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
12
1
作者
谢淑梅
《中国医药》
2016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急诊机械通气患者8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
目的探讨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急诊机械通气患者8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方法,观察组采用体表定位振动排痰法联合膨肺吸痰法排痰,均吸痰5d。比较2组患者吸痰前、吸痰5d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的变化;比较2组每天吸痰总量、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彻底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吸痰前2组患者SaO2、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93.2±4.8)%比(87.1±6.8)%,(121±19)mmHg(1mmHg=0.133kPa)比(97±19)mmHg,(40±6)mmHg比(42±12)mmHg,(25±5)次/min比(29±7)次/min;观察组:(98.4±2.9)%比(86.7±5.8)%,(132±15)mmHg比(97±18)mmHg,(38±4)mmHg比(42±10)mmHg,(22±3)次/min比(29±7)次/min],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1~3天吸痰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第4、5天吸痰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0.5±0.8)ml比(20.5±1.2)ml,(44.8±1.6)ml比(31.6±1.5)ml,(36.2±1.9)ml比(31.3±1.7)ml,(17.2±2.1)ml比(28.4±0.9)ml,(10.3±0.9)ml比(25.1±1.3)m1],吸痰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9±0.7)h比(1.3±1.0)h],吸痰彻底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4±0.5)分比(2.0±0.4)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7%(2/43)比18.6%(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排痰效率明显优于普通吸痰法,安全性高,对急诊机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定位振动排痰
膨肺吸痰
急诊机械通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
12
1
作者
谢淑梅
机构
北京市
通州区
中西医
结合
医院
体检
科
出处
《中国医药》
2016年第2期202-20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急诊机械通气患者8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方法,观察组采用体表定位振动排痰法联合膨肺吸痰法排痰,均吸痰5d。比较2组患者吸痰前、吸痰5d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的变化;比较2组每天吸痰总量、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彻底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吸痰前2组患者SaO2、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93.2±4.8)%比(87.1±6.8)%,(121±19)mmHg(1mmHg=0.133kPa)比(97±19)mmHg,(40±6)mmHg比(42±12)mmHg,(25±5)次/min比(29±7)次/min;观察组:(98.4±2.9)%比(86.7±5.8)%,(132±15)mmHg比(97±18)mmHg,(38±4)mmHg比(42±10)mmHg,(22±3)次/min比(29±7)次/min],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1~3天吸痰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第4、5天吸痰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0.5±0.8)ml比(20.5±1.2)ml,(44.8±1.6)ml比(31.6±1.5)ml,(36.2±1.9)ml比(31.3±1.7)ml,(17.2±2.1)ml比(28.4±0.9)ml,(10.3±0.9)ml比(25.1±1.3)m1],吸痰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9±0.7)h比(1.3±1.0)h],吸痰彻底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4±0.5)分比(2.0±0.4)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7%(2/43)比18.6%(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排痰效率明显优于普通吸痰法,安全性高,对急诊机械
关键词
体表定位振动排痰
膨肺吸痰
急诊机械通气
Keywords
Surface location vibration sputum
Lung dilated suction
Emergenc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分类号
R563.9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谢淑梅
《中国医药》
201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