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城市社区治理法律框架的法域定位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少青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3,共8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社区的定义、"域"定位以及相应的法律框架的法域定位问题;其次,简要评析了现行社区治理法律框架的法域归属,指出其公法主导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时下流行的几种社区治理法律框架构建思路及其法域定位... 文章首先分析了社区的定义、"域"定位以及相应的法律框架的法域定位问题;其次,简要评析了现行社区治理法律框架的法域归属,指出其公法主导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时下流行的几种社区治理法律框架构建思路及其法域定位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构建私法主导性的社区治理法律框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区治理 公法 私法 法律框架
原文传递
科学发展观是讲发展的,同党的的什么关系?
2
作者 姚桓 苗佳瑛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9年第4期27-27,共1页
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是,一方面,党的建设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检验党的建设的得失;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理论思想内容也为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具体说,党的思想建设要以用科... 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是,一方面,党的建设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检验党的建设的得失;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理论思想内容也为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具体说,党的思想建设要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为重要任务,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要把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重要义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党的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 学习实践 思想内容 党员
原文传递
科学发展观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3
作者 姚桓 苗佳瑛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9年第4期27-27,共1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尺。第二,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尺。第二,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第三,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建设 科学发展观 党员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 民主发展 制度创新 结构合理 制度体系
原文传递
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党群关系和谐有什么意义
4
作者 姚桓 苗佳瑛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9年第4期27-27,共1页
其意义在于:第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可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利益和其他利益的需要,为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要把“蛋糕”切好,以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 其意义在于:第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可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利益和其他利益的需要,为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要把“蛋糕”切好,以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和谐 科学发展观 物质利益 第一要务 执政兴国 物质基础 党群关系 生产力
原文传递
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强调树立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5
作者 姚桓 苗佳瑛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9年第4期27-27,共1页
政党的发展观实际上是党的价值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鲜明地体现了党的性质,反映了党的宗旨和价值观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政党的发展观实际上是党的价值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鲜明地体现了党的性质,反映了党的宗旨和价值观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基础。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导致事故的主观原因看,就是少数干部没有牢固树立甚至缺乏这“四种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宗旨意识 大局意识 忧患意识 责任意识 生产安全事故 强调 社会发展问题
原文传递
普通党员怎样学习科学发展观
6
作者 姚桓 苗佳瑛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9年第4期27-27,共1页
第一,反复深入研读文件,切实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要克服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得差不多的思想。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普通党员 学习
原文传递
为什么说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改进党的作风
7
作者 姚桓 苗佳瑛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9年第4期27-27,共1页
目前党的作风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如:有的盲目决策,劳民伤财,甚至为制造“政绩”,侵害群众利益;有的把自己的“功劳”看得很大,“官”看得很重,对群众态度变了,经常有意无意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 目前党的作风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如:有的盲目决策,劳民伤财,甚至为制造“政绩”,侵害群众利益;有的把自己的“功劳”看得很大,“官”看得很重,对群众态度变了,经常有意无意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有的表面上待人客客气气,却对群众疾苦不动心、不上心、不关心。一些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很多都与干部作风漂浮,对应该并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再延宕、推诿,导致矛盾激化有关。这些,都妨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改进党的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党的作风 群众利益 群体性事件 不正之风 “政绩” 干部作风 社会和谐
原文传递
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
8
作者 姚桓 苗佳瑛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9年第4期27-27,共1页
第一,政绩要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不能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例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政绩就不能是单打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来统筹考虑、创造政绩,尽量减少或避免社... 第一,政绩要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不能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例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政绩就不能是单打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来统筹考虑、创造政绩,尽量减少或避免社会发展中的“长腿”与“短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政绩观 领导干部 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