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宁亚维 马梦戈 +5 位作者 杨正 侯琳琳 赵忠情 陈艺 王志新 贾英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8-247,共10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天然的、四碳非蛋白氨基酸,由于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抗焦虑、改善脑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得到广泛关注。动植物体中天然存在的GABA含量较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开发GABA的高效生产...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天然的、四碳非蛋白氨基酸,由于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抗焦虑、改善脑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得到广泛关注。动植物体中天然存在的GABA含量较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开发GABA的高效生产方法。目前GABA制备方法以植物源富集法和微生物合成法为主。生产的GABA可用于开发富含GABA的粮食制品、乳制品和肉制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文章综述了GABA的合成机制、制备方法以及GABA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旨在为GABA的富集及其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生理功能 植物源富集法 微生物合成法 功能性食品
下载PDF
发酵剂抗氧化活性对发酵肉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英丽 于青林 +3 位作者 万真 李洪岩 刘洁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2-312,共11页
发酵肉制品中脂肪的适度氧化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而脂肪和蛋白质的过度氧化则会对产品的风味、色泽、质地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天然和人工抗氧化剂因来源或安全性问题而使用受到限制,发酵剂作为发酵肉制品的生产原料... 发酵肉制品中脂肪的适度氧化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而脂肪和蛋白质的过度氧化则会对产品的风味、色泽、质地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天然和人工抗氧化剂因来源或安全性问题而使用受到限制,发酵剂作为发酵肉制品的生产原料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发酵肉制品中脂肪与蛋白质的氧化及发酵剂的抗氧化作用,同时概述了微生物主要的抗氧化酶系,对抗氧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近年来发酵剂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功能性发酵剂在发酵肉制品中抗氧化性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抗氧化 发酵肉制品 抗氧化酶系 抗氧化评价方法
下载PDF
发酵剂对发酵香肠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英丽 杨梓妍 +6 位作者 万真 于青林 曹雅婷 蒋逸萱 李洪岩 刘洁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4-296,共13页
发酵香肠是指将搅碎的猪肉(或牛、羊肉等)、动物脂肪、盐、糖、发酵剂和香辛料等混合后灌进肠衣,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成的香肠制品。因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风味作为发酵香肠的重要品质属性之一,其... 发酵香肠是指将搅碎的猪肉(或牛、羊肉等)、动物脂肪、盐、糖、发酵剂和香辛料等混合后灌进肠衣,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成的香肠制品。因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风味作为发酵香肠的重要品质属性之一,其形成与发展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对发酵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微生物代谢相关的反应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几种主要微生物对发酵香肠风味品质形成的作用及影响机制,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发酵香肠风味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风味物质 微生物发酵
下载PDF
植物类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莹 杨欣宇 +1 位作者 赵晓丹 钟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54-463,共10页
类黄酮化合物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有益作用,作为抗菌药物在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类黄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调控规律,重点综述了外界环境如... 类黄酮化合物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有益作用,作为抗菌药物在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类黄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调控规律,重点综述了外界环境如光照、温度、水分、辐射、激素、矿物质和MYB、bHLH、WD40以及NAC等转录因子对类黄酮化合物合成的影响,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植物类黄酮功能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做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类黄酮化合物 调控 合成 代谢 转录因子
下载PDF
食用菌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闫文杰 段昊 +1 位作者 吕燕妮 马爱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96-302,共7页
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等活性成分,但由于种属、产地、气候环境、栽培方式、生产加工等因素的差异,其功效成分及含量不同,使食用菌原料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因此,对食用菌的生产加工、有效利用及功效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等活性成分,但由于种属、产地、气候环境、栽培方式、生产加工等因素的差异,其功效成分及含量不同,使食用菌原料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因此,对食用菌的生产加工、有效利用及功效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食用菌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身的优质食品原料,在保健食品和医药等领域显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与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阐述了食用菌类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合规性依据、应用现状、保健功能等,并结合国际上食用菌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对我国食用菌在保健食品研发中的启示,以期为食用菌类原料的深度发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原料 保健食品
下载PDF
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范光森 吴秋华 +5 位作者 刘朋肖 富志磊 朱宇婷 成柳洁 杨然 李秀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1-360,共10页
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风味物质,其含量影响白酒的品质和香型。鉴于酯类化合物对白酒风格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研究并分析白酒酿造过程可知,白酒中酯类化合物主要来... 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风味物质,其含量影响白酒的品质和香型。鉴于酯类化合物对白酒风格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研究并分析白酒酿造过程可知,白酒中酯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酸-醇的酶促反应,并且确定了酯化酶中的脂肪酶对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具有重要的酶促催化作用。为此,本文分析了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途径,进而简单介绍脂肪酶及其催化酯类化合物合成机制,论述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形成的研究现状,并探索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形成中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酯类化合物 酯化酶 脂肪酶 合成机制
下载PDF
新鲜草果中关键香气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智慧 白佳伟 +2 位作者 杨文熙 刘玉平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73-178,共6页
采用溶剂直接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的方法,提取产自云南怒江的新鲜草果壳和种仁中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仪对所得提取物进行分析。通过与标准品的香气特征、质谱、保留指数进行比对,从中鉴定出30种香气... 采用溶剂直接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的方法,提取产自云南怒江的新鲜草果壳和种仁中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仪对所得提取物进行分析。通过与标准品的香气特征、质谱、保留指数进行比对,从中鉴定出30种香气活性成分,包括烯烃13种、醇10种、醛6种、醚1种。以2-辛醇和2-异丙基苯酚为内标,对27个香气活性成分进行定量;使用定量结果和阈值,计算其中22种成分的香气活性值。根据香气活性值,确定出新鲜草果壳和种仁中关键香气成分分别为17种和16种;其中1,8-桉叶素、(+)-α-蒎烯、反-2-辛烯醛、反-2-癸烯醛、β-罗勒烯、芳樟醇、α-松油醇、榄香醇、反-橙花叔醇、β-蒎烯、桧烯和4-萜烯醇是新鲜草果壳和种仁共有的关键香气物质,它们使二者香气具有相似之处;而香叶醛、α-水芹烯、橙花醛、萜品油烯、反-2-十二烯醛、β-月桂烯、正己醛、d-柠檬烯和β-石竹烯是导致二者香气有所不同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草果 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 香气活性成分 关键香气成分
下载PDF
小米挤压粉与小米生粉理化性质及营养品质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21
8
作者 谢仲寅 任欣 +1 位作者 张敏 沈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3-18,23,共7页
为了全面分析挤压膨化处理对小米粉品质特征的影响,本文系统比较了小米挤压粉与小米生粉理化性质及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发现:小米挤压粉的密度极显著低于小米生粉(P<0.01),而粒径(P<0.01)和静止角(P<0.01)极显著高于小米生粉... 为了全面分析挤压膨化处理对小米粉品质特征的影响,本文系统比较了小米挤压粉与小米生粉理化性质及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发现:小米挤压粉的密度极显著低于小米生粉(P<0.01),而粒径(P<0.01)和静止角(P<0.01)极显著高于小米生粉。挤压膨化后,小米挤压粉亮度(L*)减小、色泽(a*)变暗、肉眼可观察到色泽的差异。挤压膨化过程中产生较多阈值较低,风味贡献较大的醛类、呋喃类和吡嗪类挥发性风味物质,使得小米挤压粉的风味明显优于小米生粉。醛类,尤其是己醛(其相对质量分数高达34.58%),是小米挤压粉的主要风味贡献物质。与小米生粉相比,小米挤压粉的干基脂肪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减少28.92%和28.21%,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21.08%,其中亚油酸增加19.92%、亚麻酸增加63.40%。据此推测,适量添加小米挤压粉将有利于增强小米制品的风味、改善成品口感、提高成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挤压膨化 糊化特性 色泽 风味 营养
下载PDF
SPME-GC-MS和GC-O鉴定3种不同生产工艺马苏里拉奶酪的特征香气物质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姣 许凌云 +3 位作者 张晋华 边冉 王蓓 曹雁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10-217,共8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种不同工艺制备的马苏里拉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鉴定。利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进行嗅闻分析,共得到109种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且结合香气活力值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水牛奶马苏...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种不同工艺制备的马苏里拉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鉴定。利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进行嗅闻分析,共得到109种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且结合香气活力值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水牛奶马苏里拉奶酪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己醛、庚醛、己酸乙酯、(E)-2-壬烯醛、糠醛和丁酸乙酯;新鲜牛奶马苏里拉奶酪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2-十一酮和δ-十二内酯;半硬质牛奶马苏里拉奶酪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正癸酸、苯乙醛和乙酸乙酯。主成分分析检测结果能将这6种马苏里拉奶酪分为三大类,说明这些挥发性风味物质能很好地描述不同类别奶酪的风味差异。为马苏里拉奶酪的种类鉴别和水牛奶马苏里拉奶酪的掺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苏里拉奶酪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牛乳中乳清蛋白质的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蓓 唐艳斌 +5 位作者 张炎 王世杰 罗江钊 孟繁宇 任发政 丁钢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6-373,共8页
近年来,牛乳的营养功能备受关注,牛乳乳清中的活性蛋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乳品加工技术的升级与创新,对牛乳乳清中的活性蛋白认知逐渐明晰。本文重点介绍牛乳乳清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 近年来,牛乳的营养功能备受关注,牛乳乳清中的活性蛋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乳品加工技术的升级与创新,对牛乳乳清中的活性蛋白认知逐渐明晰。本文重点介绍牛乳乳清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阐述牛乳加工灭菌过程对上述牛乳乳清蛋白活性的影响,旨在为我国牛乳乳清蛋白的功能活性基础研究以及乳功能基料的产业化提出新思路,为乳品行业技术创新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乳清蛋白 功能活性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欣雨 朱瑶 +7 位作者 刘雅洁 王静 李贺贺 孙金沅 赵东瑞 孙啸涛 孙宝国 何亚荟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3,共8页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剖析其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整体呈现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但各区域发展尚不平衡,农...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剖析其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整体呈现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但各区域发展尚不平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有待提高。鉴于此,从政策引领、标准体系、各地特色与优势和科技创新4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探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如何突破制约和瓶颈,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政策引领 标准体系 地方特色与优势 科技创新
下载PDF
缓解食品中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泽宇 曹雁平 朱雨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4-333,347,共11页
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是热加工食品中两种常见的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污染物。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的同步抑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机理,影响两者形成的缓解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综... 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是热加工食品中两种常见的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污染物。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的同步抑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机理,影响两者形成的缓解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通过总结现有缓解策略的优异,为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共同抑制方法的开发和共同抑制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也为更多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5-羟甲基糠醛 抑制 美拉德反应
下载PDF
基于ROAV和嗅闻技术分析乳脂的关键风味化合物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扬 李妍 +6 位作者 李栋 张列兵 王蓓 孙艳芳 杜学贤 吴迎乐 卢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2-267,共6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ME-GC-MS)分析国内市场常见的8种乳脂产品(4种黄油、2种稀奶油及2种发酵黄油)的挥发性化合物,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ME-GC-MS)分析国内市场常见的8种乳脂产品(4种黄油、2种稀奶油及2种发酵黄油)的挥发性化合物,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鉴定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发现:8种乳脂产品中共检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7种醛类、6种甲基酮类、7种脂肪酸类和7种内酯类。ROAV法确定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共17种,GC-O可识别7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其中,乙酸、丁酸、己酸、δ-辛内酯、δ-癸内酯、γ-十二内酯的ROAV大于1,且可被GC-O识别,是最为重要的6种关键风味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 固相微萃取 相对气味活度值 嗅闻 关键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抗菌肽brevilaterin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机理 被引量:16
14
作者 宁亚维 苏丹 +3 位作者 付浴男 韩盼盼 王志新 贾英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2,共8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控制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对提高食品安全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考察了抗菌肽brevilaterin与ε-聚赖氨酸的协同抑菌机理。抑菌动力学结果表明抗菌肽与ε-聚赖氨...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控制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对提高食品安全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考察了抗菌肽brevilaterin与ε-聚赖氨酸的协同抑菌机理。抑菌动力学结果表明抗菌肽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抑菌效果;细胞膜质子动力势研究结果显示,抗菌肽对跨膜pH值梯度无明显影响,ε-聚赖氨酸会破坏跨膜pH值梯度,1/4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抗菌肽+1/4 MICε-聚赖氨酸(联用组)对跨膜pH值梯度产生了协同破坏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显微镜考察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现抗菌肽对细胞膜完整性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1/4 MIC抗菌肽即可导致36.3%的膜破损,而ε-聚赖氨酸对膜完整性损伤较小,1/4 MICε-聚赖氨酸仅破坏10.4%的细胞膜完整性,两者联用可对细胞膜完整性产生协同破坏作用,导致51.3%细胞膜完整性发生损伤;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发现抗菌肽和ε-聚赖氨酸联用较单独使用对细胞形态和细胞内容物的泄漏产生了协同破坏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ε-聚赖氨酸会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或降解蛋白质,而抗菌肽对蛋白质合成无影响;琼脂糖凝胶阻滞电泳表明,抗菌肽对菌体DNA条带无明显变化,而ε-聚赖氨酸以及两者联用会造成DNA滞留,表明ε-聚赖氨酸可以通过与DNA结合发挥抑菌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抗菌肽brevilaterin和ε-聚赖氨酸联用可以增强对细胞膜的破坏强度,且兼具抗菌肽对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与ε-聚赖氨酸对跨膜pH值梯度的破坏和DNA的结合作用,从而实现多靶位协同抑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brevilaterin Ε-聚赖氨酸 协同抑菌机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绿豆营养功能特性及其在植物基食品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素梅 李若凝 +2 位作者 唐健 侯殿志 芦晶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2期16-23,共8页
绿豆是我国特色杂粮杂豆作物和传统的药食同源食材,全球重要的干籽粒豆类作物。绿豆高蛋白、高淀粉以及富含多酚、黄酮、非淀粉多糖等营养特性使其成为粮食作物领域重要的健康食品和功能活性研究对象。对近年来国内外在绿豆的营养组成... 绿豆是我国特色杂粮杂豆作物和传统的药食同源食材,全球重要的干籽粒豆类作物。绿豆高蛋白、高淀粉以及富含多酚、黄酮、非淀粉多糖等营养特性使其成为粮食作物领域重要的健康食品和功能活性研究对象。对近年来国内外在绿豆的营养组成、功能因子(多酚、多糖、功能性蛋白或肽)以及抗氧化、降脂、降糖等健康功效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对绿豆在新型植物基食品中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作一介绍,旨在为现代营养和食品科学理论框架下的绿豆研究及其在未来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营养组成 功能因子 健康功效 植物基食品 应用
下载PDF
大豆蛋白与大豆肽的生物活性及加工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新旗 夏绍琪 张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
大豆提供了具有良好营养和理化特性且低成本的蛋白质来源。在大豆加工产业链中,大豆蛋白和大豆肽是非常重要的延伸产品,因在预防和缓解某些疾病方面有不可忽视的利用价值,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以及消费者的关注,其作为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 大豆提供了具有良好营养和理化特性且低成本的蛋白质来源。在大豆加工产业链中,大豆蛋白和大豆肽是非常重要的延伸产品,因在预防和缓解某些疾病方面有不可忽视的利用价值,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以及消费者的关注,其作为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在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大豆蛋白及大豆肽的生产工艺、生理活性,同时论述了大豆蛋白的食用安全性及加工特性。分别比较了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肽的现存工艺及新工艺的差异,提出了新工艺的优势和特点,为大豆蛋白和大豆肽的生产加工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新思路;重点介绍了大豆蛋白及大豆肽的生物活性,包括降血脂、调节免疫力、改善骨质疏松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并对新的生物活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大豆蛋白加工特性中良好的凝胶性、乳化性和组织化进行了介绍,特别对于组织化大豆蛋白(人造肉)国内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大豆肽 生产工艺 食用安全性 生物活性 加工特性
下载PDF
苯乳酸和醋酸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宁亚维 付浴男 +5 位作者 何建卓 侯琳琳 王志新 肖香 王世杰 贾英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4,共8页
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了苯乳酸和醋酸的联合抑菌效应及作用机理。首先,联合抑菌指数法与时间-杀菌曲线对苯乳酸与醋酸的联合抑菌效应的评价结果显示,苯乳酸和醋酸对大肠杆菌具有协同抑菌效应。其次,Zeta电位分析表明苯乳酸和醋酸可... 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了苯乳酸和醋酸的联合抑菌效应及作用机理。首先,联合抑菌指数法与时间-杀菌曲线对苯乳酸与醋酸的联合抑菌效应的评价结果显示,苯乳酸和醋酸对大肠杆菌具有协同抑菌效应。其次,Zeta电位分析表明苯乳酸和醋酸可以协同改变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电荷分布。DiSC3(5)荧光探针标记荧光光谱数据显示苯乳酸和醋酸可以协同消散大肠杆菌细胞膜电势;荧光探针SYTO9/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标记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PI对1/4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苯乳酸、1/2 MIC醋酸和1/4 MIC苯乳酸+1/2 MIC醋酸联用组的沾染率分别为8.8%、1.6%、12.8%,表明苯乳酸与醋酸联用对细胞膜完整性具有协同破坏作用,但破坏程度较弱;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表明苯乳酸和醋酸会导致大肠杆菌发生凹陷等形变。最后,荧光光谱法对基因组DNA的分析显示苯乳酸和醋酸可导致基因组DNA发生荧光猝灭现象,两者联用可增加猝灭程度,表明苯乳酸和醋酸对大肠杆菌基因组DNA具有协同破坏作用。综上所述,苯乳酸和醋酸两者可以通过协同改变细胞表面电荷分布,消散细胞膜电势,引起细胞发生形变,破坏基因组DNA从而发挥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乳酸 醋酸 抑菌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醇酰基转移酶催化合成白酒中的乙酸乙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范光森 王允中 +5 位作者 刘朋肖 吴秋华 富志磊 朱宇婷 成柳洁 李秀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4-304,共11页
乙酸乙酯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活性风味物质,其含量影响白酒的品质和香型。鉴于乙酸乙酯对白酒风格的重要性,研究其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白酒中乙酸乙酯主要来源于生物合成途径,而产香酵母是酿造过程中重要的乙... 乙酸乙酯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活性风味物质,其含量影响白酒的品质和香型。鉴于乙酸乙酯对白酒风格的重要性,研究其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白酒中乙酸乙酯主要来源于生物合成途径,而产香酵母是酿造过程中重要的乙酸乙酯产生菌株。对于白酒酿造过程,本文重点论述对白酒酯类形成起最重要作用的“酯化酶”之一--醇酰基转移酶在酵母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乙酸乙酯 酯化酶 醇酰基转移酶 产香酵母
下载PDF
数字化食品在新时代下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兆丰 刘炎峻 +3 位作者 徐勇将 王静 陈坚 刘元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共8页
数字化社会的大背景下,食品行业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数字化的发展为食品产业的转移/更新/革命带来了新机遇,既是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需求,也是顺应国家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产物,数字化食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 数字化社会的大背景下,食品行业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数字化的发展为食品产业的转移/更新/革命带来了新机遇,既是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需求,也是顺应国家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产物,数字化食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对食品原料物性、营养特性、人群营养特征等信息数据化和整合分析,与食品生物合成、食品重组、增材制造、智能化加工、智慧化物流、智慧化包装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后产生的食品,具备精准或定制化制造和供给的典型特征。目前,食品科学正在逐步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食品企业的深度融合来形成数字化食品的产业模式。基于此,本文对数字化食品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应用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食品 数字化技术 大数据 食品产业
下载PDF
GC-O-MS分析热处理前后西瓜汁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帆 陈尔豹 +4 位作者 牛晓媛 律诗 刘野 张雨 邹婷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2,共8页
利用GC-O-MS分析热处理前后西瓜汁的挥发性有机物风味成分。结果表明,GC-O-MS鉴定出鲜榨西瓜汁44种气味化合物,热处理西瓜汁50种气味化合物。结合嗅闻、气味稀释因子和香气活性值确定鲜榨西瓜汁中的关键气味化合物是壬醛(清香、青草味)... 利用GC-O-MS分析热处理前后西瓜汁的挥发性有机物风味成分。结果表明,GC-O-MS鉴定出鲜榨西瓜汁44种气味化合物,热处理西瓜汁50种气味化合物。结合嗅闻、气味稀释因子和香气活性值确定鲜榨西瓜汁中的关键气味化合物是壬醛(清香、青草味)、反-2-壬烯醛(清香、黄瓜味)、反,顺-2,6-壬二烯醛(清香、黄瓜味)、反,顺-3,6-壬二烯醇(清香、黄瓜味)、反,顺-2,6-壬二烯醇(清香、黄瓜味)和香叶基丙酮(花香、甜味);热处理西瓜汁中关键气味化合物为反-2-庚烯醛(脂味、苦味)、1-癸醛(脂味、肥皂味)、6-甲基-5-庚烯-2-酮(蘑菇味、霉味)、苯乙酮(苦杏仁味)、二乙基二硫醚(大蒜味)和顺-6-壬烯醛(臭味、刺激味)。顺-6-壬烯醛特征气味原为清香、黄瓜味,而热处理西瓜汁中顺-6-壬烯醛的含量增大,超过感官评价员鼻子的耐受值,呈现臭味、刺激味。热处理产生了异味成分,气味化合物的变化导致了西瓜汁加热后的蒸煮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O-MS 西瓜汁 热处理 气味稀释因子 香气活性值 关键气味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