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线C反应蛋白对414例冠心病血管重建患者预后的最佳预测切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黎旭 刘小慧 +11 位作者 聂绍平 杜欣 吕强 康俊萍 董建增 顾承雄 黄方炯 周玉杰 陈方 吕树铮 吴学思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414例冠心病患者基线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对冠状动脉血管重建预后的最佳预测切点。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了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接受血管重建患者414例,应用ROC曲线分析方法判定CRP最佳切点,比较不同基线C反应蛋... 目的:分析414例冠心病患者基线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对冠状动脉血管重建预后的最佳预测切点。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了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接受血管重建患者414例,应用ROC曲线分析方法判定CRP最佳切点,比较不同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患者长期随访的临床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51d。结果:ROC曲线分析CPR5.5mg/L为最佳切点,Cox回归分析,只有CRP对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CRP组无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低CRP组(log-rank,P<0.001)。结论: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是冠心病血管重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基线CRP5.5mg/L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作为判断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后长期预后不良的最佳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 预后 切点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单硝酸异山梨酯类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静 周玉杰 +4 位作者 葛海龙 方哲 韩红亚 高霏 王建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评价和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类制剂对AMI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 目的: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评价和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类制剂对AMI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中华小型猪48只,全麻下开胸结扎LAD远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24只),实验组口服长效硝酸酯类制剂(异乐定缓释胶囊,50 mg/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分别于服药后2 w、4 w、6 w和8 w取梗死区周围心肌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2组梗死区周围心肌组织VEGF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4 w、6 w,实验组梗死区周围心肌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 819.0±408.4)vs.(1 247.5±356.8);(2 054.4±380.3)vs.(1 937.5±506.2),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类制剂能改善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周围心肌组织VEGF表达水平,且以4 w、6 w时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评价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内膜覆盖情况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现涛 杜梦阳 +4 位作者 陈欣 苑飞 周玉杰 吕树铮 陈韵岱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S1期79-80,共2页
Objective:Confirming complete neointimal coverage after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DES)is clinically important because incomplete stent coverage is maybe responsible for late thrombosis and sudden cardiac deat... Objective:Confirming complete neointimal coverage after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DES)is clinically important because incomplete stent coverage is maybe responsible for late thrombosis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is a high-resolution(≈10 μm)imaging technique capable of detecting a thin layer of neointimal hyperplasia(NIH)inside DES.Helios stent system(KinheIy Bio-tech Co(Shenzhen).Ltd)is a new generation of sirolimus eluting stents.Methods:Motorize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pullback was performed at 9-month follow-up to examine consecutive Helios stent mplantations in 10 patients.NIH thickness inside each strut and NIH area percentage inside each cross-section were measured.Results:In total,2063 struts in 296 mm stented segments were analyzed.Overall,NIH thickness were(95.7±66.62)μm,rates of exposed struts was 60.2% and the average NIH area percentage was 5.0618% ± 5.6625%.Conclusion:Our study suggests that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Helios stent implantation must be continued at least 9months after DES im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雷帕霉素 洗脱 抗血小板治疗 支架植入 内膜面积 血管内膜 新生内膜 覆盖率 支架术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因素与预后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英 王亚柱 +7 位作者 刘静怡 史菲 张皓然 刘超 张爱文 单伟超 丁振江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8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生IR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及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介入治...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生IR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及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 010例,根据是否发生IRI分组,IRI组399例,非IRI组611例。记录临床资料并完成汇总,出院前评价心脏功能及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术后1、3、6、12、24及36个月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IRI组较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42. 1%vs. 49. 9%)、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15. 8%vs. 24. 7%)比例低于对照组,入院时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36. 3±22. 5) vs.(147. 6±24. 8)mm Hg,均P<0. 05];IRI组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9. 9%vs. 41. 4%,P<0. 05)。两组患者出院前心功能指标、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他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CEI/ARB)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对照组高于IRI组(74. 5%vs. 50. 4%,P<0. 05)。术后1~3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入院时收缩压降低、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是发生IRI的危险因素。是否发生IRI仅影响院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对近期心功能改变及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灌注损伤 预测因素 预后影响
下载PDF
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方哲 周玉杰 +2 位作者 史冬梅 刘宇扬 赵迎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24-626,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一种新型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因胸痛原因住院的患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 目的 对比分析一种新型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因胸痛原因住院的患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心绞痛的患者3165例.其中冠脉造影1959例(其中经排除标准及经股动脉途径而不计入250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1206例(其中经排除标准及经股动脉途径和反关脉而不计入135例),共计2780例入选.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2组,普通桡动脉止血板组1390例和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装置组1390例.观察术后即刻及出院时桡动脉主、次终点事件.主要终点包括: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前臂疼痛或不适、桡动脉内膜损伤、桡动脉闭塞、桡动脉内膜直径等.次要终点包括压迫时间、压迫止血效果、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装置组总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普通桡动脉止血板组(P<0.01),所需压迫时间明显缩短(P<0.01),治疗满意度明显较高(P<0.01).结论 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装置能够减少血管总并发症,减少压迫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对桡动脉内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止血辅料 壳聚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