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主要累及脑、脊髓、软脑膜或玻璃体视网膜间隙,无系统受累证据。PCNSL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主要累及脑、脊髓、软脑膜或玻璃体视网膜间隙,无系统受累证据。PCNSL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占所有NHL的4%~6%。与体部淋巴瘤相比,PCNSL的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约为38.3%,十年生存率约30.5%。目前,PCNSL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以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仍是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常见的联合用药包括阿糖胞苷、利妥昔单抗、替莫唑胺等。随着对PCNSL分子机制及基因表型的深入探索,一些新药如BTK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核输出蛋白1(exportin 1,XPO-1)抑制剂等在淋巴瘤治疗领域令人瞩目的研究进展为PCNSL的治疗带来曙光,本文将对PCNSL的治疗现状与最新进展进行阐述。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中海马钙素类1(hippocalcin like 1,HPCAL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进而推断HPCAL 1在PCNSL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中海马钙素类1(hippocalcin like 1,HPCAL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进而推断HPCAL 1在PCNSL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GSE25297数据集下载7例PCNSL组织和7例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绘制HPCAL 1表达水平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从GSE34771数据集中下载34例PCNSL患者的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并以HPCAL1表达量的中位值分为高低表达两组,绘制高低表达组的生存曲线、HPCAL1表达量及临床信息的多因素预后分析、高低表达两组差异表达基因的火山图以及热图、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及前20个上下调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分析。结果HPCAL1的表达量是独立预后因素且可以作为是否患病的依据;与HPCAL1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更长;通过GO分析可知,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维持细胞稳态、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无限增殖和迁移、抑制神经突触的传递等分子功能上;通过KEGG通路分析可知,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互动、溶酶体、吞噬体、炎症相关等免疫相关通路和Rap1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代谢通路等功能相关通路上。结论与HPCAL1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预后较好。可以根据HPCAL1的表达水平,对PCNSL患者进行干预,有必要将HPCAL1基因作为PCNSL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中海马钙素类1(hippocalcin like 1,HPCAL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进而推断HPCAL 1在PCNSL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GSE25297数据集下载7例PCNSL组织和7例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绘制HPCAL 1表达水平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从GSE34771数据集中下载34例PCNSL患者的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并以HPCAL1表达量的中位值分为高低表达两组,绘制高低表达组的生存曲线、HPCAL1表达量及临床信息的多因素预后分析、高低表达两组差异表达基因的火山图以及热图、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及前20个上下调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分析。结果HPCAL1的表达量是独立预后因素且可以作为是否患病的依据;与HPCAL1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更长;通过GO分析可知,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维持细胞稳态、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无限增殖和迁移、抑制神经突触的传递等分子功能上;通过KEGG通路分析可知,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互动、溶酶体、吞噬体、炎症相关等免疫相关通路和Rap1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代谢通路等功能相关通路上。结论与HPCAL1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预后较好。可以根据HPCAL1的表达水平,对PCNSL患者进行干预,有必要将HPCAL1基因作为PCNSL的候选生物标志物。