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视中的陌生人--穆时英与现代文学的“视觉政治” |
金浪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文本旅行中的情知纠结--谈戴望舒译纪德《从苏联回来》 |
严靖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船山哲学中的整体观念及对其诗学的影响 |
杨宁宁
文爽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4
|
“是的”在篇章中的修辞功能 |
曹保平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1
|
|
5
|
何谓中间物,哪一种进化?--评何浩《价值的中间物:论鲁迅生存叙事的政治修辞》 |
符鹏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6
|
梁启超的两次“归来”与五四新文学 |
张弛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对近30年我国语文学科教学思想“断裂现象”的反思 |
李重
|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追寻“美好”:建国60年美学政治意识审思 |
罗成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9
|
“突击文化”与延安文学引论 |
周维东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0
|
试论文学鉴赏能力的“具体化” |
张心科
郑国民
|
《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
|
2009 |
0 |
|
11
|
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 |
刘铁梁
|
《民俗研究》
CSSCI
|
2008 |
22
|
|
12
|
底层写作与“打工诗歌”专题笔谈——底层为何写作 |
张清华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20
|
|
13
|
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动画艺术--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例 |
冯学勤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4
|
“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二○○八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序 |
张清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5
|
经久的遗产——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
张征
杨成虎
|
《外语与翻译》
|
2007 |
1
|
|
16
|
日本在华实施奴化教育与日语教学的强制推行 |
王向远
|
《教育史研究辑刊》
|
2005 |
1
|
|
17
|
街区生活空间的变奏曲--北京东城区东四街区的历史追忆与现代重构 |
吴丽平
|
《民俗研究》
CSSCI
|
2008 |
1
|
|
18
|
语篇研究的新视角——《语篇向心理论》评介 |
王德亮
|
《外语与翻译》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