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视中的陌生人--穆时英与现代文学的“视觉政治” 被引量:2
1
作者 金浪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45,共12页
穆时英素有"新感觉派圣手"之称,对其研究历来存在两大焦点:一是新奇的小说形式,二是谜一般的政治身份。对于前者,研究者试图揭示形式的文化构造,90年代后,诸多文化研究方法的采用对之形成了有力推进;对于后者,争议集中于"... 穆时英素有"新感觉派圣手"之称,对其研究历来存在两大焦点:一是新奇的小说形式,二是谜一般的政治身份。对于前者,研究者试图揭示形式的文化构造,90年代后,诸多文化研究方法的采用对之形成了有力推进;对于后者,争议集中于"汉奸"身份。虽然有研究者试图沟通二者,但"文本置换"和后殖民主义路向尚未有效揭示出穆时英政治身份的复杂性。笔者认为,上述二者都与1930年代大城市人的观看机制有着隐秘关联。本文尝试从视觉文化思路考察穆时英的小说形式与政治身份的复杂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新感觉派 视觉政治
原文传递
文本旅行中的情知纠结--谈戴望舒译纪德《从苏联回来》 被引量:2
2
作者 严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145,共9页
1937年初戴望舒翻译纪德《从苏联回来》这一事件,其动机和目的都极为复杂。彼时国内外文坛动态、戴望舒本人的政治倾向和文学观念,决定了其翻译行为的心态和策略,他试图对纪德的苏联观与自己的纪德观和苏联观之间的冲突进行调和,但最终... 1937年初戴望舒翻译纪德《从苏联回来》这一事件,其动机和目的都极为复杂。彼时国内外文坛动态、戴望舒本人的政治倾向和文学观念,决定了其翻译行为的心态和策略,他试图对纪德的苏联观与自己的纪德观和苏联观之间的冲突进行调和,但最终失败。戴望舒翻译纪德《从苏联回来》中的"情知纠结",充分显示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复杂性,也证明了意识形态、译者文学观念和出版者"三要素",对翻译的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纪德《从苏联回来》 翻译“三要素”理论
原文传递
船山哲学中的整体观念及对其诗学的影响
3
作者 杨宁宁 文爽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25,191,共6页
船山诗歌整体观有深厚的哲学基础。船山哲学中蕴涵着一种求"一"、求"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一元之气"的本体论、"一以贯之"的诠释方法以及"体用相函"的思维模式。船山诗论中的"... 船山诗歌整体观有深厚的哲学基础。船山哲学中蕴涵着一种求"一"、求"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一元之气"的本体论、"一以贯之"的诠释方法以及"体用相函"的思维模式。船山诗论中的"一气"说和"一色"说,深受"气一元论"的影响;而诗论对"一意"、"一情"和"一景"等的追求则可溯源于"一以贯之"的方法论;船山诗论中对诗歌整体音乐性的推崇则暗含"体用相函"的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哲学 一元之气 一以贯之 体用相函 诗学影响
原文传递
“是的”在篇章中的修辞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曹保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9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修辞功能 篇章 《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连接成分 “的” “是”
下载PDF
何谓中间物,哪一种进化?--评何浩《价值的中间物:论鲁迅生存叙事的政治修辞》 被引量:1
5
作者 符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12,共8页
“最好不要碰鲁迅!”——那些想要研究鲁迅的青年学子,常常会从师长那里听到这样的教诲。的确,在巍然的“鲁学”名下,卷帙浩繁的研究文献早已隔断了我们直面鲁迅的视线。尽管每年依然还有数量可观的研究论著生产和出版,但我们很难... “最好不要碰鲁迅!”——那些想要研究鲁迅的青年学子,常常会从师长那里听到这样的教诲。的确,在巍然的“鲁学”名下,卷帙浩繁的研究文献早已隔断了我们直面鲁迅的视线。尽管每年依然还有数量可观的研究论著生产和出版,但我们很难看到研究者对鲁迅的关心,更谈不上通过思考鲁迅来反观自己的生命经验和现实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间物 政治修辞 进化 叙事 价值 研究文献 研究论著
原文传递
梁启超的两次“归来”与五四新文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6-137,共12页
梁启超对于新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不局限于晚清,他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一环。五四前后的梁启超先后经历两次归来,民国初年归来之后他关于文学功用、国民性问题的论调,在实质上与五四新文学所提倡的观念保... 梁启超对于新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不局限于晚清,他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一环。五四前后的梁启超先后经历两次归来,民国初年归来之后他关于文学功用、国民性问题的论调,在实质上与五四新文学所提倡的观念保持同调;而欧游归来之后梁启超虽然在文学观念和具体实践中开始了向传统复归,但其中包含有他对于五四新文学现实状况的观察与判断,以及对于中国文化、文学未来发展建构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五四新文学 “归来”
原文传递
对近30年我国语文学科教学思想“断裂现象”的反思
7
作者 李重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1,55,共5页
近30年,我国语文学科教学思想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现象",反映出注重课程理念创新而忽视承续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注重课程的整体推进而忽视彰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显现弱化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思想倾向。为了实现语文教学思想的... 近30年,我国语文学科教学思想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现象",反映出注重课程理念创新而忽视承续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注重课程的整体推进而忽视彰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显现弱化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思想倾向。为了实现语文教学思想的科学发展,需要明确语文学科教学思想科学性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具体表征及发展机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教学思想
原文传递
追寻“美好”:建国60年美学政治意识审思
8
作者 罗成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美学本身就蕴涵了重要的政治意识:对美好人性与健全社会的追求。透过现实政治与政治理想双重维度的互动考察,共和国60年美学在表层历史特征上呈现出泛政治化—去政治化—再政治化的演变轨迹,在深层政治关怀上则呼应了...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美学本身就蕴涵了重要的政治意识:对美好人性与健全社会的追求。透过现实政治与政治理想双重维度的互动考察,共和国60年美学在表层历史特征上呈现出泛政治化—去政治化—再政治化的演变轨迹,在深层政治关怀上则呼应了现代性实践于时代提出的相应的文化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共和国60年 美好生活 健全社会 政治意识
原文传递
“突击文化”与延安文学引论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维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突击文化"是作者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社会"突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文化概念,它反映出抗日革命根据地社会日常生活军事化特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焦虑"心态以及普遍的"突围"心理。从"... "突击文化"是作者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社会"突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文化概念,它反映出抗日革命根据地社会日常生活军事化特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焦虑"心态以及普遍的"突围"心理。从"突击文化"研究延安文学,它为我们提供了抗日革命根据地认识文学的特定"眼光",进而可以管窥到延安文学发展的自身体系;再者,作家对"突击文化"的认同的曲折性,可以让我们看到延安文学的内在丰富性,以及一些不曾发现的新特征。"突击文化"对延安文学的影响在延安文学的整体"突击"特征中可以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击 突击文化 延安文学
下载PDF
试论文学鉴赏能力的“具体化”
10
作者 张心科 郑国民 《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 2009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前,我国已出版的文艺理论教材和文学鉴赏类的专著涉及了文学鉴赏,不过没有明确界定文学鉴赏能力的内涵,语文界给文学鉴赏能力所下的定义,大多不明确、不具体,如:
关键词 文学鉴赏能力 文艺理论 教材 语文
原文传递
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铁梁 《民俗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24-39,共16页
作为现代科学的中国民俗学,从1918年正式诞生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90年当中,民俗学的研究活动曾发生过多次中断或者目标转移的情况,前前后后参加进来的学者们对于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的认识也多有不同,因此,如何梳理... 作为现代科学的中国民俗学,从1918年正式诞生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90年当中,民俗学的研究活动曾发生过多次中断或者目标转移的情况,前前后后参加进来的学者们对于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的认识也多有不同,因此,如何梳理中国民俗学整体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就成为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思想发展 道路 现代科学 研究活动
原文传递
底层写作与“打工诗歌”专题笔谈——底层为何写作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清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张清华认为,底层写作所应该引发的,是诗人的精神良知与责任感,是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对公共领域中道德价值的维护,由此可以给萎靡的“个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以一点改变,对社会的道义状况也是一种促进;赵金钟认为,“打工诗歌... 张清华认为,底层写作所应该引发的,是诗人的精神良知与责任感,是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对公共领域中道德价值的维护,由此可以给萎靡的“个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以一点改变,对社会的道义状况也是一种促进;赵金钟认为,“打工诗歌”直面人生现场和第一体验,是对概念化、公式化写作的撞击,其拙重质朴的意象直接叩响读者的心扉;何轩认为,“打工诗歌”记录着社会转型期间底层民众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并且以文学痛感的方式触及了中国社会底层的一系列问题及其背后折射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传达了社会底层与中层、上层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张德明认为,“打工诗歌”借助工业话语、乡土话语、动物话语、心灵话语等谱系营构出一个独特的诗意空间,形象地再现了打工者的生活苦痛、现实挣扎与心灵窘境,有着令人信服的历史真实感和撼动人心、引人深思的艺术感染力;龚奎林认为,打工诗人在物质痛苦、身心煎熬甚或穷困潦倒的状态下以自己的笔和诗建构起人在旅途的精神家园和独居异域的文化故乡,其抵抗资本异化的救赎意义不言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写作 “打工诗歌” 社会正义 诗歌话语 诗歌意象
下载PDF
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动画艺术--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学勤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本文以《机器人总动员》(WALL·E)文本为范例,在身体美学的方法论视野下对动画艺术进行分析。身体美学及其所涉及的身体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身体伦理学等身体理论知识,能为造型设计师和动作设计师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支持;身体美学... 本文以《机器人总动员》(WALL·E)文本为范例,在身体美学的方法论视野下对动画艺术进行分析。身体美学及其所涉及的身体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身体伦理学等身体理论知识,能为造型设计师和动作设计师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支持;身体美学强调从外观身体到感受的身体的连续性过程,即审美的身体意识的获得契机,而这点不仅是《机器人总动员》的核心主题,也是影片具有极高艺术性的充分证明;最后,舒斯特曼的实践身体美学,对优秀原画师的全面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动画艺术 机器人 动员 美学视野 身体社会学 医学社会学 舒斯特曼
原文传递
“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二○○八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序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清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9,共9页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才能 中国 昆德拉 选本 感受
下载PDF
经久的遗产——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征 杨成虎 《外语与翻译》 2007年第2期19-25,共7页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开创了普通语言学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其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欧美语言学乃至世界语言学都有深远影响。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三条路线,即结构路线、功能路线以及认知路线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开创了普通语言学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其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欧美语言学乃至世界语言学都有深远影响。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三条路线,即结构路线、功能路线以及认知路线都有很深刻的影响,是一笔丰厚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遗产 结构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日本在华实施奴化教育与日语教学的强制推行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向远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05年第3期39-44,共6页
为了长期统治和奴役中国,日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中国推行奴化教育,其主要手段是强制推行日本语教学。试图通过日语学习推销日本文化,培养中国人的“亲日”情感。
关键词 日本 奴化教育 中国 日语教学 教育史
原文传递
街区生活空间的变奏曲--北京东城区东四街区的历史追忆与现代重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丽平 《民俗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102-118,共17页
东四街区,隶属于东城区管辖,它北起平安大道,东邻东二环路,西至东四北大街,南到朝内小街,区域外形旱长方形。东四街区以朝阳门内小街为界,划分为东、西两片,东片部分已在危改和拆迁后被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楼房,而此处的明清时期... 东四街区,隶属于东城区管辖,它北起平安大道,东邻东二环路,西至东四北大街,南到朝内小街,区域外形旱长方形。东四街区以朝阳门内小街为界,划分为东、西两片,东片部分已在危改和拆迁后被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楼房,而此处的明清时期皇家仓廒旧址也被打造成南新仓文化休闲街;西片的头条至九条胡同,除头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东城区 街区 现代重构 生活空间 变奏曲 追忆 历史 平安大道
原文传递
语篇研究的新视角——《语篇向心理论》评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德亮 《外语与翻译》 2005年第2期74-77,共4页
为了解决语篇回指与处理复杂性(processing complexity)和语篇宏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共同创立了向心理论(Centering Theory)。向心理论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语篇,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1993年5月,宾夕法尼亚大学... 为了解决语篇回指与处理复杂性(processing complexity)和语篇宏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共同创立了向心理论(Centering Theory)。向心理论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语篇,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1993年5月,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科学研究院举办了向心理论研讨会,会后,Walker,Joshi和Prince整理了会议论文,并于1998年以《语篇向心理论》(Centering Theoryi,in Discourse)为名结集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论 语篇研究 新视角 宾夕法尼亚大学 评介 语篇宏观结构 1993年 科学研究院 1998年 语言学家 会议论文 复杂性 科学家 研究者 研讨会 认知 出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