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父母行为训练小组的循证疗法缓解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丽茹 秦一铭 屈智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57-962,共6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考察基于父母行为训练(BPT)的循证疗法对缓解中国儿童常见外化行为问题症状的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4月,选取北京市某小学141名6~12岁儿童及其父母,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n=72)和对照组(n=69)。干预组父母进...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考察基于父母行为训练(BPT)的循证疗法对缓解中国儿童常见外化行为问题症状的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4月,选取北京市某小学141名6~12岁儿童及其父母,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n=72)和对照组(n=69)。干预组父母进行10次父母行为训练小组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干预程序。采用Eyberg儿童行为量表(ECBI)在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评估。结果114名儿童完成了干预前后的测量,其中干预组62人,对照组52人。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儿童在行为问题总分(F=6.13)、对立违抗行为(F=4.34)、注意缺陷多动冲动障碍行为(F=4.17)以及其他不良行为(F=7.41)后测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品行问题维度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前后测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后测的行为问题总分及4个具体纬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前测得分,对照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后测差值的比较结果显示,除品行问题外,干预组在行为问题总分及其他3个维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t=2.76、2.05、2.44、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T小组疗法可有效缓解中国儿童常见的外化行为问题症状,为我国积极开展循证干预、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行为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教养技能 儿童 父母干预
原文传递
实施科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9
2
作者 屈智勇 郭帅 +3 位作者 张维军 李梦园 袁嘉祺 王晓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6,共8页
实施科学是研究者为解决循证干预方法在实践推广中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也被称为"转化应用研究的第二阶段";其目的是促进循证干预方法快速、便捷、低成本的被一线实践者所掌握和采用,帮助公共卫生和临床的方... 实施科学是研究者为解决循证干预方法在实践推广中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也被称为"转化应用研究的第二阶段";其目的是促进循证干预方法快速、便捷、低成本的被一线实践者所掌握和采用,帮助公共卫生和临床的方法及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让目标人群受益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实施科学在健康领域经过10余年的发展,出现了研究的整合理论框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基于该理念的研究项目,并已经涉及儿童行为问题矫正、心理健康干预、父母教育能力提升等领域。它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提供了如下启示:注重循证心理干预方法的验证、改良和创新;有效连通医疗、教育和社会三大心理服务系统;提升基层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创新基层服务递送模式;研究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将科学规范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纳入医保;建立实施科学的研究协作网络、加大对该类研究的基金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科学 心理健康服务 循证疗法 健康中国
下载PDF
持续性联结及其与丧亲后适应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丽 唐信峰 +1 位作者 朱志勇 王建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5-772,共8页
生者与逝者的关系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在逝者离世之后,生者可能继续与逝者保持持续的、内在的联结,这被称为"持续性联结"。持续性联结在不同文化中均普遍存在,已有研究从联结控制点、联结的引发者等维度对其进行分类,近年来,... 生者与逝者的关系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在逝者离世之后,生者可能继续与逝者保持持续的、内在的联结,这被称为"持续性联结"。持续性联结在不同文化中均普遍存在,已有研究从联结控制点、联结的引发者等维度对其进行分类,近年来,持续性联结对丧亲后适应的影响成为丧亲及哀伤研究中的热点。持续性联结与丧亲后适应的关系呈现出复杂且不一致的研究结论。未来的研究应该在本土文化背景下去探索持续性联结的表现及特定意义,思考持续性联结的分类并编制本土化的测量工具,与此同时,应该在理论驱动下去开展持续性联结与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联结 丧亲及哀伤 适应 内在化联结 外在化联结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状与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殷怡 袁嘉祺 屈智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日常烦心事的累积、应对方式和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四川省绵竹市农村老年人303例(男性164例,女性139例),采用老年人日常烦心事量表(HS)、老年特质应对问卷(WCC)、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评估日常烦心事、应对方... 目的:探讨日常烦心事的累积、应对方式和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四川省绵竹市农村老年人303例(男性164例,女性139例),采用老年人日常烦心事量表(HS)、老年特质应对问卷(WCC)、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评估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和抑郁症状。结果:通径分析表明,HS总分在WCC淡化维度得分与CES-D总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偏差校正后的95%CI:-0.48^-0.20)占总效应的57.9%。HS总分在WCC幻想维度得分与CES-D总分、WCC逃避维度得分与CES-D总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日常烦心事在淡化式应对与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的负相关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其抑郁症状的正相关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烦心事 抑郁 应对 应激 生活事件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累积创伤对儿童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经验回避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继娜 王玮玮 +1 位作者 张维军 屈智勇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3-691,共9页
为探讨儿童的累积创伤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关系机制,研究以方便取样法选取河南省7所小学的3478名4~5年级、有创伤经历的儿童为被试,采用创伤经历核查表、抑郁的行为激活问卷、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和国际创伤问卷进行测试。结... 为探讨儿童的累积创伤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关系机制,研究以方便取样法选取河南省7所小学的3478名4~5年级、有创伤经历的儿童为被试,采用创伤经历核查表、抑郁的行为激活问卷、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和国际创伤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累积创伤、经验回避、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CPTSD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且累积创伤能够显著正向预测CPTSD;(2)经验回避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累积创伤和CPTSD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为:一是经验回避的中介作用;二是灾难化的中介作用;三是经验回避-自责、经验回避-沉思、经验回避-灾难化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减少创伤事件的发生,激活儿童行为,调整消极认知情绪是改善和预防儿童CPTSD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累积创伤 经验回避 消极认知 创伤事件
原文传递
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在小学实施的促进与阻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佳 孔雅靖 +2 位作者 高丽茹 唐信峰 屈智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索实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为推动中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在为河南省10所小学提供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后,对4名教育局领导、8名学校管理者、7名任课教师、7名服务实施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目的探索实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为推动中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在为河南省10所小学提供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后,对4名教育局领导、8名学校管理者、7名任课教师、7名服务实施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类属分析。结果实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着宏观层面、学校层面、个体层面多重因素的影响。共提炼出8个促进因素和9个阻碍因素,其中教师职称评价体系“排斥”心理健康服务、服务与学校教学存在时间冲突、心理健康服务污名化、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与期望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结论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国学校实施是可行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宏观、学校、个人多层面的因素,推动中国的循证心理健康服务从理论和数据走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精神卫生 卫生服务 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