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谓世界文学? 被引量:40
1
作者 方维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8,共14页
"世界文学"从来没有一个确切定义或内容精准的界说;换言之,没有一种说法获得普遍认同,人称世界文学"难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成为新近关于"全球文学"国际论争的焦点之一,讨论还在延... "世界文学"从来没有一个确切定义或内容精准的界说;换言之,没有一种说法获得普遍认同,人称世界文学"难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成为新近关于"全球文学"国际论争的焦点之一,讨论还在延续。论说"世界文学"概念,总要追溯至歌德,他无疑对这个概念的确立和流传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不管是造词还是概念,不能如许多学者习以为常的那样,只从歌德说起;并且,认为歌德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主义者,也不符合事实。一方面,他的世界文学思考被当做理论,从而被过分拔高。另一方面,人们开始诘问,这个"歌德概念"究竟指什么?人们能用它做什么?当今与"世界文学"概念颉颃的"全球文学"或"世界的文学",虽然也关乎"经典性",却是不同的追求和文学实践,很难再用惯常的范畴来归纳。新的想象和认识,还处在概念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概念化 世界主义 全球视野 文学实践 歌德 全球化 国际论
原文传递
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视角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向远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1年第2期280-297,共18页
本居宣长认为,日本文学的创作宗旨就是"物哀",作者只是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以寻求审美共鸣及心理满足,此外并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的阅读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 本居宣长认为,日本文学的创作宗旨就是"物哀",作者只是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以寻求审美共鸣及心理满足,此外并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的阅读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富有风流雅趣。"物哀"论彻底颠覆了日本文学评论史上长期流行的、建立在中国儒家道德学说基础上的"劝善惩恶"论,既是对日本文学民族特色的概括与总结,也是日本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试图摆脱对中国文学的依附与依赖,确证其独特性、寻求其独立性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日本文学观念的一个重大转折。同时,"物哀"论涉及文学价值论、审美判断论、创作心理与接受心理论、中日文学与文化比较论等,从世界文论史上、比较诗学史上看,也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古代文论 中比较文学 本居宣长 物哀 知物哀
原文传递
理论的批评化——在走向批评理论中重构兴辞诗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一川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8,共5页
近来有关文学理论发展取向的争论,在一定范围内不无道理地聚焦在是要“文学研究”还是要“文化研究”这一非此即彼的选择上.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另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这就是文学理论的存在方式本身的转变,即文... 近来有关文学理论发展取向的争论,在一定范围内不无道理地聚焦在是要“文学研究”还是要“文化研究”这一非此即彼的选择上.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另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这就是文学理论的存在方式本身的转变,即文学理论内部理论方式与批评方式之间的新型关系的生成,这使得我们有必要正视当前理论与批评的互渗关系及批评理论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批评理论 诗学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忽略 互渗 范围 道理 合理性
原文传递
“Aura”和气韵——试论本雅明的美学观念与中国艺术之灵之会通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文聚焦本雅明的"Aura"观念和其《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举中国古代画家之联系,从德意志观念论的直观问题钩沉"Aura"的美学肌理,揭橥本雅明的"Aura"会通于中国艺术观念"气韵"。首先,... 本文聚焦本雅明的"Aura"观念和其《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举中国古代画家之联系,从德意志观念论的直观问题钩沉"Aura"的美学肌理,揭橥本雅明的"Aura"会通于中国艺术观念"气韵"。首先,从本雅明20世纪20到30年代关于"Aura"的记录中,排除视觉光线、圣像光环的解读,对接上它的古希腊本义"气息";其次,从本雅明写于20世纪初有关色彩、绘画的美学笔记中,论证"Aura"产生于纯然容纳的艺术直观,正与中国画家聚精会神的观物方式相合;最后,从本雅明1937年阐释中国书画的笔记里,辨析"气韵"的英文译介,揭示其如闪的动态形象,试述"Aura"和"气韵"会通于"意"那活泼泼的灵域。余绪部分细读荷尔德林的颂诗《海岱山》一阙,追溯本雅明描述"Aura"时所举"远处群山"的意象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A 气韵 本雅明 中国艺术
原文传递
词语、对话和小说(1966) 被引量:7
5
作者 朱莉娅·克里斯特瓦 李万祥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1年第2期250-279,共30页
克里斯特瓦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文章紧紧围绕"词语、对话和小说"的主题,与巴赫金展开了广泛有效的对话,并且将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拓展至现代小说和诗歌的分析中。文章运用文学符号学理论,... 克里斯特瓦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文章紧紧围绕"词语、对话和小说"的主题,与巴赫金展开了广泛有效的对话,并且将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拓展至现代小说和诗歌的分析中。文章运用文学符号学理论,将对话的词语看做是最小的符号,将对话看做是符号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借用了马拉美、拉康、德里达等人的论说,对诗歌语言展开了符号学意义上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巴赫金 词语 对话
原文传递
中文电影研究的四种范式 被引量:6
6
作者 鲁晓鹏 冯雪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近二十年来,英文学界对中文电影(Chinesecinema)的关注日益增加,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大概可以说是对这一研究领域本身展开了自我反思。即使是在处理那些较为明显的被认为属于中文电影的作品时,也必须要思考那些看似不言自明... 近二十年来,英文学界对中文电影(Chinesecinema)的关注日益增加,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大概可以说是对这一研究领域本身展开了自我反思。即使是在处理那些较为明显的被认为属于中文电影的作品时,也必须要思考那些看似不言自明的假设或前提。相关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提出以下问题,并致力于对它们做出合理的解答:中文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应该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这一研究的范围和边界又分别是什么?而哪些合适的理论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可以被应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研究 中文 范式 理论分析工具 自我反思 文学界 标志性
原文传递
李建军的路遥与文学诸问题——理解《路遥的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的几个关键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勇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102,共10页
小引李建军是擅长写大书的文学批评家。2016年他推出《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479页,39万字。2018年他出版《重估俄苏文学》,已是1067页,83.6万字。2022年,《路遥的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1)又与读者见面,此书虽不足千页(972页),... 小引李建军是擅长写大书的文学批评家。2016年他推出《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479页,39万字。2018年他出版《重估俄苏文学》,已是1067页,83.6万字。2022年,《路遥的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1)又与读者见面,此书虽不足千页(972页),但排版字数已是86万字。如此出书速度,如此成书规模,会对我们这些也写过几本书的人构成不大不小的刺激,也会让我们在羡慕嫉妒恨之余油然而生比学赶超的豪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建军 文学批评家 路遥 俄苏文学 哈姆雷特 汤显祖 莎士比亚 关键词
原文传递
《图雅的婚事》:正在消失的彼岸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欣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女性的想象和对女性的想象 在社会秩序越来越趋于严密,父性秩序愈来愈趋于牢固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个持续把饶有意味的女性形象置于其表述核心的男性导演,我们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关注他。
关键词 婚事 女性形象 社会秩序 性秩序 想象
原文传递
“传世的秘密”解析:试探文艺高峰的内在规定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雪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1,共8页
文艺作品为何能突破时空受到当代和后人的推重,历来是文艺研究领域的难题。本文从理论的角度,追究文艺作品在当时影响和历代传世的秘密,借以探讨文艺高峰的内在规定性。本文认为,传世的秘密即在直抵生活和人心,在于文艺作品以深沉内容... 文艺作品为何能突破时空受到当代和后人的推重,历来是文艺研究领域的难题。本文从理论的角度,追究文艺作品在当时影响和历代传世的秘密,借以探讨文艺高峰的内在规定性。本文认为,传世的秘密即在直抵生活和人心,在于文艺作品以深沉内容和多重维度,时刻建构起其与各时代民众的、基于生活的联通和互动。从研究的角度而言,必须在艺术作品、社会生活和历史流变这三者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方有可能形成对文艺传世高峰的内在规定性及其丰富内涵的真正把握。这些领域都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当代研究者进一步地全面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传统 文艺高峰 传世的秘密 内在规定性
下载PDF
毛主义的诱惑——《来自东方的风》导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理查德·沃林 梁爽 黄金城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1年第2期229-249,共21页
本文力图恰当地理解那些富于挑战性的动荡事件。通过聚焦"五月风暴"的一些被忽视的背景——在法国60年代后期达到顶峰的中国风(Sinophilia)浪潮——以求呈现事件的整体面貌。
关键词 毛主义 “五月风暴”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惠哲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7,共10页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重要主题,并且与民族尊严、正治形势、社会风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四个历史阶段中艺术的世界性、艺术的民族性观念此消彼长的几番各领时代风骚之后,逐渐出现了把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重要主题,并且与民族尊严、正治形势、社会风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四个历史阶段中艺术的世界性、艺术的民族性观念此消彼长的几番各领时代风骚之后,逐渐出现了把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而非对立互斥的共识;用民族性的材料去表现世界性的主题、意识,表达人类共通的基本情感、普遍的生存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艺术理论 民族性 世界性 社会发展 大众文化
原文传递
论作为农耕美学之典范的青花瓷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柠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0-149,共10页
青花瓷是典型的中国符号,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中国标本。它是古老的"抟黄土"和"炼五石"神话的工艺演变结果。它的物质形态是对恒久而不易改变的自然物的模仿,是泥土经过抟捏、造型、煅烧之后形成的特殊固... 青花瓷是典型的中国符号,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中国标本。它是古老的"抟黄土"和"炼五石"神话的工艺演变结果。它的物质形态是对恒久而不易改变的自然物的模仿,是泥土经过抟捏、造型、煅烧之后形成的特殊固化物。青花瓷以烧制彻底清除了泥土的生长性,又以其独特的透明釉和釉下彩及图案的美学样式含蕴着农耕民族的自然观与生命意识;其对材料纯度的极致追求,也体现出传统社会中具有超越性的道德理想。青花瓷的纯功能(接纳、盛装、收藏)被逐渐边缘化,同时也导致其附加功能(美学功能和象征功能)日益趋向边缘化,并呈现出某种暧昧的价值。在这一由盛而衰的历史表象背后,表征着农耕时代走向终结的历史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民族 美学功能 青花瓷 象征功能 物质形态 生命意识 道德理想 附加功能
原文传递
严肃文学的生产秘密——《平凡的世界》的定位问题及其相关解读之一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勇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3,共9页
在笔者对路遥与其《平凡的世界》的长期关注中,究竟如何为这部小说定位,亦即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在学界获得有效解决。从雅俗二分法的角度看,如果说它是高雅之作,为什么有那么多普通读者对它情有独钟而不少专家学者却对... 在笔者对路遥与其《平凡的世界》的长期关注中,究竟如何为这部小说定位,亦即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在学界获得有效解决。从雅俗二分法的角度看,如果说它是高雅之作,为什么有那么多普通读者对它情有独钟而不少专家学者却对它不屑一顾?如果说它是通俗小说,又该如何把它与一般的通俗文学作品区分开来?这一问题其实也让我深感困惑,而解决困惑的办法是打破雅俗之间的二元对立,在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化之间确认这部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严肃文学 通俗文学 通俗小说 路遥 文学作品 定位问题 二分法
原文传递
批评理论的当代意味及其内在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雪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一般认为.文学理论往往基于理论原点,根据某种现实性进行逻辑推演,形成普适性的体系框架.而批评则是对具体现象或作品或思潮进行把握,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确定其意义,以便于形成经典杰作的等级体系。但在当代文艺学领域,出现了一... 一般认为.文学理论往往基于理论原点,根据某种现实性进行逻辑推演,形成普适性的体系框架.而批评则是对具体现象或作品或思潮进行把握,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确定其意义,以便于形成经典杰作的等级体系。但在当代文艺学领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趋向。即:批评越来越不像原本意义上的批评。而逐渐向理论的方向靠拢:与此同时,理论也越来越不像原本意义上的理论,而往往化身为具体的批评。批评与理论原先似乎分立为两个领域。但如今批评的理论化与理论的批评化相向而行。相反相成.逐渐地形成了当代的所谓“批评理论”。本文简要分析这种批评理论出现的现实原因和当代意味.试图把握批评理论潜在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艺学 批评理论 文学理论 经典 意味 思潮 作品 根据 等级体系 现实原因
原文传递
方维规 高照成:世界文学·全球化·世界主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维规 高照成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高照成(下文简称高):方老师,据我所知,您主编的"思想与方法"丛书之一的"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作为2015年10月在北师大举办的一次高端国际会议的成果在国内影响颇大。能否请您谈谈当时举办以"世界文学"为主题的这样... 高照成(下文简称高):方老师,据我所知,您主编的"思想与方法"丛书之一的"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作为2015年10月在北师大举办的一次高端国际会议的成果在国内影响颇大。能否请您谈谈当时举办以"世界文学"为主题的这样一场国际会议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世界主义 全球化 国际会议 普世性 地方性 北师大
原文传递
“新的抒情”与现代主义——重识穆旦的新诗写作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太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91,共14页
1939年前后,穆旦的写作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由"青春期"向"后青春期"的转变。这一转变并不像一般研究者判断的那样,是由浪漫主义转向现代主义。在整个20世纪40年代,浪漫主义仍然存在于穆旦的写作中。穆旦提倡的"... 1939年前后,穆旦的写作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由"青春期"向"后青春期"的转变。这一转变并不像一般研究者判断的那样,是由浪漫主义转向现代主义。在整个20世纪40年代,浪漫主义仍然存在于穆旦的写作中。穆旦提倡的"新的抒情",在客观上并没有像他设想的那样很好地综合了"理性"和"抒情"。穆旦以《赞美》为代表的一类诗,实际上只是浪漫主义的变体,而以《春》《森林之魅》为代表的一类作品,则更重"有理性"地抒情。穆旦并没有也无法在"知行合一"的意义上,将自己的文学表述熔铸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诗的现代性认识,于40年代经过一个短时期的绽放后,在穆旦身上便不复存在。由于一个真正的"思想的主体"的缺席,以诗来真正表达一个时代的任务,其实始终处于未完成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新的抒情 新诗写作 《春》 知行合一 现代主义 后青春期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作为粉丝的批评家——论邵燕君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勇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共9页
在网络文学的生产中,粉丝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粉丝的消费(如订阅、追更、打赏、评论等)直接刺激着网络作家的生产,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时甚至会酿成不大不小的事件。例如,2013年,一位狂热的铁杆粉丝竟然豪放地为自己的偶像作者送... 在网络文学的生产中,粉丝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粉丝的消费(如订阅、追更、打赏、评论等)直接刺激着网络作家的生产,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时甚至会酿成不大不小的事件。例如,2013年,一位狂热的铁杆粉丝竟然豪放地为自己的偶像作者送上1亿纵横币(折合人民币100万元)的“打赏”,创下了网络文学界有史以来粉丝“打赏”作者的最高纪录①。于是人们惊呼网络文学狂热粉丝背后的巨大商机,粉丝经济也成为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中的热门话题。粉丝现象与粉丝经济无疑是值得分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网络作家 文学批评 粉丝 热门话题 豪放 生产与消费
原文传递
何谓世界文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维规 《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4期111-114,共4页
'世界文学'难题,或众说纷纭的'世界文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世界文学'观念展开了一场深入的理论探讨;并且,'世界文学'概念成为新近关于'全球文学'(Global Literature)国际论争的焦点。打... '世界文学'难题,或众说纷纭的'世界文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世界文学'观念展开了一场深入的理论探讨;并且,'世界文学'概念成为新近关于'全球文学'(Global Literature)国际论争的焦点。打上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烙印的'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概念,曾被持久而广泛地接受。最迟自20世纪60年代起,这个概念逐渐遭到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场 概念 爱克曼 思维形式 歌德 欧洲
原文传递
从“表达思想”到“表现个性”——中国现代文体观演变与现代文学的阶段性诉求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爱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88,共19页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契合了同样以语言变革为主要目标的中国现代文学改良运动的整体文化情势。受日本近代文体观与西方文类学(Genology)、语体学(Stylistics)的双重影响,中国现代学界一方面将传统文类之“体”理解为文学作品的一般形式,同时又继续以“文体”译Style,表示文章中与思想情感相对的具体语言形式。就对应于西方Style的“文体”概念(具有不同特征的语言形式)而言,其内涵的分阶段呈现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在白话文学草创阶段,人们更关心文体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功能,因此突出其“语言形式”这层内涵。当现代文学渐臻成熟,便进而要求文体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还应表现作家的个性特征,因此“文体”概念的另一层内涵,即通过“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作者个性特征”,得到作家和批评家的自觉关注。认识中国现代文体观的这一内在转变,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观 日本近代文体观 中国现代文体观 西方文类学 语体学 语言形式 个性特征 梁启超
下载PDF
“利维坦”祭礼
20
作者 弗拉基米尔·库尼岑 夏忠宪(译)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7年第4期28-33,共6页
此文是俄罗斯著名批评家和政论家弗拉基米尔·库尼岑为知名的俄罗斯电影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执导的电影《利维坦》(2014年,荣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奖提名、第67届戛纳奖"最佳编剧"等许多其它奖项)所... 此文是俄罗斯著名批评家和政论家弗拉基米尔·库尼岑为知名的俄罗斯电影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执导的电影《利维坦》(2014年,荣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奖提名、第67届戛纳奖"最佳编剧"等许多其它奖项)所写的评语。本文作者不仅在导演本人的创作语境中,而且也在整个俄罗斯电影语境中考察了兹维亚金采夫的电影《利维坦》,在与那些认为兹维亚金采夫是伟大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继承者的人展开争论的同时,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兹维亚金采夫与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世界的不同之处。文章的作者精彩出色、机智敏锐地分析了情节设计、导演构思、演员选择等电影语言的所有元素,试图去理解电影《利维坦》在俄罗斯产生轰动一时且有争议的社会共鸣的原因。沉浸在情节和细节的相互交错之中,作者带领读者提升到思考自然和艺术使命的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兹维亚金采夫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贪腐 真理 信仰 俄罗斯 国家 霍布斯 教堂 寓言 神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