发症少,康复快。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健康宣讲、心理疏导等人性化护理对于宫腹腔镜联合术后行盆腔滴注治疗不孕症的患者,不仅住院时间短、康复快,而且并发症少,术后妊娠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 术后 盆腔滴注 不孕症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联合不同止血方案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汤小虎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联合不同止血方案选择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门诊部收治的10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联合运用巴曲亭止...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联合不同止血方案选择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门诊部收治的10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联合运用巴曲亭止血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24 h橡皮筋牵拉气囊压迫止血方案,对两组围术期止血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时间(TT)]、膀胱冲洗时间与留置导尿时间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总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小(P<0.05);术后仅对照组a PTT、TT较术前下调,Fbg显著上调,(P<0.05);研究组术后下肢DVT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少低(2%vs 20%)(χ2=4.550,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联合巴曲亭止血方案止血效果较佳,且对患者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无显著影响,耕有效降低术后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止血 凝血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安罗替尼上调射频消融对肺鳞癌肿瘤组织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仙晓 李瑞生 +1 位作者 李晓娟 晋颖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目的利用患者来源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确定安罗替尼(Anlotinib)对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肺鳞癌皮下肿瘤组织的增敏作用。方法收集患者来源的LSCC组织,通过定量PCR(quan... 目的利用患者来源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确定安罗替尼(Anlotinib)对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肺鳞癌皮下肿瘤组织的增敏作用。方法收集患者来源的LSCC组织,通过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方法检测LSCC中Anlotinib的作用靶标表达情况。随后构建裸鼠皮下肿瘤模型,Anlotinib口服灌胃给药,对裸鼠皮下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处理,再用qPCR方法检测Anlotinib对LSCC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利用患者来源的LSCC组织获得了裸鼠皮下肿瘤组织,其中Anlotinib的作用靶标有明确表达;RFA能够有效杀伤LSCC在裸鼠皮下的肿瘤组织,Anlotinib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的EMT作用发挥对RFA杀伤LSCC组织的增敏作用。结论安罗替尼能够在裸鼠模型中上调RFA对患者来源LSCC组织的杀伤作用,能够为LSCC诊疗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安罗替尼 患者来源肿瘤组织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109
5
作者 董智 赵军 +24 位作者 柳晨 唐丽丽 汪艳 李梓萌 陈麦林 李囡 郭锐 杨丹 石安辉 李东 潘峰 孙昆昆 李琳 李旭 朱翔 姜亮 曹宝山 易福梅 胡牧 牛晓辉 徐海荣 段建春 支修益 王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7-207,共21页
1概述我国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在逐年升高,自2010年起,肿瘤已经成为首要死亡原因[1-3]。最新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肺癌发病率为57.13/10万人,总体发病人数78.2万,死亡人数为62.6万人,肺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仍居全国... 1概述我国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在逐年升高,自2010年起,肿瘤已经成为首要死亡原因[1-3]。最新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肺癌发病率为57.13/10万人,总体发病人数78.2万,死亡人数为62.6万人,肺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仍居全国众癌之首[4]。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IV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5]。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提高[6]。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SREs)的风险亦随之增高[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专家 诊疗 肺癌患者 5年生存率 骨相关事件 发病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汤小虎 陈焱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0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早期NMIBC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46)与TURBT组(n=54),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TURBT组...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早期NMIBC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46)与TURBT组(n=54),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TURBT组患者采取TURBT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近期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TURB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URBT组患者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均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RBT组患者的尿道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RBT组患者的复发率、中位复发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治疗早期NMIBC的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电切术 早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应激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丁捷 王军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应激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方...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应激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方案,并在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术前经肘前正中静脉注射0.2 mg/kg),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前一般情况、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mHLA-DR)、血清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oluble E-cadherin,sEC)、TNF-α、IL-6、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HLA-DR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mHLA-D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sEC、TNF-α、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sEC、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能有效改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应激水平,改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右美托咪定 结直肠癌 免疫应激
下载PDF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靖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0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运用。方法:选择194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组,分成常规组、转移组,给予两组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运用。方法:选择194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组,分成常规组、转移组,给予两组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95.95%。两组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边缘破损、内部微钙化等征象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识别,准确性较高,可为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C-met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焱 宋小平 +1 位作者 汤小虎 叶博 《癌症进展》 2018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C-met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C-met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C-met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C-met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的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00%,高于癌旁组织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T_(3~4)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的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浸润深度为T_(1~2)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病灶直径的食管癌患者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的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蛋白 食管癌 发生发展
下载PDF
血清中期因子、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驰 石岚 +2 位作者 王培培 李月香 张诗卉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2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中期因子(MK)、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9例甲状腺癌患者、7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将其分别作为甲状腺癌组、甲状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中期因子(MK)、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9例甲状腺癌患者、7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将其分别作为甲状腺癌组、甲状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MK、sHLA-G水平,并分析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癌组患者的血清MK、sHLA-G水平均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MK、sHLA-G水平均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P<0.05);肿瘤直径≥2 c m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sHL A-G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的甲状腺癌患者(P<0.01)。血清MK、sHLA-G水平诊断甲状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95%CI:0.596~0.806)和0.804(95%CI:0.720~0.889),灵敏度分别为62.0%和56.0%,特异度分别为76.0%和99.4%。结论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MK、sHLA-G水平较高,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直径有一定关系,且血清MK、sHLA-G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因子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甲状腺癌 甲状腺良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直肠癌合并原发性肺腺癌患者的MDT诊治报道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小虎 李明 +1 位作者 吴楠 沈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介绍1例直肠癌合并原发性肺腺癌病例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病例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行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低分化肺腺癌。经多学科讨论后,患者接受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吉非替尼250 mg,1次/d+卡... 本文介绍1例直肠癌合并原发性肺腺癌病例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病例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行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低分化肺腺癌。经多学科讨论后,患者接受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吉非替尼250 mg,1次/d+卡培他滨1 500 mg,2次/d)。在积极治疗肺腺癌的基础上,目前已行直肠癌病灶的切除,并于胸外科规律随访。该病例的诊治过程说明,多学科诊治对于改善同时性直肠癌合并肺腺癌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初始不可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应根据其耐受性和治疗的反应情况动态调整治疗目标。多学科诊治团队需常态化和专业化以实现患者的最大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肺肿瘤/外科学 诊断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癌胚抗原检测对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驰 石岚 +2 位作者 王培培 李月香 张诗卉 《癌症进展》 2020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癌胚抗原(CEA)对直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68例直肠癌患者,依据术后5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癌胚抗原(CEA)对直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68例直肠癌患者,依据术后5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及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直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随访结束,268例直肠癌患者中,生存156例,病死112例,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58.21%。将生存患者和病死患者分别作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生存组和死亡组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直肠癌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神经侵犯情况、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CEA水平及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直径、远处转移、CEA水平和NLR是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EA、NLR及二者联合预测直肠癌预后的AUC分别为0.991、0.923、0.997,CEA和NLR联合检测对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二者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术前NLR联合CEA检测对直肠癌预后具有较高的预估价值,二者联合能够为评估直肠患者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 癌胚抗原 直肠癌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小虎 《癌症进展》 2016年第9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微创组,及采用开放经耻骨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微创组,及采用开放经耻骨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阳性率、精囊阳性率、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尿控率、生化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癌与传统开腹手术效果相当,但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微创手术 前列腺癌
下载PDF
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学琴 杨会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13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疼痛效果。结果 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疼痛效果。结果 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结论 给予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术后 疼痛 护理干预
下载PDF
EGFR19/21基因突变与NSCLC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焱 宋小平 《癌症进展》 2018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9/21(EGFR19/21)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8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标本,采用TaqmanARMS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19/21基因的突变情况,采用...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9/21(EGFR19/21)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8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标本,采用TaqmanARMS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19/21基因的突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根据EGFR19/21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突变组(n=44)和野生型组(n=54),分析EGFR19/21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表达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19/21基因突变组NSCLC患者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8.64%,低于野生型组NSCLC患者的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病理类型、ECOG评分NSCLC患者的EGFR19/21基因突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高、发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p53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GFR19/21突变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EGFR19/21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其p53蛋白呈现低表达,EGFR19/21野生型患者的预后较突变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P53蛋白 远期生存率
下载PDF
胃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鲍亚杰 叶博 +1 位作者 曹锋 李非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768-772,共5页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治疗为精准医疗时代最为成功的靶向范例。外科手术一直是治疗胃GIST的主要方式之一,手术方式多样,技巧复杂,且在腹腔镜的应用范围存在争议。现结合近些年的研究,就胃GIS...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治疗为精准医疗时代最为成功的靶向范例。外科手术一直是治疗胃GIST的主要方式之一,手术方式多样,技巧复杂,且在腹腔镜的应用范围存在争议。现结合近些年的研究,就胃GIST的外科手术适应证,手术原则,手术方式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腹腔镜 综述 胃肠间质瘤
原文传递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驰 石岚 +2 位作者 王培培 李月香 张诗卉 《癌症进展》 2020年第9期894-896,906,共4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肺癌患者、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肺癌患者、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roGRP、CA19-9、CA125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清ProGRP、CA19-9、CA125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oGRP、CA19-9、CA125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患者的血清ProGRP、CA19-9、CA125水平均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ProGRP、CA19-9、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患者的血清ProGRP水平高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roGRP、CA19-9、CA125单独检测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923及0.974,均低于三者联合诊断的0.996。结论血清ProGRP、CA19-9、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利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25 肺癌
下载PDF
胃癌的影像诊断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忠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3期12-16,共5页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好发于60~70岁,男女比例约为2∶1。东亚包括朝鲜、韩国、日本及中国是世界上胃癌的高发地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约4...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好发于60~70岁,男女比例约为2∶1。东亚包括朝鲜、韩国、日本及中国是世界上胃癌的高发地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约40万,占全世界胃癌发病总人数的42%,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近5年来,19~35岁的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这可能与不合理的饮食如经常食用霉变的粮食、烧烤、烟熏及腌制食品、咸菜以及过多摄入食盐有关。腌制食品及咸菜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易被机体吸收,在胃内被细菌的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其次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其分泌的毒素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影像诊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 癌发病率 亚硝酸盐 恶性肿瘤 腌制食品 亚硝酸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