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1年北京市20岁以下带状疱疹病原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潘静彬 周涛 +9 位作者 索罗丹 袁力勇 权娅茹 王海红 彭兴慧 王涛 朱宗龙 王砚飞 赵丹 卢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1,共7页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20岁以下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病例病原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带状疱疹病例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带状疱疹监测系统,包括两个哨点区(密云区和昌平区)7家哨点医院的20岁及以下带状疱疹病例。首...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20岁以下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病例病原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带状疱疹病例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带状疱疹监测系统,包括两个哨点区(密云区和昌平区)7家哨点医院的20岁及以下带状疱疹病例。首次就诊时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并采集病原学标本,调查其出疹日期、疱疹部位、疱疹数量等;出疹21 d时通过电话随访调查疼痛程度、疱疹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等临床特征;出疹90 d时对出疹21 d随访仍有神经痛者再次调查其疼痛情况判断是否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提取疱疹液中的病毒DNA后对其ORF62基因区域进行PCR扩增和一代测序获取病毒序列,通过序列比对鉴定野毒株/疫苗株,并比较不同水痘疫苗接种史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2017-2021年北京市20岁及以下带状疱疹病例共计78例,其中61例病例完成随访调查。61例病例的年龄范围为1.83~20.54岁,年龄 M为17.50岁;男性36例(59.02%),女性25例(40.98%);有水痘接种史者29例(1、2剂次接种史者分别为18、5例,剂次不详者6例),无水痘疫苗接种史的13例,接种史不详者19例。78例病例中VZV核酸阳性者64例,其中62例鉴定结果为野毒株,2例为疫苗株;2例疫苗株病例均为2岁女童,均有1剂水痘疫苗接种史,分别于接种疫苗后3个月和13个月后发病。29例有水痘疫苗接种史的带状疱疹病例的疱疹数量以10~49个为主,占58.62%(17例);疱疹部位以躯干为主,占44.83%(13例);疼痛程度“无或轻度”占比51.72%(15例);带状疱疹病例最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疱疹完全结痂时间的 M( Q1, Q3)分别为3(1.5,5)分、10(1.5,12.5)d、10(6.5,13)d,均未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接种史、无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者疱疹个数、疱疹部位及疼痛程度的构成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疼痛持续时间、最痛评分和疱疹结痂时间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均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疫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野毒株 疫苗株 临床特征 监测
原文传递
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娟 卢莉 +16 位作者 陈萌 黄芳 曾阳 李晓梅 马蕊 潘静彬 孙穆 孙昊 王中占 郭舫如 张一华 王凤双 吴涛 崔德军 彭兴慧 吴疆 庞星火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2012年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选择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125名.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麻疹患病史、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并采集静脉血5 ml.使用E...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2012年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选择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125名.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麻疹患病史、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并采集静脉血5 ml.使用ELISA检测研究对象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4.71%(1800/2125),标化阳性率为88.07%,抗体水平中位数为960.46 IU/L.不同年龄组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Х^2 =341.60,P<0.01;H=216.27,P <0.01),其中,1岁以下婴儿最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分别为43.06% (90/209)、185.80 IU/L;1 ~4岁和5~9岁儿童较高,分别为97.31%(181/186)、96.46%(218/226)和2448.81、1910.72 IU/L;15岁及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在81.98% ~90.14%之间,抗体水平在744.38 ~ 1474.84 IU/L之间.本市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分别为82.45%(883/1071)、899.82 IU/L,低于流动人口的87.00%(917/1054)和1166.19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51,P<0.01;U =538 704.00,P<0.01).既往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分别为91.95%(891/969) 、1443.11 IU/L,高于既往未接种疫苗和免疫史不详的人群[分别为32.95(57/173)和127.33 IU/L,86.67%(852/983)和923.73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9.92,P<0.01;H=202.11,P <0.01).结论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1~9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风险较小,<1岁婴儿和15 ~ 40岁本市和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抗体 疫苗 免疫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2年常住人口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朱佳子 张合润 +12 位作者 李仁清 曾阳 李晓梅 潘静彬 孙昊 王中战 郭舫如 张一华 王凤双 吴涛 彭兴慧 卢莉 庞星火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2-765,共4页
目的 调查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水平。方法 2012年在北京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健康居民1676名。使用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免疫史等信息,并采集静脉血5m... 目的 调查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水平。方法 2012年在北京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健康居民1676名。使用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免疫史等信息,并采集静脉血5ml,使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对不同组别问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进行比较。结果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2%(1645/1676)、98.1%(1644/1676)、97.6%(1635/1676),抗体GMT分别为l:130.2、1:113.4、1:79.7。〈15岁年龄组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7%(664/666)、99.8%(665/666)、99.5%(663/666),均高于≥15岁各年龄组[分别为97.1%(981/1010)、96.9%(979/1010)、96.2%(972/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15岁年龄组Ⅰ、Ⅱ、Ⅲ型抗体GMT(1:325.9、1:250.5、1:190.7)均高于≥15岁年龄组(1:71.1、1:67.2、1: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免疫史信息来自于接种证和接种卡的人群各型抗体阳性率(99.O%~100%)和GMT水平(1:128.8~1:300.7)均较高,当记录中免疫次数达到3次时,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和GMT(1:409.7~1:636.7)均达到较高水平。结论2012年北京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15岁以下免疫覆盖人群,建立了稳固的免疫屏障,可有效阻断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及疫苗衍生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抗体 中和 免疫 阳性率 几何平均滴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