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毛渭锋 李巍 《云南环境科学》 2004年第4期30-33,共4页
结合系统工程理论,初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据此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评估 环境管理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水杨柳的潜在生境分布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扬 易雨君 +1 位作者 杨雨风 王文君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81,共9页
为了解水杨柳的潜在分布,以保护水杨柳种群,根据51条种群分布记录,选取19个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三个历史时期(1950—1959年、1975—1985年、2000—2009年)并预测了两个未来气候变暖的情景下(RCP 2.6和RCP 8.5)... 为了解水杨柳的潜在分布,以保护水杨柳种群,根据51条种群分布记录,选取19个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三个历史时期(1950—1959年、1975—1985年、2000—2009年)并预测了两个未来气候变暖的情景下(RCP 2.6和RCP 8.5)水杨柳在云南省的潜在生境分布。结果表明:水杨柳生境距离河流越近,适宜度越高,水杨柳生境适宜度的分布与云南省的水系分布相关性越高,适宜度大于0.6的区域都分布在水系附近。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三个历史时期水杨柳生境适宜度大于0.6的面积逐渐增加,1975—1985年相对于1950—1959年云南省水杨柳生境适宜度大于0.6的区域面积增加了632 km^2,但2010年实地调查发现水电站建设淹没了大量水杨柳生境面积。RCP 2.6和RCP 8.5两个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的水杨柳生境适宜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水杨柳生境适宜度有所提高,且气候越温暖,水杨柳生境适宜度提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适宜度模型 水杨柳 最大熵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区
下载PDF
基于代谢理论的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3
作者 吴嘉伟 刘泓汐 +1 位作者 李春晖 易雨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1,共14页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区域水资源代谢理论,构建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特征和可持续发...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区域水资源代谢理论,构建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特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计算了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BTHUA)的水资源承载力(WRCC)指数。在综合分析区域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建议。【结果】结果显示:2019年BTHUA的整体承载能力指数并不高,北京市(0.5612)、天津市(0.5306)和唐山市(0.4075)评分较高,WRCC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石家庄市(0.3843)、秦皇岛市(0.3165)、衡水市(0.2952)、承德市(0.2935)和邢台市(0.2674)评分中等,WRCC达到了临界值,并且发展潜力有限。而廊坊市(0.2214)、邯郸市(0.2188)、张家口市(0.2115)、保定市(0.2086)、沧州市(0.2026)评分偏低,WRCC达到上限,进一步发展的潜力非常有限。【结论】根据物质流分析,(1)水资源系统上,京津冀地区整体水资源生产能力不容乐观,水资源开发潜力不足;(2)社会经济上,BTHUA社会规模已经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未来还将继续扩大;(3)生态系统上,除北京、天津、秦皇岛市,其余城市生态用水占比皆达不到标准。该研究考虑整个用水系统,可以得到比其他方法更全面、更准确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可以为制定科学、可持续的水资源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并提供水资源利用政策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京津冀城市群 综合评价 代谢理论 TOPSIS方法 水资源 时空分布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温度、氨氮和亚硝氮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孵化的联合影响效应
4
作者 贾文飞 易雨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78,共7页
鲟作为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其自然繁育面临巨大威胁。为了探究环境因子对鲟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3因子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开展了温度(14~22℃)、氨氮(0.05~0.15 mg... 鲟作为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其自然繁育面临巨大威胁。为了探究环境因子对鲟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3因子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开展了温度(14~22℃)、氨氮(0.05~0.15 mg/L)和亚硝氮(0.05~0.25 mg/L)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早期胚胎发育的联合影响效应研究,旨在建立温度、氨氮和亚硝氮与西伯利亚鲟胚胎孵化率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得出温度、氨氮和亚硝氮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西伯利亚鲟胚胎孵化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氨氮和亚硝氮浓度的降低,西伯利亚鲟胚胎孵化率逐渐升高。水温与氨氮的联合效应对鲟胚胎孵化率的影响呈显著水平(P<0.05),而水温与亚硝氮的联合效应以及氨氮与亚硝氮的联合效应对鲟胚胎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建立的西伯利亚鲟胚胎孵化率模型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832,校正相关系数为0.9616。通过模型优化得出西伯利亚鲟胚胎在温度18℃,氨氮浓度低于0.08mg/L和亚硝氮浓度低于0.13mg/L条件下西伯利亚鲟胚胎的孵化率最高,达到90%以上。研究结果为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殖和自然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胚胎 温度 氨氮 亚硝氮 孵化率
下载PDF
甲烷胁迫对绿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文静 董世魁 +1 位作者 张相锋 刘晓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72-1276,共5页
甲烷胁迫是限制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存活和生长的主要因素。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绿地植物高羊茅和苜蓿对甲烷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甲烷胁迫严重影响2种绿化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减小、光合作用减弱、干... 甲烷胁迫是限制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存活和生长的主要因素。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绿地植物高羊茅和苜蓿对甲烷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甲烷胁迫严重影响2种绿化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减小、光合作用减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2种植物均通过提高体内脯氨酸含量来增加对甲烷胁迫的耐受力,苜蓿还可以通过降低SOD酶的活性来抵御甲烷胁迫;对2种绿化植物而言,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评定其耐甲烷胁迫的主要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胁迫 绿地植物 净光合速率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煤矸石山周围地下水污染状况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心义 杨建 郭慧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6-330,共5页
以焦作市演马矿煤矸石山为对象,采集该处新鲜和风化煤矸石以及附近地下水样品,检测其中Cl-、SO42-、苯并(a)芘、Mn等22种污染物的含量,并采用超标倍数法和实测浓度法对地下水受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地下水中污染物含量与煤矸石山距离... 以焦作市演马矿煤矸石山为对象,采集该处新鲜和风化煤矸石以及附近地下水样品,检测其中Cl-、SO42-、苯并(a)芘、Mn等22种污染物的含量,并采用超标倍数法和实测浓度法对地下水受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地下水中污染物含量与煤矸石山距离呈负相关,且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地下水 污染 演马矿
下载PDF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彬 鞠丽萍 戴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9,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开展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十分迫切。重庆作为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其协调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实现模式对广大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出发...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开展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十分迫切。重庆作为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其协调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实现模式对广大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出发,以经济和人口增长导致的能源消费为核心,构建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中考虑不同投资率下的高、中、低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节能和低碳情景,探求节能水平提高、能源结构改善和碳汇能力增强对未来重庆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产业能耗水平降低即节能情景,是重庆市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对保证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本文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碳汇增加等方面针对重庆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 重庆市
下载PDF
城市产业部门CO_2排放三层次核算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鞠丽萍 陈彬 杨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4,共7页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超过75%的温室气体从城市产生,其中又以城市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和工业过程非能源产生的CO2为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评价城市产业部门3个不同层次的CO2排放。以重庆为案例,核算其2002-2008年产业部门三个...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超过75%的温室气体从城市产生,其中又以城市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和工业过程非能源产生的CO2为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评价城市产业部门3个不同层次的CO2排放。以重庆为案例,核算其2002-2008年产业部门三个层次的CO2排放,包括能源消费直接排放、购买电力间接排放和全生命周期排放,并进行多层次对比。结果显示传统能源消耗和购买电力为对象的核算方法低估了产业部门CO2排放水平。2002-2008年,重庆各产业部门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部门共7大行业是重庆碳排放的重点行业。部门交通设备制造业是重庆的优势产业,排放总量大,但是排放强度却相对较小,因此应大力发展该产业以促进重庆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CO2排放核算 重庆市
下载PDF
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绍晴 陈彬 宋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9,共10页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综合利用系统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能值流图和指标体系,构建了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框架,并以国家沼气农业示范区广西恭城县为案例,分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综合利用系统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能值流图和指标体系,构建了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框架,并以国家沼气农业示范区广西恭城县为案例,分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典型沼气农业复合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量及其结构,利用能值系统结构功能指标对该系统进行经济生态多元分析,评估其投资率、产出率、环境压力以及可持续性等系统综合表现,并与国内外其他农业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系统投入结果表明,恭城县沼气农业复合系统总投入中人类经济反馈在系统中所占比例最大,可更新环境资源次之,其中又以肥料、农药和劳工与管理的投入最大;系统产出表明,目前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水产业相对薄弱,而新兴的沼气产业因其低耗高产的特点,发展势头良好;而能值系统结构功能指标表明该农业系统整体具有环境负荷低、产出效率高、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依照能值分析各项结果,本文对沼气农业系统优化配置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农业复合系统 能值分析 可持续性评价
下载PDF
低碳沼气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核算研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婧 陈彬 齐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7-163,共7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是能源集约消耗的薄弱区域,其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制约。沼气工程作为一种清洁用能方式,在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是能源集约消耗的薄弱区域,其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制约。沼气工程作为一种清洁用能方式,在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选择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一沼气工程建设全国示范县为案例,针对户用8m3沼气池,对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和消费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减排效益、经济收益和生态价值方面进行核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沼气池的建设与正常使用年限内,该县农户通过替代燃煤、柴薪和秸秆等共可减排CO2约1.24×106t。从户用沼气池建设及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价值的来看,仅通过节约炊事燃料和沼液沼渣的回收利用就能为每户节约19 877元,为全县带来1.26亿余元的总收益。因此,沼气工程在该地区的建设普及是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走富农之路的有效措施,可为广大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沼气 生态核算 沼气工程
下载PDF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琳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35,74,共4页
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因此面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必要的一环。它既强调城市开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本文提出了面向生态城市经... 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因此面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必要的一环。它既强调城市开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本文提出了面向生态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并以广州市南拓区为例,根据四化原则设计了适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模式 循环经济 广州市
下载PDF
大辽河水系沉积物剖面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世亮 王志刚 +4 位作者 王萍 林春野 全向春 何孟常 杨志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94-3501,共8页
用柱状采样器在大辽河水系采集4个沉积物柱,利用选择性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探讨了磷与铁、铝、钙和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及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大辽河水系沉积物总磷(TP)含量在323-2 619 mg·kg^-1之间.除浑... 用柱状采样器在大辽河水系采集4个沉积物柱,利用选择性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探讨了磷与铁、铝、钙和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及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大辽河水系沉积物总磷(TP)含量在323-2 619 mg·kg^-1之间.除浑河剖面25-47 cm深度外,钙结合态磷(Ca-P)含量最高,约占TP的40%以上.其次为铁结合态磷(Fe-P)和残渣态磷(RES-P),各占TP的15%~25%.第三为闭蓄态磷(RS-P)和铝结合态(Al-P),各占TP的5%-10%.溶解与弱结合态磷(S/L-P)的含量仅占TP的0.5%以下.浑河剖面25-47 cm深度,P的大量积累导致Fe-P、Al-P含量升高,分别占TP的19.6%-34.1%和6.2%~23.4%;而Ca-P占TP的含量下降,为TP的14.6%-35.6%.河流下游(大辽河)沉积物较上游(浑河和太子河)沉积物含有较高的S/L-P、Al-P和Fe-P,因此有较高的释放风险和生物可用性.相关分析表明,除浑河剖面25-47 cm深度外,沉积物Fe结合P(Fe-P+RS-P)、Ca-P和RES-P分别与沉积物Fe、Ca和有机质含量正相关,但Al-P与Al的含量不相关.大部分沉积物中Fe与rrP的摩尔比为20.9~33.9,表明有进一步固定磷的能力.磷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辽河水系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磷含量在67.99~1450.86mg·kg^-1,对水体富营养化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辽河水系 沉积物 形态 分布
原文传递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途径探索——以山东省曲阜市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曹雪稚 王世亮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4-35,共2页
随着体验经济和休闲旅游大趋势的到来,曲阜市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和观光旅游的传统旅游业面临转型。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有助于实现曲阜旅游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曲阜市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成为必由之... 随着体验经济和休闲旅游大趋势的到来,曲阜市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和观光旅游的传统旅游业面临转型。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有助于实现曲阜旅游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曲阜市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成为必由之路。结合曲阜旅游业现状,曲阜市可以通过变免费的文化交流为市场化运作,出台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文化创意与文化旅游产业化,努力延伸文化产业链条等途径实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阜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体验经济
下载PDF
废旧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玻壳中铅浸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喆 刘少卿 +3 位作者 陈晓民 李艳霞 何孟常 林春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30-234,共5页
CRT显示器玻壳中含有大量的铅,废旧CRT显示器玻壳被列为危险废物。采用4种浸提方法(水平振荡法(GB5086.2-1997)、翻转法(GB5086.1-1997)、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00-2007))研究CRT显示器玻壳中铅的浸出特性。... CRT显示器玻壳中含有大量的铅,废旧CRT显示器玻壳被列为危险废物。采用4种浸提方法(水平振荡法(GB5086.2-1997)、翻转法(GB5086.1-1997)、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00-2007))研究CRT显示器玻壳中铅的浸出特性。同时探讨浸提液pH和pH缓冲能力、振荡方式、CRT玻壳颗粒粒径、液固比、浸提时间对CRT玻壳颗粒中的Pb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4种方法浸提液中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7、0.69、1.64、11.33 mg/L。随着醋酸缓冲液初始pH值从4.0升高到7.0,其浸提的Pb的含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去离子水的pH值低于5时,其浸提的Pb的含量才明显升高。Visual MINTEQ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和硫酸硝酸混合液浸提过程中,主要以酸碱反应为主;而在醋酸缓冲液浸提过程中,以酸碱反应和络合反应为主。前3种浸提方法使用的浸提液类似于天然水环境或降水,其浸提的Pb浓度高于地下水环境质量III标准。第4种浸提方法模拟垃圾填埋场环境,其浸提的Pb的浓度高于工业固废最高容许浸出浓度。因此,废旧CRT玻壳无论填埋处置或直接进入土壤或水体环境,都存在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显示器玻壳 浸提 PH
原文传递
结合高分辨质谱法、荧光光谱法及分子对接研究全氟化合物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晓满 文武 俞盈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4-1641,共8页
本文结合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串联时间飞行高分辨质谱法(ESI-QTOF HRMS)、荧光光谱法(FL)以及分子对接(MD)实验手段,研究了全氟辛酸(PFOA)、全氟十二酸(PFDo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首先,采用HRMS方法检测到了PFOA、PFDoA... 本文结合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串联时间飞行高分辨质谱法(ESI-QTOF HRMS)、荧光光谱法(FL)以及分子对接(MD)实验手段,研究了全氟辛酸(PFOA)、全氟十二酸(PFDo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首先,采用HRMS方法检测到了PFOA、PFDoA与BSA结合物的分子量信息,证实了这两种污染物与BSA能形成稳定复合物;利用荧光光谱法证实了两种污染物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进一步验证了PFOA、PFDoA与BSA之间复合物的形成,同时计算了两种污染物对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得出PFDoA与BSA的结合常数更高的结论,这一实验结果也与其他研究工作结果互为印证,即全氟化合物的C—F链长对其与生物分子的分配常数的正比关系.另外,使用分子对接研究手段进一步验证了PFOA、PFDoA与BSA的3个结合位点之间均存在相互作用,两种污染物的极性端与BSA氨基酸残基直接形成氢键,疏水端则与非极性残基有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作用与疏水作用共同促进PFCs有机污染物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法 荧光光谱法 分子对接 全氟化合物 蛋白质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3
16
作者 郝芳华 陈利群 +1 位作者 刘昌明 戴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共4页
LUCC(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年径流量的影响,选用基于ArcviewGIS的SWAT模型,利用情景模拟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并重点探讨森林对产流的影响。以黄河下游支流洛河上游卢氏水文站以上流域... LUCC(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年径流量的影响,选用基于ArcviewGIS的SWAT模型,利用情景模拟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并重点探讨森林对产流的影响。以黄河下游支流洛河上游卢氏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992~2000年24个雨量站的雨量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土壤类型图(1∶4000000)以及设定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作为模型的输入,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产流量和产沙量的情景模拟。模拟表明:森林的存在增加了径流量,减少了产沙量;草地也能减少产沙量;农业用地的增加将会增加产沙量;平水年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量影响最小,降雨量的增大能弱化下垫面对产流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产流量 产沙量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农用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被引量:114
17
作者 胡廷兰 杨志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5-280,共6页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对土地整理科学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部分土地整理活动由于缺乏生态效益的规范和约束而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文阐述了土地整理内容,分析了生态效益评价在土地整理中的地位,通过对土地整理效应特征和...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对土地整理科学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部分土地整理活动由于缺乏生态效益的规范和约束而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文阐述了土地整理内容,分析了生态效益评价在土地整理中的地位,通过对土地整理效应特征和边界的辨析,以能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自然环境系统的无偿能值投入变化量为表征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评价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效益 能值分析方法
下载PDF
矿区煤矸石堆放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118
18
作者 王心义 杨建 郭慧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812,共5页
以焦作矿区为例,研究煤矸石长期堆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根据研究区年降雨量,进行室内淋滤模拟实验,以研究煤矸石中重金属的溶出规律;根据地形地貌,从距离市区较近的演马矿煤矸石堆周围呈放射状布置3条采样线,用HC l-HNO3-HF-HC lO3全分... 以焦作矿区为例,研究煤矸石长期堆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根据研究区年降雨量,进行室内淋滤模拟实验,以研究煤矸石中重金属的溶出规律;根据地形地貌,从距离市区较近的演马矿煤矸石堆周围呈放射状布置3条采样线,用HC l-HNO3-HF-HC lO3全分解法消解样品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主要有害重金属元素(Pb,Mn,Zn,Cu,Cr,Cd).研究表明:煤矸石淋滤液中的Zn和Mn浓度最高,并很快稳定;土壤中的Zn和Mn也最高,且浓度高许多倍.说明煤矸石中重金属淋出具有长期性,矿区土壤对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和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堆 土壤 重金属 淋滤实验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01
19
作者 崔保山 赵欣胜 +2 位作者 杨志峰 唐娜 谭学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33-1541,共9页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的1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6个类型。随水深环境梯度变化,各样地群落优势植物也发生相应变化。(2)芦苇的平均高度和平均茎粗与平均水深呈显著相关。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值与平均水深拟合曲线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在平均水深为0·3m时,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出现明显的峰,随水深变化向峰两侧递减,而芦苇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随水深增加呈递增趋势。(3)通过β多样性分析,黄河三角洲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随着水深的变化,物种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后得出的各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Sorensen指数值均大于不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值。水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而旱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Β多样性 环境梯度 湿地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93
20
作者 胡廷兰 杨志峰 +1 位作者 何孟常 赵彦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将健康概念引入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评价和辨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极具现实意义.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提出用距离指数和协调指数表征系统发展水平和协调状况,构建整合距离指数和协... 将健康概念引入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评价和辨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极具现实意义.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提出用距离指数和协调指数表征系统发展水平和协调状况,构建整合距离指数和协调指数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设定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评价标准,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宁波的实例分析揭示了宁波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和地域空间分布,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辨识城市生态系统的复合特征和地域空间特征,指示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行动领域,为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系统发展 协调 地域空间 决策依据 可持续发展战略 指标体系 健康评价 健康概念 健康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