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乐 白月奎 +2 位作者 欧云菘 张在兴 孙家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腹腔胆道镜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腹腔镜 胆道探查 胆总管结石
原文传递
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凯东 张乐 白月奎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预...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减少出院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联合肠内营养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冰涛 尚宏清 +1 位作者 李伟 刘凯东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行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行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行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行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外观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1年内复发率与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外观疗效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临床治疗中保乳手术具有美容效果好、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能够保持低复发率与高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疗效
下载PDF
ER,PR,Ki67,p5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冰涛 尚宏清 +1 位作者 李伟 刘凯东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2期231-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ER,PR,Ki67及p5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进行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测定乳腺癌ER,PR,Ki67及p53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ER,PR,Ki67及p5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进行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测定乳腺癌ER,PR,Ki67及p53的表达情况,最后将这些分子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3.16%,ER,PR,Ki67及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6%,75.79%,71.58%和55.79%;ER,PR,Ki67及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不存在直接相关性(P>0.05)。结论:ER,PR,Ki67及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不存在直接相关性,两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补充,共同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综合各项因素、准确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 相关性 P53
下载PDF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铭 白月奎 +6 位作者 刘凯东 张桦 张乐 王新静 尚宏请 王冰涛 彭勃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7期461-464,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11例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加以改良,观察其环周切缘阳性率、术中肠道或肿瘤穿孔率及近远期并发症... 目的观察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11例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加以改良,观察其环周切缘阳性率、术中肠道或肿瘤穿孔率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11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肿瘤破溃及肠道穿孔,未出现阴道、前列腺、精囊及尿道的副损伤;其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会阴疝的发生;病理检测环周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26个月,1例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1例死亡,病死率为9%,均无会阴部慢性疼痛的发生。结论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可以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和术中穿孔率,减少肿瘤局部复发,盆底筋膜的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低位直肠癌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肠穿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