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0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 被引量:702
1
作者 方精云 王襄平 +8 位作者 沈泽昊 唐志尧 贺金生 于丹 江源 王志恒 郑成洋 朱江玲 郭兆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3-548,共16页
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不... 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植物群落类型多样,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我国至今尚没有一次全面和系统的植物群落清查,不仅影响了人们对我国植物资源的了解、利用和保护,也不利于我国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统一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规范开展我国植物群落的清查工作势在必行,并具有紧迫性。本文基于作者长期的野外工作实践和国内外的群落调查方法,首先简要定义了与植物群落清查有关的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调查样地的设置原则和体系、群落清查的技术指标和方法、主要优势种生态属性的测定方法和规范,并介绍了大样地调查的主要步骤。通过本文的介绍、归纳和总结,试图为制定我国植物群落清查的技术规范提供基础材料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样地设置 群落特征 物种重要性 生态属性
下载PDF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563
2
作者 田庆久 闵祥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27-333,共7页
在遥感应用领域,植被指数已广泛用来定性和定量评价植被覆盖及其生长活力。由于植被光谱表现为植被、土壤亮度、环境影响、阴影、土壤颜色和湿度复杂混合反应,而且受大气空间—时相变化的影响,因此植被指数没有一个普遍的值,其研究... 在遥感应用领域,植被指数已广泛用来定性和定量评价植被覆盖及其生长活力。由于植被光谱表现为植被、土壤亮度、环境影响、阴影、土壤颜色和湿度复杂混合反应,而且受大气空间—时相变化的影响,因此植被指数没有一个普遍的值,其研究经常表明不同的结果。20多年来,已研究发展了40多个植被指数。该文对已有的大部分植被指数进行了归纳分类,评价其各自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这将有助于遥感在农业、植被和生态环境监测方面进行有效地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指数 土壤 大气影响 遥感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75
3
作者 史培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6-17,共12页
本文在作者1991年发表的“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一文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外灾害理论研究的进展,对灾害理论研究中的致灾因子论、孕灾环境论、承灾体(人类活动)论进行了评述,并系统地阐述了区域灾害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即... 本文在作者1991年发表的“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一文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外灾害理论研究的进展,对灾害理论研究中的致灾因子论、孕灾环境论、承灾体(人类活动)论进行了评述,并系统地阐述了区域灾害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即在综合分析组成区域灾害系统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基础上,通过对致灾因子的风险性评估、孕灾环境稳定性的分析、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价,揭示区域致灾与成灾过程中灾情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资源开发与灾情形成的关系——“受益致损,兴利除害”常同时存在。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害研究 减灾对策
下载PDF
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 被引量:549
4
作者 朱文泉 潘耀忠 张锦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3-424,共12页
该文在综合分析已有光能利用率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该模型体现了3方面的特色:1)将植被覆盖分类引入模型,并考虑植被覆盖分类精度对NPP估算的影响,由它们共同决定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 该文在综合分析已有光能利用率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该模型体现了3方面的特色:1)将植被覆盖分类引入模型,并考虑植被覆盖分类精度对NPP估算的影响,由它们共同决定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最大值;2)根据误差最小的原则,利用中国的NPP实测数据,模拟出各植被类型的最大光能利用率,使之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3)根据区域蒸散模型来模拟水分胁迫因子,与土壤水分子模型相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关参数实行了简化,使其实际的可操作性得到加强。模拟结果表明,1989~1993年中国陆地植被NPP平均值为3.12PgC(1Pg=1015g),NPP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接近,690个实测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5%;进一步与其它模型模拟结果以及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文所构建的NPP遥感估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说明在区域及全球尺度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遥感数据和各种观测数据集成在一起,并对NPP模型进行参数校正,基本上可以实现全球范围不同生态系统NPP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遥感 模拟 NPP NDVI 中国
下载PDF
利用日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74
5
作者 章文波 谢云 刘宝元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5-711,共7页
降雨侵蚀力反映由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建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最基本因子之一。由于以降雨侵蚀力指标计算侵蚀力的方法很难获得所需资料,利用全国71个代表性气象站资料,建立了利用日雨量估算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模型,并进... 降雨侵蚀力反映由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建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最基本因子之一。由于以降雨侵蚀力指标计算侵蚀力的方法很难获得所需资料,利用全国71个代表性气象站资料,建立了利用日雨量估算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结果表明日雨量侵蚀力模型完全能够用于估算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及其季节分布,并且模型计算侵蚀力的精度与所在区域降雨特征有关。在降雨量较丰富地区模型表现相对更好,且对于短历时、高强度降雨产生的侵蚀,模型估算的侵蚀力可能会有一定程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雨量 降雨侵蚀力 模型 土壤侵蚀
下载PDF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被引量:323
6
作者 卢云亭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本文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完整定义,从范城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以及内容上的专业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同时,对旅游从业者和从游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应作出的奉献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 本文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完整定义,从范城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以及内容上的专业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同时,对旅游从业者和从游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应作出的奉献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展示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下载PDF
不同类型雨量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 被引量:337
7
作者 章文波 付金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41,共7页
降雨侵蚀力反映气候因素 -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作用能力 ,由于次降雨资料难以获得 ,一般利用气象站整编降雨资料评估计算降雨侵蚀力。对年平均雨量、月平均雨量、逐年年雨量、逐年月雨量及逐年日雨量等 5种代表性雨量资料估算降雨侵蚀... 降雨侵蚀力反映气候因素 -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作用能力 ,由于次降雨资料难以获得 ,一般利用气象站整编降雨资料评估计算降雨侵蚀力。对年平均雨量、月平均雨量、逐年年雨量、逐年月雨量及逐年日雨量等 5种代表性雨量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以日雨量计算多年平均侵蚀力的精度最高 ,而在 4种采用月或年雨量的模型中尽管以逐年月雨量模型表现相对最好 ,但这 4种模型之间差别不明显。同时在降雨量较丰富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模型 相对误差系数 土壤侵蚀
下载PDF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334
8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赵文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44-1449,共6页
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景观格局指数是定量分析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许多景观格局指数难以将格局与过程有机融合在一起而陷入困境,探讨景观格局分析中有效表征生态过程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景观... 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景观格局指数是定量分析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许多景观格局指数难以将格局与过程有机融合在一起而陷入困境,探讨景观格局分析中有效表征生态过程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大气污染中的“源”“汇”理论,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源”“汇”景观的概念和理论。认为根据不同景观类型的功能,可以将他们划分为“源”“汇”两种景观类型,从而将过程的内涵融于景观格局分析中。该理论认为:(1)在格局与过程研究中,异质景观可以分为“源”“汇”景观两种类型,其中“源”景观是指那些能促进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汇”景观是那些能阻止或延缓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2)“源”“汇”景观的性质是相对的,对于某一过程的“源”景观,可能是另一过程的“汇”景观,“源”“汇”景观的分析必须针对特定的过程;(3)“源”“汇”景观区分的关键在于判断景观类型在生态过程演变中所起的作用,是正向推动作用还是负向滞缓作用;(4)不同类型“源”(或者“汇”)景观对于同一种生态过程的贡献是不同的,在分析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时需要考虑这种作用的差异;(5)“源”“汇”景观理论可以应用于非点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热岛效应等不同领域。“源”“汇”景观理论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景观类型在空间上的动态平衡对生态过程影响,从而找到适合一个地区的景观空间格局。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推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的深入,希望以此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丰富和完善“源”、“汇”景观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景观理论 景观格局 生态过程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 被引量:306
9
作者 谢云 刘宝元 章文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1,共6页
建立侵蚀性降雨标准 ,是为了区分发生和不发生侵蚀的降雨事件 ,从而大大减少计算降雨侵蚀力的工作量 ,并提高土壤侵蚀预报精度。利用陕西团山沟小流域及所在 3个小区 1961- 1969年的降雨过程资料 ,以漏选和多选降雨事件的降雨侵蚀力相... 建立侵蚀性降雨标准 ,是为了区分发生和不发生侵蚀的降雨事件 ,从而大大减少计算降雨侵蚀力的工作量 ,并提高土壤侵蚀预报精度。利用陕西团山沟小流域及所在 3个小区 1961- 1969年的降雨过程资料 ,以漏选和多选降雨事件的降雨侵蚀力相等为原则 ,分别建立了黄土高原坡面侵蚀的侵蚀性降雨雨量标准 12 mm,平均雨强标准 0 .0 4 mm/min,最大 30 min雨强标准 0 .2 5mm/min。其中时段雨强标准筛选精度最高 ,可剔除 88%以上的降雨事件 ,只有5.3%的错选度。其次是平均雨强标准 ,雨量标准筛选精度最差。漏选降雨侵蚀力之和与多选降雨侵蚀力之和相抵为原则建立的侵蚀性降雨标准 ,对于计算降雨侵蚀力 ,提高土壤侵蚀预报精度 ,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标准 降雨侵蚀力 土壤侵蚀预报 降雨强度
下载PDF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 被引量:326
10
作者 刘彦随 李进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173,共13页
农村贫困化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科学揭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成为实施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课题。论文以河北省阜平县为典型案例,运用地理探测器、多... 农村贫困化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科学揭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成为实施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课题。论文以河北省阜平县为典型案例,运用地理探测器、多元线性回归等模型方法,诊断出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分异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不同贫困化地域类型的扶贫政策与模式。结果表明:1影响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素包括地面坡度、人均耕地资源、到主要干道距离、到县城中心距离等,各因素对贫困发生率分异的决定力分别为0.14、0.15、0.15、0.17;2不同类型区域农村贫困化的分异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约束型、资源丰度约束型、交通区位约束型、经济区位约束型等四大类型;3根据阜平县各乡镇核心主导因素,进一步划分出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影响区域,县域整体呈现出以横向中心为双因素影响区,两侧为单因素与多因素并存的多极核心主导因素影响的农村贫困发生分异区;4不同驱动机制下的县域扶贫开发亟需因地制宜、尊重科学、讲求实效,有序推进精准扶贫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化 地域分异 主导因素 地理探测器 精准扶贫 阜平县
原文传递
草地植被盖度的多尺度遥感与实地测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252
11
作者 张云霞 李晓兵 陈云浩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5-93,共9页
植被盖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参数被用在许多气候模型和生态模型中。地表实测和遥感测量是获取植被盖度的两种基本途径。以草地植被盖度的测量为研究对象,综合讨论了目前地表实测和遥感测量常用的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对如何提... 植被盖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参数被用在许多气候模型和生态模型中。地表实测和遥感测量是获取植被盖度的两种基本途径。以草地植被盖度的测量为研究对象,综合讨论了目前地表实测和遥感测量常用的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对如何提高草地植被盖度的测量精度做出展望。数码相机、高光谱遥感以及多尺度遥感数据的综合使用可能是未来草地植被盖度测量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植被盖度 遥感数据 数码相机 高光谱遥感
下载PDF
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244
12
作者 孙睿 朱启疆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5,共10页
利用植被指数与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比例之间的线性关系, 由1992 年4 月~1993年3 月12 个月的1 km AVHRR NDVI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资料确定地表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然后由光能利用率得到植被净第一... 利用植被指数与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比例之间的线性关系, 由1992 年4 月~1993年3 月12 个月的1 km AVHRR NDVI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资料确定地表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然后由光能利用率得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为了更准确计算NPP, 本文还考虑了温度及土壤水分条件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最后得到我国陆地植被年NPP分布图,并对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布情况的季节变化及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NPP的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 全国年总净第一性生产力约为2.645×109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 生产力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被引量:186
13
作者 史培军 潘耀忠 +2 位作者 陈晋 王平 周武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3-299,共7页
应用1980、1988、1994 年的MSS、TM 资料,编制了相应时期深圳市土地利用/ 覆盖图,分析了近20 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 应用1980、1988、1994 年的MSS、TM 资料,编制了相应时期深圳市土地利用/ 覆盖图,分析了近20 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中城镇用地的增加导致城市洪水的加剧和水土流失的增加; 以乡镇为单元的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对应区域城镇用地比例的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 由此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确保相当数量的绿地对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遥感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土地覆盖变化
下载PDF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218
14
作者 史培军 袁艺 陈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41-1049,T001,共10页
土地利用所引起的流域下垫面变化严重影响着洪涝灾害的致灾过程。以深圳市为例 ,探讨下垫面条件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 ,应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 (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研制的小流域设计洪水模型—— SCS模型对深圳市部分流域... 土地利用所引起的流域下垫面变化严重影响着洪涝灾害的致灾过程。以深圳市为例 ,探讨下垫面条件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 ,应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 (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研制的小流域设计洪水模型—— SCS模型对深圳市部分流域进行了径流过程的模拟 ,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等下垫面因素以及降雨因素对降雨 -径流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径流量趋于增大 ;降雨强度越大、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越大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越小。降雨 -径流的空间格局随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而发生变化 ,CN值 ( Curve Number)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用地和水体 ;低值区主要出现在林地、灌草地、果园等植被覆盖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降雨-径流关系 SCS模型 深圳 洪涝灾害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和规则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被引量:243
15
作者 陈云浩 冯通 +1 位作者 史培军 王今飞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讨论了面向对象和规则的光学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分割形成影像对象,建立对象的层次结构,计算对象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拓扑特征等,利用对象、特征形成分类规则,并通过不同对象层间信息的传递和合并实现对影像的分类。并... 讨论了面向对象和规则的光学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分割形成影像对象,建立对象的层次结构,计算对象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拓扑特征等,利用对象、特征形成分类规则,并通过不同对象层间信息的传递和合并实现对影像的分类。并以北京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多尺度分割 规则 分类
下载PDF
2000—2010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56
16
作者 袁丽华 蒋卫国 +5 位作者 申文明 刘颖慧 王文杰 陶亮亮 郑华 刘孝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798-7806,共9页
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覆盖状况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对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变化进行监测,进而掌握流域植被的动态变化特征。在此背景下,利用2000—2010年的250 m... 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覆盖状况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对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变化进行监测,进而掌握流域植被的动态变化特征。在此背景下,利用2000—2010年的250 m分辨率的MOD13Q1数据来研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来研究NDVI的变化趋势特征,通过对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的结果和Hurst指数的结果的叠加,来研究NDVI的可持续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分布上看,黄河流域NDVI呈现出西部和东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2)从时间变化特征上看,2000—2010年植被覆盖区域年均NDVI均值在0.3—0.4之间波动,其中2000—2004年NDVI波动较大,但自2005年以来NDVI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3)从变化趋势上看,2000—2010年黄河流域植被改善的区域远远大于退化的区域,改善的区域占植被覆盖区域总面积的62.9%,退化的区域占27.7%,9.4%的区域NDVI稳定不变;4)从可持续性来看,86.0%的植被覆盖区域NDVI呈现正向可持续性,即NDVI的可持续性较强;由变化趋势与Hurst指数的耦合信息得出,持续改善的面积占植被覆盖区域总面积的53.7%,持续稳定不变的区域占7.8%,持续退化的区域占24.5%,另外14.0%的区域未来变化趋势无法确定,持续退化和未来变化趋势无法确定区域的植被变化状况需要研究人员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NDVI 植被覆盖区域 时空变化 趋势分析 HURST指数
下载PDF
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84
17
作者 刘宝元 张科利 焦菊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5-350,共6页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参数,国外已有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应用方便的土壤可蚀性定义和指标。国外的指标在我国不适用, 而我国又没有这样的指标。在系统全面查阅和分析60 多年来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参数,国外已有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应用方便的土壤可蚀性定义和指标。国外的指标在我国不适用, 而我国又没有这样的指标。在系统全面查阅和分析60 多年来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 提出我国土壤可蚀性指标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即在15°坡度、20m 坡长、清耕休闲地上,单位降雨侵蚀力所引起的土壤流失量。这一标准的确定对规范土壤可蚀性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 抗蚀性 侵蚀预报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国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59
18
作者 李晓兵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气化学性质及过程、气候、水文、土壤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着重综述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焦点之一——土地...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气化学性质及过程、气候、水文、土壤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着重综述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焦点之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全球变化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05
19
作者 谢花林 李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5-710,共6页
从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 ,根据压力 (pressure) 状态 (state) 响应 (response)模型 ,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况、人文环境响应 3个方面构建了一个 4层次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 ,并以此... 从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 ,根据压力 (pressure) 状态 (state) 响应 (response)模型 ,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况、人文环境响应 3个方面构建了一个 4层次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 ,并以此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天津、南京 7大城市进行了分析 .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广州 北京 资源环境 评价方法 深圳 综合评价模型 研究所 实际 评价结果
下载PDF
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被引量:208
20
作者 秦艳红 康慕谊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通过回顾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拉丁美洲国家)在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即:界定受偿方和支付方,明确... 通过回顾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拉丁美洲国家)在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即:界定受偿方和支付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机会成本为理论依据,将受偿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设定具有差异性的补偿标准,并将补偿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以及生态效益外溢补偿3个阶段;综合受益程度、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确定支付方的支付标准;建立融资渠道,有效配置资金;建立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生态补偿机制应以“造血式”补偿为目标,在研究中需加强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服务 支付方和受偿方 补偿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