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遗忘权的中国情境及司法展开——从国内首例“被遗忘权案”切入 被引量:21
1
作者 丁宇翔 《法治研究》 2018年第4期27-39,共13页
在欧盟法院判出全球第一例"被遗忘权"案之后,国内首例被遗忘权案的判决也新鲜出炉,但二者对于被遗忘权的态度却迥然有别。其背后的原因既有案件本身的事实因素,也有社会历史因素。然而,即使在欧洲内部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被... 在欧盟法院判出全球第一例"被遗忘权"案之后,国内首例被遗忘权案的判决也新鲜出炉,但二者对于被遗忘权的态度却迥然有别。其背后的原因既有案件本身的事实因素,也有社会历史因素。然而,即使在欧洲内部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被遗忘权的行使边界也不是十分清晰的。而中国又处在亟需鼓励互联网创新和保护新闻舆论监督等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不顾实际而完全地移植被遗忘权并不是最优选择。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被遗忘权所涉及的利益如果被侵害,其侵害结果的类型完全可以被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人格权的保护类型所吸纳。在具体的救济措施上,也完全可以通过删除、屏蔽等手段达到与欧盟被遗忘权(删除权)相同的效果,并且还可以就相关的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害提出赔偿请求,从而得到更为圆满的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遗忘权 信息控制者 信息主体 删除 司法保护
下载PDF
民事审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俞亮 张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6-60,共5页
民事审级制度是决定一个民事案件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获得重新审查机会的基本制度 ,而保证效率与公平的最大化实现是设计民事审级制度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我国当前两审终审的民事审级制度具有单一性和死板性 ,无法适应民事案件多样化的要... 民事审级制度是决定一个民事案件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获得重新审查机会的基本制度 ,而保证效率与公平的最大化实现是设计民事审级制度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我国当前两审终审的民事审级制度具有单一性和死板性 ,无法适应民事案件多样化的要求。因此应当将其改造为三审终审为主 ,辅以一审终审的民事审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级制度 上诉 一审终审 两审终审 三审终审
下载PDF
民法典多数人之债实体与程序融贯研究——以不真正连带责任为对象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庆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2-112,共11页
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研究,应将价值定位在债权人对多数债务人的权益实现上,必须通观实体法效果和程序法效果。实体效果上,不真正连带责任对外具有连带规则,对内则有相互影响的绝对效力事项和相对效力时效,以确保债权人权利最大化以及各... 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研究,应将价值定位在债权人对多数债务人的权益实现上,必须通观实体法效果和程序法效果。实体效果上,不真正连带责任对外具有连带规则,对内则有相互影响的绝对效力事项和相对效力时效,以确保债权人权利最大化以及各债务人利益平衡。在程序效果上,应结合诉的主观合并理论确定其诉讼形态,债权人可以单独起诉,亦可将所有债务人一并起诉,在共同诉讼的形态上宜采纳普通共同诉讼模式,并把握好相关的裁判技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带责任 不真正连带责任 诉的主观合并 必要共同诉讼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普通共同诉讼
原文传递
人格权侵权中“公众人物抗辩”的裁判规则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宇翔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78,共6页
侵犯人格权案件中的公众人物抗辩在英美法和大陆法上都已有50年左右的历史,我国的司法实践也已认可。公众人物抗辩的主要理由在于平衡公共利益、公众需要与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据此,公众人物抗辩不可任意扩张,只应局限于肖像权纠纷中... 侵犯人格权案件中的公众人物抗辩在英美法和大陆法上都已有50年左右的历史,我国的司法实践也已认可。公众人物抗辩的主要理由在于平衡公共利益、公众需要与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据此,公众人物抗辩不可任意扩张,只应局限于肖像权纠纷中未经权利人允许而擅自制作、公开及非为营利而正当使用某公众人物肖像的案件,涉及公共利益与公众需要的部分隐私权案件。法官在裁判中认定公众人物抗辩时,也应考虑时间、空间、行业、认知可能性和法律传统,并将之与合理引用抗辩、公正评论抗辩、公众场所抗辩等相近抗辩详加甄别予以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人物抗辩 公共利益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原文传递
缺位、错位与归位:民法方法论在民事判决中的“谦抑”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宇翔 《中国应用法学》 2018年第4期125-140,共16页
实践中,法官在民事判决中运用方法论呈现三种形态,即方法论的缺位、错位和适位。剖析其成因,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障碍:观念障碍,如对于民法方法论不熟悉或不了解等;机制障碍,如法官办案责任豁免机制的不健全、判决说理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其... 实践中,法官在民事判决中运用方法论呈现三种形态,即方法论的缺位、错位和适位。剖析其成因,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障碍:观念障碍,如对于民法方法论不熟悉或不了解等;机制障碍,如法官办案责任豁免机制的不健全、判决说理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其他障碍,如欠缺运用方法论的经验积累等。在司法改革如火如荼推进的背景下,不利于方法论运用的体制机制正被逐步淘汰,在民事判决书中导入方法论迎来了良好的契机。具体可以从以下层面考量:在价值判断层面,导入方法论需要进行利益衡量;在基本原则层面,导入过程中要秉承"谦抑"的原则;在具体规则层面,需要区分原告的诉求是否具有请求权基础而采取不同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方法论 民事判决 谦抑 利益衡量
下载PDF
“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的主体基础——关于中国优秀法官要素构成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宇翔 《司法改革论评》 2017年第1期163-177,共15页
在研究法官职业化问题时,不能忽视中国法官在中国现实的塑造下所具备的特定要素。传统优秀法官徐有功、海瑞等人,法学理论关于法官的研究,现实中宋鱼水等优秀法官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优秀法官要素的传统的、文本的和现实的资源。但建构中... 在研究法官职业化问题时,不能忽视中国法官在中国现实的塑造下所具备的特定要素。传统优秀法官徐有功、海瑞等人,法学理论关于法官的研究,现实中宋鱼水等优秀法官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优秀法官要素的传统的、文本的和现实的资源。但建构中国优秀法官要素除了探寻已有的资源外,还尤其需要关注中国现实。立基于已有的要素资源,并充分考虑中国现实对中国优秀法官要素的塑造,在更高层次上总结和提炼。中国优秀法官的要素由知识要素、思维要素、行为要素和品格要素四部分构成。中国优秀法官要素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只是观念的,更是现实的。优秀法官要素不仅为优秀法官的涵养提供了范式,它本身更是'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的主体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法官 要素 构成 审理者裁判 裁判者负责
原文传递
民法典中返还原物的构造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宇翔 《财经法学》 2019年第6期67-85,共19页
司法实践中,返还原物纠纷案的判决中存在民事案由与裁判依据不一致的乱象,其原因在于请求权竞合的客观存在、法官认识的不统一以及立法上返还原物和返还财产关系的不清晰。返还原物请求权作为物权请求权在适用范围的广度、主张和证明责... 司法实践中,返还原物纠纷案的判决中存在民事案由与裁判依据不一致的乱象,其原因在于请求权竞合的客观存在、法官认识的不统一以及立法上返还原物和返还财产关系的不清晰。返还原物请求权作为物权请求权在适用范围的广度、主张和证明责任分配的合理性、对受损害方保护的强度等方面都优于返还财产请求权,前者的存在必要性也高于后者。但考虑到《民法通则》所确立的“返还财产”条款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我国民法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因而也应有所保留。不过,以编纂民法典为契机,将返还原物条款和返还财产条款进行整理和优化,却是必要的。除了《民法总则》第179条,未来民法典还应保留《物权法》中的返还原物条款,继承《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的返还财产,将作为侵权责任的返还财产予以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还原物 返还财产 民法典 裁判依据
下载PDF
判决让被漠视的权利得到保护——庞某某与去哪儿网 东航隐私权纠纷案判决“诞生记”
8
作者 丁宇翔 《法庭内外》 2018年第4期10-14,共5页
引言: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无论从哪个层面看,庞某某与去哪儿网、东航公司隐私权纠纷案都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民事侵权案件。案件的梗概是:庞某某委托其助理通过去哪儿网购买东航机票,其后收到诈骗短信,短信内容中显示有庞某某航班的起飞时... 引言: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无论从哪个层面看,庞某某与去哪儿网、东航公司隐私权纠纷案都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民事侵权案件。案件的梗概是:庞某某委托其助理通过去哪儿网购买东航机票,其后收到诈骗短信,短信内容中显示有庞某某航班的起飞时间、降落时间、机场名称、航班号。庞某某认为,自己的手机号及确切的航班信息只有去哪儿网和东航掌握,因而其断定是去哪儿网和东航泄露了其个人信息。于是以侵犯隐私权为由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去哪儿网和东航存各自宫网向庞某某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隐私权 东航公司 纠纷案 判决 民事侵权案件 精神损害抚慰金 保护 利得
原文传递
从“一元线性”到“二元矩阵”: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人民法院组织结构创新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伍涛 丁少芃 张春城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本文着眼于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具体途径及方式,立足于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相适应的人民法院组织机构配置机制创新,在对"线性构造"模式下人民法院组织结构的形式特征及主要弊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组织创新的基... 本文着眼于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具体途径及方式,立足于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相适应的人民法院组织机构配置机制创新,在对"线性构造"模式下人民法院组织结构的形式特征及主要弊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组织创新的基本原理以及当前人民法院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逻辑,针对人民法院审判权与司法行政权二元并存的权力格局,提出了人民法院组织结构从"一元线性"模式到"二元矩阵"模式转型发展的改革思路,设计出了以内设机构为载体的纵向组织体系与以专业化团队化组织为载体的横向组织体系二元并存、纵横结合、矩阵支撑的人民法院组织结构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法院 组织结构 线性模式 矩阵模式 司法责任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