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及供热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被引量:89
1
作者 何梓年 朱宁 +1 位作者 刘芳 郭淑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1,共6页
一套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及供热综合系统已在山东省乳山市建成。该系统由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储水箱、循环泵、冷却塔、空调箱、辅助燃油锅炉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具有夏季制冷、冬季供热和全年提供生活用热... 一套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及供热综合系统已在山东省乳山市建成。该系统由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储水箱、循环泵、冷却塔、空调箱、辅助燃油锅炉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具有夏季制冷、冬季供热和全年提供生活用热水等功能。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 5 40m2 ,制冷、供热功率 10 0kW ,空调、采暖建筑面积 10 0 0m2 ,供生活用热水量 32m3 /d。文中着重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特点和测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供热系统 吸收式空调 系统设计 测试性能
下载PDF
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9
2
作者 何梓年 蒋富林 +1 位作者 葛洪川 李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3-82,共10页
在传热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总热损系数、效率因子和热转移因子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还分别测定了单根真空管和真空管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曲线。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符合较好。
关键词 热管 真空管集热器 太阳能聚热器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太阳能利用发展趋势 被引量:50
3
作者 赵玉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3-77,共5页
简述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产业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介绍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同国外的差距, 并对我国太阳能利用在未来世纪的发展提出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资源 光伏发电 太阳能发电
下载PDF
利用日光能催化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4
作者 夏星辉 许嘉琳 陆维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以日光能为驱动力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总体上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反应器设计近年已由高倍聚光式转为非聚光式;TiO2纳米级材料与含TiO2复合体的研制提高了多相体系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有机物结构。
关键词 日光能 有机污染物 二氧化钛 催化降解 水体污染
下载PDF
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趋势评述 被引量:37
5
作者 陆维德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7年第1期95-99,共5页
本文根据太阳能分散型资源特征,以分布式能源体系的战略视角审视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认为集光伏和太阳低温热利用于一体的太阳能建筑将是太阳能利用发展的主流趋势,并指出光伏屋顶有可能成为未来就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成... 本文根据太阳能分散型资源特征,以分布式能源体系的战略视角审视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认为集光伏和太阳低温热利用于一体的太阳能建筑将是太阳能利用发展的主流趋势,并指出光伏屋顶有可能成为未来就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文章强调,各国政府现行的政策支持,对启动和扩大太阳能市场使之在未来能与化石能源竞争,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太阳集热器 光伏组件光伏屋顶 太阳能建筑 激励政秉
下载PDF
家用太阳热水器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4-570,共7页
根据所定义的“综合能源价格” ,采用与常规热水器进行定量比较的方法 ,对影响太阳热水器经济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一定使用条件、使得太阳热水器具备经济竞争力的价格范围。
关键词 家用太阳热水器 经济性 综合能源价格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玉文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7期17-20,36,共5页
从我国光伏产业与国际的差距以及即将“入世”所面临的挑战出发 ,分析了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趋势、速度及我国光伏产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 ,对 2 1世纪前期的发展作出初步预测 ,同时还分析了为实现发展战略构想应采取的驱动措施。分析表明 ... 从我国光伏产业与国际的差距以及即将“入世”所面临的挑战出发 ,分析了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趋势、速度及我国光伏产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 ,对 2 1世纪前期的发展作出初步预测 ,同时还分析了为实现发展战略构想应采取的驱动措施。分析表明 ,世界光伏产业在 2 0 0 0~ 2 0 10年期间将以 2 8 5 %的年增长速率发展 ,如果我们能抓住“入世”机遇在同一期间以 35 %的年增长率发展 ,就能使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在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发展战略 光伏技术 光伏发电 产业化 中国 21世纪 能源
下载PDF
采用滞环比较法实现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追踪 被引量:21
8
作者 朱炜锋 张宇祥 王文静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4期27-28,共2页
通过对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及功率电压曲线的分析,结合光伏并网系统的特性和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原理,并提出了一种采用软件实现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的方法。与普通的登山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跟踪到太阳电池的最... 通过对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及功率电压曲线的分析,结合光伏并网系统的特性和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原理,并提出了一种采用软件实现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的方法。与普通的登山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跟踪到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点,避免了在最大功率附近因扰动而造成功率损失,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最大功率点追踪 光伏 伏安特性
下载PDF
向太阳索取——中国太阳光-热与光-电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9
作者 殷志强 孟宪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588,共14页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已有25年光 热研究历史。10年来,太阳热水系统的生产发展迅速。2002年各种太阳热水系统销售约1000万m2,主要是获得生活热水,一些其他的应用正在研究与开发。光 电研究与开发已有30多年了,应用在卫星、灯塔和通...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已有25年光 热研究历史。10年来,太阳热水系统的生产发展迅速。2002年各种太阳热水系统销售约1000万m2,主要是获得生活热水,一些其他的应用正在研究与开发。光 电研究与开发已有30多年了,应用在卫星、灯塔和通信等领域。2002年一个巨大的国家项目"送电到乡"的实施,完成了17MWp,这加速了我国的光 电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热转换 太阳热水系统 光伏
下载PDF
太阳能采暖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朱敦智 刘君 芦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67-170,共4页
在新农村建设中,太阳能采暖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通过介绍平谷区挂甲峪太阳能采暖示范项目,阐述了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构成、系统设计方案和运行状况,并对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成本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为太阳能采暖技术的... 在新农村建设中,太阳能采暖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通过介绍平谷区挂甲峪太阳能采暖示范项目,阐述了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构成、系统设计方案和运行状况,并对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成本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为太阳能采暖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丰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采暖系统 地板辐射采暖 生物质燃料
下载PDF
硅酸钠在太阳能电池单晶硅表面织构化的作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志平 杨勇 +2 位作者 励旭东 许颖 王文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72-1476,共5页
在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制备过程中,通常利用晶体硅[100]和[111]不同晶向在碱溶液中各向异性腐蚀特性,在表面形成类似于“金字塔”的绒面结构,使得入射光在硅片表面多次反射,提高入射光吸收效率,可提高单晶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实验探索... 在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制备过程中,通常利用晶体硅[100]和[111]不同晶向在碱溶液中各向异性腐蚀特性,在表面形成类似于“金字塔”的绒面结构,使得入射光在硅片表面多次反射,提高入射光吸收效率,可提高单晶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实验探索了一种廉价的硅织构化腐蚀技术,即单独采用Na_2Si O_3代替传统的氢氧化钠和异丙醇溶液,以减少价格较高的异丙醇的用量,降低成本。不采用异丙醇或其他机械消泡的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5%的Na_2Si O_3溶液在80℃腐蚀120min,单晶硅片表面可获得最佳反射率为12.56%的减反射绒面。虽然与传统的氢氧化钠和异丙醇溶液效果相比,单独使用Na_2SiO_3溶液腐蚀单晶硅片表面的反射率和均匀性略差,但在传统的氢氧化钠和异丙醇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Na_2Si O_3也会促进腐蚀反应的进行,获得更加均匀的减反射绒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绒面 硅酸钠 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太阳能空调及供热综合系统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梓年 刘芳 +1 位作者 南振英 刘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结合建于山东的一个工程实例 ,介绍了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及供热综合系统的构成、设计特点和主要性能 。
关键词 太阳能 吸收式制冷 供热 吸收式空调
下载PDF
高效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研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玉文 李仲明 +6 位作者 莫春东 吕昆 李志明 于中尧 于元 陈志云 何少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简述了高效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初步研制结果。对电阻率不同的CZ和FZ材料和不同的电池结构进行了实验。为了提高效率,对发射区钝化工艺、分区轻(n+)重(n++)扩散、背场、表面织构化技术和氯化氢清洗等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目... 简述了高效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初步研制结果。对电阻率不同的CZ和FZ材料和不同的电池结构进行了实验。为了提高效率,对发射区钝化工艺、分区轻(n+)重(n++)扩散、背场、表面织构化技术和氯化氢清洗等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目前制备的最好电池,其效率为1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太阳电池 单晶硅 研制
下载PDF
磷铝吸杂在多晶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慧 徐征 +4 位作者 励旭东 李海玲 许颖 赵玉文 王文静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1-344,共4页
研究了多晶硅的浓磷扩散吸杂、铝吸杂、磷 铝联合吸杂 (双面蒸铝 ) .采用准稳态光电导衰减法测试了吸杂前后多晶硅片的有效少数载流子寿命 ,发现磷 铝联合吸杂于硅片少子寿命的提高最大达 30 μs以上 ,其次是磷吸杂 ,铝吸杂再次之 .采... 研究了多晶硅的浓磷扩散吸杂、铝吸杂、磷 铝联合吸杂 (双面蒸铝 ) .采用准稳态光电导衰减法测试了吸杂前后多晶硅片的有效少数载流子寿命 ,发现磷 铝联合吸杂于硅片少子寿命的提高最大达 30 μs以上 ,其次是磷吸杂 ,铝吸杂再次之 .采用吸杂后的多晶硅片制备了 1cm× 1cm的太阳电池 ,与相同条件下未经吸杂制备的电池相比 ,发现三种吸杂方式都能提高电池的各项电学特性 ,其中磷 铝联合吸杂提高电池效率最大 ,达 4 0 %以上 ,最差为铝吸杂 ,只有 15 %左右的提高 ,这与吸杂后所测得的少子寿命的变化趋势一致 .实验说明三种吸杂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硅片界面晶格应力对重金属杂质的吸附作用 ,减少了载流子的复合中心 ,从而提高了有效少数载流子的寿命 ;而有效少数载流子的寿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铝吸杂 少子寿命 多晶硅太阳电池
下载PDF
M-AlN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谢光明 于凤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提高在高温条件下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性能 ,采用金属粒子注入介质基体中形成的金属陶瓷 ( cermet)作吸收材料 ,制成金属陶瓷复合薄膜 ,它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根据对金属陶瓷膜系的光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的结果 ,采用磁控多靶... 为提高在高温条件下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性能 ,采用金属粒子注入介质基体中形成的金属陶瓷 ( cermet)作吸收材料 ,制成金属陶瓷复合薄膜 ,它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根据对金属陶瓷膜系的光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的结果 ,采用磁控多靶反应共溅射的方法对膜系进行反演寻优工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涂层吸收率 α>0 .9,发射率 ε( 35 3K) <0 .1。当温度高于 35 0℃时性能稳定 ,吸收率α变化不大 ,而发射率ε不超过 0 .1。与多层渐变吸收涂层相比 ,金属陶瓷选择性吸收涂层具有膜系结构简单、高温条件下性能稳定、发射率较低等优点。该涂层适用于低倍聚光真空管集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膜系 共溅射 太阳能 选择性吸收涂层
下载PDF
太阳辐射下不同地表覆盖物的热反应及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邢永杰 沈天行 刘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7-720,共4页
该文利用红外热像仪等设备研究了建筑物表面、绿地、柏油路面、水泥砖地面等城市地表覆盖物对太阳辐射的热反应 ,指出在同一天中 ,柏油路面温度最高 ,水泥砖和建筑物表面次之 ,绿地温度最低。通过分析各种覆盖物在城市中所占比例 ,得出... 该文利用红外热像仪等设备研究了建筑物表面、绿地、柏油路面、水泥砖地面等城市地表覆盖物对太阳辐射的热反应 ,指出在同一天中 ,柏油路面温度最高 ,水泥砖和建筑物表面次之 ,绿地温度最低。通过分析各种覆盖物在城市中所占比例 ,得出建筑物对城市热环境影响较大的结论 ,并提出了改善城市热环境的几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城市 地表覆盖物 热反应 红外热像仪 热环境 热岛效应
下载PDF
极富发展前景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仲明 《新材料产业》 2003年第7期14-16,共3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的许多特征使其对未来能源非常重要,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的产业,但达到大规模地面应用需要解决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两大难题。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能在廉价衬底上制备,成本远低于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可接近...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的许多特征使其对未来能源非常重要,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的产业,但达到大规模地面应用需要解决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两大难题。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能在廉价衬底上制备,成本远低于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可接近晶体硅太阳电池,并且具有光电性能稳定的特点。国内外光伏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开发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太阳能光伏发电 光电转换效率 成本
下载PDF
氮化硅薄膜的性能研究以及在多晶硅太阳电池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慧 徐征 +3 位作者 励旭东 李海玲 许颖 王文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利用椭圆偏振仪、准稳态光电导衰减法(QSSPC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吸收光谱(IR)、反射谱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硅烷和氨气配比条件以及沉积温度对在多晶硅太阳电池上所沉积的氮化硅薄膜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沉积条件。通过比较沉积前... 利用椭圆偏振仪、准稳态光电导衰减法(QSSPC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吸收光谱(IR)、反射谱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硅烷和氨气配比条件以及沉积温度对在多晶硅太阳电池上所沉积的氮化硅薄膜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沉积条件。通过比较沉积前后电池的各项性能,确认经氮化硅钝化后电池效率提高了40%以上,电池的短路电流也提高了30%以上,对于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PECVD 多晶硅太阳电池
下载PDF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和实测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3-95,共3页
阐述了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主要设计参数和经济效益等,并介绍了一个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实测情况。
关键词 太阳能供暖 低温热水辐射供暖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ITO薄膜中沉积温度对膜特性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透玲 任丙彦 +1 位作者 赵龙 王文静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9-1432,共4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溅射过程中改变沉积温度以提高铟锡氧化物(ITO)薄膜的电学和光学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ITO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现ITO薄膜的晶粒尺寸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过后续退火,ITO薄膜的电学特性得到了较...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溅射过程中改变沉积温度以提高铟锡氧化物(ITO)薄膜的电学和光学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ITO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现ITO薄膜的晶粒尺寸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过后续退火,ITO薄膜的电学特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溅射条件为工作气压1 Pa、衬底温度200℃和输入功率200 W沉积的样品经过300℃真空退火2 h获得了12.8×10-4Ω.cm的低电阻率和800 nm波段94%的高透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锡氧化物(ITO) 电阻率 磁控溅射 退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